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忿诤的引证解释

忿诤的引证解释

来源:宝玛科技网

忿诤的引证解释是:⒈见“忿争”。

忿诤的引证解释是:⒈见“忿争”。 结构是:忿(上下结构)诤(左右结构)。 注音是:ㄈㄣˋㄓㄥˋ。 繁体是:忿諍。 拼音是:fèn zhèng。

忿诤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1.亦作'忿诤'。2.忿怒相争。基础解释:见/'忿争/'。

二、网络解释

忿诤语出:《隋书·房陵王勇传》:“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逻末罗耆厘山》:“其后僧徒忿诤,就王平议。”汉语大词典:见“忿争”。《汉语大词典》:忿争  拼音:fènzhēng亦作“忿诤”。忿怒相争。《韩非子·解老》:“重生者虽入军无忿争之心,则无所用救害之备。”《淮南子·本经训》:“逮至衰世,人众而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于是忿争生。”《隋书·房陵王勇传》:“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逻末罗耆厘山》:“其后僧徒忿诤,就王平议。”唐韩愈《醉后》诗:“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七节:“《翁同龢日记》叙述英法公使忿争的情形,说英公使‘咆哮恣肆,为借款也,此等恶趣,我何以堪。’说法公使‘无耻无餍,日在犬羊虎豹丛中。’”其他释义:1.见'忿争'。

关于忿诤的成语

面折廷诤  睚眦之忿  惩忿窒欲  捐忿弃瑕  忿世嫉俗  睚眦小忿  忿不顾身  忿火中烧  

关于忿诤的词语

激忿填膺  一朝之忿  面折廷诤  忿火中烧  惩忿窒欲  忿不顾身  忿然作色  捐忿弃瑕  睚眦之忿  睚眦小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