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泥搅拌桩在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水泥搅拌桩在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来源:宝玛科技网
水泥搅拌桩在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1 水泥搅拌机的特点和作用

在软弱地基上进行建筑工程时,由于施工技术或工程造价方面的原因,传统的施工方法,如挖除置换(人工挖孔桩)、桩基穿越(钻孔桩、静压桩)、人工加固(换土垫层)等措施,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工程需要。最佳的处理方法是对软土进行就地加固,最大限度地利用原状土的承载力或其他力学性能,深层水泥搅拌法即是这样一种原位加固方法。深层水泥搅拌法是通过各种深层搅拌机沿深度方向将软土与固化剂(水泥浆或水泥粉、石灰粉、粉煤灰,外加一定量的掺合剂)就地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体与固化剂发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加固体,沿深度方向形成的该加固体称为深层搅拌桩。深层搅拌桩与天然地基组成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与其他施工方法相比较,深层搅拌法具有施工工期短、无公害、成本低等特点。这种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无振动、无噪声、无地面隆起,不排污、不污染环境,对相邻建筑物不产生有害影响,具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由于水泥搅拌桩具有能有效减少总沉降量、能承受较大的加荷速率、抗侧向变形能力强、可大大缩短施工期等优点,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 。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施工中常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水泥用量难控制;均匀性差、强度低;沉降得不到有效减少,达不到设计意图,甚至还有沉降量反而增大等,影响了加固效果。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何种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的加固效果,成了需要克服的难题。以下介绍水泥搅拌桩加固法在广州市华南路三期工程A3标施工中的应用,为水泥搅拌桩处理软基基础加固提供一典型的实例。 2 工程概况

广州市华南路三期工程A3标,地处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铁西路匝道地段为软土路基。根据钻孔地质资料,其上部地层(主要受力层)从上而下依次为耕植土(层厚平均0.3 m)、淤泥(灰黑色,流塑状,局部夹淤泥质土层,厚度7.4 m~10.4 m)、亚黏土(软塑,底部夹薄层粉细砂,厚度0 m~2 m)和砂砾层(饱和,中密,含少量黏粒,地基承载力180 kPa,厚度3 m~13.7 m,为持力层)。由于淤泥、淤泥质土呈流软塑状,满足不了上部荷载对路基的要求,因而导致路基在通车后将产生较大沉降。为保证该段路基的稳定,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模量,以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土承载力的要求,设计院对该段软土地基采取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设计方案。 3 水泥搅拌桩设计

(1)强度控制标准。设计要求施工完后,水泥搅拌桩桩身28 d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3 MPa,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30 kPa。

(2)材料及配合比设计。设计要求水泥搅拌桩固化剂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量不小于15%,水灰比控制在0.45~0.55。现场实际采用广东英德龙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海螺牌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根据室内配比试验,按50 kg/m,55 kg/m,60 kg/m现场安排9根桩进行试桩,最后采用55 kg/m做为施工配合比。水灰比采用0.5。

(3)水泥搅拌桩孔位布置。水泥搅拌桩孔位按正方形分布,桩直径为50 cm,桩间距为0.8 m~1.2 m。

(4)水泥搅拌桩桩深设计。根据钻孔地质资料,设计暂定桩长9.5 m,实际桩长以打到砂砾持力层为准。实际施工中,桩长在8.2 m~11.3 m之间,以9 m左右最多。

(5)施工参数选择。设计要求施工参数通过工艺性试桩确定。因此,现场安排9根桩进行试桩,取得如下施工参数:钻进速度V≤1.5 m/min;提升速度V≤0.8 m/min;搅拌转速V=30 r/min;喷浆管道压力0.4 MPa~0.7 MPa;钻进复搅与提升时管道压力0.1 MPa≤P≤0.2 MPa;搅拌钻头穿越淤泥层时电流表读数为15 A~25 A,进入砂砾层时,突变为50 A~75 A。 4 水泥搅拌桩施工

4.1 正式施工前准备工作 4.1.1 材料准备

每批水泥进场后,检验其出厂质量保证单的规格及出厂日期,按比例抽样送检。水泥运至施工现场,堆放覆盖。

4.1.2 机械组装

吊车起吊塔架,安装起吊装置和导向架,吊装水泥搅拌机,安置电气控制设备,安装水泥浆拌和机、灰浆泵、仪表、工作平台,安装配电板,管线连接。最后试运转。 4.1.3 劳动力组织

每台搅拌机配备约4名人员,其中操作工、司泵工、记录员、上料工各1名。 4.1.4 桩位放样

根据设计提供的坐标、处理范围、桩距和排距,对桩位进行实地放样,并用竹签标示。 4.1.5 施工设备机具

本段水泥搅拌桩采用4台SJB—II型40 kW单搅拌轴深层搅拌机施工,设备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水泥浆拌和机、集料斗、仪表控制装置等。 4.2 施工工艺 4.2.1 施工顺序

根据多台机同时作业、现场施工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施工顺序采取分区段、从里往外的方式进行。 4.2.2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桩机就位→预搅下沉→喷浆搅拌提升→重复搅拌下沉、搅拌提升→桩机移位。 4.2.3 施工技术要点

(1)水泥搅拌机就位时,应调整钻机平台、导向杆,使钻机倾斜小于1.0%,钻头对中桩位误差≤1 cm,同时检查钻头直径,测定钻杆长度,记录集料斗中水泥浆初始读数及钻杆初始标高。

(2)下钻时使钻头边旋转边钻进,保持速度1.5 m/min,转速30 r/min,下钻到离桩底1 m时,调整钻速,保持0.3 m/min,使压浆前的土体充分松动、粉碎,有利于第一次压浆。 (3)钻杆提升过程必须保持与喷浆一致,喷浆过程中,如发现套管漏浆或堵管则应立即停止喷浆。经常观察供浆计量仪的数字变化,若发现明显减少或突然停止,要立即记录,以利于补浆或复搅。 (4)供浆必须连续,拌和必须均匀。

(5)保证水泥用量。水泥用量是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的关键。要保证水泥用量必须钻头提升速度,并保证钻杆转速,同时喷浆管道压力应保持在0.4 MPa~0.7 MPa之间。每打完一根桩后,要及时计算该桩实际所用的水泥量是否与55 kg/m的水泥用量标准相符。

(6)水泥搅拌桩必须确保进入砂砾持力层。根据试验结果,搅拌钻头穿越淤泥层时电流表读数为15 A~25 A,进入砂砾层时,突变为50 A~75 A。因此当钻进时的电流表读数明显上升时,说明已进入持力层。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未钻至设计标高,电流表读数却上升,这时应继续钻进,这时电流表读数又下降,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遇到较硬夹层的原因。

(7)成桩后,破除桩头时必须用人工凿桩头以免损坏桩身。 4.2.4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1)在钻进过程中,当卡管时,采取实行慢速钻进;提出钻头,改进钻头;钻进位置较浅时,改用其他方法疏松土层后再钻;如果是提升钻杆时卡钻,则暂停喷浆,待正常后再复喷等措施。

(2)在喷浆过程中,喷浆不畅或堵塞时,应该采用检查灰浆泵运行情况,调整喷浆压力;提出钻头清理喷嘴;清除固化料中的杂物和大颗粒;喷浆不畅时,操纵喷浆阀门由关到开,由开到关,反复多次等方法处理。

5 效果检验与评价 5.1 效果检验

5.1.1 水泥搅拌桩水泥用量分析

本施工路段共完成水泥搅拌桩9208根,计88765 m,共用去水泥4892.7t,平均灌入水泥55.12 kg/m,比试桩配合比55kg/m的用量稍多。

5.1.2 载荷试验

设计图纸要求,水泥搅拌桩数量大于1 000根时,按桩数的0.3%确定试验桩数。本段需试验桩数为28根。水泥搅拌桩龄期达28 d后,监理在施工段范围内选择了28根桩,由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做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随着荷载的逐级增加,压板的沉降量逐渐递增,没有出现突变现象。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沉降均能达到稳定标准。在最大试验荷载260 kPa达到稳定标准时,压板的总沉降量在28.28 mm~37.56 mm之间,沉降量都不大,承压板周围土体没有出现挤出和隆起现象。根据试验的各p—s曲线,各点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均达到130 kPa,均满足设计要求。

5.1.3 钻孔取芯试验和开挖检查

设计要求钻芯数量为桩总量的0.5%,本段需钻芯数量为46根。施工结束20 d后,监理在施工段范围内选择了46个钻芯桩点,由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进行钻孔取芯。从钻取的芯样中可见:芯样桩身为深灰色,水泥土基本连续,完整性较好(个别完整性一般),水泥分布较均匀(个别局部水泥分布均匀性一般),胶结较好或一般,芯样多呈柱状、块状—短柱状,芯样总体质量较好。桩底持力层基本上都为砂砾层,个别为可塑粉质黏土,桩底持力层符合设计要求。检测的实际桩长与施工桩长基本相符。所取的46根桩芯样无侧限抗压强度只有一根桩达不到设计要求(强度为1.18 MPa),其余均大于1.3 MPa,强度普遍在1.65 MPa~4.95 MPa之间。

从现场开挖水泥搅拌桩剖面可见:水泥搅拌桩整体性较好,水泥分布较均匀,桩身直径、桩位符合设计要求。

5.1.4 沉降观测

本软基处理段在进行路基填土施工前,按照《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对路基的沉降与稳定观测的要求布设观测站,对处理后的软土地基的下沉量进行观测。软土地基开始填筑到路基填土完成,时间约42 d,测得的沉降量平均约45.6 mm,填土完成后,再按每20 d观测一次,共观测3次,其沉降量分别为:9.3 mm,5.8 mm,2.4 mm。从测得的数据看,其下沉量累计只有63.1 mm,并在填土100 d后,基本不再下沉。其工后沉降量很小(设计要求工后沉降≤200 mm),表明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对控制沉降效果良好。 5.2 效果评价

从上述效果检验分析可见,软土地基经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后,地基土强度和变形模量提高,地基稳定性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控制沉降、稳定路基的目的。 6 结语

(1)水泥搅拌桩加固软土路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施工质量和处理效果上是好的,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2)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关键是水泥用量的选择和控制、桩端进入持力层; (3)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技术参数,应通过现场试桩确定;

(4)水泥搅拌桩施工时,应注意做好文明施工,防止水泥对施工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