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论坛
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与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文/王佳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新动能。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从互动、协同到生成新的动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但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内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人才培养企合作长效发展机制。
涵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不能与区域发展需要良好对接。校企合作(三)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本任务、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培养方式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达到学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应注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人才、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谋发展的层次。
重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开信息等要素,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三)师资力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专项培训,针对校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教育存在差距
内实践课教师短缺的问题,加强“双师型”教学实践条件和物质基础。本文以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大力引进的青年高学专业实践课教师的培养,聘请与专业设为例,分析了该省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现历研究型人才,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置对接的行业领军人物、产业优秀专业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在企业或生产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不足,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为师资水平的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对处于转型期的企业岗位需求缺乏深入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全面了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实(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起势
践课教师短缺。
中的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以传三、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职业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塑新统工业为主,经济主要依靠传统动能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选择
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的时代精神,增强现代动,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进入新时代,(一)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接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大批具有山东省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域产业布局,人才培养对接市场用人需求
“工匠精神”的服务于区域发展经济的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主引擎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是立足于区域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高质作用进一步凸显。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经济发展,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量发展。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高等职业院校应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要参考文献:
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求,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充分调[1]李海东.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
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起势。
研开设专业的科学性,建立动态专业调整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
机制,保持专业对产业的引导性和前瞻2019(5):9-12.
发展之间的矛盾
性,精准服务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重[2]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
(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和产点发展智能制造等产业,为区域实现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8(2):业结构的发展不协调
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支持。
27-34.
对应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转(二)搭建教育合作交流平台,加强【本文系第七届“调研德州”活动型升级,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合理性校企合作
课题“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德州高等职有了很大提升。但依然存在行业对高等职由重点高等职业院校牵头组建职业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对接机制研究”业教育参与度不高、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教育集团,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合(2019DYDZ—126)、2019年山东省社会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热门专业扎堆等现象。
作,可以实现师资交流和教学资源共享。学规划研究项目“民办高校**新时代(二)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经济社会高等职业院校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合作,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四融合’传发展要求
立对接企业开发创新项目的联合实验室,播路径研究”(19CPYJ63)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增加,
推动校企资源高度融合,形成良好的校
(作者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决策探索
2019.10下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