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画杨桃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单县启智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
二年级语文教案
课题 13画杨桃 课型 新授 课时 第二课时 授课人 教 学 1. 巩固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目 标 3.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重 难 教学重点 1.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点 教学难点 1.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教 学 设 计 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画杨桃》,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课件出示:靠边 而且 班里 审视 那页 哈哈大笑 [来源:学科网ZXXK]二次备课 [来源:学科网] 严肃 半晌 抢答 嘻嘻 教诲 和颜悦色 过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板书:沙滩上的童话)齐读。 程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4.提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一个道理。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2)理解: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重点理解作者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原因。) 出示句子:“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3)指名读,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谈。(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如何观 察,如何落笔的。) (4)指导朗读。突出“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句话。 2.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教 学 讨论(1)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2)当同学们看到了杨桃变成了五角星时,他们的反应是哈哈大笑,听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没有笑,他是怎么做的? 出示: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走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 过 程 桃,然后回到讲台,举起我的画问大家: (3)学生交流文中的那段话。 (4)指导学生理解“审视”的意思和老师为什么审视。(“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5)在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审视)让一位学生把老师当作杨桃做做审视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这位学生后描述并评价。 (6)同学们想想:老师这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3.学习第十至十六自然段,指名读。 (1)教师引入:是的,正因为有了这一发现,所以,老师举起了“我”的这幅画,(师举起画成五角星的杨桃图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正因为老师看问题的角度与同学们的不一样,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对话: A.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个同学发现他这时候看到的杨桃真像个五角星,有点难以置信) B.“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他迟迟疑疑地说) (2)根据两次对话,学生交流,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 教 (3)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段对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什么? (4)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后小结:原来同学们的对话回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同学们还在嘲笑;现在对话里有很多省略号,同学们的语气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书: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错了 学 过 的表现。 (5)指导朗读,学生评价。 (6)朗读、理解老师神情的变化: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来源:学_科_网] 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么变得严肃呢? (7)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 A.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杨桃的一端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结果跟同位交流。 B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 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 程 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 (8)(课件出示老师对学生说的那番话)教师用严厉的语气读其中的一句话给同学们听,学生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对“和颜悦色”一词的理解。 (9)引导理解: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 (10)指导背诵。 过渡:老师的话朴实而深刻,让我们试着把它记下来吧!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它? 4.学习第十七至十八自然段,指名读。 (1)理解“教诲”一词。 教 学 师:虽然杨桃风波结束了,但老师的话带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用文中的一词概括叫做教诲。 反 思 (2)学习第十七自然段,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3)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4)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来源:学&科&网Z&X&X&K](5)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板书: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6)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7)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受别人影响。)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那个画画时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他说几句话。 (1)我想对作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的孩子们说: 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全文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也结束了,但画杨桃这件事让作者和他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或遇到过像画杨桃这样的事情吗?通过学习和联系生活实际你都有哪些体会、感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你也拿起笔用概括性的语言写一写你的这些体会、感受和明白的道理。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老师小结: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作业: [来源:学科网ZXXK]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画杨桃(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13 画 杨 桃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三、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教师拿一个几何形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汇报看到的物体的样子。
四、学习第5~17自然段 1.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自读这一部分,思考:
(1)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3.小组讨论交流。 4.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五、学习第18自然段 1.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2.什么是教诲?为什么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六、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
图 课 摆 座 交 哈 页 抢 嘻 2.学生认字,给生字注音。
3.学生给生字找词语朋友。(指名组词)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5.学生说一说怎样把字写规范、写美观。 6.学生书写。 7.展示交流。 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分角色朗读,老师也参与朗读。
八、教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做事或看问题时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就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九、梳理板书
画杨桃
让大家轮流看老师
看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和颜悦色地说应该怎样做
十、教学感悟
《画杨桃》一文语言浅显,但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如何把握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到文本呈现的语言材料中去,并且又出乎其中,这是本课的难点。教育即生活,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入文是其一,出文是其二。在学生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顺势将学生面前的文本材料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画杨桃是这样,那么做其他事呢”自然地引向学生的生活。
亲自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