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建设项目 主体分部工程
质量评估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XXX项目监理部 2019年 月 日
康复中心主体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一、工程概述
1、本工程位于XX(根据自家项目情况填写)。地上4层,地下一层,最大层高5.4米,建筑总高度21.3米,总建筑面积为7460.m²,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2、本工程的建筑结构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本工程±0.00m标高相当于绝对高程1276.000m, 4、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下室独基、条基、桩承台、侧墙、底板、水池池壁、水池顶板、室外地下室顶板梁板、汽车坡道及屋面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P6,其余均为C30。
5、砌体:除标注尺寸外均为200,其余部分内隔墙均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水泥标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规格为600*200*100、600*200*200;水泥标砖采用规格为200*95*53、240*120*53,除厨卫、女儿墙外均采用蒸压加气块,砌筑厚度为200mm厚,墙体砂浆强度等级为M5,电梯井道砂浆强度等级为M10,二次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二、监理情况
(一)事前监理:
1、组织项目监理人员熟悉图纸,在施工前发现设计图纸中
1
的问题,避免造成浪费。
2、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是否针对性强、是否违反强制性规范、是否切实可行等,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施工。
3、组织各单位进行设计图纸会审及设计技术交底。开工前检查承包单位的资质,检查主要负责人和施工机械是否到位。
4、见证检查进场的各种原材料,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事中监理:
1、采取巡视、旁站、平行跟踪检查的方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管理,以便一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立即整改。
2、施工过程中对所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进行严格的审批,原材料、构配件进场后施工单位填报“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表”并附质量证明文件。待监理人员对资料审核后按有关规范对材料、构配件实物外观进行检查并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签认报表方准使用于工程上。凡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或责令清退出场。
3、对各工序、重点部位严格的按照设计文件、国家验收规范、强制性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来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相关验收标准。每一道 工序施工完毕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人员检查,检查合格并在工序报验单上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过程中坚决执行上道工序不验收,下道工序不得进行施工的要求。把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4、对混凝土浇筑及关键工序、重点部位要求施工单位编制
2
专项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5、及时收集整理各相关经济技术资料。
6、实施对施工进度的检查职能,定期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进度偏差,及时修改计划,以保证计划进度的实现。 (三)事后监理:
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监理都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检查验收,如是不合格,则要求其整改、返修直至合格。
(四)监理过程中施工质量控制的成果资料:
1、钢材出厂合格证书24份,其中检验报告24份;
2、钢材焊接实验报告、焊条(气压焊)合格证、焊工上岗证12份;
3、水泥出厂合格证2份,检验报告2份; 4、砖、砌块合格证或试验报告7份; 5、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汇总表33份;
6、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抗渗实验报告29份; 7、砂浆强度试验报告15份;
8、见证取样报告和验证性抽样检测记录及结论份; 9、建筑物倾斜、水平观察记录和总高、层高观测记录8份; 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9份; 11、质量保证体系审查表1份;
使用在主体分部工程中的原材料均检测合格,所用的材料检测的批量及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
三、监理依据
(一)工程建设监理合同。
(二)该工程有关合同、文件及技术资料。 (三)该工程有关施工图纸及说明。
(四)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五)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7。 (六)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 (八)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6。 (九)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及规定; (十)基础结构施工图号; (十一)施工承包合同。 (十二)地质勘察报告号; (十三)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
四、质量评估结论
XXXX建设项目某单体主体分部工程检验批共计 49 个,各
检验批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均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资料基本齐全,达到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该工程评定为合格,同意验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