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腹腔双套管联合肠内营养在胆石症术后胆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腹腔双套管联合肠内营养在胆石症术后胆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来源:宝玛科技网
当代护士2017年7月下旬刊 ・57・ 腹腔双套管联合肠内营养在胆石症术后胆瘘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刘紫琳摘要 目的蔡冬姣廖雯婧杨 丽 刘 菊 选取2010年1月一2015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 探讨腹腔双套管和肠内营养联合治疗胆石症术后胆瘘的效果。方法收治的胆瘘患者22例,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 纯的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白蛋白、胆瘘愈合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白蛋白均高 于对照组(P<0.05),而胆瘘愈合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胆瘘过程中,使用腹腔双 套管和肠内营养联合治疗获得明显效果,高质量的胆瘘护理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经济负担有 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腹腔双套管;肠内营养;胆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 1(2017)07—0057-03 胆瘘是胆石症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对感染的控 1.2.1 对照组 拔除腹腔引流管,放置多孔腹腔双套管(外层 制、器官功能维护与营养支持技术的进步,治疗策略[1]从早期 为外套管;内层为吸引管),外套管用缝线固定于周围皮肤上, 手术治疗转变为早期充分引流、肠内营养支持,争取自愈。收集 吸引管末端部分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器,冲洗管为头皮针管,体外 2010年1月一2015年12月在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行胆石症术 部分用胶布固定。生理盐水通过冲洗管持续冲洗,冲洗速度60 后出现胆瘘的22例患者,采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肠内 —80’滴/min。同时应用负压吸引器吸引持续吸引,负压力为一0. 营养支持治疗.配合高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 04-0.01 MPa。 报告如下。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措施,即通 1资料与方法 过鼻肠管输注要素膳,配方有能全力、百普素、瑞素、瑞能等。肠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一2015年l2月在南溪山医院 内营养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维护肠道黏膜的屏障功 肝胆外科收治的胆瘘患者22例,其中男l6例,女6例,年龄45- 能.胆道术后一般2-3天,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即开始应用肠内 72岁,平均63.5岁。“T”管吻合口瘘12例,胆囊管残端瘘1O 营养 。 例。将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9例。两组患者一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第7天、第2l天白蛋白的情况, 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及瘘道愈合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 1.2方法 1.4统计方法应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应用 工作单位:541002桂林广西南溪山医院肝胆外科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刘紫琳:女,本科,护师 2结果 收稿日期:2016-09-01 本组患者l9例(76%)未经手术自愈,3例(24%)经手术治 用时外侧暗扣按最里面的暗扣,皮肤患者时打开外侧暗扣,生活 摩。预防压疮。对于下肢骨折的患者,根据进行治疗方式不同, 护理时打开内侧暗扣。 高度不同,可以选择两侧暗扣不同的距离,使得裤子能够覆盖治 2015年10月一2016年9月,本科下肢骨折患者120例。 疗的外物,保护患肢美观得体保暖。打开暗扣暴露出患肢,便于 其中石膏固定术62例,牵引术38例,外固定架l2例,截瘫8 医护人员做治疗和观察患肢血运及运动情况。 例。患者使用骨科专用多功能裤后,提高了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3.3骨科专用多功能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下肢骨 使用效果满意。 折或截瘫的患者由于没有合适的病服裤,经常是下身暴露,没有 3讨论 隐私,使用骨科专用多功能裤之后,私密性强,舒适度高,患者满 3.1骨科专用多功能裤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专用多功能裤制 意度高 。患者的舒适、满意也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作可在传统病服裤的基础上增加暗扣、魔术贴,制作工艺简单, 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 经济实惠,约10—15 条,使用后与普通裤一样回收、清洗、消 参考文献 毒,无需特殊处理。 f11 蔡正萍.改良牵引库在骨科下肢牵引患者中的应用[J].当 3.2骨科专用多功能裤穿着方便,便于护理使用骨科专用多 代护士(下旬刊),2013,3:187 功能裤穿着方法简单。对于截瘫患者,穿脱方便,打开裆部的暗 [2]何婉珠,何敏珠,谭海燕.引流管道专用裤的制作与应用 扣。可及时处理患者大小便,减少床单位的污染,减轻护士更换 [J].护理学报,2015,22(13):77—78 床单的工作量;打开两侧的魔术贴,露出尾骶部,便于尾骶部的按 (本文编辑:张和群) ・58・ TODAY NURSE,July,2017,No.7 愈,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而胆瘘愈合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 3.2.1肠内营养支持护理(1)研究表明 J:胆道手术后24 h一 48 h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即恢复,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保持肠黏 组(P<0.05)。见表1、表2。 表1两组营养状况( L,Y ̄s) 表2两组胆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 (E ̄s) 3讨论 3.1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1)双套管的安放与规格。胆道术 后出现胆瘘,可拔除腹腔引流管更换为腹腔双套管。安放双套 管前,估计腹腔双套管的长度、口径大小及软硬度,放置深度要 合适,双套管放妥后先用大量生理盐水试冲,观察引流效果。 (2)妥善固定,清楚标识。外套管使用缝线固定于皮肤上.体外 端的内套管和冲洗管使用胶布固定,松紧适宜,考虑到患者体位 变动。固定后粘贴标示,标注名称及时间。(3)调节负压和冲 水速度。在持续负压吸引过程中,依据引流液量及颜色对负压 进行调整。一般负压为一0.04—0.01 MPa.引流液颜色较深时可 加大负压,同时加快滴水速度,更好稀释引流液。如果吸引器负 压过大,可能导致吸引管前端吸附于胆瘘处周围组织,出现堵 塞。如果负压过小,吸引力不够,冲洗液积聚在腹腔,引起腹胀、 腹痛。当胆瘘刚出现时引流液呈黄绿色或金黄色胆汁样液.随 着胆瘘的愈合,胆汁漏出量减少,引流液颜色变浅。在胆瘘患者 中应用持续冲洗引流,主要目的在于减少胆汁积聚在腹腔内.导 致腹胀、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选择适当体位,有利于冲洗及充 分引流,预防膈下脓肿发生。一般每日的冲洗液量为3000— 5000 ml。(4)勤检查,保持引流通畅。当怀疑内套管堵塞时,向 内套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若不能注入,表明内套管堵 塞。另外,通过声音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管通畅时为流 水声与负压吸引声相混合产生的“呼呼”声:引流管不通畅时为 其它的异常声音。如果出现鸣笛声可能是血块或坏死组织阻塞 引流管,可适当转动导管;如果听不到吸引声,可能是导管扭曲、 打折,可理顺导管或者更换导管。(5)及时正确地记录引流液 的颜色及数量。(6)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要求操作前 后、接触患者前后要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并严格无菌操作,妥善 处理污物,引流瓶内液体超过2/3应及时倾倒,避免逆行感染, 每日更换负压吸引连接管。(7)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用纱布 蘸温水对双套管管周围皮肤予以清洁,必要时涂氧化锌加以保 护,防止引流液外溢后刺激皮肤发生糜烂。 3.2营养支持护理的意义 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防止肠道菌群失调,促进肠道屏障 功能恢复.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肠道细菌易位。胆瘘术后患者能量 消耗明显增多,营养需要量增多,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以快速补 充蛋白、能量,促进胆瘘愈合,减少住院时间。本实验通过白蛋白 评估术后营养状况,观察组白蛋白平均高于对照组,对胆瘘愈合 有积极作用。(2)通过鼻饲管提供营养,注意避免移位、扭曲、折 叠及受压.保持营养管通畅。尽量减少鼻饲管对鼻黏膜及肠道的 损伤,多选择管径较细的鼻饲管。同时也要考虑因管径较小,可 能容易导致鼻饲管出现堵管。若鼻饲管发生堵塞,一般情况下, 经反复冲洗管腔多可恢复通畅。堵塞严重时将乳糜蛋白酶加入 5%碳酸氢钠溶液或生理盐水20 ml中持续反复冲洗可疏通管 道[4]。(3)掌握好营养液输注温度和速度:初始输入速度为20 ml/h,以后每天递增25 ml,至1000—2000 rrIl时维持。观察患者胃 肠道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应减慢输注速度,并采 用加热器保持营养液温度在38—40℃,保持输注泵24 h匀速泵 入。(4)对于留置鼻饲管的患者,每日给予两次鼻腔和口腔护理, 插管的鼻腔涂抹润滑软膏,保持鼻腔的清洁、湿润。 3.3一般护理 3.3.1心理护理胆瘘多发生于手术后,病程长,恢复慢,患者 由于管道造成躯体不适与疼痛、自我形象破坏、对疾病预后及昂 贵的治疗费用产生负性心理,护士要以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加 强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说,详细讲解有关知识和综合治疗的效 果,介绍成功病例经验,及时处理患者提出的问题,指导患者及 家属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治疗。本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满及焦 虑情绪,经交流疏导后取得良好配合 3.3.2体能锻炼及健康指导卧床期间.指导患者进行足腿部 运动、抬臀训练、握力器训练及缩唇式呼吸锻炼;病情稳定,引流 量减少,无出血等危险后协助患者间断下床活动,活动量以患者 能耐受为宜。 4小结 胆汁液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对腹膜及腹腔器官组织有强烈 的刺激作用,易导致腹膜炎或者腹腔局部感染。腹腔出现不可 控制的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 引流是一种创伤小、简单有效治疗胆瘘的方法。其依据是在外 套管内套入一个吸引管.使内外套管之间形成一个负压间隙,通 过边冲洗边持续低负压吸引,将腹腔内积血积液、脓液及坏死组 织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减轻感染,促进窦道形成 本实 验观察组在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的同时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 疗,有效地提高和增强了患者机体免疫力,维持了良好营养状 态,降低了感染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叶向红,彭南海,李维勤,等.汶川地震致肠外瘘患者行 “肠瘘快速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 346-347. [2] 李伟,李志霞.胃肠手术后肠瘘治疗时机及方式的选择 [J川告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4):1971—1974. 当代护士2017年7月下旬刊 ・59・ 多模式联合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喻摘要 目的红潜艳王红艳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8O例开胸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 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者P<0. 探讨多模式联合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实施多模式联合镇痛。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术后6 h、12 h、24 h、48 h、 72 h疼痛程度、统计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01),拔胸腔引流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多模式联合镇痛能显著改善开胸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能提高镇痛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多模式镇痛;开胸患者;术后;镇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 1(2017)07—0059-02 开胸术是各类外科手术后切口最为疼痛的手术之一【I ,除 1.3评价指标 了手术本身引起的切口创伤、肌肉韧带拉伤所致的疼痛外,还因 1.3.1术后72 h疼痛评分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用视 粗且硬的胸腔引流管随着呼吸持续刺激胸膜致痛,这种急性持 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VAS用于疼痛的评 续性疼痛,直接影响患者的深呼吸和咳痰,甚至引起肺不张和肺 估在我国临床使用较为广泛,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部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_2]。因此,理解疼痛与手 e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 术相关的潜在发生率.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疼痛有关的并发症 “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临 势在必行。为此,本科自2014年1月在开胸患者中开展了多模 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 式联合镇痛,并与传统镇痛模式相比较。以探讨多模式联合镇痛 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 的镇痛疗效,现报告如下。 定分数。临床评定:0分一2分为“优”,3分一5分为良,6分一8分 1资料与方法 为“可”,>8分为“差”。人院后对患者进行宣教,VAS疼痛评分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入住本院胸外 在术后不同时间段内由患者自行评分。测量评分,分为静息状 科行开胸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O例,女30例。年 态的VAS疼痛评分和康复锻炼的被动VAS疼痛评分。 龄20—6O岁。按患者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3.2术后恢复情况统计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引流管 40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 拔除时间。 学意义(P>0.05)。 1.3.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 1.2方法 吐、皮肤瘙痒、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I.2.I对照组实施传统镇痛模式,即术前行常规疼痛宣教,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 术中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定时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给 用均数±标准差(E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予镇痛护理。 组问比较应用t检验或X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镇痛的基础上实施多模式联合 意义。 镇痛,即在进行翻身、咳嗽及深呼吸等操作前30 min予双氯芬 2结果 酸钠25 mg纳肛+操作中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持续泵药 2.1术后静息VAS评分比较,见表1。 +操作后给予音乐疗法、自我暗示疗法,根据患者疼痛具体情况 表l两组静息VAS评分比较(分,x ̄s) 加用其他镇痛方法。 组别 n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 工作单位:430030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 医院胸外科 喻红:女,本科,护师,护士长 潜艳: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16—07—29 2.2术后活动VAS评分比较,见表2。 [3] 沈翌卉,刘莹,张燕.胃癌根治术后不同时期进行肠内营养 展[J].护理杂志,2013,30(20):33-35. 后消化道并发症的观察及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 [5] 明荣华,蒋玲,林渲果.自制腹腔双套管在胃癌术后肠瘘患 2014,4:91—92. 者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5,28(3):129-131. [4] 江方正,周洁,叶向红.消化液会榆方法及其护理的研究进 (本文编辑:阮婷婷张和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