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书信作文评分标准
【篇一:作文书信格式】
作文书信的格式
书信一般由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
我们以刘星给张强的一封信为例作简单讲析。
1 .称谓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这由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
亲爱的强强:(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可用亲爱的)
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
健康成长。 你好!你在新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
3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层次叙述清楚,简洁
清晰,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作过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
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
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4 .结尾
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
一般性的祝词“此致”“敬礼”,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敬礼”下一行顶格写。
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给朋友写“祝工作顺利”,给晚辈写“祝你学习进步”。
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5 .署名和日期
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落下写信日期。
一般书信写作注意事项:
1 .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耽误事情。
2 .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
3 .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信封写作更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
4 .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
【篇二:2017届惠州语文二调作文评分标准】
惠州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作文评分建议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加州某个湖里淹死了一名5岁的男孩,当地某报的摄影记者约翰〃哈特不顾治安员的制止,快速地拍了照片。画面中死者的上身暴露着,救护人员在安慰死者的哥哥,而他正悲恸地痛哭,因为是他带着弟弟游泳造成了这个悲剧。该报有不使用尸体照片的规定,但主编罗伯特〃本特里考虑到那些照片会提醒人们当心孩子游泳的安全,同意发表这张照片。报纸出版后,受到读者的谴责,引起新闻界的争议,其中一位报纸编辑认为:“我们相信一张照片比1万字的文字更有助于人们注意水中安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一、作文材料的解读:
1.某报发表了一张淹死的男孩的照片,照片上死者的上身暴露着,救护人员在安慰死者正悲恸地痛哭的哥哥,因为是他带着弟弟游泳造成了这个悲剧。
二、作文的立意:
据上述解读,作文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从新闻报道的角度
1.新闻照片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刺激读者,更有助于提醒人们注意儿童游泳安全,预防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2.新闻的真实性就在于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而符合客观实际的照片更具说服力。
3.以警示人们当心孩子游泳的安全为理由、将死者及其痛不欲生的亲属的肖像搬上新闻报道,既违反了该报不使用尸体照片的规定,也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
4.新闻固然要讲求“真”,但如果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就放弃做人的良善之心,就正好印证了马克思的那句话:“需要不神圣手段的目的,就不是神圣的目的”。
5.古今中外,人类社会都信奉逝者“入土为安”,对于已经故去的人,生者都是保持着虔诚敬畏或悲悯的态度。新闻报道对于死者肖像的使用不应肆无忌惮、毫无。
(二)从读者角度
1.死者及其痛不欲生的亲属的照片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强化读者对儿童溺水事件的关注和警觉,进而减少和杜绝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2.新闻图片的警醒作用对于儿童的确比文字更有说服力。
3.新闻应当给予更多的正面教育和指导,不应该将死亡的画面直接呈现给读者,造成读者心理恐慌,尤其是儿童的恐惧和不安。
评卷老师认为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审题都可考虑为符合题意。把握不定的情况应向评卷小组长、题组长反映商议。
三、关于文体
按命题要求“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可写成议论文、书信等能够表明自己态度看法的文体。
四、评卷建议
1.请老师们尽量打出高分来提高作文区分度。对有思想、有特点、内容新颖、语言精彩书写美观的作文要敢于打高分。
2.建议作文平均分控制在40—41分。
3.请按照等级评分标准评分。
【附】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依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实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语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新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作文立意参考意见
一、能围绕材料的主体事件来解读材料的立意视为符合题意:
1.赞同该报主编的做法,为了增强人们的水中安全意识,报纸应该刊登这样的“尸体照片”:
a.事故的现场给人以视觉震撼,从而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引起人们对生命的反思。(只有触目,方能惊心)
为能达到警醒他人的目的,特殊情况下可变通职业规定,规则可以为生命让路。如“莫
让规定绑架生命”“生命安全不应被规定所挡”。
b.将惨状图片呈现给读者,可以使其不抱有侥幸心理,具有教育的作用。
c.报纸刊登“尸体照片”给人们带来的“不适感”,可以让人直面现实的痛点,有警醒作用。
d.图片所呈现的悲剧效果远胜过千言万语,有重要教育作用。
e.刊登“尸体照片”虽然对死难者及其家属很残忍,但可以挽救更多的家庭。
2.不赞同该报主编的做法,认为刊登“尸体照片”弊大于利:
a.报纸刊登这样的照片,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暴力宣传,是一种恐吓行为。
b.将“尸体照片”直接刊登在报纸上,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和漠视,将会给死难者家属带来更多的伤害。
c.对待死亡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生命的态度。利用死亡来宣传某种观念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生命的漠视。
d.报纸应有人性关怀,报道宣传时应有温度,直接刊登死者图片的行为违背新闻伦理道德。
e.为了让人们注意水中安全而直接刊登照片的行为本质上的是一种惰性表现,体现了社会懒于寻求更合适更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
新闻工作者要恪守职业操守,不能随意打破规定。“勿忘规定,坚守初心”。
3.综合辨证角度:新闻报道要遵守职业规定,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如“守护规则,尊重他人”。
二、不提及材料主体事件,而是从材料中其他事件来解读材料的立意视为基本符合题意:
1.当地某报的摄影记者不顾治安员的制止,快速地拍下照片:
a.新闻工作者在寻求新闻时应该有职业操守;
b.新闻工作者应该敢于寻求新闻。
2.死者的哥哥悲痛万分,因为是他带着弟弟游泳造成了这个悲剧:
人们应有水中安全意识,否则后悔莫及。
3.报纸主编违反规定刊登“尸体照片”:
a.我们应该遵守规则。
b.要敢于打破规则壁垒,寻求突破。
三、作文立意与材料无关,例如凭空谈“亲情”、“法制”,视为不符合题意。
(惠州二调语文作文评卷组、惠州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篇三: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书信作文评语】
第一单元 评语
开头:
1、 开头交代写信的原因,并表达愿望,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使读信人产生亲近感。
2、 交代写信的原因,拉近彼此的距离。
3、 交代写信的原因,并提出交友期望。
4、 开头太突然,建议简要地说明一下写信的目的,拉近彼此的距离。
中间:
1、 小作者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抓住了主要特点。
2、 自我介绍语言幽默风趣,相信远方的小朋友一定愿意和你交朋友。
3、 介绍自身情况以及学校环境等,语言简洁、重点突出,虽然文字不多,但是可以让对方有一定的了解。
4、 多么真诚的语言,对方一定会接受的。
5、 引用诗句使语言更加生动。
6、 提出“手拉手”活动的设想,切实可行,有一定实际意义。
7、 “手拉手”活动的设想很有新意,切实可行。
8、 符合习作要求,交代“手拉手”活动的设想。
9、 详细介绍自己的校园。
10、 语言亲切、自然。
11、 书信内容具体,语言诚恳、朴实,感情真挚。
12、 这句话里有一个用错的词,一个错别字,你能找出来吗?
13、 本次自作的重点是要和对方谈谈“手拉手”活动的建议,因此要围绕习作要求写。
结尾:
1、 言辞真诚恳切,让对方更乐于接受。
2、 书信格式正确。
3、 前呼后应,点明主旨。
4、 提出自己内心的愿望,构想美好的明天,真是令人期待啊!
5、 此处书信的格式不正确,你能改一改吗?
总评:
1、 书信格式正确,在信中小作者介绍了自己及家乡美丽的风景,提出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及建议。书信语言自然真诚,能够达到联谊、交友的目的。
2、 这封信格式正确,条理清晰,小作者向对方热情地介绍了美丽的校园,还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字里行间流露这小作者对远方朋友的关爱和彼此建立友谊的愿望。
3、 小作者不但说明了写信的原因,而且还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及自己家乡的特点,表达了想与远方小朋友交友的意愿,书信内容充实。
4、 我要是收到这封信的小朋友,一定愿意与小作者交朋友,因为我被他的真诚打动了。
5、 书信中重点写了“手拉手”活动的设想,不仅表达了小作者真诚地想交朋友的情感,而且体现了书信这种文体交流亲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