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车间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钢构车间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操作,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人身财产的安全保障。所有工作人员都应遵守本管理制度。
一、车间安全
1. 环境安全
车间内素质稳定的电器设备是确保车间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保证车间环境的安全,操作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车间管理规定。
1. 2. 3. 4.
装置齐全的电气设备。 机床具有完好的防护装置。
对于可能爆炸的气体,应当进行防爆隔离。 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予以断电或者停止操作。
2. 安全保护
为了确保车间人身生产安全,操作工作人员在车间内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 操作车间进行性及人身安全的保障。
2. 机床和车间内墙壁距离要根据车间的大小和设备的大小来定,距离过近,必须使用防护装置或防护栏杆,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车间内必须设有消防器材,使用时注意安全。
4. 车间内必须设有紧急按钮,以确保车间内的人员有迅速撤离的通路。
3. 废料处理
为了保护环境,车间废料必须遵守以下处理程序:
1. 在车间内组织收集车间废料,并制定废弃物记录表。
2. 车间废料必须分类处理,易燃、易爆、易腐等有特殊处理的废料必须进行分类存储或应专人处理。
3. 车间废料处理的进程,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并按照相关条例施行。
二、质量管理
1. 质量标准
为了确保车间的生产质量,必须有专门制定的质量标准,对钢构产品的加工也必须满足相关的工艺要求。
1. 各种设备和仪器必须经过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可靠。
2. 车间内生产的钢构产品要求结构坚固、加工精度达标、表面平整光滑,符合相关规定。
2. 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车间的生产质量,必须有专门制定的质量控制措施。
1. 车间内的生产过程必须按照标准化操作程序施行。 2. 监督检查管理,特别是监督对废品的处理方法。
3. 对难度较大、重要的工件采取特殊处理方式,在制作过程中格外关注进行中期调整和最终干预。
3. 数据统计
为了监测车间生产质量的整体情况,必须定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 1. 车间内必须有完整、准确的生产数据记录,并按时上报企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修正和改进。
2. 定期举行生产质量会议,对生产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形成共识,进一步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三、车间委员会
为了协调和管理钢结构车间的工作,制定车间管理制度,考虑设立车间委员会。
1. 组成
车间委员会由车间主任、生产主管、品质主管和其他重要成员组成。
2. 职责
车间委员会负责:
1. 2. 3. 4.
立项并制定车间计划和方案。
负责车间的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组织开展工作例会、车间会议等,评估工作并作出决策。 负责车间的物资管理、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
四、操作规范
为了提高车间生产效率,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范:
1. 设备使用规范
1.
每个工作位置必须有安全标志。
2. 原则上不得反复使用废料、废物,工作流程中产生的废物必须进行及时清理。
3. 车间工作场地和环节中申请进行的各个操作,必须得到质量主管的同意。
2. 安全规范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范:
1. 禁止在机器操作时进行其他工作,如要进行调整或维修,必须停机后方可进行。
2. 禁止在机床附近喧哗和饮食,禁止抽烟、点火等行为。 3. 禁止扶手扶住额头、眼睛、口鼻等。 以上是车间规定,现特别提醒每位车间员工:尊重生命、遵守此规定,保证每位车间员工,工作环境、技术标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