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干论坛 学校管理现象背后的故事
——郑城镇中心校 魏有会
学校管理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等等,学校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发展方向。按照领导给我们布置的任务是让我们谈谈在学校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可我挖空心思也没发现我在学校管理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今天,我只是想把我们看到的一些管理中的现象以及我们的一点粗浅想法汇报给各位,还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 校园现象:
现象1 校长来了——学生语。(当我们最高管理层人员走在校园里经常听到的声音,并且会给学生带来影响,一些不规矩的行为戈然而止。可见校长的威力。)
现象2 老师来了——学生语。(教室内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经常听到的声音,产生的效果,学生顿时守纪律了,不打闹了,甚至正在打死架的也停止了战斗。) 现象3 经常看到有学生捡拾地上的垃圾,但校园内还是到处垃圾横飞。(校长面前、教师面前作秀而已。)
现象4 办公室内“讨论”热烈,校长来了便鸦雀无声。(隔阂较重) 现象5 最近教研室要到学校进行教学视导,请老师们准备一下——管理人员语。(为什么要准备呢?心虚,平时工作不到家或有漏洞。) 几点思考:
思考1 人前人后表现不一(教师、学生),说明了什么?(教师、学生敬畏的是制度本身,而没有把制度真正地落实到位,形成一种自觉)
思考2 检查来了,忙着搞突击说明了什么?(工作是给别人干的,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各项工作的真正内涵,被动应付的多。)
思考3 校园内如果再多一些“老师来了”,实现教干、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结果又会怎样?(学生没有了“藏污纳垢”的空间,行为习惯慢慢就会养成了。) 几点想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实现思想上统一。
不管干什么事情,只有从思想上认识了,行动上才能落实到位。意识不先行,不管什么工作都会大打折扣。作为学校管理工作,每个学校都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但学生、老师们真正明白其内涵的又有多少,多是理解为制度是约束人的,制人的,从而造成了被动应付,人前人后不一样的局面,认为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与自己的发展成长没有关系。
鉴于这种情况,作为管理者我认为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交流、多沟通、多教育,通过开会、做报告、搞活动等方式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每一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认识到位。例如我们都会让小学生背诵《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但能在课堂上或通过搞活动去逐条阐述其意义的又有几人,学生不懂遵守行为规范的好处他们又怎能自觉去落实呢!再如教师备课,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对老师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每备好一节课自己就在不知觉中进步了一点点,同时也是为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从而明白备课的真正目的,这样就会增强老师们备课的自觉性,减少应付检查的备课观。 二、制定规章制度,让个体有章可循。
每个个体都有惰性,都存在自律性差的毛病,所以要在思想上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以约束教师、学生的行为,让他们有章可循,不但明白了为什么这样做,还要知道应该怎么做。(考勤制度、教研制度、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等。)
三、落实规章制度,给予合理公平的评价。
规章制度的制定关键在落实,落实的好坏关键在评价。如果存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孬干好一个样,表现孬表现好一个样,试想谁还会有积极性。因此我们作为管理层面,一定要用好评价这一杠杆。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