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来源:宝玛科技网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17课《古诗两首》之《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认识“庐、瀑、炉、疑”四个字,会写“炉、烟、流、银”四个字。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通过想象,由诗到画,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查找李白资料,积累李白诗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揭示诗题

1、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庐山,并在此过程中欣赏庐山的美丽景色,了解庐山。

(设计意图:在媒体的音画效果中,走进庐山,身临其境,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离,为揭示课题做准备。)

2、揭题,解题。

(1)了解诗人,背诵其诗篇。 (2)导入新课揭题。

(3)解题读题。(相机认识生字“庐” “瀑” )

(设计意图: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李白及李白诗歌的距离,初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吟诵诗歌、当小诗人的快乐。) 二、初试读,识字读通诗句

1、初读全诗。

2、师生合作,共同朗诵古诗。 3、学习生字。

4、再次练读,进行朗读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朗读方式来让学生正确、通顺地朗读古诗,并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练读的效果更好。) 三、赏景背诗

1、诗中有画,观看瀑布视频,由诗到画,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2、熟读成诵,积累古诗。

3、诗中有歌,欣赏《望庐山瀑布》歌曲。 4、鼓励学生学会质疑。

(设计意图: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通过诗画结合,入情入境,使这一层次的研读能达到感情表现的要求和提升,并培养累古诗的习惯。)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 2、老师边指导边范写。 3、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通过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积累生字,并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五、总结齐诵

1、总结齐诵。 2、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走出课堂,却走进诗的宝库,走进大自然的广阔中。)

七、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炉 烟 流 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