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传统之美——朱仙镇⽊版年画
《五⼦登科》郭泰运(摄影:王洋、孙海涛)
朱仙镇⽊版年画,源于北宋都城东京(开封)所开创兴起的⽊版门神画,主要分布于开封城南的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开封⽊版年画的衍续和承袭,盛于明代中期⾄清乾嘉年间。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东潍坊等地的民间年画在历史上为繁荣我国的民族⽂化,先后起过重要作⽤,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朱仙镇⽊版年画,2006年⼊选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项⽬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郭泰运
省级代表性传承⼈:任鹤林、张继中、尹国全、张廷旭、朱永敬
郭泰运⼯作照(摄影:王洋、孙海涛)
郭泰运(曾⽤名郭太运),汉族,1925年出⽣,开封县曲兴⼈。1983年,开封市成⽴“开封市朱仙镇⽊版年画社”,郭泰运任古版研究室主任。他与其他专业⼈员⼀起,对不同时期、不同店号的雕版和资料进⾏修补、复制和整理;2004年,郭泰运被礼聘于开封市博物馆开封朱仙镇⽊版年画研究保护中⼼。他摒弃传男不传⼥、传⼦孙不传外⼈等狭隘、保守的思想,把近70年的经验和⼿艺倾囊传授予美术专业毕业的⼤学⽣。
2007年,郭泰运被⽂化部命名为第⼀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郭泰运教授徒弟如何选取雕版⽊材(摄影:王洋、孙海涛)
《福禄寿》郭泰运(摄影:王洋、孙海涛)
《马上鞭》郭泰运(摄影:王洋、孙海涛)
⽼版《柴王推车》橙⾊版(反),开封博物馆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版《柴王推车》线版(正),开封博物馆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任鹤林⼯作照(摄影:王洋、孙海涛)
任鹤林,汉族,1949年出⽣。30余年来,他倾⼼于开封(朱仙镇)传统年画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作,热⼼扶持、积极指导朱仙镇⽊版年画艺⼈提⾼年画制作⼯艺。特别是近10年来,他创办了开封朱仙镇年画艺术馆、开封年画艺术研究会,组织开封年画⽼艺⼈⼀起耗时六年将国内外所藏近300幅史料全部复刻完毕。所刻年画原汁原味,再现了开封⽊版年画的历史风貌和艺术魅⼒。
2008年,任鹤林被河南省⽂化厅命名为⾸批省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龙腾虎跃》任鹤林(摄影:王洋、孙海涛)
《秦琼敬德(步下鞭)》任鹤林(摄影:王洋、孙海涛)
《连年有余》⽔红版(正),任鹤林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钟馗》线版,任鹤林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张继中⼯作照(摄影:王洋、孙海涛)
张继中,汉族,1966年出⽣。其先后编著了《朱仙镇⽊版年画珍藏本》《桃符絮语》《朱仙镇⽊版年画明清原版集》《朱仙镇⽊版年画——瑰宝》等⼗余部⽊版年画专集,并参与《中国⽊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卷> 》的编纂⼯作。同时,张继中⼗分重视⽊版年画的传承,先后带领年画艺⼈多次参加⽊版年画⽂化交流。2005年恢复的祖传⽊版年画⽼字号“万同⽼店”已成了国内四⼗多所⼤专院校的培训、实习基地,每年要接待两万名⼤学⽣前来实践学习。2008年,张继中被河南省⽂化厅命名为⾸批省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歧⼭脚》张继中(摄影:王洋、孙海涛)
《⽕塘寨》张继中(摄影:王洋、孙海涛)
《岐⼭脚》线版(反),张继中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岐⼭脚》绿⾊版(反),张继中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尹国全⼯作照(摄影:王洋、孙海涛)
尹国全,汉族,1942年出⽣。其印制的年画,所⽤颜料以⿊槐花、红松、焦⽊炭等⼆⼗多种天然植物为原料,经炒、熬、研磨等⼯序配制⽽成。雕版精致,印刷精美,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粗犷、简约。造型古朴夸张,⾊彩艳丽,艺术风格独特。选择的题材和塑造的⼈物多是脍炙⼈⼝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戏曲⼈物和⼈们所喜欢与敬仰的英雄豪杰。2010年,尹国全被河南省⽂化厅命名为第⼆批省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秦叔宝-敬德》尹国全(摄影:王洋、孙海涛)
《佛祖全堂图》(清代版)尹国全(摄影:王洋、孙海涛)
⽼版《步下鞭》红⾊版(反),尹国全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清代⽼版《佛祖全堂图》线版,尹国全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张廷旭⼯作照(摄影:王洋、孙海涛)
张廷旭,汉族,1953年出⽣。⾃1986年进⼊朱仙镇⽊版年画社起,张廷旭在雕版技法上进⾏了⼤胆尝试,在继承传统⽊板年画雕刻技术的基础上,汲取了雕版套⾊技术,使朱仙镇⽊版年画的构图更加饱满简洁,⼈物更加夸张,动静得当,造型古朴粗犷。年画⽤⾊⼯艺上保持了原有的⾊彩鲜艳夺⽬、凝重沉着、不跑⾊、不掉⾊等特点,体现出了朱仙镇⽊版年画线条的粗细匀称、遒劲有⼒。题材上,除原有的风俗⼈情、民间故事、戏曲神话等,还增加了现代题材的年画作品。
2010年,张廷旭被河南省⽂化厅命名为第⼆批省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灶王》张廷旭(摄影:王洋、孙海涛)
《麒麟送⼦》张廷旭(摄影:王洋、孙海涛)
⽼版《麒麟送⼦》(反),张廷旭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版《带⼦上朝》(正),张廷旭收藏(摄影:王洋、孙海涛)
朱永敬⼯作照
朱永敬,汉族,1937年出⽣,卒于2013年。受聘于开封年画艺术馆期间,恢复古版,带徒传艺,多幅作品获奖,并被各⼤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朱永敬雕版⼑法规范,⽆论伐、⽀、拨、挑,每道⼯序都认真操作,⼀丝不苟。⽆论是⽂字印版和图像雕版块块⼑⼝利落,线条酣畅,都是⼀个独⽴的艺术品。
2012年,朱永敬被河南省⽂化厅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向年轻艺⼈李⼒传授年画技艺
《⼤办农业、五⾕丰登》朱永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