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旧房屋相接处基础处理的设计实例探讨

新旧房屋相接处基础处理的设计实例探讨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2卷第5期 Vo1.32 NO.5 2 O 0 6年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l ARCHITECTURE Mar.2006 ・103- 文章编号:1009.6825{2006 l05.0103.02 新旧房屋相接处基础处理的设计实例探讨 任智伟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从概念设计的角度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桩基和筏基处理新旧建筑基础衔接问 题,做到既满足建筑设计要求又保证新旧房屋结构的安全。 关键词:桩基,筏基,结构,设计,基础处理 中圈分类号:T【J470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形已趋稳定,地基承载力可提高10%--20%。经过验算,旧基础 永济电机厂建筑设计室自主开发的名典家园住宅小区沿街 在破除放脚以外的部分后仍满足承载力要求。根据地质勘察报 的一栋底商住宅楼,六层砖混结构,地下局部一层、地上六层。该 告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桩基承载力特征值=极限 楼坐北朝南,西侧山墙紧邻一职工宿舍楼(两山墙间仅设0.13 m 承载力/1.2,选5根似50摩擦型桩,有效桩长15 m,桩顶设承台 的变形缝,见图1),且一层最西端要设进入小区的通道。新楼基 梁(JL_1)。为了加强桩基与上部承台梁的连接,桩高上部4 m高 底埋深大于老楼基底埋深。且两者相接处,老楼条形基础埋深不 范围内按构造配筋(见图3)。3)考虑到该工程新旧楼相接处的实 一致(变阶),给设计施工带来很多困难。 际情况,结构设计上将通道地面也采用筏板基础并直接作为通道 地面的基层,筏基下不做灰土处理,在筏基内加强暗梁配筋将荷 载主要传至①轴的桩基和③轴的混凝土墙,此混凝土墙则将荷载 传至带有地下室的筏基处(有灰土处理,见图4),做到了整栋楼基 础的整体受力及稳定。 变形缝 土 图1 新旧楼基础相接处局部平面示意图 图2旧楼基础图 图3桩基础示意围 2基础方案的选定 该工程建筑场地为Ⅱ级非自重湿陷性场地,场地类别为Ⅲ 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除了西侧通道部分不带地下室,其余部 分均有地下室,且东侧紧邻还有一栋商业楼(框架结构、二期施 工),这就决定了本工程的基础与西侧旧楼及东侧商业楼的基础 都有关联。根据地质勘察情况,决定新建工程均采用筏板基础。 由于新旧建筑所处的地势关系决定了本工程的一层通道地面标 高仅 ̄tlEt楼基底高出0.45 m。本工程若考虑用基础挑梁的做法, 则挑梁顶距离过道地面太近,过道的通行车辆载重过大时会对挑 梁的受力极为不利;若在基础两端设置墩基础架梁来承受上部墙 体及荷载则受力也不够合理,同时因地坪标高受限,支墩外露会影 响本工程的沿街建筑效果。于是,最后决定采用沿老楼条基方向 布设桩基的方案,因为桩基承载力大、沉降变形小,不会对沉降已 0.2砷 稳定的旧楼有太大影响,同时还可以起到对旧楼基础加固的作用。 O 300 3新旧基础相接处的设计 1)设计原理:因该工程的筏板基础为柔性基础,而桩基承载 b) 力较高、变形小,设计时为了使桩基与筏基的变形协调一致,桩基 图4 新旧基础相接处示意图 承载力特征值取其极限承载力除以安全系数1.2(并未取规范中 4施工 规定的2)。2)旧楼基础为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见图2),沉降变 本工程带地下室的筏板基础开挖较深(有灰土处理),先施工 收稿日期:2005—09.17 作者筒介:任智伟(1972.),男,工程师,山西省永济电机厂建筑设计室,山西永济04450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2卷第5期 Vn1.32 No.5 ・104・ 2 0 0 6年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 兀瓜E Mar.2o06 文章编号:1009.6825 i 2006}05 0104—02 岩溶地区桩基处理方法 林智光 摘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实践,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措施和施工安全措施,保证了基础的工程质量, 而且经济效益显著,表明了人工挖孔桩在岩溶地区的可行性。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岩溶地区,施工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473.1 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 (见图1)。 广东省有不少地区属岩溶地质,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这些地 2m深 区建造大型建筑物的机会将越来越多,在勘察工作不充分的情况 下,基础施工中遇到溶洞,其处理会相当复杂和艰巨,如处理不 当,就会造成施工因难,工期延误,造价大幅度提高等不良后果。 钢丝 为此,应尽量探讨一种安全快捷,工程质量满足要求,结构安全的 施工方法。 广州卫生学校宿舍工程位于白云区江高镇,建筑面积6 600 n/, 楼高六层,有一层地下室。该工程设计基础为人工挖孔桩,设计 围1 钢护筒沉井方法 桩长20 m,因当时地质报告未反应到施工场地地质的复杂性,挖 其施工步骤如下:抽水探孑L一安装施工操作吊笼一人工钻凿 桩深度至3 m~6 m时就出现中风化和微风化岩。根据设计要求 溶洞上部岩层一钢护筒吊装一校正钢护筒中心线,定位一人工挖 使用超前钻勘探,每桩设1个勘察孔,就能准确判定桩下的土岩层 溶洞中充填物一逐节降低护筒一挖充填物一往复进行护筒沉至 情况。在34支桩发现有13支穿过溶洞,溶洞深度在一1l m~ 溶洞底部(护筒连接使用焊接)一护筒顶部焊接安装封口钢模板, 一20 m之间,其中两支桩穿过三个溶洞。 扎钢筋一混凝土封口一加吊索固定钢护筒一挖至设计桩底并验 2施工组织设计 桩终孔。 2.1施工方法 2)对溶洞高度小于1 m的桩采用砌砖做护壁模板,再做护壁 因该人工挖孔桩基础穿过的溶洞有深有浅,最大的高1.6 m, 的方法组织施工。 最小的高0.5 m。而且溶洞中有些有充填物,有些没有充填物。 该桩在一13.5 m~一14.00 m之间有溶洞。溶洞高度为0.5 m, 如全部使用钢护筒沉井法,则施工过程较繁琐,也不经济。其中 无充填物。考虑到该溶洞深度不大,可以先砌砖作为护壁模板, 一支桩的地层分布从上到下为:①淤泥层厚2 m;②粉质粘土层厚 再做护壁。此方法比较方便合理。其施工步骤如下:抽水探孔一 1.5 m;③灰岩破碎层厚1.8 m;④碳质页岩厚1.5 m;⑤灰岩破碎 安装施工操作吊笼一人工钻凿溶洞上部岩层一充填混凝土碎石 层厚4.2 m;⑥碳质页岩厚2.5 m;⑦溶洞高0.5 m,没有充填物; 一挖土,在桩孔周围外侧砌砖,内侧用钢筋混凝土做护壁一挖至 ⑧碳质页岩厚1.2 m;⑨溶洞高1,6 m,充填淤泥质粉质粘土;⑩碳 设计桩底并验桩终孔。 质页岩厚6.8 m;从该桩的地层分布可知,溶洞高度分别为:0.5 m 2.2工程质量措施 和1.6 mo根据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决定采用以下两种施工方 施工时应尽量减少钢护筒晃动,采取临时固定,保证垂直度。 法组织施工。 并注意钢护筒与混凝土护壁的搭接,采用细石混凝土封口。在溶 1)对溶洞高度大于1 m的桩采用钢护筒沉井方法组织施工。 洞以上最后三节护壁适当加厚为200 him,并加西16钢筋锚入岩 该桩在一15.2 m~一16.踟m之间有溶洞。溶洞高度为1.6 m, 内。浇筑混凝土时要保证混凝土质量。 充填淤泥质粉质粘土,溶洞上下边都为碳质页岩,岩质坚硬。为 2.3施工安全措施 保证人工挖孔桩的顺利施工,决定采用钢护筒沉井方法比较合理 首先排清井下积水,检查有无毒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和照 此部分。通道地面采用筏基但不做灰土处理,待③轴混凝土墙施 破除、间隔施工混凝土灌注桩,桩基z『一1采用泥浆护壁水下灌注 工到通道地面标高后,再凿除老楼基础的外侧放脚,施工时分段 桩,施工机械为回转钻机,这样可以防止旧楼基础的滑移失稳。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in joint of new and old building I N Zhi.wei Abstract:Combined with specific engineering,it introduces how to treat foundation in joint of new and old buildign applifng for pile founda- tion and valve foundation from conceptual design,then meets design requirement and ensures safety of new and old buildign. Key words:pile foundation,valve foundation,structure,design,foundation treatment 收稿日期:2005.09.13 作者简介:林智光(1972.),男,工程师,广州市建筑置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5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