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题库-旅游概论-第三章

题库-旅游概论-第三章

来源:宝玛科技网


重点:我国旅游界对旅游者的定义;我国对国内、国际旅游者的范围界定;

促使旅游者产生的客观和主观条件;旅游者的划分标准和各类型游者的需求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旅游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首先必须存在意愿并能够进行这项活动的群体,即旅游的主体-_______;其次必须有供开展旅游的活动对象,即旅游客体-______;再次要有联系主体和客体的组织和条件,即旅游的媒介-______。☆ C

A.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 B.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者

C. 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D.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者

2.在影响旅游动机的个人因素方面,_____________起着重要的作用。☆☆ B

A.家境 B. 个性心理

C.年龄 D. 性别

3.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 B

A.旅游者受教育程度 B. 旅游者的喜好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1页 第9页

C. 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条件 D. 旅游者的余暇时间

4.下列属于国际旅游者范畴的是( )☆☆ D

A. 我国东北居民往来朝鲜国

B.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北京开会

C. 巩俐在中国上海定居

D.港澳台同胞来上海参加世博一周游

5.不属于按消费心理划分的旅游者类型是( )☆ A

A.中间型旅游者 B. 理智型旅游者

C.冲动型旅游者 D. 选价型旅游者

二.填空题

1.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活动,也就没有旅游业。☆

2.国际旅游者是指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探亲访友、观光度假、就医疗养、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2页 第9页

育、宗教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他们出于上述目的离开常住地到中国内地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或许报酬的人。☆☆

2.根据停留时间的长短,国际旅游者可以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旅游者。☆☆

3.国内旅游者是指任何一个在他居住国或地区内到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旅行,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访问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4.国内旅游者按其停留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过夜的国内旅游者和一日游国内旅游者。☆☆

5.余暇时间有四种分布:每日余暇、每周余暇、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

6.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包括对旅游的态度、国家政局的稳定性、科技发展水平、交通工具、旅行范围的选择和外交。☆☆

7.可进入性包括时空距离、入关签证、交通状况等。☆☆

8.根据旅游者的购买目的来划分,旅游者可分为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和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三类。☆☆

9.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可以将旅游者划分为保守型、开放型和中间型旅游者。☆

三.判断题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3页 第9页

1.关于旅游者的第一个定义出现在1876年《世纪大百科辞典》19卷,它把旅游者定义为因好奇和无聊而旅行的人。☆

( √ )

2.对于旅游者的定义,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是机关而不是学术界给出的定义。☆( √ )

3.各国各地方部门根据旅游统计的实际需要,往往会用一些可以衡量的指标来对旅游者加以定义。☆( √ )

4.按国家统计局标准,该类旅游者指的是离开常住地外出距离10千米以上,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旅游者被称为一日游国内旅游者。☆☆☆( √ )

5.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被称为过夜的国内旅游者。☆☆☆( √ )

6.个人收入与旅游需求的关系,基本上认定是成反比关系。☆( × )

7.对于旅游者来说,要实现旅游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 )

8.旅游消费是一种大众化的较低的消费。☆( × )

9.只要具备充足的客观条件,若如没有旅游的愿望,旅游活动也可以实现。☆( × )

10.旅游动机是人们对认识到的旅游需要的表现形式,即旅游活动。☆☆☆( √ )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4页 第9页

11.人们不同动机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方面的因素影响的结果。☆☆( √ )

12.消遣型旅游者已经成为了外出旅游者的主体,在旅游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

13.在社会中,占有大多数的是开放型旅游者,保守型和中间型仅是少部分的小群体。☆( × )

14.开放型旅游者往往喜欢开车前往,欣赏团体旅游的方式,且大部分是低收入者。☆☆( × )

15.保守型旅游者往往具有较高的收入,且他们常常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第一批拓荒者。☆☆( × )

16.男性旅游者具有较强的性,往往关注人身财产安全因素,对价格更为敏感。☆( × )

17.女性旅游者具有较强的性,喜欢知识性、刺激性较强的旅游活动。☆( × )

18.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 )

四. 简答题

1.在我国旅游界是如何定义旅游者的?(4分)☆☆

答:旅游者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5页 第9页

2.请列出至少五种不属于我国规定的国际旅游者范围的人群。(10分)☆☆☆

答:

1) 应邀来华访问的正副以上及随从

2) 外国驻华使馆、外交人员及其随从人员和受赡养者

3) 常驻我国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和商务机构人员

4) 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专游客、机组人员、在口岸逗留不过夜的铁路员工和船舶驾驶人员及其他人员

5) 边境地区往来的边民

6) 回我国内地定居的华侨、港澳台同胞;

7) 已在我国定居的外国人或原已出境又返回我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8) 已归国的我国出国人员。

3.请列举至少五类不属于我国规定的国内旅游这范围的人群。(10分)☆☆☆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6页 第9页

答:

1) 到各地巡视工作的以上

2) 驻外地办事机构的临时工作人员

3) 调遣的武装人员

4) 到外地学习的学生

5) 到基层锻炼的干部

6) 到其他地区定居的人员

7) 无固定及驻地的无业游民

8) 到外地务工的农民。

4.请简述促使旅游者产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分别是指哪些因素?(4分)☆

答:

主观条件即旅游动机。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7页 第9页

客观条件包括旅游者的收入水平、余暇时间和其他因素(包括旅游目的地国的社会条件、可进入性和旅游者的个人因素)。

5.请解释什么是“余暇时间”。(5分)☆☆

答:

一般来说,人的时间可以分为工作时间、生活时间、必须的社会活动时间和余暇时间四大部分。

余暇时间又称可随意支配的时间,是指个人在扣除了用于劳动、满足生理需要、参加必要的社交活动之后剩下的可自己随意支配的时间,即可用于自由支配从事娱乐、社交、消遣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间。

6.请解释什么是“旅游动机”?(4分)☆☆

答:

我们把旅游愿望称为旅游动机,它是促使人们参加旅游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由于人的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他们的旅游也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有时某一动机为主导动机,其他为辅助动机。

7.请比较青少年旅游者、中能年旅游者和老年旅游者在旅游需求上有哪些不同。(6分)☆☆☆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8页 第9页

答:

青少年旅游者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大都会喜欢刺激性的娱乐活动,虽然消费水平有限,但旅游需求较高,多会选择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

中年旅游者占外出旅游人数的比例最大,这类旅游这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较好的健康条件,对他们而言,闲暇时间是否充足及家庭拖累的大小对旅游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大。

老年旅游者最大的优势就是有足够的余暇时间和较好的经济条件。他们在旅游消费群体中所占比例也较大。

8.请列举根据游客出行目的划分出来的旅游者的七种类型。(7分)☆☆

答:

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个人及家庭事务型旅游者、文化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医疗保健型旅游者、宗教朝觐型旅游者。

《旅游概论》题库 第三章 共9页 第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