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板书设计的对比分析
平泉二中
徐英
“滔滔黄河”板书设计(A)
一. 黄河源流概况: 二. “地上河”:
1.“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2.“地上河”的治理措施:
分析:本板书设计为提纲式板书,提纲挈领,揭示所学知识
脉络及要点。
“滔滔黄河”板书设计(B)
一. 黄河源流概况: 二. “地上河”
“地上河”示意图
地上河
发生河段 中游 形成原因 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夏季暴雨 集中 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植树种草加强中游水土保持 修建大堤 修建水利 工程
分析:本板书设计为图文式板书,“地上河”示意图形象展示地上河的特点。有关地上河治理又以框图式形式呈现,综合性,结构性较强,易于学生全面把握知识。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板书设计(A)
一. 地区分布悬殊:
不均衡性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二. 时间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三.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1.跨流域调水 2.兴建水库
3.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分析:本板书设计为提纲式板书,提供学生学习知识的提纲,
框架。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板书设计(B) 我 国 地区分布 ———— 解 ——— 水资源 现 状 ———— 决 措 ——— 时间分配 ———— 施 ———
分析:本板书设计为填空式板书,知识要点处留空白,让学生通
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把握知识要点,体现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且以框图形式设计,显得知识层次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分析结论:通过以上板书设计的对比分析,我们看到,传统的提纲式板书,能够提纲挈领,揭示所学知识脉络和知识要点,但有时略显呆板和僵化,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为使板书设计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板书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要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易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板书,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唯有如此,我们的板书设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