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
1、周王《考⼯记》载,周朝城都制度:“匠⼈营国,⽅九⾥,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庙右社,前朝后市”。周朝并规定天⼦有囿百⾥,诸侯有囿四⼗⾥的等级。2、清代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形成地⽅特⾊,较著名的粤中四⼤名园顺德的清辉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房,佛⼭的梁园。
3、苏州现存古典园林有建于北宋的沧浪亭建于元朝的狮⼦林建于明朝的拙政园、留园以及建于清朝的⽹师园(环秀⼭庄) 等名园
4、著名的三⼭五园是⽟泉⼭的静明园、万寿⼭的清漪园、⾹⼭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5、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系统,即欧洲和东⽅造园系统。6、西晋时期的私家园林⾦⾕园为⼤官僚⽯崇在洛阳西郊所建。7、唐朝著名离宫有位于陕西临潼的华清池、位于陕西麟游县的等都是园林景观与⾃然环境结合很好的范例。
8、意⼤利园林以台地园著称,著名的埃斯特别墅即是建在提沃利⼭顶上的台地园。园内装有⽆数的⽔景和喷泉。
9、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孚。勒。维贡特府邸(孚园)和凡尔赛宫,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打“√”;错误的打“×”,并进⾏修改,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2、世界上第⼀座国家公园——公园。 (ⅹ)改正:世界上第⼀座国家公园——黄⽯公园。
3.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功能往往⽐美更应受到重视。...................(√)4.⽇本的神道精神对⼤⾃然的态度是改造⼤⾃然,改变⼤⾃然的进程。. (ⅹ)
改正:⽇本的神道精神对⼤⾃然的态度是尊重⼤⾃然,不要企图影响⾃然的进程。5.英国园林的形式是⾃然式风景园林,但它在都铎王朝时代建的,汉普顿宫庭园却是⼀座规划式园林。…………………………………………………………………(√)6.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灵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
……………………………………………………………(ⅹ)改正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灵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
7.现代园林是⼀个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态绿化、⼤众⾏为⼼理三⼤⽅⾯的内容。...............................................................(√)8.商代为纣王修建的章华台、灵沼、灵囿,耗⽤了⼤量的⼈⼒和财⼒。 (ⅹ)改正:商代为纣王修建的⿅台,耗⽤了⼤量的⼈⼒和财⼒。
9.美国纽约市⼀个占地850英亩的⼤型公园是公园,它是奥姆斯特德与他的助⼿沃克斯设计的,他们定该公园的主题是绿⾊草坪,标志着现代园林理论得以实践。(√)10.对英国风景式园林产⽣巨⼤影响的英国造园家有唐宁、布朗、雷普顿和钱伯斯。(ⅹ)改正:对英国风景式园林产⽣巨⼤影响的英国造园家有肯特、布朗、雷普顿和钱伯斯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空⼭不见⼈,但闻⼈语响;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这⾸诗是唐代诗⼈描写⾃⼰居
住的园林内的景观,写出该园林的名称。并写出他描写的景点的名称。能答出这⾸诗描写的是王维居住的的辋川别业(2.5分)内的⿅柴景点(2.5分)。2、中国古典园林特⾊是什么?
能答出中国古典园林特⾊是⾃然式(2.5分)的⼭⽔园(2.5分)。3、宋代名园寿⼭⾉岳的筑⼭特点是什么?
答出宋代名园寿⼭⾉岳的⼭体轮廓模仿杭州凤凰⼭(能答出模拟⾃然就给2分),
主⼭万岁⼭,侧⼭万松岭,东南的芙蓉城是⼭的余脉三⼭错落,形成“众⼭拱伏,主⼭始尊”的⽓势(答出筑⼭有主有次的给2分)。
在寿⼭⾉岳中⼤量使⽤⼀些形态奇特的巨⽯,进⾏特置孤赏。形成源于⾃然⼜⾼于⾃然的筑⼭置⽯景观。(答出有特置⽯孤赏⽤的给1分)
4、简述英国受欧洲规则式园林影响程度明显⼩于其他国家,⽽逐渐形成与欧洲风格迥异的风景式园林的原因是什么?(1)由于英国⼈有保守特性;(1分)
(2)是英国地形丘陵起伏,建规则式园林⼯程量⼤(2分);(3)是英国多⾬潮湿,植物修剪为整形式成本太⼤1分);(4)是畜牧业明显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1分)。5、简答现代园林发展趋势
纵观世界未来园林发展趋势,⼤体有以下⼏个⽅⾯: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2分);(2)科学与艺术相辉映(2分);(3)宏观与微观相补充(1分)。四、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论述世界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园林特点?答: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1)原始⽂明时期的萌芽阶段(2分);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仅仅是萌芽阶段,还没有出现园林只是在房前屋后出现了“果、⽊、蔬、圃”的园林萌芽(1分)。(2)农业⽂明时期的园林阶段(2分);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古典园林出现阶段,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造园流派,园林构成
要素⼀致为⼭(⾃然⼭、⼈造⼭、冈、平地)、⽔(⾃然⽔、理⽔)、物(建筑物、植物、动物)等构成。⼤多为统治阶级服务(2分)。
(3)⼯业⽂明时期的园林阶段(2分);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由私⼈向公共转化,范围也扩⼤,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视觉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的是改善⼈居环境(2分)。
(4)现代⽂明时期的园林阶段(2分);
这个阶段的园林特点是:园林领域⼤⼤扩展,成为⽣态中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学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2分)。2、试画出唐代⽂⼈⽩居易在洛阳的履道坊宅院平⾯⽰意图,并论述唐代⽂⼈园林特点?答(1)、背景(1分):唐代,⼭⽔⽂学兴旺发达。⽂⼈经常写⼭⽔诗⽂,对⼭⽔风景的鉴赏具备⼀定能⼒⽔平。这些⽂⼈处在政治⽃争的旋涡中,⼼理憔悴。他们都希望在园林的林泉丘壑中寻求精神的安慰寄托(1分)。
(2)、社会风⽓(1分)在这种风⽓下,⽂⼈官僚的⼠流园林所具有的清新雅致格调,得到提⾼和升华。这种园林更侧重于赏⼼悦⽬(1分)。
(3)、园林外在表现(1分)表现为与环境的契合,顺应⾃然之势。并⼒求简朴。如构成要素多⽤茅草屋顶的建筑、起伏的地形、置⽯以及模拟⾃然状态的理⽔等(1分)。(4)⽰意参考图(9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
1、汉武帝利⽤秦代旧苑囿扩⽽⼴之为上林苑,它位于长安西,纵横300余⾥;其内还有两个⼤名池即为昆明池和太液池。
2、河北省临漳县漳⽔北岸建有曹操的封⾢邺城,城市规划严整。城内建有著名的园林铜雀台唐代诗⼈杜牧的《⾚壁怀古》中曾提到过该园。
3、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原始⽂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农业⽂明时期的园林阶段;⼯业⽂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4、J.O.西蒙兹在其《⼤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书中,把⼤地的⾃然景观和⼈⽂景
观当作资源看待,从⽣态价值、社会经济和审美价值三⽅⾯来进⾏评价,在开发时最⼤限度的保存⾃然景观,最合理的使⽤⼟地。
5、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章华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
6、隋唐宋时期的园林特点是诗情画意的园林(⽂⼈园);园林由写实转向写意,进⼊成熟期。
7、东汉著名的皇家苑囿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的⼀座皇家园林。它开我国造园“⼀池三⼭”的⼈⼯⼭⽔布局的先河,还开创了“园中园”造园⼿法,形成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馆的格调。
8、北魏著名的皇家园林华林园(芳林园)于魏⽂帝以洛阳为都城不久建。园内西北⾓筑⼟⽯⼭景阳⼭,⼭上⼴植⽵。
9、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规划布局最严谨的⼀座⼤城市。
10、西班⽛位于地中海的西部,受教影响形成了西亚风格的园林。如著名的阿尔罕不拉宫,它的核⼼部分是桃⾦娘宫庭院(⽯榴中庭)和狮⼦宫庭院。
⼆、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进⾏修改,每题2分,共20分)
1、清代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形成地⽅特⾊,较著名的粤中四⼤名园顺德的清辉园、东莞的可
园、番禺的余荫⼭房、佛⼭的梁园。..........................................................(√)2、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设计的经典园林有哈德良别墅等。 (ⅹ)
改正: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设计的经典园林有凡尔赛宫等。
3.宋徽宗亲⾃参与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寿⼭⾉岳,在中国园林史上占有极⾼的位置。(√)4.雷普顿在他的著作《东⽅庭园论》中,将中国的庭园介绍到英国,建议在英国风景式造园中应该吸收中国庭园的风格。 (ⅹ)改正:钱伯斯在他的著作《东⽅庭园论》中,将中国的庭园介绍到英国,建议在英国风景式造园中应该吸收中国庭园的风格。
5.⽇本的神道精神对⼤⾃然的态度是尊重⼤⾃然,不要企图影响⾃然的进程。...(√)6.邱园是英国⼀个著名的居住区公园。 (ⅹ)
改正:邱园是英国⼀个著名的植物园。
7.现代园林是⼀个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态绿化、⼤众⾏为⼼理三⼤⽅⾯的内容。………………………………………………………(√)
8.美国纽约市⼀个占地850英亩的⼤型公园是公园,它是唐宁设计的,他定该公园的主题是绿⾊草坪,标志着现代园林理论得以实践。 (ⅹ)
改正:美国纽约市⼀个占地850英亩的⼤型公园是公园,它是奥姆斯特德与他的助⼿沃克斯设计的,他们定该公园的主题是绿⾊草坪,标志着现代园林理论得以实践。
9.避暑⼭庄以朴素淡雅的⼭村野趣为格调,取⾃然⼭⽔之本⾊,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的古代皇家园林。………………………………………(√)
10.英国园林的形式是风景式园林,如都铎王朝时代的汉普顿宫庭园就是⼀座风景式园林。 (ⅹ)
改正:英国园林的形式是⾃然式风景园林,但它在都铎王朝时代建的,汉普顿宫庭园却是⼀座规划式园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明朝末年,园林美学思想趋于成熟,简述这个时期的园林理论著作及其作者?1、这个时期的园林理论著作及其作者为计成的《园冶》(3分);⽂震亨《长物志》(1分);
李渔《闲情偶寄》(⼜名《⼀家⾔》)(1分两个书名任答⼀即可)。2、简述圆明园的造园特点?圆明园全部由⼈⼯平地起造(2分)。
运⽤各种造园⼿法创造出⼀个完整的⼭⽔地貌⾻架。园中经管多以⽔为主题(1分),
⽔体占全园⾯积的⼀半。⽔⾯有宽有窄。筑⼭以及叠⽯景观与⽔体构成了⼭重⽔复、层次多边的园林空间。圆明园内⼈⼯创造的⼭⽔景观,即是天然景观的缩影(1分),⼜是江南风光的再现,建筑都呈院落的格局(1分)。3、世界造园系统分为哪三⼤造园体系,各有什么特点?世界造园系统分为东⽅、西亚和欧洲三⼤系统(1分)。中国为东⽅系统的代表,主要特⾊是⼭⽔园林(1分);
叙利亚、波斯为西亚系统的代表,主要特⾊是花园和教堂园(1分);
意⼤利、法国为欧洲系统的代表,主要特⾊是规则式建筑布局为主,植物配置为辅(1分) 4、简述意⼤利的经典园林特点是什么?
(1)平⾯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1分)、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例协调、尺度适宜。最⼴泛采⽤的形式是以建筑物的轴线作为庭院的主轴线(0.5分);(2)在⽴⾯上为适应地形的变化作成台地是意⼤利园林突出的特征(1.5分);
(3)在⾊彩上,意⼤利式庭院以长绿树⽊为主⾊调,点缀⽩⾊⽯造建筑物,多⽤⾊彩明暗对⽐的技术(1分);(4)园林要素除建筑物外,庄园中也有凉亭、花架、绿廊等,较⼤的庄园中,常有露天剧场、迷园等(1分)。5、英国造园家布⾥奇曼⽤⼀种什么样的⽅法把园景扩⼤到了⽆限?
答:布⾥奇曼是对英国风景式园林产⽣巨⼤影响的造园家,他曾参与了著名的斯陀园的设计和建造⼯作。他在造园中⾸创了称为“哈哈”的隐垣,即在园边不筑墙⽽挖⼀条宽沟(3分);
不仅限定园林范围的作⽤,⼜可防⽌园外的牲畜进⼊园内(1分);
⽽且在视线上,园内与外界却⽆隔离之感,将园景扩⼤到了⽆限(1分)。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画出北魏洛阳华林苑的平⾯⽰意图,并论述在这个时期的园林特点?答:(1)逐渐向⾃然⼭⽔园林转变(3分);(2)造园活动⾛向艺术创作的境界(1分);
(3)私家园林繁荣,代表⼀种天然清纯风格(1分);(4)佛寺观园林出现(1分);
(5)这个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1分)。
2、从现代园林服务对象及现代园林功能、造园思想、⼿法、范畴等⽅⾯浅析现代园林特征?答、园林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化的反映。时代变了,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化都变了,园林思想、园林艺术、造园⼿法也必然发⽣变化。现代园林正是随着⼯业⽂明和后⼯业⽂明的发展⽽不断发展的。虽然现代园林的主流形式亦然是⾃然风景园,但与传统园林相⽐较,⽆论从深度上或⼴度上都远远超出其范畴。
(1)园林的功能⼤⼤改变(3分)。现代的园林⼀⽅⾯是以城市公园、城市绿地为其重要特征,另⼀⽅⾯由于其⾃净功能⽽成为⽣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化⾃然。
(2)服务对象不在局限为少数⼈服务(3分),⽽为公众服务成为其核⼼内容。
(3)造园思想朝向如何充分发挥其⽣态效益,如何使造园朝向科学化的⽅向发展,合理设计群落结构等⽅向发展。植物造园成为主流(3分)。
(4)造园艺术和⼿法上由继承各国传统到艺术交流融合。抽象艺术、构成艺术、解构艺术等⼿法在现代园林中⼴泛运⽤,成为现代园林的重要风格(3分)。
(5)造园范畴由微观的私园、公园发展到宏观的城市绿化系统、⼈类聚居环境与⼤地景观(3分)。中外园林史试题(A)答案⼀题(每空⼀分)共22分
1.我国“园林”⼀词出现始魏晋南北朝时期。2.园林构成四⼤要素:筑⼭、理⽔、植物、建筑。
3.按园林的⾪属关系来年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三个主要类型。4.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囿、台、苗圃。
5.圆明园遗址中被毁坏的“卐”字形建筑群的作者是雷⾦⽟。
6.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景史⽅向上发展的三个意识形态哦⽅⾯的因素有天⼈合⼀思想、君⼦⽐德思想、神仙思想7.按园林构成的⽅式分:规则式、⾃然式、混合式三类。8.园林的形式特点有中轴线、林⽊修剪、迷宫、喷泉⼆、简述题(每题6分)共42分1、中国园林审美已经简述1)、天⼈合⼀
中国古典园林把“天⼈合⼀”思想作为最⾼标准,“师法⾃然,融于⾃然,表现⾃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天⼈合⼀”之思想的体现。“虽由⼈做,宛⾃天开”是园林设计的原则。“天⼈合⼀”思想以崇尚⾃然为宗旨,在尊重⾃然的前提下,改造⾃然,表现⾃然,创造出⼈与⾃然和谐的园林形态。2)、⼭因⽔活,⽔随⼭转
⼭与⽔在空间上隔相呼应,形成了迂回曲折时宽时窄的流经形态,贯穿于各个景区之间,只有流动着的⽔,才能给⼈以⽣机勃勃的⽣命⼒,只有活泼泼的⽔,才能给园林带来流动的⽓息。⼭赋予⽔以形,⽔赋予⼭以活⼒,⼭与⽔的结合给予园林的空间与倒影,给⼈⼀种宁静致远的境界美。⼭与⽔的结合,也体现了阴阳调和的宇宙观。3)、精⽽合宜,巧⽽得体
每件物品,包括树⽊、花卉、建筑、⽂字、匾额、刻⽯都⾮常地精致,把他们的安置经过艺术处理,既能发挥⾃⼰本⾝的作⽤(如匾额,增加⽂化⽓氛,起画龙点睛的作⽤),同时⼜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烘托物镜,幻化出意镜。空间的布置与分割,⾮常巧妙,在整个园林的意境中处理得⾮常得体。4)、⽯是园之⾻,⽔是园之脉
叠⽯是园林的⾻架,理⽔是园林的脉绪。⽯头坚硬,刚强,有着坚硬的外表;⽔,忧愁含蓄,给⼈静谧的感觉,与之形成鲜明的对⽐。同时艺术处理之后,两者相得益彰。同时坚⽯、怪⽯作为⾻架能寄托主⼈的感情。流⽔荡漾也能代表主⼈的情趣。⼭⽆⽔不活,⽔⽆⼭不转。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2、西⽅园林审美意境简述1)、中⼼轴线视觉感受
外国园林可以追求形式美,显⽰出规则性和必然性,以规则式为主体,中轴对称,整齐划⼀。具有通透感,其特点是⽓势磅礴,空间开朗,给⼈以宏伟华丽的感觉,达到艺术美的⾼度,即这种⼈⼯美与⾃然美相结合的形式美。2)、林⽊修剪的视觉感受
外国园林中林⽊、⽔池、道路、喷泉、雕塑与构景要素按照建筑的原则来设计安排,显⽰了⼈⼯美与⾃然美的⾼度融合,表现了⼈对⾃然的奴役和改造。整个园林所具有的⼈⼯图案美表现了⼀种强烈的控制欲。3)、喷泉的视觉感受
喷泉是外国园林最重要的构景要素之⼀。喷泉的利⽤使之与园林的其他要素(如雕塑)动静结合,形成整个园林的和谐同⼀的氛围。喷泉由上⽽下喷发⽽出,带给⼈精神上的发泄与全⾝⼼的放松的感受,也体现了⼈的亲⽔⼼理,是⼀种⼈性化的构景要素。
三、论述(任选⼀题)36分
1、“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最⾼境界之⼀。曲径通幽是指在造园之前,事先考虑到构园意境,这也是与西⽅园林最⼤的不同处。通过对空间的循环反复,空间位置的置换等,营造出“庭院深深深⼏许”的意境。空间上的风回路转,时刻给⼈出其不意的好奇之感,让⼈意犹未尽,这也时中国含蓄⼼理的体现。曲径通幽构园技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很重要的作⽤,尤其在⼩区规划⽅⾯,室内
空间⽅⾯也可运⽤。空间位置的灵活组织,空间⼤⼩尺⼨合宜,空间转换出其不意的趣味性的探索营造出⼀种有⽂化涵养的,耐⼈寻味的意境。
2、“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返朴归真意为学道者通过性命,摒弃性欲和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与道同⼀。其来源于⽼⼦的⼈⽣观——清虚以⾃守,柔弱以⾃持。⽼⼦认为⼈若以“道”为准则,遵守⼀定的⾏为规范,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就可以返本还原、返朴归真,和⼤⾃然“道”融为⼀体,处于⼀个永恒不变的境地⽽成为神仙,故⽼⼦说“⾕神不死”。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分丰富,它不但表明了⽼⼦对⽣活的态度,还说明了⽼⼦的⽣活⽅式。
中国古典园林遵循追摹⾃然的原则,返璞归真,融于⾃然,表现⾃然。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特点,。把⼈⼯美和⾃然美融合起来,使⾃然境界和合现实⽣活列为⼀体,表现出⾃然环境,社会社会⽣活、⼈的情趣和美德、理想融为⼀体,创造出⼀个可居,可游,可观的现实物质空间。返璞归真,崇尚⾃然,使在尊重⾃然的前提下,改造⾃然,形成⼈与⾃然和谐相融的形态。随着社会⽣活的进步,⼈与⾃然的⽭盾也愈演愈烈,⼈与⾃然是否能更好的和谐发展问题成为必然。随着⼈类⽂明的进步,⼈们意识到⼈与⾃然的亲密关系,从⽽进⾏了保护⾃然,在⾃⼰创造的⼈⼯环境中表现⾃然。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璞归真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来的回归⾃然的、富于野趣的意境,能更好缓解现代社会⽣活中⼈们的精神压⼒,使⼈们在追求天和常乐的意境之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与⾃由。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在把现代景观设计推向⼈性化的设计中,更好的服务于⼈,造福于⼈。《中外园林史》B试题
⼀、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式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园和天然⼭⽔园两⼤类型。
2、建章宫是历史上第⼀座具有完整的三仙⼭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池三⼭遂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直沿袭到清代。
3、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就全国范围的宏观⽽⾔,形成了江南、北⽅、岭南三在风格⿍峙的局⾯。4、<<花镜>>是中国最早刊⾏的⼀部花卉园艺学专著。
5、园林形成的背景:⼤⾃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们的精神需要。
6、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三⼤体系。⼆、简述题(每题7分)共35分。1、简述: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异同点。英国侧重于再现⼤⾃然风景的具体实感。
中国侧重于表现主体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引起的审美感情。2、简述意境的表达⽅式:
1)、籍助于⼈⼯的叠⼭理⽔把⼴阔的⼤⾃然⼭⽔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
2)、预先设定⼀个意境的主题,然后籍助于⼭、⽔、花⽊、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述出来,从⽽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3)、意境并⾮预先设定,⽽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物境的特征做出⽂字的“点题”——景题,匾、联、刻⽯等。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的主要成就。1)、皇家园林的“皇家⽓派”已经完全形成。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有所升华。
3)、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步世俗化。4)、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献记载。
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和⼿法的运⽤,较之上代⼜有所提⾼⽽跨⼊了⼀个新的境界。6)、⼭⽔画、⼭⽔诗⽂、⼭⽔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已有相互渗透的迹象。4、简述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1)、以园林的形式表现皇权⾄上的的主题思想。
2)、在园林构图中,府邸居中⼼地位,起着控制全园的作⽤,通常建在园林的制⾼点上。3)、花园本⾝的构图,也体现出政体中的等级制度。
4)、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环境完全体现了⼈⼯化特点。
5)、法国式园林⼜是作为府邸的“露天客厅”来修建的,需要很⼤场地,并要求地形平坦或略有起伏,有利于中轴两侧形成对称的效果。
6)、在⽔景创作⽅⾯,采⽤法国平原上常见的湖泊、河流形成,以形成镜⾯似的⽔景效果。7)、在植物种植⽅⾯,⼴泛采⽤丰富的阔叶乔⽊,明显反映出四季变化。8)、府邸近旁的刺绣花坛是法国园林的独创之⼀。
9)、在园内道路上,将⽔池、喷泉、雕塑及⼩品装饰设在路边或交叉路⼝,犹如项链上的粒粒珍珠,交相辉映,引⼈注⽬。5、简述⾉岳的造园艺术成就。筑⼭:天然⼭岳典型化的概括。置⽯:出现特置⽯。
理⽔:有完整的⽔系.⼏乎包罗了内陆天然⽔体的全部形态。
植物配置:植物品种多且配置⽅式有孤植.丛植混交及⽚植等⽅式。建筑:建筑40余处,⼏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三、论述题:(任选⼀题)47分
1、论述成熟后期私家园林三⼤风格各⾃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各⾃造园要素的⽤材、形象和技法上,园林的总体规划也多少有所体现。1)、江南园林
A)、江南园林叠⼭⽯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和黄⽯两⼤类为主。⽯的⽤量很⼤,⼤型假⼭⽯多于⼟,⼩型假⼭⼏乎全部叠⽯⽽成。能够仿真⼭之脉络⽓势,或仿真⼭之⼀⾓创为平岗⼩B)、江南⽓候温和湿润,花⽊⽣长良好,种类繁多。
C)、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江南园林建筑的个体形象玲珑轻盈,具有⼀种柔媚的⽓质。室内外空间通透,露明⽊构件⼀般髹饰为赭⿊⾊灰砖青⽡,⽩粉墙垣配以⽔⽯花⽊组成的园林景观, 能显⽰出恬淡雅致有若⽔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装修、家具、各种砖雕、⽊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铺地,均表现及精致的⼯艺⽔平。
D)、由于园林空间多样⽽⼜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均居于三⼤地⽅风格之⾸席。2)、北⽅园林
A)、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形成的封闭感,别具⼀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B)、⽔资源匮乏,⽔池的⾯积都⽐较⼩,甚⾄采⽤“旱园”的做法
C)、这不仅使得⽔井的建置受到,也由于缺少挖池的⼟⽅致使筑⼟为⼭不能太多、太⾼。北⽅园林不象江南那样盛产叠⼭的⽯材,叠⽯为假⼭的规模就⽐较地要⼩⼀些。北京园林叠⼭多为就地取材,运⽤当地出产的北太湖⽯和青⽯。青⽯纹理挺直,类似江南的黄⽯,被太湖⽯的孔⼩⽽密,不如太湖⽯之玲珑剔透。这两种⽯材的形象均偏于浑厚凝重,于北⽅建筑的风格⼗分谐调。北⽅叠⼭技法表现幽燕沉雄⽓度。
D)、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格调。园内的空间划分⽐较少,因⽽整体性较强,当然也就不如江南私园之曲折多变化了。3)、岭南园林
A)、规模⽐较⼩,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重较⼤。往往连宇成⽚。这是为了适应炎热⽓候⽽取得遮荫的效果,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做成“天台花园”的,为了室内降温⽽需要良好的⾃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壁塑、细⽊雕⼯见长,⽽且多有运⽤西⽅样式的B)、叠⼭常⽤姿态嶙峋、皴折繁密的英⽯包镶,即所谓“塑⽯”的技法,因⽽⼭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云流觞的形象。在沿海⼀带也有⽤⽯蛋和珊瑚礁⽯叠⼭的,则⼜别具⼀格。
C)、⼩型叠⼭或⽯峰特置与⼩型⽔体相结合⽽成的⽔⽯庭、⽔局,尺度亲切⽽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之⼀绝
D)、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榕树⼤⾯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亦堪称岭南园林之⼀绝
E)、总体⽽⾔,建筑的意味较浓,建筑形象在园林造境上起着重要的甚⾄决定性的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