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4 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案

24 大自然的文字 第二课时 教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24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

【本课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读题:24、大自然的文字)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大自然也是一本书,它也有自己的文字,读懂它的文字,对于我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认识世界很有意义。

1、文中提到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了?

2、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 二、自读、感知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2——7小节,并做点批注(什么词语不理解,什么地方有疑问等)

2、你能解决什么问题了?还有什么疑问? 生:文中提到的大自然的文字有:星、云、石。

师:(板书“星”、“云”、“ 石”)作者举了这么多例子来说明大自然的文字! 3、 聚焦重点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大自然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样认识它们? 三、精读、感悟

1、水手、飞行员是怎样读“天书”上的文字的?读懂“天书”上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朗读2、3小节,同座位讨论讨论)(板书“天书”上的文字)

2、交流。

(1)认识“天上的文字”——星星 谈意义:

生:认识天上的星星,可以辨别方向。(学生自由交流) 师相机出示:“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评:罗盘是古代人们辨别方向的器物,有了大自然的文字—星星,即使没有罗盘,也不会迷失方向呢!用上这个关联词,让我们明白了看星星的意义。(相机板书:辨别方向)

指导朗读这句话。

谁也想用“即使„„也„„”说一句话?

师:课文告诉我们,水手们是怎样看星星辨别方向的?

生: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出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星座”的有关知识?)(师在黑板上画一下小熊星座示意图)

师:多么聪明的水手呀,我们一起读出他们的智慧!

师:水手们朝天望望,就可以辨别方向了,他们生来具有如此能耐吗? 生交流。

师:他们游历了五湖四海,观察了无数星相,才总结出了经验的!如果我们像水手一样多走一走、看一看的话,也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板书:走一走、看一看)

(2)飞行员是怎样认识“天上的文字”——云的?

生: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会把飞机毁掉。(哦,认识它可以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把飞机毁掉,避免的发生。)(板书:观察气象)

课文怎么形容“砧状云”的?

师:云山似铁砧,多么形象!(简图示意:“砧状云”。)

出示: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 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引读:聪明的飞行员知道——

出示、齐读: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师:“天上砧状云,地下雨淋淋。”充满智慧的飞行员们也是通过自己的观察、积累,才懂得这个道理的。

其实,勤劳的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着智慧,“看云识天气”早已是他们的习惯了。老师送几条谚语给大家,不妨仔细读读,品味一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出示、自读、说说理解、齐读: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云缠腰。 天上鱼鳞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3、认识“地上的文字”——石头

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我们脚底下这块的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呢!我们继续交流:“地书”上的文字有什么意义,怎么认识它们?(板书:“地书”上的文字)

(1)朗读5、6小节,再和同桌议一议。

意义之一:知道石灰石的形成。(板书:石灰石的形成) (2)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看到(工地上挖出的这块灰色的石头),普通人认为( ),而懂大自然的文字的人知道( ) 。是由( )造成的。据此可以推断( )。

师:真是沧海桑田!解读这块石头文字,我们了解了地貌的变化。(齐读第五小节)

(3)第六自然段告诉我们,脚下的文字还有什么意义? 意义之二:明白花岗石的到来。(板书:花岗石的到来)

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普通人的疑问是:( )?

出示、指导朗读: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 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 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 引读: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

出示: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出示材料:冰川是由积雪演化成的、能自行运动的巨大冰体。冰川在运动过程中能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他处。冰川搬运的物质称为冰运物。冰川搬运能力很大,可将粒径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块搬走。

师:它一下子就把花岗岩搬来了吗? 生交流。(慢慢把它带来的)

师:怪不得,作者用了个“爬”字写出速度之慢。懂大自然文字的人还推断出花岗岩“爬”来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森林呢!你想明白这当中的道道了吗?

指导朗读第六小节。

你是懂大自然文字的人吗?谁来说说你对第六小节的理解。(完成填空) 读懂地书上的文字,能帮我们了解地质的变迁呢!

其实,天书上的文字又何止星星和云啊,地书上的文字又何止石头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瞧一瞧。(欣赏大自然)

你又认识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读懂了他的什么意义了呢?(可以仿造2、3小节或5、6小节说一段话吗?)(准备一分钟)

大家俨然成了懂大自然文字的人了,你们真棒呀!怎样才能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 出示、齐读: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四、请你欣赏

1、大自然还有很多文字、很多无声的语言,听一听下面的现代诗句,或许你会有启迪:(出示、音乐)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大自然在水面上写着/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不就像“省略号”一串/大自然在蓝天写着/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倒/你会把年轮发现/一年只长一圈/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岁/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嵌在喜马拉雅山巅/这是在告诉人们/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撒在江南的庐山/那又在提醒大家/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五、总结全文: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1、选择一种大自然的文字,仿2——6小节写法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

2、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办一份知识小报。

板书:

24、大自然的文字 “天书”上的文字:星星——辨别方向

云——观察气象 “地书”上的文字:石灰石——碎贝壳造成

地质变迁

花岗石——冰川搬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