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脐橙如何转型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3年第12期
文/本刊记者 牟小燕
奉节功能区划分后,现代农业是三大产业之一,其中脐橙是奉节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那么奉节的脐橙发展和过去有哪些不同呢?
记者了解到,奉节脐橙目前面临转型,即从规模种植到品牌培育的转型。奉节正着手从几个方面转型——
首先是创优品种,奉节实施了错季发展战略,优化脐橙种植结构,做到不与“两湖”抢早、不同赣南“争中”,重点发展晚熟品种,逐步形成以中晚熟为主、早熟为辅的脐橙种植结构。通过几年打造,逐步形成草堂湖早熟生态脐橙观光博览园、长江沿岸中熟脐橙带、梅溪河流域晚熟脐橙带“一园两带”优势产区格局。奉节脐橙总面积已达28.5万亩,其中早熟0.5万亩,中熟18万亩,晚熟10万亩,使奉节脐橙达到八个月的鲜食供货时间,凸显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
然后是提升品质,一是依托中国柑桔研究所、市农科院和国家柑橘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品质论证,对晚熟脐橙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高度开展防冬季落果技术攻关,对晚熟脐橙果实枯水的原因及对策展开调查并提出解决办法。二是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了奉节县脐橙产业协会,开设了脐橙服务门诊,建立了短信平台,形成了县有脐橙服务中心、乡有脐橙服务站、村有果技员、社有科技示范户的四级服务体系。三是铭阳、清河、红狮专业合作社组建了专业服务队,针对农户分散种植、劳动力状况不一、分户作业成本高等现状,根据自身特点组建脐橙专业修剪、专业打药、专业采果、专业包装服务队,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有偿服务。奉节脐橙还在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肥,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有残留的农药,通过规范的疏花疏果,使同一棵树上结出的脐橙色泽、大小整齐统一,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在不断提升高品质化的同时,奉节脐橙坚持不染色,绝不允许催熟。
再是注重品牌的打造,提高奉节脐橙美誉度。如今奉节脐橙已改变过去单一的生产和营销
方式,形成了集生产、储运、保鲜、加工与一体的产业集群和外引内联、官动的产销业态。
同时在销售过程中为了维护品牌形象,采取经营特别授权,对于假冒进行打假维权,采用二维码让消费者识别,追溯每个脐橙的来源,该县正在实施视频追溯,今后消费者买到脐橙,就能知道产自那棵树,使用了什么肥料,微量元素含量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特别提到土地流转,奉节脐橙种植采用了公司加农户,大户加农户、合作社加农户等方式,必然涉及到土地流转,那么奉节在土地流转上有些什么新的措施?
据悉,奉节县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推行企业加基地、大户租赁、合作社引导、土地入股合作、农户联合五种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特色效益产业。
通过不断培育新业主,引导城市资本下乡,通过各种形式座谈,搞好土地流转服务。因地制宜处理好新型业主和农业产业化利益关系。通过土地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奉节县土地利用率,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达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
现如今,奉节的脐橙产业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规避风险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记者了解到,奉节县将不断提高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内部品质。重点发展晚熟品种,让奉节县逐步形成以中晚熟为主、早熟为辅的脐橙种植结构。在长江和梅溪河、朱衣河适宜种植区域,集中成片,宜栽全栽,采取“大窝、大苗、大肥”的措施,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重点,不断扩大脐橙种植规模。
自然风险不可避免,不过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损失,果农们自愿购买保险,如果脐橙受到各种自然灾害而造成了损失,保险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赔付。提高综合竞争力,对缺乏竞争力、病虫害严重、经济效益差的脐橙园,进行以高换早晚熟优良品种的老果园改造。
把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好公司、农户利益,和谐的诚信关系,
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实行绩效量化,与公司生产扶持挂钩,实行合作红利,合作保底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