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质量控制和检验
第一节 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生产的整个过程包括原材料、焊接材料、坡口准备、装配、焊接和焊后热处理等工序。因此,焊接质量保证不仅仅是焊接施工的自身质量管理,而且与焊接之前的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联系,所以,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应该是一项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应该包括:焊接前质量控制、焊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焊接后最终质量检验等三个阶段。
焊接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以保证焊接产品的最终性能为目的,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效能。焊接质量控制应该实施焊工、焊接工段长和专职焊接检查员的三级质量控制的管理责任制,具体职责分工见图所示。
焊前 焊后 焊接
质量 焊前装配质量管理 焊接 焊接过程质量管理 质量 质量
控制 控制 资料
A B C A B C C C
C
A一装配工或焊工自检 B一工段长巡回互检 C一专职检查工检验
焊接质量控制职能
焊工应对违反焊接工艺规程及操作不当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焊接检查员则应对漏检或误检造成的质量事故承担责任。
一、 焊前质量控制
焊前质量控制的目的是预防焊接质量事故出现的可能性,是保证焊接质量的积极的有效管理。控制项目如下:
l、母材质量确认
(1)核对和确认母材牌号及规格是否符合图样及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材质和规格。不一致时,应检查是否办理了材料代用或更改手续凭证。
(2)核查材质证明书或工厂材质复验单,包括:材料牌号、规格和尺寸、炉批号、检验编号、数量、重量、供货状态、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和其它特殊要求的内容。
(3)核查工件材质的表面质量和移植钢印标记的正确性和齐全性。材料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及超出标准允许的凹坑和划伤等缺欠。钢印标记应包括产品编号、入厂检验编号、材料牌号和规格等项目,并有检查员见证的确认标记。
2、焊接材料管理
重点控制二级库。
(1)核查所发的焊材质量证明书或工厂对焊材复验合格证及试样编号。
(2)监督检查焊材的贮存和烘干制度的执行。
(3)检查发放的焊材表面质量,焊丝表面应除锈、无油污、药皮无开裂、脱落或霉变。
(4)监督焊材的领用发放,核对领用发放焊材牌号和规格与焊接工艺规程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核查是否办理焊材代用或焊接工艺规程更改手续凭证。
3、焊接坡口制备质量检查
检查依据是企业对坡口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标准(企业标准)
(1)检查坡口尺寸(深度、角度、钝边等)和精度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2)检查坡口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超标者,提出修整处理。
(3)检查坡口表面清理质量。坡口面每侧至少2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4)坡口面的无损探伤。板厚>30mm或σs>400MPa或Cr-Mo类钢,进行磁粉或渗透探伤。发现缺欠时(分层、裂纹)应预以清除。
4、装配和定位焊质量检查
(1)检查装配几何形状和尺寸是否符合图样规定。
(2)检查焊缝位置和分布是否符合图样规定。
(3)复核和检查装配件的材质。
(4)检查定位焊和装配马所用焊材、预热温度和焊工技能资格及定位焊缝质量和尺寸是否达到标准规定。
(5)用样板检查组装坡口的形状、尺寸、间隙和对口错边量是否符合技术标准。
5、焊工技能资格管理
焊工的技能水平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决定因素,从事重要产品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和合格考试,并持有有效的合格证书。但是,因焊接产品种类、规格、钢种的不同,焊工技能资格等级也不同。因此必须对焊工技能资格项目加以严格的管理。
(1)核查和确认焊工技能资格,即考试项目(焊接方法、试件类别和焊材、母材)与所担任的焊接工作的一致性。
(2)监督和控制焊工技能资格期限的有效性。
6、焊接工艺评定合格的确认
(1)确认焊接工艺规程是否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和有效。
(2)核查所使用的焊接工艺规程是否与所需进行的焊接工作的一致性。
二、焊接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焊接施工过程(包括焊接、后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质量控制是焊接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其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在焊接施工过程中,检查员通常巡回现场,对焊接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重点是监督焊工是否执行焊接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及焊接工艺纪律情况。一般控制下列几个项目。
1、焊接方法的确认 不一致时应核查是否办理焊接工艺更改手续凭证。
2、检查焊接设备完好性和工装适用性。
(1)检查所用设备和工装是否符合工艺规程规定。
(2)检查设备的表、计、装置等,失灵时不得焊接。
3、复核焊接材料
(1)防止错用焊材,造成焊接质量事故。
(2)监督和检查焊条保温筒的使用情况。
(3)抽验焊条、焊剂是否烘干。
4、焊接预热温度和预热方式检查
(1)检查预热方式(方法和加热范围)是否符合焊接工艺规程规定。
(2)检查和控制预热温度是否符合工艺规定。
5、焊接环境监督
焊接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气候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采取措施:温度<0℃,湿度>90%,风速>10 m/s,有穿堂风、雨、雾、雪时。
6、监督焊工执行工艺情况
(1)核查焊工是否持有相应的焊接技能操作证和按照焊接规程进行操作。
(2)监督和检查焊工执行焊接工艺规程正确与否。
7、确认和检查产品焊接试板的设置和焊接
产品焊接试板是以模拟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而焊制的试验板,从试板切取样坯并制成一定形状尺寸的理化试验试样。产品焊接试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品的焊接质量情况,应严格加以控制和管理。
(1)检查试板的下料取向,应与产品焊缝的方向平行。
(2)确认试板的钢印标记。包括产品编号、钢材牌号及规格、试板编号、以及焊工钢印号。
(3)检查试板的数量、材质、规格及尺寸,数量应符合工艺规程,试板材料规格和坡口形状应与所代表的焊缝相同。
(4)监督试板的装配和定位,纵缝试板应作为产品纵缝的延长部分与纵缝装配在一起。
(5)监督试板的焊接。纵缝试板作为纵缝的延长部分同时焊接,环缝试板可单独焊接。试板焊接应由进行产品焊缝焊接的焊工施焊,若产品焊缝由多名焊工完成,则由检查员确定其中一名焊工
施焊试板。监督试板焊接用的焊材、焊接设备和工艺条件等与所代表的产品焊缝相同。
(6)监督焊接安全和劳动保护
(7)焊后热处理监督检查
三、焊接后最终质量检验
即焊接成品检验。应根据产品图样、技术标准和焊接工艺规程所确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查,全面正确地评价焊接质量。
焊后最终质量检验包括表面质量检查、焊缝无损探伤、焊接试板质量检验、耐压和致密性检验等。
第二节 焊接质量检验
焊接质量检验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焊接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发现焊接接头的各种缺欠,正确地评价焊接质量,及时地做出相应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所以,焊后应严格遵照技术条件、产品图样、工艺规程和有关检验文件对焊缝进行各种检验,凡超出标准规定的允许缺陷,必须及时返修。
焊接质量的检验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非破坏性检验和破坏性检验。如图示。
拉伸试验
力学性能试验 弯曲试验
硬度试验
冲击试验
破坏性检验 化学成分试验
金相检验 宏观金相
微观金相
耐腐蚀性试验
目视检验(VT)
焊接质量检验 射线探伤(RT)
超声波探 伤(UT)
无损探伤 磁粉探伤(MT)
非破坏性检 渗透探伤(PT) 着色
荧光
压力试验 水压试验
气压试验
泄漏试验 气密性试验
(致密性试验) 煤油渗漏试验
一、焊接接头非破坏性检验
采用各种物理的、目视的和量具等手段,不损坏被检查焊接接头性能和完整性而检查其焊接缺欠的检验方法。
焊接接头一般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探伤检验。有冷裂纹倾向的钢材的焊接接头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才能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二、焊接接头破坏性检验
为了确定焊接接头具有符合要求的使用性能,全面评定焊接接头的质量,除前述进行各种外观和无损探伤检验外,按技术要求规定还需通过焊制产品焊接试板,从试板上切取所需试样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硬度等力学性能测试。必要时对焊接接头还需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