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
(修订版)
1.总则
1.1 安全性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对机械工厂进行安全性评价,既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1.2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工厂生产性企(事)业单位。
2.评价原则
2.1 危险程度分级,按生产设施固有危险的容量指数,分为:低度危险、中度危险和高度危险(计算方法见附录1)。
2.2 安全性评价分级,采用千分制分级法,按设备设施安全状态和管理效果分为:特级安全级950分以上(含950分);安全级800分到950分以下;临界级500分到800分以下;临界级500分以下。
3.评价程序
3.1 自评:企事业单位成立专业评价小组,实施设备、设施100%自评,填写报告书,上报主管部门提出安全认证申请。
3.2 安评认证:安全级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组织安评认证和审批后报部备案,部定期公布。特级安全级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推荐,部和省区市联合组织安评认证,由部审批。
3.3 安全级、特级安全级企业每五年复查一次,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4.评价方法
4.1 按《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项目表》进行评价(见附录2),指标分为三类。
4.1.1 综合管理评价:度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可靠性,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和对事故发生的控制能力。
4.1.2 设备、设施评价:度量生产设备、设施固有危险性的大小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的可靠程度。
4.1.3 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度量生产作业环境带来的危险与危害而引起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可能性的大小。
4.2 评价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 4.2.1 抽样原则
4.2.1.1 综合管理评价:对人员抽查考核数量不少于现场(或在册)数量的10%
4.2.1.2 设备设施评价:按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H)比例抽样:
(1). H<10 全部抽样; (2). 10(4). H>500 抽5%且不少于50台。 4.3 评价项目可按评价检查表计算得分(见附录3、4)5.附则
5.1 本标准解释权属机械工业部。
5.2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生产与信息统计司。 附录1 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及计算方法 附录2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项目表 附录3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检查表 附录4 操作现场违章表现范围
附录1 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及计算方法
根据机械工厂主要设备设施的总量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储总量,按下表分为Ⅰ、Ⅱ、Ⅲ类,并通过公式计算确定机械工厂的危险等级。
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表 序设备设施及物品名称 号 1 2 3 4 5 6 7 8 9 锅 炉 乙炔发生器 煤气发生炉 工业气瓶 闪点小于28℃易燃易爆物品储量 轻质易燃易爆物品储量 冲剪压机械 木工机械 起重机械 危 险 容 量 单位 t M3/h M3/h 个 t M3 台 台 台 辆 M3/h Ⅰ类 RⅠ 10以下 5以下 1000以下 40以下 10以下 50以下 30以下 5以下 30以下 40以下 50以下 HⅠ Ⅱ类 RⅡ 10-40 5-20 1000-5000 40-100 10-50 50-200 30-60 5-10 30-100 40-100 50-300 HⅡ Ⅲ类 RⅢ 40以上 20以上 5000以上 100以上 50以上 200以上 60以上 10以上 100以上 100以上 300以上 HⅢ 10 机动车辆 11 制 氧 机
12 电力变容器 13 锻 锤 14 熔 炼 炉 15 压力容器 16 汽油及液化气槽车 17 金切机床 18 试验台站 总 计 KVA t t MPa•m3 t 台 种 400以下 1以下 10以下 130以下 100以下 100以下 1 NⅠ 400-800 1-4 10-20 130-750 100-500 100-500 2 NⅡ 800以上 4以上 20以上 750以上 500以上 500以上 3及以上 NⅢ 说明:表中将危险容量分为Ⅰ、Ⅱ、Ⅲ类,其中RⅠ、、RⅡ、RⅢ
分别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区间范围;HⅠ、HⅡ、H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的状态分布,存在于危险容量范围内则该值取1,否则取0。
计算公式:
T=( NⅠCⅠ+ NⅡCⅡ+ NⅢCⅢ)÷18 若T>23时,为高度危险; 13<T<23时,为中度危险; T<1时,为低度危险
式中,CⅠ、CⅡ、C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指数,CⅠ
取10,CⅡ取20,CⅢ取30;NⅠ、NⅡ、N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状态的次数。
NⅠ=Σ(HⅠi=1); NⅡ=Σ(HⅡi=1); NⅢ=Σ(HⅢi=1) (i=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