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控现状调查

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控现状调查

来源:宝玛科技网
畜牧兽医杂志 第32卷 第4期 2013年 67 ● ~ ‘}防疫 {÷ ;检疫{ ● ・1 01『 、一 甘肃省畜间布鲁氏茵病流行情况 及防控现状调查 郭慧琳,高静(执笔),毋艳萍,罗莉宁 (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46) [中图分类号] S 8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6704(2013)04—0067一O1 2.2.2 地区分布 布病分布在省内12个市州33 个县、市(区),农区比牧区为重,这种现象与农区家 l 数据来源 1.1布病疫情资料 来自2001—2011年全省14个市(州)及86个县 (市、区)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上报动物疫情信息资料。 1.2布病监测数据 畜调进调出频繁有关,而牧区则以调出家畜为主,引 进传染源的机率低于农区。 2.2.3各畜种发病情况不同 家畜中以羊布病最 多发,其次是牛,猪很少发病。羊种布鲁氏菌多发的 主要原因在于羊只交易流动频繁,羊群中羊与羊接 来自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上报 2007 ̄2012年布鲁氏菌病定点监测数据。 触频繁,另外羊种布鲁氏菌毒力和传染性最强也是 原因之一。牛也存在与羊类似的情况,因此个别地 区牛布病疫情也较严重。 2.3布病监测情况统计与分析 2.3.1监测方法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 2布病流行情况分析 2.1发病总体情况 通过对近些年我省畜间布病疫情资料统计分 析,结果显示,全省上报过布病疫情的县共有33个, 2001—2008年疫情相对平稳,2009年疫情较严重,此 2.3.2诊断液提供单位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 公司。 后两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疫情形势仍然很严峻 (见图1),这个趋势和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趋势基 本吻合。 2.3.3监测结果 2007—2012年五年来共监测猪、 牛、羊样品445 992份,阳性数1 192份,阳性率 0.27 。其中猪:共监测54个规模场,508个散养 户,监测样品规模场814,散养户2014,阳性率为0; 羊:共监测188个规模羊场,17 407个散养户,监测 \ 、 样品规模场5 641,散养户57 273,阳性数79,阳性 率为0.14 ;牛:共监测4 741个规模场,13 136个 . \仝. _l 散养户,监测样品规模场85 094,散养户72 160,规 模场和散养户布鲁氏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04 和 0.67 。 2001年 o0埤 嘲年 。衅 年 。瞄1年 o0俾 。。啤 009年捌眸 毗捧 图I 200卜2011年布病发病情况示惹图 监测结果显示,我省猪布鲁氏菌病阳性率为0, 牛、羊散养户阳性率较规模场高(见表1)。 2.2畜间布病流行特征 2.2.1 发病季节 4月最多,8月次之,其他月份发 病很少,这与人间布病调查多发季节基本相符。 2009—2010年人间布病调查结果显示,发病时间主 3分析与讨论 通过畜问布病监测和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显 示,我省畜间布病疫情呈现持续活跃态势,局部地区 要集中在4~8月份,占发病数的72 。 [收稿日期]2012 09—10 [作者简介] 郭慧琳(1962一),女,甘肃天水人,本科,研究员 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预防研究与推广工作。 出现暴发或流行,发病时间以4月最多。发病畜种 以羊最多,其次是牛,猪很少发病。发病地区农区较 牧区严重,散养户比规模场发病多。因此,建议布病 (下转第68页) 68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Vo1.32 No.4 2013 奶牛口蹄疫疫苗变态反应的急救 安宁 ,陈仪丽 (1.博州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博乐833400;2.精河县茫丁乡畜牧兽医站) [中图分类号] S 852.65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6704(2013)04—0068一O1 在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中,因个体差异、免疫 人员操作不当或疫苗质量问题,有个别奶牛出现不 同程度的变态反应,笔者在精河县奶牛变态反应临 (蹄冠缘背侧正中,有毛与无毛交界处;每蹄内外各 1穴,共8穴)。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将去甲肾上腺 素10 mg,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2 000 mI 静滴 床急救中探索出有效的解救方法,供大家借鉴与 参考。 (如体温低于36.5℃的患牛除可用上述药物外,另 加乙酰辅酶A 1 000单位、ATP 200 mg、肌苷3 000 1奶牛不良反应及抢救 1.1 一般反应 mg、25%葡萄糖2 000 mL静滴)。待牛苏醒,脉律 恢复后,撤去此组药,换成5 葡萄糖盐水 2 000 mL,加入维生素C5 g,维生素B 63 000 mg, 静滴,然后再用5 硫酸氢钠液500 mI ,静滴即可。 急性型反应:一般只须迅速肌内注射盐酸异丙 嗪(非那根)50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30 mg(孕牛不 个别奶牛注射疫苗后精神萎靡不振、产奶量下 降、食欲减退、体温稍升高。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1 ~3 d后恢复正常。 个别牛注射疫苗后会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呼吸 1.2严重反应 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 mg即可,病畜 很快康复。 加快、可视黏膜充血、水肿、肌肉震颤、瘤胃臌气、口 角出现白沫、倒地抽搐,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3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 3.1在注射疫苗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和认真调查健 康状况,病畜瘦弱和临产母畜不注射,健康后补注。 3.2 曾有过疫苗反应病史的,建议在注射疫苗前, 先皮下注射0.1 盐酸肾上腺素、盐酸异丙嗪药物, 随即注射疫苗,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3 以上药物剂量为成年奶牛用药剂量,育成牛酌 情用药。 本人通过近几年来采用上述治疗方法,解救了 12头牛出现疫苗严重不良反应,均获得满意效果, 无一例死亡。 2治疗措施 对最急性型反应:建议迅速皮下注射0.1 盐 酸肾上腺素8 mg,视病情缓解程度,20 rain后可以 重复注射相同剂量一次;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 根)500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30 mg(孕牛 不用)。对已休克牛,除应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还 须迅速针刺耳尖、大脉穴放血少许、尾根穴、蹄头穴 [收稿日期]2O12-12-24 [作者简介]安宁(1959一),男,博乐人,本科,高级兽医 师,主要从事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上接第67页) 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无害化处理措施,加强布病防控 流行地区和牛羊产业大县等重点区域,加大布病防 控力度,通过进一步完善定期监测、强制扑杀制度, 知识宣传,提高疫情应对能力,努力实现对布病疫情 从有效控制到稳定控制,最终实现净化消灭。 个,份, 表1 2007—2011年全省布鲁氏菌病实验室监测结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