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保卫黄河》教案

《保卫黄河》教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保卫黄河》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听赏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及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学会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感受和体验其作品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及不同表演形式的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的精神、情感。

教学难点:

旋律中的空拍、轮唱。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问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上这一节音乐课,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黄河图像),并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奔腾壮观的黄河,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

生:黄河——中国第二大河。

师:第一大长河是哪条河?(拓展知识)

生:长江。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黄河的一些知识)

地理知识: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公里,发源于青海的颜口客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最后由山东注入渤海。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

二、写作背景

在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在敌人的铁蹄下,中国人民发出了悲愤有力的反抗!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许多进步艺术家,作家也积极的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来。

1938年冬,武汉沦陷后,光未然带领抗日演艺由陕西黄河壶口处东渡黄河,到达山西

根据地。途中,亲临黄河的险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战的情景,聆听了船工们高亢激越、深沉有力的号子……这一切激发了光未然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一首以黄河为背景的长诗——《黄河吟》便应运而生。1939年,冼星海看到这首词,决定为词谱曲。冼星海后来在一间窑洞里用了六天的时间于1939年3月31日完成了《黄河大合唱》七个乐章。1939年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

三、音乐欣赏

1、聆听合唱曲《保卫黄河》。(课件播放)

师:听完后,你的情绪是什么?这首歌曲听时,给你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师:曲雄壮有力、气势磅礴的美。节奏鲜明有力,高亢激越振奋人。全曲采用了进行曲体裁、以短促跳动、振奋人心的音调,响亮的战斗口号,铿锵有力的节奏,全使歌曲充满力量的感情,形象地刻画了游击健儿端起土洋、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战斗的壮丽场景。

2、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欣赏:

1、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部分,想一想,歌曲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复听歌曲第一段)

演唱形式:

独唱:一个人单独演唱歌曲,称为\"独唱\"。

齐唱:很多人一起演唱单声部的歌曲,称为\"齐唱\"。齐唱歌曲大都富于战斗性和号召力,是群众歌咏活动中的主要形式。

合唱:将许多人分成几个声部,同时演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曲调的歌曲,称为\"合唱\"。

领唱:在齐唱或合唱中,由一个人单独演唱一个乐段或一些乐句的,称为\"领唱\"。

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称为\"对唱\"。

轮唱:将许多人分成两个或三个、四个声部,各声部相隔一定的拍数,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为\"轮唱\"。

(设计意图:学习音乐知识-演唱的形式)

学生回答(齐唱)

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希望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

1、唱第一遍

教师指旋律线,请同学们注意歌曲歌词的高低变化。

2、这个旋律走向,表现了旋律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就像黄河的波涛,上下起伏。

第二部分欣赏:

1、在歌词、旋律都一样的情况下,它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2、有几个声部演唱? (两个声部)

3、她们演唱的顺序是一样的吗?(先后演唱)

根据上面所讲的演唱形式,你们觉得是属于哪一种呢?(轮唱)

补充:我们刚才欣赏的这一部分,是有两个声部进行演唱的,所以称之为?(二部轮唱)

3、刚才我们的演唱的声音效果像什么?(此起彼伏的波浪。)

师:这就是轮唱的音乐特点。通过这种演唱形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抗日浪潮此起彼伏,波涛汹涌。)

5、小结:同样的歌词和旋律,由于采用了轮唱形式,让我们感受到此起彼伏的抗日浪潮。

第三四部分:

1、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三部轮唱

2、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随着人们不断的加入,声音不断的加强,表现抗日的力量从小变大,由弱到强)

3、第四部分,想一想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使它成为歌曲的高潮?

4、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齐唱)

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力度加强,速度加快,音调升高。

小结:随着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以及旋律音调的升高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表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最终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军。

四、欣赏完了这首歌,现在我们自己也加入他们的队伍,我们也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五、教学小结: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过去的人

们用自己的鲜血保卫着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母亲河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要时刻不忘国耻,现在在座的各位同学更要刻苦学习,为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做一名无愧的炎黄子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