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关爱 体会温暖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每一位老师从初为人师到现在,对于教育工作感触一定颇多!教育生涯的岁月不管是快乐还是蹉跎,重要的不是结果,而在于每一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有时候为学生的快乐而快乐,有时候为学生的忧愁而忧愁,有时候为学生的无动于衷而烦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热心、爱心与责任心的事业。
去年年底,我有幸读到了我们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手册上记录的一些随感和案例,我被班主任的一颗颗爱心和诚心感动着……,今天特在“班主任心语”一栏里“捧”上他们的文章,共同来感受他们的爱。
一、个案情况:
小阳是302班的学生。一年级的时候他学习认真、待人热情。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渐渐发现他有些特别,性格上总是我行我素、自我意识特别强,不管是什么事只要自己认定的一概坚持到底,如果不合自己的意就和周围的人发脾气;在学习上,课堂作业还是较认真,但家庭作业质量差,特别是双休日作业更是出现没完成现象。至三年级以来,上课总是无精打采,经常走神或发呆,作业经常漏做或忘带。老师给他指出缺点时,他更是要强词夺理,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任何问题。
二、解决办法:
一二年级和家长沟通时了解到他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他的母亲是很有
责任感的一位家长,给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但是,2007年上半年母亲再婚后,孩子的心理上发生了变化,觉得妈妈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了。仅管现在的继父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关心,但是他就是讨厌现在的新爸爸。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与其父母沟通,把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告诉他的父母,劝他父母亲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经过多次沟通,他的父母表明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再让他对任何问题都钻牛角尖。在学习上,父母为他找了一位家教老师给予辅导,有一定的效果。
三、取得效果: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他心中的想法已经慢慢改变了。而且对于新建立的家庭也不再抱有偏执的态度,觉得新家庭也是很温暖的。学习上也有一定的进步,在期末考试中语数成绩均能考上优。我和班中的小朋友都为他的进步而感到高兴,鼓励他继续努力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