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来源:宝玛科技网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最新】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模拟法

2、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3、雌蕊的组成是( )

A.柱头、花柱和子房 B.花药和花丝 C.花药、花丝和花柱 D.花柱和子房 4、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界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 B.肺泡数量多,气体交换面积大

C.肺泡与毛细血管气体交换后肺泡内氧气含量增加 D.胸廓容积变小时,肺收缩,气体从肺内排出 5、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 ) A.选购绿色食品 B.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 C.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

D.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 6、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 D.钙

7、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低温贮藏水果、蔬菜 B.农田及时松土 C.贮藏粮食时,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D.小麦种子晒干入仓 8、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9、下列不属于器官的是( ) A.血液

B.脑

C.小肠

D.皮肤

10、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空气

D.水

11、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合的是( ) A.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C.生物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蜻蜓点水 D.生物能生长繁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13、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应在培养液中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是为了( )

/ 6

1 A.供草履虫附着 B.草履虫的运动,便于观察 C.为草履虫提供食物 D.有利于草履虫呼吸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水

B.光线

C.温度

D.湿度

15、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时节影响播种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温度

B.阳光

C.土壤

D.空气

16、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 17、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 ) 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 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

1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①②

B.①③

C.③②

D.③④

19、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 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⑦

20、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 ) A.两个极核都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

B.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结合的过程 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过程

21、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1-2-3 B.2-1-3 C.3-2-1 D.3-1-2 22、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

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23、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可以将我们学过的生物分成如图所示的三个类群。下列有关图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类群1可能是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 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其中有些种类可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 C.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 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24、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25、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2 / 6

A.甲流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B.乙和丙都是静脉血管

C.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乙→丁→丙 D.血液流经乙→丁→丙后,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完成该活动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__。 3、草本植物的茎不能像木本植物的茎一样逐年加粗,是因为草本植物的茎没有___________。

4、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_____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____。 5、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_____________,储存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洋葱的叶出现了管状和鳞片状两种形态,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2)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3)乙图是甲图________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参与叶片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号)运输的。

(4)若要改变显微镜下丙图的亮度,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和________来完成。 2、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图______所示,这属于第______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______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INI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性免疫。计划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3、观察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______类植物。

(2)A类植物已经出现了___________等器官,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______,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B类植物和C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___,但C类植物的种子有

3 / 6

______包被着。

(4)A-E所示的5种植物具有了根、茎、叶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

(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消化酶)能使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____。然后进行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后,去掉叶片上的遮光纸片。

(2)图②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3)如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___________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________。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2)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_。

部分淀粉转变成_____。

(5)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的作用。

(6)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_____中,另一支试管放在5℃的水浴中。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20

水/毫

升 50 50 ① 50

温度上

升/℃

2.2 1.4 3 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4 / 6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①应为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少的是_________。 (5)实验中易拉罐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

5 / 6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B 3、A 4、C 5、C 6、A 7、B 8、A 9、A 10、A 11、C 12、C 13、B 14、C 15、A 16、A 17、C 18、C 19、D 20、D 21、A 22、A 23、D

24、B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生态系统

2、反射 反射弧 3、形成层

4、无机盐 排泄

5、有机物 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适应 叶绿体 管状叶 ③ 光圈

2、1 一 溶菌酶 2 二 抗原 抗体 三 非特异 特异 3、E藻 根、茎、叶 水 种子 果皮 A、B、C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蓝 淀粉 光或光照

2、淀粉 变蓝 不变蓝 唾液 2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舌的搅拌唾液 37℃的温水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相同吗 不同的食物 50 大米 防止能量的散失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