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安徽省滁州市黄泥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原卷版)

安徽省滁州市黄泥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原卷版)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复行数十步,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微君之躬,____________?(《式微》) (3)关关雎鸠,___________。(《关雎》) (4)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子衿》)

(5) 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景象阔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啰哩啰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1954年1月30日晚)

(1)第①段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2分)

(2)“翻来覆去”在句子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2分)

(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①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②长辈应克

服自身哪些弱点?(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校八年级组开展“因为青春,我们需要奋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13分) (1)按要求修改倡议书。(6分)

倡议书 青春是多彩的,青春是瑰丽的梦想;因为青春,我们需要奋斗。奋斗,即是奋力战斗,在属于自己的战场上,全副武装,撕杀呐喊,流血流汗都不算什么,因为心中充满着满满的梦想,那是完美的未来。在开展活动之前,年级组特向大家发出倡议: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怀; 珍惜美好时光,努力学习; 刻苦拼搏,冲刺中考; 同学们,时代在照唤,让我们在这美好的青春岁月里,用奋斗去成就人生吧! 此致 敬礼 校八年级组 2021年4月22日 ①倡议书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倡议书中有一处不恰当...,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7分)

①请你搜集两则有关人青春励志的名言警句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的传统美德故事中和“孝道”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子路借米 B.魏斯冒雨 C.卧冰求鲤 D.郭巨埋儿

③周晓艳同学将要主持“孝亲敬老”主题讨论会,请你帮她拟一个80字左右的开场白,要求引用下面的名言。(3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 读(55分)

【一】大自然的语言(节选)(20分)

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

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4.阅读第①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分)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

开放。 5.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4分) 6.结合第③④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6分)

(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

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 作用:

(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 作用:

7.阅读第⑥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

【二】母亲的心(20分)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⑪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⑫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8.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3分)

(1)“我”想吃螃蟹;(2)____;(3) ______;(4)母亲捞起螃蟹;(5)________ 9.阅读文章①~④段,说说母亲冒着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3分) 10.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

11.品味第⑨段划线句子:“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

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说说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5分) 12.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7题。(15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佁然..不动 佁然:_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 以:____________ (3)南.流数十步 南:____________ (4)不可名.

状 名:____________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在 人 间 则 可 为 都 邑 之 胜 境 静 者 之 林 亭。 15.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文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那么乙文从哪个角度描写了水怎样的特点呢?(2分) 17.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作 文(55分)

18、万物皆有源,万事皆有因。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撒下的阳光,也离不开老师播下的

希望;离不开自然雨露的滋润,也离不开芬芳书香的熏染;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也离不开追逐未来的梦想……

请以“成长,离不开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50字;要注意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