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从语篇功能角度对比研究《春怨》及其三种英译本

从语篇功能角度对比研究《春怨》及其三种英译本

来源:宝玛科技网
2012年7月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Adult Education Institute Jul,2 0 1 2 V01.18 N 0.4 第18卷第4期 从语篇功能角度对比研究《春怨》 及其三种英译本 罗良勤 (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描述了英语的主位结构和语篇的衔接方法。通过对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的三种不 同英译本进行主位结构及语篇衔接的比较和分析发现,不同译本语篇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原作不 同;当译文的主位结构越是接近原文时,译文就能保留越多的原文信息。同时,这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理论的 语言对比研究方法给译本评价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语篇功能;主位结构;衔接;《春怨》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878(2012)o4—0074—_o3 学界对诗歌翻译的标准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严复于 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有钱钟书于1964年提出的 “化境”之说,以及翻译理论家Eugene Nida提出的动态对 等(dynamic equivalence)论等等6(冯庆华,2002:4—5)自 从2O世纪90年代以来,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开 始应用于译本语篇的研究,其分析方法客观且具有良好的 操作性。 1.语篇功能 在整个语篇中各个主位以一定的模式向前推进 (development)并影响语篇中信息的流动。(韩玉平, 2005:81)较为常见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是: i)放射型(主位延续型),即各小句主位相同,述位各 不相同:TI=T2=…=Tn ii)聚合型(述位延续型),即几个小句的主位各不相 同,但述位一致:R1=R2=…Rn iii)阶梯型(直线延续型),即后一个小句的主位是前 个小句的述位:Rn=Tn+l iv)交叉型(交叉延续型),即后一个小句的主位和述 位是前一个小句的主位和述位相互交叉或部分交叉,如: 一语篇属于语义的范畴,不是指传统语法理论中的段 落,也不是大于句子的句法单位。在语义层中,把语言组 织成语篇的功能称为语言的语篇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 认为,语篇功能通过主位(thematic)结构、信息 (informationa1)结构和衔接(cohesion)三种方式得到体现。 (胡壮麟等,1999:161) 1.1主位结构与主位的推进模式 T1=I12.R1=T2 1.2衔接 当语篇中某一个成分的含义需要依赖于另外一个成 分来解释时就产生了衔接。在一个语篇中,衔接起到了连 接语篇中一个成分与另外一个可以与其相互解释之成分 的作用。(胡壮麟等,1999:179)“衔接”这一概念由 Halliday在1962年提出。他把衔接分为语法 (grammatica1)衔接和词汇(1exica1)衔接。语法衔接有照 应(reference)、省略(ellipsis)、替代(substitution)和连接 (conjunct—tion)等方式;而词汇衔接则包括词汇重复 (repetition)、同义/反义(synonymy/antonymy)、上下义/局 部一整体义(hyponymy)、和搭配(collocation)。照应指语 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外一个成分的参照点;省略指为了避 Halliday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小句进行划 分,得出其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Halliday&Matthiessen (20o4)指出,小句的主位Theme)是“充当信息出发点的成 分”(64),并把主位界定为“从旬首开始,直到包括第一个 表经验(experientia1)功能的成分一参与者(participant)、 环境(circumstance)、或过程(process)——为止;”而第一个 经验成分之后的所有成分则一起构成小句的述位 (Rheme)。(85)主位往往传递和表达已知的信息( ven, G),而述位传递和表达的则一般为新信息(new,N)。 [收稿日期]2012—04-20 [作者简介]罗良勤,男,武汉纺织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双语词典学。 74・ ・免重复或是为了突出新信息,并使整个语篇更紧凑,把语 篇中某个成分省去不提的做法;替代是用语篇中的某一成 分用替代词代替;连接就是使用如表示时间、因果、条件等 逻辑关系的词使语篇中小句与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 连贯(coherent)。 2.诗的原文与译本的对比分析 2.1原诗赏析与三个英文译本 金昌绪,生卒年不详,浙江杭州人,传世仅《春怨》一 首,其文如下: 春 怨 句末;第四句是对“妾梦”的进一步阐释,整旬都可看作新 信息,而其中“辽西”又是句中的新信息,给读者一个“打 起黄莺儿”之原因的满意解答。 诗人运用了多种衔接手段:诗中典型的语法衔接是省 略,首句“打起黄莺儿”省略了“妾”,第二句“莫教枝上啼” 中省略了“黄莺儿”;第三句“啼时惊妾梦”中也省去了“黄 莺儿”;第四句“不得到辽西”省略了“妾”。多处省略非但 不影响读者的理解,还使全诗更加凝练。诗中使用的词汇 衔接手段主要有词汇重复、搭配和同义。重复是指某个此 在同一语篇中重复出现。诗中第二句以“啼”结尾,第三 句用“啼”开头。搭配即同现,指不同词汇在语篇中一起 出现。诗中“黄莺儿”一“啼”构成跨句搭配。诗中的同义 现象是第二旬的“莫”和第四句的“不得”。这些衔接手段 的运用使全诗诗意连绵反复、句句相承。 2.3三种译本语篇的主位结构及衔接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全诗短短二十字,浅显流畅,明白如话。正是这样一 首“结构奇绝独特,含有凝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健康质朴 的人情味”(何秀莲,2004)的五言绝句,颇受译界人士喜 爱,海内外至少已有8种英译(樊养才,2000)。这些不同 的译本手法各异,风格迥殊。以下摘选了其中较为典型的 三种译本: a)w.J.B.Fletcher的译文(吕叔湘,1980:211): A Lover’s Dream a)W.J.B.Fletcher的译文的分析(主位用下划线“ ”标示,下同) A Lover’S Dream Q 2 the golden orioles,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heirT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From off our garden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My lover smiled to me. Fletcher的译文的由三个小句组成,第一句到第二句 的主位推进模式为阶梯型,第二句的主位Their warbling 与首句的述位the golden orioles构成搭配现象;第二句到 b)许渊冲的译文(许渊冲,1984:115): A Comp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 on the frontier C)文殊等的译文(文殊等,1995:84): Sprin ̄ime Grievance I must drive away the orioles And not let them cry in the trees. Their noise interrupts my dream And stops me getting to Liaoxi. 第三句的主位推进模式是交叉型。信息结构上,第二句的 已知信息Their warbling与首句的新信息the golden orioles 相关;第二句的新信息the dream在第三句首作为已知信 息出现,连接自然。衔接方面,译文首先采用语法衔接中 的照应手段,首句出现了golden orioles,第二句则用物主 代词Their回指首句的golden oiroles。译者还使用了语法 衔接中的连接手段,由第二句句末的连接副词wherein体 现,点明第三句的及物性过程(Smile)发生在第二句的 dream里。译文还采用了词汇衔接中的搭配手段,首句的 golden orioles和第二句的Their warbling构成搭配。 ¥The place where her husband was on garrison duty. 2.2原诗语篇的主位结构及衔接 b)许渊冲的译文的分析 A Comp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春怨》四小句的主述位划分如下: 表1《春怨》的主述位划分 打起 T1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黄莺儿 R1 莫教 T2 枝上啼 R2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啼时 T3 惊妾梦 R3 不得到 T4 辽西 R4 许渊冲的译文是个小句复合体,小句的数量由原文的 四个减少为二个,因此主位结构也就变得相对简单,其推 第一句到第二句的主位推进模式为聚合型,R1与R2 构成搭配关系;第二句到第三句主位推进属阶梯型,T3= R2;第三句到第四句的推进为交叉型,T4+R4是对R3的 阐释。诗的信息结构在基于以上的主位推进模式下也自 然地实现了新旧信息的无缝连接:第一句的新信息“黄莺 儿”是第二句的已知信息,作者把它置于第二句末尾,新 信息“莫教”置于句首;第二句的已知信息“枝上啼”自然 引出第三句的已知信息“啼(时)”,新信息“惊妾梦”置于 ・进模式为阶梯型,首句的述位orioles与第二句的主位their songs构成搭配。从信息结构上看,第一句的新信息 orioles引出了第二句的已知信息their(the orioles’)songs, 连接自然;第二句的新信息层层推进,最后道出了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的原因,给读者一个交待。衔接方面,许 的译文首先采用语法衔接中的照应手段,首句出现了 orioles,第二旬则用物主代词their回指首句的orioles。译 文也使用了语法衔接中的连接,由第二句句首的并列连词 75・ For体现,表明本句是对首句原因的补充说明,从逻辑一 语义上看,两个小句间是扩展中的增强关系。译者还运用 了词汇衔接中的搭配手段,首句的orioles和第二句的their songs构成搭配,这一点上译文与原文是一致的。 c)文殊等的译文的分析 Springtime Grievance 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主位结构及信息结构模式。为了忠实 于原文,译者不仅要考虑目的语的主位结构,还要尽可能 与源语语篇的主位结构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翻 译、进而达成语际间的交流。 !must drive away the orioles !them cry in the trees. Theirnoise interrupts my dream ......................——And stops me getting to Liaoxi.} }The place where her husband WS8 on garrison duty. 对《春怨》及其英译本的对比研究始于早年。汪敬钦 (19991)强调译者对原诗的理解;王建华(1995)指出翻译 应包含译者的审美活动;赵彦春(1996)主张韵体译法的 使用;樊养才(2000)提出意美、音美和形美的浑然一体; 许鹏(2008)强调译者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从分析译者的 理解和审美等这些主观的因素,到利用语篇分析的手段剖 析译本,分析手段的改进使对汉诗英译的评价变得更加客 观和易于操作。这一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理论 的语言对比研究方法给译本评价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 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文殊等的译文由四个小句组成,各小句的主述位界限 清晰,第一句到第二句的主位推进模式为聚合型,述位是 orioles/them;第二句到第三句的主位推进模式为阶梯型, cry=noise;第三句到第四句的主位推进模式为交叉型。 信息结构上,第二句的已知信息them(the orioles)仍置于 述位部分;第三句的已知信息Their noise是第二句的新信 息cry的同一说法,连接自然;第四句的stops与前一句的 interrupts近义,是已知信息,新信息位于述位部分,点明首 句主位I(妾)驱赶黄莺儿的理由。衔接手段上,译文首先 使用语法衔接中的照应手段,首句出现了the orioles,第二 句则用宾格them回指首句的the oiroles。也使用了词汇 衔接中的同义/近义手段,分别有第二句的cry和第三句 的noio、s以及第三句的interrupts和第四句的stops。 2.4原文语篇与译本语篇的对比 [1]Halliday,M.A.K.&Matthiessen,C.M.I.M. 200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M].London:Hedder Amold. 【2]樊养才.《春怨》一诗八种英译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0,(3):6—9.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2. [4]韩玉平.论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的生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4):81—84. [5]何秀莲.奇绝的结构,深沉的情思——金昌绪《春怨》 赏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76 —原作语篇与三种译本语篇的主位结构和衔接的比较 可以总结如下表: 表2原诗与英译本的语篇分析对比 语篇 小句 主位推进 信息结构 数 模式 原文 Fletcher 的译文 衔接手段 77.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 沙:湖南出版社,1999. 4 聚合、阶 G—N,N—G, 省略、重复、 梯、交叉 C—N.N—N 搭配、同义 3 阶梯、交 G—N,G—N, 照应、连接、 叉 G—N 搭配 G—N. 照应、连接、 G—N—G—N 搭配 、[7]黄国文.汉英语篇对比研究的语言学尝试——对唐诗 《芙蓉楼送辛渐》及其英译文的功能分析[J].外语与 外语教学,2003,(2):2l一25. [8]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80. 许渊冲 2 阶梯 的译文 [9]王建华.审美,汉诗英译的契机——金昌绪《春怨》译 文的比较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2):79 —文殊等 4 聚合、阶 G—N,N—G, 照应的译文 梯同义 交叉 G—N.G—N 、84. [1O]汪敬钦.理解之于译诗——也评《春怨》英译[J].福 建外语,1991,(1—2):82—86. 从表2可以看出,各译本的小句数目不一,因此各个 译本根据自己的行文需要,构建了各自不同的主位推进模 式和信息结构。在这三种译本中,文殊等的译文因其主位 结构和原文最为接近而保留了最多的原文信息。衔接手 段上,三种译本均采用了照应的手段,而原文未用这一衔 接手段,原因在于“汉语是注重意合,而英译文则注重形 合”(黄国文,2003:25)的特点。 3.小结 [11]文殊,王晋熙,邓炎昌(编).唐宋绝句名篇英译[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12]许鹏.文化与翻译一金昌绪《春怨》中“辽西”译文 的比较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3):63—65. [13]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 人民出版社,l984. 通过对《春怨》及其三种英译本进行主位结构及语篇 衔接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各译本的主位结构和衔接都与原 作的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而当译文的主位结构越是接 近原文时,译文所包含的原文信息就越不容易丢失。每种 ・[14]赵彦春.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J].现代外语,1996, (2):31—36. (责任编辑:胡炼) 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