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肉鸡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作者:刘建霞
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20年第6期
刘建霞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学校,武汉 430043)
摘要:近年我国在家禽领域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肉鸡养殖从个体户小规模逐步发展成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模式,我国肉鸡养殖数量居世界首位,但是这种养殖模式下存在的家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有待考究,为我国整个家禽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就无公害肉鸡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技术展开论述。
关键词:无公害;肉鸡养殖;生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0.06.040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s of Pollution-free Broiler Production
Liu Jianxia
(Wuhan Agricultural School,Hubei Province,Wuhan 430043,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poultry.The broiler breeding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a small-scale self-employed household to a large-scale and standardized breeding model.The number of broiler breeding in China ranks first in the world,however,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oultry food in this kind of breeding mode need to be studied,which brings great challen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industry in Chin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pollution-free broiler production.
Key words:pollution-free,broiler farming,production quality
0 引言
鸡肉是餐桌随处可见的食品,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十分喜欢吃鸡肉。正是因为它的普遍,所以鸡肉安全十分重要,它既关系国家整体稳定,还关系我国家禽产业是否能稳定持续发展。为确保老百姓们的饮食安全,肉鸡一定要做到无公害生产。在肉鸡整个养殖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把控与安全检测,确保鸡肉无公害。无公害食品就是没有污染、没有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这种食品在国外也被称为无污染食品,也就是自然食品。它对人身安全是不具有任何伤害的,只有在一定规则下进行完全把控,用合理手段才能生产出这种无公害食品。
1 养殖无公害肉鸡重要意义
1.1 增加收益,缩小差距
进行无公害肉鸡的养殖,不能仅运用传统的养殖技术,而是要选择好的养殖环境,科学养殖确保整个养殖过程顺利进行。市场对无公害肉鸡的需求十分强大,这将会带动肉鸡养殖的整体走向,提升养殖场的收益,进而增加养殖户收入,缩短差距。
1.2 保证食品安全,增强竞争力
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虽然我国家禽产业取得一定成就,但是禽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如果能加强无公害肉鸡的生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
2 养殖生产原则
在肉鸡无公害养殖的整个过程中,应做到面面俱到。养殖人员不能只关注养殖环境、饲料、饮水,还应加强后期对肉鸡的加工、屠宰、运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肉鸡无公害养殖,首先要确定好周边环境是否有工厂和其他污染源,要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在选择肉鸡品种时,应注意选择质量好、免疫力强的品种。在养殖期间,相关人员还应做好卫生防疫,在整个养殖中,严格把控,确保后续工作安全顺利进行[2]。
3 饲养技术
3.1 严格把控养殖环境
无公害肉鸡饲养的前提是具备优良的肉鸡生活环境,养禽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空气流通的区域,禽舍朝向最好为坐北朝南。地形地势要求开阔整齐、边角不宜过多。平原地区建场时,应选择在比周围地段稍高的地方,以利排水。山区建场应选在缓坡上,坡面向阳,鸡场总坡度不超过25%,建筑区坡度应在2%~3%。最好选择靠近水源的较高场地,离河流或湖泊1 km以上,严禁向河流或湖泊排放污水,同时需考虑养禽场的污水排量应与附近的田地及果园对污物的处理能力相匹配。此外,为避免与其他畜牧场间的病菌交叉感染,鸡场应和其他畜牧场保持一定距离,最好在1 km以上,特别要注意兽医站、畜牧场、集贸市场、屠宰加工场与拟建鸡场的距离,有无自然隔离条件等,防止给本场防疫工作带来危害,同时考虑本场疫病情况是否会给公共安全体系带来危害。
3.2 合理选择养殖方式
优质肉鸡饲养方式通常有平养、笼养和放牧等几种方式。肉鸡无公害养殖,一是可以通过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方式养殖。肉鸡幼龄阶段,肠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不强,抵御疾病和兽害的能力差,采取集中圈养的方式,等待肉鸡生长到一定阶段,有足够的生存能力后,可以选择放到林区或山坡散养。通过这种方式养殖的肉鸡肉质好,风味独特,很受老百姓欢迎[3]。二是可以建设无公害肉鸡标准化养殖场,进行规划化养殖,严格把控建场选址、分区规划以及饲料、疫苗兽药使用等环节。
3.3 场内正确分区规划
养鸡场各种房舍和设施的分区规划,主要基于防疫、安全生产的要求,根据地势高低、水流方向、风向走势合理安排各种设施。第一,人们的工作生活场所,尽量避开各类饲料粉尘、粪便、异味和其他废弃物的污染,将这类场所建立在安全角的方向。第二,鸡群的卫生防疫,尽量避免污染源对养殖环境的影响。此外,可以选择绿植林带间隔,拉开各场所的距离,同时还能起到净化环境空气的作用。养鸡场分区规划的原则必须按照人、禽、污的顺序排列,以人为先,污为后;风与水,则以风为主的顺序排列。各种房舍的分区规划,根据功能区划的不同,鸡场场区可分为职工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辅助生产区、鸡群饲养区、病鸡和粪便污水处理区,通常将职工生活区和行政管理区统称为场前区。鸡场的分区规划,要因地制宜,根据拟建场区的自然条件,主要依据地势地形、主导风向和交通道路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生搬硬套,尤其是鸡场的总体平面布局图更不能随便引用。
3.4 规范使用饲料、疫苗
要养成标准的无公害,鸡对饲料的要求也是极高的,饲料中应含有能使鸡平衡生长的元素。首先,最重要的是谷类饲料,但最多也不应超过60%,相关人员应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配比,为鸡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其次,为保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应各占一定比例。在满足能量、蛋白质这2大主体成分的基础上,再适当添加部分粮食加工副产品、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考虑饲料原料的来源、价格、营养特点,肉鸡日粮通常以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和豆饼等蛋白质饲料作为主体成分,适当配合氨基酸等添加剂。目前,肉鸡饲养大多采用集约化规模饲养方式,饲养密度大,饲养面积相对集中,一旦疫病暴发流行很难控制,必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无公害肉鸡养殖,加强肉鸡免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使用,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等问题[4]。此外,还应积极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养殖场应先了解相关,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疾病免疫,避免出现一些突发问题。
3.5 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鸡场废弃物主要包括粪尿、垫草、死禽、羽毛、污水等,这些污物不但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对土壤、水质也造成污染,科学有效的处理鸡场中的废弃物,不但能改善肉鸡的生长环境,还能减少鸡体内的病毒,吸引消费者,增加养鸡场的利润。养殖场应将有关废弃物收集利用,可以进行饲料加工,能让养殖场的整体利润得到优化,但需要注意监测废弃物的各项指标,防止出现污染环境。
4 结束语
无公害肉鸡养殖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遵循养殖原则,让整个肉鸡生产流程更安全、更健康,实现禽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福清,王树君,李竞前,等.无公害肉鸡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技术[J].中国家禽,2016,38(7):56-60.
[2] 王君毅.无公害肉鸡养殖生产质量控制技术[J].当代畜牧,2018(17):20-21.
[3] 张瑞君,刘英.无公害肉鸡饲养管理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2008(2):73-75.
[4] 刘鸿涛.无公害优质德化黑鸡生产技术初探[J].福建畜牧兽医,2004(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