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闭环供应链分析框架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闭环供应链分析框架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闭环供应链分析框架燕波(汕头大学 商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摘要:闭环供应链是处于循环经济中循环层面,包含正向和逆向物流的新型供应链运营模式,并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闭环供应链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定义和比较,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建立一个分析框架,重点讨论了闭环供应链的经济环境、产品对象、行为主体和运营机制。并在最后给出一些结论和建议。关键词:闭环供应链;循环经济;分析框架YAN Bo( School of Business,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Guangdong 515063, China)Abstract: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CLSC)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lever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consists of a forward and a reverse chain. In this paper, we start by surveying some definitions about CLSC and related fields. And propose an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 to develop more content about CLSC. Such as economic environment, product objective, behavioral actors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t last, give some result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circular economy; analysis frameworkAn Analysis Framework for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 Theory1 引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逐渐意识到“绿色竞争力”在企业产品开发、生产运营以及投资决策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并将其纳入企业核心运营和战略管理体系之中。作为生产运营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如何在供应链中导入环境管理尤其受到广泛的关注。从早期的逆向供应链和绿色供应链到近年来的闭环供应链管理,基于环境考虑的供应链理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然而在现存的大量研究中,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停留在供应链的运营操作层面,如物料(产品)的回收过程、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以及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且大多采取案例研究的形式,缺乏基础理论及框架对其进行支持。本文试图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闭环供应链分析框架,对闭环供应链所处的经济环境、产品对象、行为主体以及运营机制进行论述,并给出结论和建议。供应链(integrated supply chain)”对闭环供应链进行了初步描述,强调供应链上的一系列公司具有服务、产品恢复、废弃物处理等完整的职能,并建立从终端用户出发的产品返回模型,将前向与逆向的产品物流过程在同一供应链内进行整合。而一些学者更强调物质在经济系统里的逆向流动,如Rogers[2]认为逆向物流就是指从消费点到初始点的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流动的规划、导入与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目的是要所有的逆向流动变得有效率和有效益,以便获取价值或对物料(产品)做出适当的处理。进入21世纪,Guide和Wassenhove[3]正式利用闭环供应链对适于再包装的容器、影印机和可以再使用的电子产品进行讨论,逐步修正并给出了比闭环供应链更为清晰的一些概念界定。虽然有关闭环供应链的定义时至今日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闭环供应链应该同时包含前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是基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产品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进行整合、设计与管理的封闭式环状结构的供应链系统[4]。2 闭环供应链的概念界定有关闭环供应链相关研究最早源自20世纪80年代初的逆向物流研究。后来,一些学者以生产参与者之间的环状结构作为对“逆向供应链”的界定,如Thierry[1]利用“完整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在此将闭环供应链概念与以下几个概念进行区分:(1)废弃物管理: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废弃物范畴的界定,以及收集和处理方法上。对相关法规的制订尤具意义,如我国正在积极制订的《电子垃圾回收利用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08@zh003-3);广州市软科学项目(穗科条字[2006]10号2006Y1-H0231)作者简介:燕波(1979~ ),男,江西九江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理论。66 《生态经济》 2009年 第7期 总第213期 ECOLOGICAL ECONOMY法草案》。(2)逆向供应链:其概念在前已有论述,并与闭环供应链概念有交叉重合之处。在此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逆向供应链主要研究物料(产品)在供应链中的逆向流动,诸如产品回收后如何再处理,以及处理方式各具什么特征等有关“二次”正向物流的领域就成为其研究的一个盲区。相较而言,闭环供应链不仅涵括“物质闭环(逆向流动)”,更为重要的是具备“功能闭环(恢复或部分恢复产品功能)”的意义。(3)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供应链(sustainable supply chain)和环境供应链:这三个概念的研究领域基本相同,其中以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使用最为广泛。它们主要关注供应链内各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其早期的大量文献主要集中在正向供应链领域,如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并与ISO14000的发展紧密相连,近年来研究范畴也逐渐扩展到逆向供应链和闭环供应链领域。3.1.1 环境持续恶化,公众环保意识空前高涨从广义的“公众”概念考虑,公众包括普通消费者以及一些非组织(NGO)。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其消费目标不仅包括得到产品效用,还包括更为健康和安全的消费方式。从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角度出发,公众也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责任。在一些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已经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日常的消费行为中,而社会环保运动的蓬勃兴起更是对其推波助澜,“绿色消费”不仅是连接环境和市场的枢纽,同时也成为人们表现自身强烈的环保愿望的手段。在我国,这类消费者的比例也在日益扩大,迫使企业采取更为“绿色”的经营方式来应对这种变革。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公众的压力,世界各国开始了针对环境保护和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立法进程。推行最为积极的欧盟于2000年出台《报废车辆处置指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闭环供应链分析框架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5],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论。自理论的提出伊始,就试图改变传统直线经济模式[6],通过物质和资源在系统中的闭环流动,实现经济的“生态化”转型。简单来说,循环经济对于闭环供应链的理论指导意义来自于两个层面。在技术层面上,通过提高闭环供应链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效能,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损耗、减轻生产性污染、提高产品(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利用与再生利用、以及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在经济层面上,为闭环供应链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指导和制度安排。通过对闭环供应链经济环境的重新界定揭示其实施的驱动力;通过对决策目标的重新设置改变供应链的传统运营方式①;并通过对污染产权的重新安排加强其法规约束。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②。以下分析框架分别从闭环供应链的经济环境、产品对象、行为主体、运营机制四个维度对闭环供应链进行描述,并揭示其循环经济特性。由于供应链中的主要参与者是一系列具有相应职能的企业,该框架的研究定位为循环经济的中循环层面。3.1 经济环境界定简单来说,经济环境界定就是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周围环境和相关背景进行假设和界定。通过对经济环境的界定,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闭环供应链的实施驱动力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笔者在此给出三个前提假设并展开分析,讨论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令(ELV)》,2003年初出台《报废电子与电器设备处理指令(WEEE)》,2006年出台《限用危害物质指令(RoHS)》。在美国,议会在过去几年中引入了超过2 000个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法案。我国于2002年颁布了《洁净生产促进法》,并积极制订《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和《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法草案》,2008年初次审议通过了《循环经济法(草案)》,这些立法和规制措施有力地促使相关企业对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担负起责任。3.1.2 日益匮乏的社会资源和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可以通过减少资源投入、降低生产损耗以及产品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方法应对社会资源的缺乏,并籍此获得超额的经济回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大量丧失使用价值的电子产品通过部件分拆和再生,重新进入生产领域可能带来巨额的回报,如施乐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对超过1.45亿磅的废旧复印机再生利用,节省了2亿美元资金[4]。即使企业不能在短期内获得经济利益,也可能通过“绿色竞争力”策略获得市场优势。这些间接利益包括:(1)供应链中实施的“绿色”策略可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应对未来的环保立法,甚至可以通过“绿色先行”影响行业标准和立法;(2)通过先行开发或实施“绿色技术”取得“绿色成本”优势,进而占据更为有利的竞争地位;(3)“绿色竞争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例如佳能公司通过复印机和墨盒的产品再生管理,提出“符合公众利益的生活和工作”的对外宣传口号,借以提升公司“和谐发展”的形象;(4)利用回收过程可以加强企业与客户的联系。3.1.3 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变得比更新或升级旧产品更为经济和方便,由67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此也表现为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新品和升级换代产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市场,推动消费者更加频繁地购买。当消费者从更多的选择和功能中受益时,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过剩”产品,同时带来的还有更多的包装、更多的退货和更多的资源浪费。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正深刻地改变着供应链的结构和管理手段。3.2 闭环供应链中的产品对象根据McDonough[7]的智慧产品系统(intelligent product system)观点,产品基于生态设计考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可消耗品,即能被自然系统所吸收,而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的残留物,如纯棉织物和天然食品等;第二类是服务性产品,即可以通过再利用而继续提供服务的产品,如冰箱、汽车、电视和某些可回收材料等;第三类则是所谓的不可再销售产品,包括那些已经丧失效用,但无法再生利用的产品,如放射性物质、重金属,以及永久性的毒素。第三类产品一般只能通过“绿色”再设计,将其改造成第二类产品,或作为特殊废弃物进行处理。闭环供应链管理所关注的是第二类产品。事实上,由于多数产品的复杂构成,后两类产品的类别划分并不十分明晰,以计算机产品为例,某些元件可以拆分再利用,另一些却不行,例如含有大量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废弃显示器。因此,构成产品的部件数量、材料是产品是否可再生设计的研究重点。此外,基于运输的考虑,产品的外形尺寸对回收的难易程度也有一定影响。产品类别的不同划分方法对产品的回收、利用以及供应链网络的设计至关重要。而在实践操作中,不同类别的产品往往也会对闭环供应链的效率和运行方式产生重要影响。3.3 闭环供应链中的行为主体根据参与者的重要性,可以将闭环供应链中的行为主体分为四类:(1)处于正向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2)处于逆向供应链上的专业参与者,如第三方物流和本地服务提供商;(3)一些机会参与者,如某些慈善团体;(4)和公众。这些行为主体各施其责,分别承担管理、执行和协调三大功能。如图1所示,作为组织者的核心企业由第一类别中的某个企业承担,对闭环供应链进行统筹管理,通过一系列契约关系确定各相关参与者的职能并决定供应链的运作方式,而其他参与者只是简单承担其相关的执行职能。根据需要,组织者可能还会吸取一些承担辅助职能的企业加入供应链,如由于产品在地理空间上的广泛销售,通过原企业对产品进行回收在经济上不合算,故将其承包至本地服务提供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在协调层,企业、公众和通过法律规制以及广泛的协商达成共识。通过这种协调和共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要求,公众也对企业的某些行为表示一定程度的“谅解”,产品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存在)因此更具实际意义[8]。近年来,伴随着“利益相关者”概念在供应链中的广泛应用,供应链中行为主体的关系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热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顾客、机构、非组织以及股东等都能够对闭环供应链产生重要影响。如顾客要求更长的产品保修期,由此引发的企业产品回收和修理方式的变更;股东利益最大化要求企业控制成本和增加利润,由此带来材料(零部件)的再生利用等。此外,通过研究这些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权”,我们还可以对企业是“主动”或“被动”采取闭环供应链管理进行判断,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3.4 闭环供应链的运营机制3.4.1 闭环供应链结构产品的回收过程是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的结合之处,故而占据着一个尤为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闭环供应链的闭环结构可以通过三种再利用过程进行实现,即产品整体回收再利用、配件拆分回收再利用以及资源回收再利用。根据闭环供应链的结构,可以将其的具体运作分为以下四个重要环节(如图2所示):(1)回收产品的收集,指通过不同的渠道把从客户手中收集的产品进行回收集中并送运至某一指定地点。(2)回收产品的测试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回收产品收集者依据事先确定的产品回收标准对已回收产品的质量进行测试,再结合各个企业对回收产品的处理能力对其进行分类,借此确定该回收产品下一步的再处理流向。(3)对回收产品的循环再利用。由于已回收产品的可图1 闭环供应链中的行为主体68 《生态经济》 2009年 第7期 总第213期 ECOLOGICAL ECONOMY识别(RFID)技术和条形码技术。3.4.2 闭环供应链的绩效评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是闭环供应链绩效评估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所在。Krikke[9]通过对不同目标函数进行赋值,将目标函数价值与预设目标函数价值的差距作为对闭环供应链系统的绩效评估。在这里,目标函数价值一般由立法(如废气排放)、专家意见和商业物流策略决定。Agosto和Ribeiro[10]通过对公路车队运营的考察,把传统的油耗(经济绩效)和气体排放及能耗(环境绩效)作为决策目标,并通过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③的计量研究对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估。Letmathe和Blakrishnan[11]则认为诸如排放额度和可以交易的排放许可等环境绩效目标可以作为对传统生产函数的约束整合至生产计划当中,图2 闭环供应链系统的运行机制并建立了一些模型对其进行描述。在这些模型当中,环境绩效可以作为“主动的”供应利用程度不同,可以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种:产品直接再利用。当产品处于较为良好的状态时,通过直接清洁、修理或者简单的重新整修和制造就可以重新投放市场。如对处于包换期的退货产品,如果质量并无问题,经过重新包装后很快又可以投放市场(或是二级市场)。第二种:配件拆分再利用。当回收产品已经不能依靠简单的修理恢复到正常使用状态时。通过配件拆分,供应商或生产商可以得到部分可资利用的零配件,通过这些零部件的再利用,可以很好地节约社会资源和能源的投入。第三种:原材料层的再利用。如回收的废纸和玻璃,由于无法进行再拆卸,厂商往往将其进行原材料再生式的处理,从而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对回收产品再处理的过程实际上不仅是企业实现自身经济价值的过程,而且还是企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实施循环经济的“3R”过程,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废弃物的处理。当回收产品已经无法利用技术手段或者经济手段进行循环再利用时,将其给予一些“特殊”处理就成为一个无奈的选择。常用的处置方式包括地下掩埋和焚化。由于达到百分之百的产品回收只是在理想意义上存在,闭环供应链的整体结构实际上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系统中,输入端为资源输入,输出端为废弃物的处理,物质和能量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进行循环流动。在原材料和能量输入不变的情况下,同时提高闭环供应链的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其一为提高产品的再利用性;其二为采用更为先进的生产和物流技术,如无线射频链设计参量进入产品的设计。相较而言,现有的有关经济绩效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环境绩效指标的选择和计量方法,则更多地依赖于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以及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平,因而缺乏一定的普适性,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难点。此外,在建立闭环供应链的绩效评估体系时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要把相关的经济和环境绩效指标进行平衡,不能因为衡量一个指标的需要而忽视或放弃另一个指标;其二,必须要考虑到闭环供应链的所有层次目标及其相应的评估标准,即要求有一套在战略、战术和操作层面上有所区别,且具操作性的指标体系。4 结论和启示闭环供应链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中循环实践。其行为主体包括供应链中的企业、顾客、、企业股东、非组织和其他公众等“利益相关者”。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要求权”,如的立法、顾客的购买要求、股东的利益追逐等,迫使企业“被动”或“主动”地采取闭环供应链管理。在企业执行闭环供应链的过程中,通过对物料(产品)的回收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损耗、减轻生产性污染以及提高产品的利用价值,进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针对闭环供应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推广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受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所限,无法在短期之内对闭环供应链进行大面积的推广。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以及全球采购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采用更为经济和环保的闭环供69绿色经济GREEN ECONOMY应链管理手段已是大势所趋,企业和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这种挑战。4.1 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审视闭环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如今,闭环供应链和逆向物流管理已经不再是企业一项可有可无的业务,更不应该看做是一种成本和负担,而应视为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加强闭环供应链管理,不仅可以获得再生资源,增强企业成本优势,还可以改善客户服务质量,提高顾客价值,增强企业形象。只有企业更多地意识到闭环供应链管理的经济价值以及战略地位,闭环供应链的推广才会变得更为可行。4.2 企业要以系统运作的方式对闭环供应链进行管理闭环供应链的运作具有双重绩效目标,且运作方式多样。企业要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阶段就对整体运作进行全盘考虑,在保持产品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原材料特别是有毒害材料的使用量,尽量使用易于回收循环的材料和部件,并合理安排物流网络。此外,还需通过相关的管理工具对供应链及其产品进行评价及改进,如生命周期评估方法(LCA)、全寿命成本法(LCC)、环境会计方法和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等。4.3 要加强立法,借以推动企业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通过的环境立法可以有效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实施,并使环境保护的重点从单纯的以制造商为中心的生产控制转向到以整个生产系统环境为中心的综合产品,进而推动企业实施闭环供应链管理。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有利于实现从“末端处理”向“源头控制”的转变。4.4 要利用经济手段扶持闭环供应链的发展随着规制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受到建立闭环供应链管理的外部激励。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缺乏经济实力,不少企业仍然无法或不愿开展闭环供应链管理。因此,应在了解各类产品的环境属性的前提下,设置合理的循环利用标准,保证企业在经济上可以承受这种回收,并通过一些激励手段(如排污许可证)推进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或管理手段降低成本;或者通过对专业可公用设施(如本地回收服务提供商)的投资和倾斜,减少企业的回收成本;或者通过对某些企业给予部分短期补贴,扶持闭环供应链的发展。4.5 发展闭环供应链需要公众的参与和配合闭环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而需要强调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个人或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自律,监控他人和企业的违规行为,通过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此外,公众在回收物流当中也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在空间上分散的消费者。由于他们是产品的使用者,从使用中获得效用和价值,因此同样需要负有一定的责任,主要包参考文献:[1] Theirry M, Salomon M, Jo van Nunen, et al. Strategic issues in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5, 37(2): 114-135.[2] Rogers D S, Tibben-Lembke R S. Going backwards: reverse logistics trends and practices [M]. Reverse Logistics Executive Council. 1999: 95-125.[3] Guide V D R, Van Wassenhove L N.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C]//Ayres R U, Ayres L W. A handbook of industrial ecolog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2: 497-509.[4] Guide V D R, Van Wassenhove L N. Business aspects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C]//Guide, Van Wassenhove. Business Aspects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Exploring the Issues.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Carnegie Bosch Institute, 2003: 432-456.[5] 马凯.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C]. 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19.[6] 埃尔克曼. 工业生态学——怎样实施超工业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27~35.[7] McDonough W, Braungart M. Cradle to cradle [M]. North Point Press, 2002:231-241[8] 邓敉,丁晓东,汤兵勇. 循环经济下的混合不确定闭环供应链协制研究[J]. 生态经济,2007(11):93~95.[9] Krikke H R, Bloemhof-Ruwaard J M, Van Wassenhove L N. Concurrent product and closed-loop supply chain design with an application to refrigerato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3, 41(16): 381-409.[10] D'Agosto M, Ribeiro S K. Eco-efficient management program (EEMP)-a model for road fleet operation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04(9): 497-511.[11] Letmathe P, Balakrishnan N.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optimal product mix [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5, 167(1): 398-412.注:①由单一的经济目标决策转变为二元的“经济+环境”目标决策。②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污染排放的产权,如排污许可;其二是针对产品而言,即消费者所需要的为产品效用(utility),而非所有权(ownership)。该产品失效后,消费者将会对其进行废弃,如果生产商不对其进行回收就会产生垃圾。因而该类产品不应被卖断,而只能被租用,其所有权一直属于原来的制造者,亦即产品在一个广义的闭环系统中被制造、利用和回收。③生态效率EM=V/EI,其中V表示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可以为产品的数量、净销售额或财务成本;EI表示这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如总能耗、废气的排放或者自然资源的消耗。括将回收产品送到企业的回收点或者回收中心,并承担一定的处理费用。7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