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三圆的有关概念性质

初三圆的有关概念性质

来源:宝玛科技网
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课前展练】

1.如图,已知BD是⊙O直径,点A、C在⊙O上,ABBC,∠AOB=60,则∠BDC的度数是 ° ° ° D. 40°

2.如图,△ABC内接于⊙O,若∠OAB=28°,则∠C的大小为( ) A.28° B.56° C.60° D.62°

DOABC

3.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AC是⊙O的直径,∠C=50°,∠ABC的平分线BD交⊙O于点D,则∠BAD的度数是( ) ¥

A.45° B.85° C.90° D.95°

4.如图,⊙P内含于⊙O,⊙O的弦AB切⊙P于点C,且AB∥OP.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则弦AB的长为( ) A.3 B.4 C.6 D.9

5.在⊙O中,直径AB⊥CD于点E,连接CO并延长交AD于点F,且CF⊥AD.求∠D的度数.

6.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AB是⊙O的直径,OD⊥BC于E。 (1)请你写出四个不同类型的正确结论; (2)若BE=4,AC=6,求DE。

<

【要点提示】圆的基本性质应用要点: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是圆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的基础,圆周角定理是圆中角度转换的基本依据。 【考点梳理】

1.圆的有关概念:(1)圆:(2)圆心角: (3)圆周角: (4)弧: (5)弦: 2.圆的有关性质:

(1)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 ;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 ,并且 . *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 ,并且 .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 .圆是旋转对称图形,圆绕圆心旋转任意角度,都能和原

来的图形重合(这就是圆的旋转不变性).

弧、弦、圆心角的关系: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 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 3.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1)确定圆的条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

(2)三角形的外心: (3)三角形的内心: 4. 圆周角定理

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相等,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课堂小结】

垂径定理、圆心角与弧关系定理、圆周角定理是证明和解决圆中线段之间、弧之间、圆心角、圆周角这间和差倍分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课前展练】 .

1.⊙O的半径为5,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3,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无法确定

2.如图,国际奥委会会旗上的图案是由五个圆环组成,在这个图案中反映 出的两圆位置关系有( ) A.内切、相交 B.外离、相交 C.外切、外离 D.外离、内切

3. 已知⊙O1半径为3cm,⊙O2半径为4cm,并且⊙O1与⊙O2相切,则这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 A.1cm B.7cm C.10cm D. 1cm或7cm

5. 已知⊙O的半径是3,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是3,则直线AB与⊙O的位置关系是 . 《

【要点提示】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由相关的数据关系来确定,反过来,由相关的数据关系可以确定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是考查的重点所在。 【知识梳理】

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② ,③ ;对应的点到圆心的距离d和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r,②d r,③d r.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三种:① ,② ,③ . 对应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和圆的半径r之间的数量关系分别为: ①d r,②d r,③d r.

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共有五种:(两圆圆心距为d,半径分别为r1,r2)

/

相交r1r2dr1r2; 外切dr1r2;

内切dr1r2; 外离dr1r2; 内含0dr1r2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

【课前展练】

1. 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4cm和5cm,大圆的一条弦AB与小圆相切,则弦AB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6cm D. 8cm

A

F BAF

ONEM CDB 第1题图 ! 第5题图 第4题图 2. … 3. 如图,某航天飞机在地球表面点P的正上方A处,从A处观测到地球

AQ,若∠QAP=,地球半径为R,则航天飞机距地球表面的最近距离Q两点间的地面距离分别是( )

PDEC上的最远点AP,以及P、

R(90)RRR B. R,,sin180sin180R(90)RR(90)RC. D. R,R,sin180cos180A.

QO4. 如图,AM、AN分别切⊙O于M、N两点,点B在⊙O上,且∠MBN =70°,则

A= .

5. 如图,直径分别为CD、CE的两个半圆相切于点C,大半圆M的弦与小半圆N相切于点F,且AB∥CD,AB=4,设CD、CE的长分别为x、y,线段ED的长为z,则z(xy)的值为____________. 6. 如图,正方形ABCD中,半圆O以正方形ABCD的边BC为直径,AF切

AF的延长线交CD于点E,则DE:CE= 。

7.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直角梯形,BC∥OA,⊙P分BC相切于点E、D、B,与AB交于点F.已知A(2,0),B(1,2),则tan∠FDE= .

8. 如图1,⊙O内切于△ABC,切点分别为

连结OE,OF,DE,DF, D,E,F.B50°,C60°,

则EDF等于( ) :

A E O C F 半圆O于点F,别与OA、OC、

》 B A.40° B.55° C.65° D.70° 【考点梳理】

考点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判定常用方法有三种:

(1)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

辅助线的作法:

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当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时,把圆心和这个公共点连接起来,则得到半径,然后证明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记为“点已知,连半径,证垂直。”应用的是切线的判定定理。

(2)当直线和圆的公共点没有明确时,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再证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等于半径(r),记为“点未知,作垂直,证半径”。应用的是切线的判定方法(2)。 考点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辅助线的作法:

有圆的切线时,常常连接圆心和切点得切线垂直半径。记为“见切线,连半径,得垂直。”

考点3: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对于切线长定理,应明确:

(1)若已知圆的两条切线相交,则切线长相等;

(2)若已知两条切线平行,则圆上两个切点的连线为直径;

(3)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连结两个切点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4)经过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切线的夹角与过切点的两个半径的夹角互补; (5)圆外一点与圆心的连线,平分过这点向圆引的两条切线所夹的角。

【要点提示】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在中考中是重点内容,试题题型灵活多样,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出现,在孝感市历年中考中,几何的考查基本集中在考查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典型例题】 A例1:如图15,以Rt△ABC的直角边AC为直径作⊙O,交斜边AB于点D,

DE为BC边的中点,连DE.

O⑴请判断DE是否为⊙O的切线,并证明你的结论. ⑵当AD:DB=9:16时,DE=8cm时,求⊙O的半径R. 例2:如图,AB为

O的直径,PQ切O于T,ACPQCEA B于C,交

O于D.

(1)求证:AT平分BAC;(5分) ,

(2)若AD2,TC]O T D C Q P B3,求O的半径.(5分)

APM例3:如图,等边△ABC内接于⊙O,P是AB

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A、B重合),连AP、BP,过点C 作CM∥BP交的延长线于点M.

(1)填空:∠APC=______度,∠BPC=_______度; (2)求证:△ACM△BCP;

(3)若PA=1,PB=2,求梯形PBCM的面积.

BOC例4:如图1,⊙O是边长为6的等边△ABC圆,点D在⌒BC上运动(不与点B、C重合),过DE∥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D、CD. (1)在图1中,当AD=210时,求AE的长. (2)如图2,当点D为⌒BC的中点时:

①DE与⊙O的位置关系是 ;

②求△ACD的内切圆半径r.

B

D

~

A

的外接点D作

A O

C E

图1

B

D 图2 O

C 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