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4-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7卷第35期Journal ofQiqihar University ofMedicine,2016,Vo1.37,No.35 3.两组患者术后精子质量及配偶临床妊娠率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以及配偶临床妊娠 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2。 者治疗后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以及配偶临床妊娠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相较 于高选择精索静脉结扎术,采用改良Palomo术法治疗精索静 脉曲张患者,疗效更佳,安全性好,更有利于改善预后。 总之,与高选择精索静脉结扎术相比。采用改良Palomo 术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而且术后并 发症较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春生,刘忠泽,苏运强,等.显微镜辅助外环下精索静脉集束 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53例[J].天津医药,2013,41(1): 69—70. 表2两组患者术后精子质量及配偶临床妊娠率对比(元±s) 讨论精索静脉曲张是临床常见男性疾病,主要由于精 索静脉血流受阻瘀积而引起,其病因诸如:静脉壁及其周围组 织薄弱或提睾肌发育不全;静脉瓣膜缺损或关闭不全等病理 原因[4 与血流障碍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形成“钳夹”现 象,恶性循环;以及人的直立姿势 ]、手淫_6 等行为习惯;可 损害生精能力以及精子质量,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病 因之一[ 。 [2] 曾京华,胡卫列,罗汉宏,等.显微镜下经腹股沟途径与传统 Palomo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陆军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并发 症的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1):138.141. [3]陈永华,张少林,杨明,等.腹腔镜下Palomo术与改良Palomo 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3.19(3):277-280. [4]Gokce N,Vita JA,McDonnell M,et a1.Effect of medical and surg ieal weight loss on endothelial vasomotor function in obese patients J J J.Am J Cardiol,2014。95(2):266—268. [5] 赵振伟,易石坚,王兴群,等.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人路腹腔镜 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J].中国内镜杂志, 2015,21(4):437—438. [6] 朱宝安,李先佳.精索静脉曲张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超微结构 临床上一直以手术治疗方式居多.通过结扎精索静脉。改 善精索静脉血液瘀积。解除睾丸缺氧状态。随着医学技术不 断发展,多种术式被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各具优势。其中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是临床经典术式,因便于操作,治疗 效果肯定,曾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 改良Palomo术由于无需切开肌层,对腹股沟神经及淋巴系统 及凋亡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1):32 35. 循环损伤小,医疗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应 用该术式 ]。与精索静脉结扎术相比,改良P ̄omo术可以清 晰区分细小静脉.并有效保护睾丸动脉和淋巴管。减少术后并 发症已成为主要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方法_9 。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 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 后出现阴囊水肿、睾丸萎缩、腹胀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均低于 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 [7] 陈贽,徐志鹏,陈海,等.精索静脉曲张5种术式的疗效及并发 症的对比观察[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5,21(9):803—808. [8] 杨立杰,刘庆军.不同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 疗效对比[J].1涵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0):1016—1020. [9] 吴志强,凌云,王国友,等.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良 Palomo术和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 效对比[J].现代医院,2014.14(7):52—53. [1O]陈永华,张少林,杨明,等.腹腔镜下Palomo术与改良Palomo 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3,19(3):277-280. (收槁日期:2016—10.12) (本文编辑:官杰) 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探讨 戴宝丰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126例慢性 病患者参与课题研究,并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断和治疗管 理.在常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结果 实施管 理前,两组患者与疾病相关的行为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管理后研究组患者与疾病相关的 行为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有效率为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8%;实施管 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5),实施管理后研究组患者sF一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O.0 05)。结论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行为,控制慢性病患者病情进一 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病; 区域医疗联合体;健康管理;生活质量 Discussion on Chronic Disease 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Regional Medical Consortium DAI Bao— f ̄ng.Houjie town communi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Dongguan,Dongguan,Guangdong,523960,China. 作者单位:523960广东,东莞市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7卷第35期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6,Vo1.37,No.35 ・439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hronic disease 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regional medical consortium.Methods 126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11 patients received rout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rout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hronic 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Regional Medical Consortium.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sease correlated behavi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P>0.05).The behavior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management(P<0.05).The effective rate disease control was 66. 7%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50.8%).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v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P>0.05). The score of SF-36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Chronic 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regional medical consortium can improve the bad behavior of the patients.control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s; Regional medical consortium;Health management; Quality of life 慢性病是我国临床对经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不 构成传染的一类疾病的统称…。长期观察发现,慢性病具有 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治疗不及时不但会对患者生命健 康造成威胁,也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l2]。长期 实践证实,在区域内开展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一项复 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如何进一步改善慢性病患者疾病管理效 果一直是我国医疗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E 3 3。区域医疗联合 体是基于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成的持续性健康管 理模式,目前已在我国部分社区的慢性病管理中得到应 用l4 J。本课题研究选取我社区126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 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具体管理方法为:①由我市一 家三甲级医院和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组成区域医疗联合 体。②医院定期派遣专家深入社区进行坐诊、讲课、慢性病健 康管理技术指导等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组建家 庭医生服务团队,与慢性病患者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团队成员 通过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③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共 享和动态化管理,提高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 3.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管理前后的疾病相关 行为情况;②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③两组患者实施管理 前后的生活质量。 4.评价标准:(1)疾病相关行为:包括遵医嘱用药行为、吸 烟行为、饮酒行为。(2)疾病控制效果:共分为有效、稳定、发 象,对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进行探讨, 现进行以下总结汇报。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性选取我社区2014年6月至2016年5 月期间的126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 展三级评价.有效: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稳定:患者病情未进一 步发展,但无明显改善;发展: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3)生 龄大于18周岁;②明确诊断为慢性病;③同意参与研究。应 用单双号法将126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 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8:35,平均年龄(51.3+2.6)岁,疾病类型: 活质量:采用SF一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一36项版本), 该量表中包括躯体健康、心理状态、生理职能和社会职能四个 评价维度,总分值100分,评分大于90分时生活质量为优。 5.数据统计分析: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 21.0,计数指标 和计量指标分别采用(%)、( ±s)表示,差异检验分别采用x 和t,P<0.05时表示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二、结果 高血压26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0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8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6:37,平均年龄(51.9±2. 5)岁。疾病类型:高血压24例,糖尿病20例。冠心病11例,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8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均衡可 比。 1.两组实施管理前后的疾病相关行为情况比较:管理前 两组的疾病相关行为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 2.研究方法:本研究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诊断和治疗 管理,在常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基于区域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相关行为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见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后的疾病相关行为情况比较n(%) 2.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比较:经统计研究组患者的 疾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3.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管理前两组 sF一36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 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讨论区域医疗联合体实质上是由区域内不同级别、不 同性质的医疗服务单位所组成的医疗团队,联合体组建后会 将不同医疗机构的分散管理调整为联合统筹管理.以最 ・4396・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7卷第35期Joum ̄nf Qiqihar Unive ̄ity of Medicine,2016,Vo1.37,No.35 大程度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建立科学、合理、有序 的卫生服务格局 。 行为情况和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有效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表2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比较n(%) 综上所述,我院认为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 管理,能够改善患者与疾病相关的不良行为,控制慢性病患者 病情进一步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各大社区借鉴应 用。 参考文献 表3两组患者实施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元±s) [1] 张琦,许志红,张玲,等.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社区高血压患者 的健康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1):81—84. [2]梁颖,鲍勇.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J].中华全 科医学,2012,10(8):1309.1311. 『31李美婷,黄志钢.基于区域医联体的慢性病健康管理[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5,9(13):278—279. 『4] 鲍勇,许速,杜学礼,等.基于国际区域医疗联合体发展趋势的中 国医改走向探讨(待续)[J].中华全科医学,2013,1l(11): 1661,1736. 本课题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区域医疗联合体的慢性病 健康管理后发现,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建立符合“生物一心理一 社会”的新医疗模式.多个专科医生的共同参与同时确保了 慢性病患者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治疗方案的连续性,电话、家 [5] 唐凯,管世俊,黄钊,等.区域医疗信息化中的医疗数据交换平台 『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35.37,40. 『6] 李文源,廖生武,梁有丽,等.“互联网+”背景下加强区域医疗信 息共享医疗健康服务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 13(20):178一l80. 访等多种随访方式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 不仅能够整合区域内的医疗人力资源,还能提高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的医疗水平.继而能够有效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健 康管理效果。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相关 『7] 郑西川,孙宇,于广军,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医疗信息化lO大 关键技术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3,34(1):10—14,34. 『8] 刘博,王初照,张杨,等.构建基于APP应用的区域医疗健康预 约平台[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2(1):29—33,54. (收稿日期:2016.10—13) (本文编辑:官杰) 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探究 邓志明 粱敏仪 【摘要】 目的 探讨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 1月 至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 组,每组分别有患者4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美沙拉嗪联合替硝唑治 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2.61%,治疗 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 组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8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是28.26%,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替硝唑;美沙拉嗪;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属于临床比较多见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 治疗部分炎症性肠病患者,获得较好效果。本次研究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探讨替硝唑、美沙拉嗪应用于炎症性肠病的临床 效果.特选择本院9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 病。主要有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两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 腹泻腹痛与黏液脓血便等。对患者的存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造 成严重影响_】]。目前该疾病仍然缺乏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 制.有学者表示该疾病的发生可能和吸烟、遗传以及饮食习惯 等因素相关l2]。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常用疗法是服用氨基水 杨酸类药物,来改善患者肠道炎症,但是该疗法不良反应多、 复发率较高l3]。近些年临床开始应用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 作者单位:526200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 性分析,具体内容总结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收 的炎症性肠病患者9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患者均 通过《对炎症性肠疾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相关诊断标 准以及临床症状分析、影像学检查、黏膜组织学检查、肠镜检 查结果予以确诊,且均排除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重度溃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