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消防规划的相关探讨
摘 要:对目前我国城市飞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消防规划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就城市消防规划的落实,城市消防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消防站(队)、消?给水系统、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部分,以及城市消防规划的布局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缚城市消防规划,存在问题,对策 0 引言
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消防工作的“源头”,是城市消防事业发展的纲领,是城市总体?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的很长一个时期内,城市消防规划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城市消?基础设施建设严?滞后于城市的建设发展,消防工作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城市抗御火灾的能力不强,以致火灾不断,且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妨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本文所要研究的就是我国城市消防规划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和挑战以及解决的对策。 1 城市消防规划在建设和发展?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消防规划,实际上是城市消防建设计划,它是一项方针、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工作。城市消防规划管理是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消防安全总体布局规划、重点区域消防规划、消防站缈?)?划、市政公用消防设施规划、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消防规划、社
会救援规划等内容。
1.1 落实城市消防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的问? 1.1.1消防规划在具体落实中的力度和重视不够
(1)无消防规划或有规划而得不到落实。有的地方没有制定消?规划或虽然制定了规划但形同?设,没有建立相应的落实制度和措施,部门之间协调不够,领导不重视,致使规划流于形式。 (2)一些l能?门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普遍缺乏消防专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在消防规划的落实中,新建开发区不重视,老城区不改造、不维护,长官意志盛?,?意修改、变更消防规划。 (3)经费不足影响了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由于公共消防设施的建设属于地方财政拨给、专款专用,没有建立和完善经费投入渠道,加上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经费正常投入往往得不到保证。 (4)有关部门管理不力、执法不严。建设项目送审不严,审批不严,失去了消防法规的约束,形成自由发展建设的态势,导致市政消防设施建设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2 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2.1 消防站
城市消防站的布局规划不能很好的结合城市的道路交通系统、地形条件和铁路、河流、高速公路等或分割因素,仅仅满足4~7km2责任面积的理论要求,实际消防出动耗时远远大于5min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而消防站布点后往往也未进行严格的用地控制和调查,导致当规划消防站建设时有点无地或由地不符合建设条件
的情况时有发生。 1.2.2 消防给水
城市消防给水系统属重要的消防设施之一,对于扑救初期火灾及持续救火至关重要。城市消防给水水源分为人工水源和天然水源两种。人工水源主要是城市给水管网,消火栓和消防水池,是城市最主要的消防水源。天然水源主要是江河湖海的水源,是备用消防水源。多次火灾总结都表明消防供水的问题不容忽视,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城市消防给水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2.3 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
(1)我国有不少城市目前使用的通讯设备比较陈旧,技术落后,质量差,通讯效果差。
(2)有的老城区特别是那些背街小巷和棚户区,公用电话数量太少,有的地区还是空白点,一旦发生火灾,群众要跑很远的路程才能报警,延误报警时间,往往造成很大损失。
(3)119火警电话线路数量达不到要求,有的城市人口多,土地面积大,而火警电话数量少,致使有的地区尚无火警电话,尤其是市管的县,发生火灾时,要通过长途电话周转,延误受警时间,不能及时有效的扑灭火灾。
(4)采用人工接警效率低,接警、处警时间长,很多中小城市没有做到集中接警。有些大中城市接警调度的程序一般是:起火单位报警,经过市电话局中转,到119火警调度室,最后责任区消防中队接警出动,从接警到车辆出动,分三个环节转接,这样会影响
到接警传达的正误和延误消防车的出动,贻误战机。
(5)城市指挥中心和中队,专职消防队和消防重点保护单位没有火警调度专线,与城市主管部门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医疗急救、交通管理、环保、气象、地震等单位之间无专线联系,不利于消防重点单位发生火灾时及时报警和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 (6)无线通信系统不完善,发射功率低,覆盖范围有限,系统抗干扰能力差,使得通话质量差,消防官兵没有配带无线通信设备,火场通信指挥困难,致使一些中队到达火场后,仍然靠口头传达指令,难以保证火场指挥通畅,不能适应灭火作战的需要。 2 城市消防规划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社会构成机制难以充分落实对消防规划工作的管理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消防规划被作为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它是先定指标,后填内容;先做计划,再与实施;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在于计划往往不全面、不深入,缺少预见性、判断性。在今天的发展趋势下,也意识到此管理模式的缺陷,正逐步使之过渡到、社会、团体、个人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但目前社会要素还不具备充分指导和管理消防规划的能力,它只能更多地完成宣传报道等辅助手段功能。作为社会构成最基础要素的团体和个人,由于我国的政体和法体等原因,还远没有起到它们应起到的作用。因此,到目前为止,四位一体的社会构成还不能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消防规划工作,造成了宏观和微观管理失控现象。 2.2 城市消防规划在指导思想和规划意识上的落后
“牺牲距离保平安,范围求安全”的消防规划思想在社会发展初期起着一定的作用,随着人口密度的增长,土地利用率和价值的提高,它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防火间距作为安全指数的标志,在防火疏散、抢险救灾、灭火扑救上的作用不容质疑,但是,规划工作把安全因素归结为防火间距的设置,这就欠科学性。“牺牲距离保平安”的作法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也加剧了安全与经济矛盾。目前,一种新的安全规划思想认为,提高保护主体自身的耐火极限、安全系数、和安全设施,是提高保护主体的保护功能和减少防火间距的最佳途径。这种思考的转变不仅是技术上的转变,更是认识上、思维上的转变。当然,在一些建设水平偏低的城市中,设置必要的广场、绿地、步行区等作为防火隔离带和避难疏散地,也是可行的。
2.3 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意识严重妨碍了消防和消防规划工作的发展
长期以来,重效益,轻安全的管理意识造成了许多人们共知的损失,同时它还严重阻碍了消防规划工作的发展。 3 解决城市消防规划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3.1 将消防规划成果转化为文件,强化城镇规划管理 各级消防监督部门要会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和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在的领导下,加快制定消防规划。按照批转的《关于“十五”期间消防工作发展的指导
意见》的要求,到2004年底前,县级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城镇要完成消防规划的制定工作。新开发区和旧城区改造也要同步制定、修订和实施消防规划。
3.2 加大力度解决城市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 3.2.1 消防站的规划
消防队(站)是消防队员工作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场所,又是存放消防技术装备的场所,消防站担负着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的重要任务,是保护城市消防安全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公共设施,必须与城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
规划消防站的设置。根据水上站、陆上站和空勤站、小型站、标准站、特勤站和专职站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多类型、多层次的立体消防网络。
3.2.2 消防给水规划
城市消防给水设施是保证扑灭火灾,提高城市抵御火灾能力的重要设施,对于控制初期火灾尤为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城市消防给水规划是通过合理布局城市供水管网及设施综合利用城市自然和人工消防水体,以达到提高城市消防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消防给水规划的基本要求是:消防供水管网应成环状,其压力、水量在管网末梢不能满足消防供水需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加压站。充分利用天然水源以弥补市政管网消防供水的不足,并设置供水通道和取水设施,作为消防供水的取水码头等。市政或室外消
火栓应沿城市道路布置,并且靠近十字路口。当城市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应在道路两旁设置消火栓。市政或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对于新建城区和开发区,应严格按照要求,一步到位。老城区街改造,应拓宽消防通道,设置消火栓。 3.2.3 消防通信及指挥系统规划
消防通讯装备是城市火灾报警、受理火警调度,指挥灭火力量,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不可缺少的装备。城市消防通信规划的要求是:城市应建设较为先进的有线、无线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系统,应当建成由计算机控制的火灾报警和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集中受理火警,使消防通信系统的接警、调度、通讯、信息、传达及力量出动等实现自动化。有条件的城市可采用卫星全定位系统。
3.3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逐步改善城市布局,使其更加合理化、安全化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综合反映,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是一项为城远合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全局性工作,并且是用来指导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城市总体布局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在城市用地选择的基础上,对城市各组成要素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4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消防规划愈来愈
受到的重视,城市消防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市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发展并完善城市消防规划,强化城市消防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城市消防规划实施的研究,切实指导城市消防设施的建设,对于保证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