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评价》课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的监测;
2、掌握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二、实验内容
1、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三、实验步骤
1、测定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值; 2、选择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3、选择现状评价方法(单因子、多因子/内梅罗污染指数); 4、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校园的噪声环境质量现状; 5、提出改善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四、实验结果
1、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值
华农噪声监测数据 时间 11:30 地点 噪声源 等效A声级LAeq/dB 55.9 52.8 .4 65.7 53.6 45.79 54.43 52.3 银行 人、饭堂、校巴 第二饭堂外面的11:38 人、饭堂、校巴 花坛 2009年3月26日东区运动场旁的汽车 14:30 公路 2009年3月26日东区教师宿舍楼汽车、人 12:30 下空地 研究生宿舍6号高速公路汽车、直升飞2009年3月18日 楼下 机、人 学生公寓11栋楼2009年3月18日 人、飞机 顶 2009年3月26日公交总站 汽车、人 12:40 2009年3月29日学生公寓4栋1楼 人 11:20 2、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环境噪声限值 单位:dB(A) 时 段 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0 类 1 类 2 类 3 类 4a 类 4 类 4b类 昼间 50 55 60 65 70 70 夜间 40 45 50 55 55 60
3、单因子评价方法
单因子评价指数:Ii = Ci / Si
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Ci: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浓度;Si:第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I1 = C1 / S0 = 1.016 I2 = C2 / S0 = 0.960 I3 = C3 / S0 = 1.171 I4 = C4 / S0 = 1.195 I5 = C5 / S0 = 0.975 I6 = C6 / S0 = 0.833 I7 = C7 / S0 = 0.990 I8 = C8 / S0 = 0.951
4、校园的噪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华南农业大学大学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教学区声环境基本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要求,但是生活区噪声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5、提出改善校园噪声环境质量的措施与建议
为了更好地改善学校声环境质量,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学校应加强校内交通管理,对进入学校的车辆应车种类型,车速,禁止鸣高音喇叭,尤其应制止校外汽车、摩托车在校园内随意通行。据加利福尼亚大输系测定,依照速度,车速每降低40公里/小时,交通噪声水平可减少5dB(A)。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设置减速带,因为这将造成车辆反复加减速,油门噪声变大,还会造成车辆颠簸,产生更刺耳的噪声。(2)考虑在临街住宅和教室安装隔声窗、隔声屏或栽种具有吸声降噪作用的植物(如:海桐、女贞、风凰木、珊瑚树、悬林木等)可以起到降噪效果,降低约10~15dB的噪声,最高可以达到15dB(A)的隔声量。如此,为学生及周围居民创造一个有利的学习、生活环境。(3) 加大力度宣传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性,增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降低噪声污染、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采用特殊材料铺设静音路面。道路面层材料平均降噪最高值为4dB(A)。但这些静音路面的孔隙往往容易被泥土和盐类堵塞,因此维护工作将决定控制噪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