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学科总结10

劳动学科总结10

来源:宝玛科技网


学劳动课

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要达到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潜能。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密切联系生活、密切联系社会。 学生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技能的形成,绝不是仅靠课堂上教师的教能解决的,它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劳动实践。实践出真知,劳动教育尤其如此。没有劳动实践的劳动教育只是纸上谈兵,不能算真正的劳动教育。那种光说不练的方法是教育不出有能力的学生的。所以,劳动教育形式要让学生充分动手。

一、劳技教学内容决定劳技课堂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1、基本生活劳动技能大家全掌握。

基本劳动技能指一些以自我服务劳动为主的生活必须掌握的劳动技能,每个学生都要掌握。教育学生从小学会洗脸、洗头、洗澡、穿衣、梳头、刷牙、缝纫、烹饪等等基本技能以及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不管是谁,不管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还得人人具备。不至于上了大学,连鸡蛋要剥壳吃也不知道!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何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2、特色劳动技术丰富学生生活,美化学生生活

特色劳动技术指一般生活劳动技术以外的为适应未来社会劳动的技能。诸如陶艺、刺绣、园艺、泥塑、木工、等等特色劳动技术,不必给学生定出整齐划一的标准。只要学

生掌握方法,会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会美化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因此,我们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生分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学习的内容和想达到的层次。这样无疑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于劳动技术教育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劳动技术课堂教育形式要密切联系实际。

1、改变常规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

通常的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前教,学生坐在下面学。这种形式不利于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术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大可不必老站在讲台前,不妨走到学生的后面去,让学生动脑想想,动口讲讲,动手做做,动脚走走,自主学习,尝试错误,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时,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的同学,和学生打成一片,同学,同玩,同做,同乐,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教、学、做合一。课桌也应根据教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布局,不拘一格。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学会劳动,学会协作。

2、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务劳动建卡立制。

学校教育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而家庭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密切与家长的联系,制定相应的家务劳动内容,分散在一个学期里。每生一卡,按周编制,每周规定一两项劳动内容,学生再自行选择一项,家长负责督促子女按要求完成任务并填写执行情况,每周反馈一次。把家务劳动情况与学生品德操行评定结合起来,鼓励鞭策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劳动,培养体贴孝敬父母,从小热爱劳动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小主人。

3、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学生年龄特点。

小学生天生爱玩,如果把劳动技术教育与游戏、比赛、表演等方法相结合,寓教于乐,事半功倍。

游戏法:游戏是儿童定向发展心理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使孩子们通过模拟活动发展想象能力,认识周围世界。动用游戏的技能训练设计方法,就是在强制与基本强制性的训练中引入儿童在游戏时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轻松活泼、自由选择的情感,实现在训练过程中师生、学生间的全面合作。我们可将劳动内容编成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技能。例如泥塑小动物(创作课),先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海底世界”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一个美丽的海的世界。教师创造一个情景让学生一直陶醉在其中。开展想象,泥塑出自己下的海底动物。游戏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具体方法如下:(1)小组分工 :对原先的主题进行详化或修改。组长从中协调,修改计划、达成一致。汇总报告 (2)汇报计划 : A创作的名称B外形特征、颜色。创作要求:教师出示各种实物。造型分两种:1、与小动物外行酷似;2、卡通造型。建议学生发挥想象,不要拘泥于实物。只要美观、新颖即可。创作开始 在悠扬的海底世界音像中塑造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各组把泥塑成的海底小动物放入事先画好海底世界的背景中,这样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泥塑图就做好了。(小组合作、组长分工、组员合作)

比赛法:儿童好胜心、进取心特别强烈。组织合理的小型比赛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法。如可进行钉钮扣、做垫子、绣手绢等比 赛。由于比赛时学生十分投入,因此收效甚高。

表演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国茨基曾讲到表演教学的好处:一是由孩子自己进行,有直接生活感受,二是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表演完全符合小学

生爱动好玩、富于想象、善于模仿的年龄特征,因而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事先让学生按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表演小组,然后按根据特长选定内容。由于内容形式不受,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表演时学生总能拿出各自的拿手好戏。这样,准备、表演多次练习,学生的技能自然得到了提高,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实践法:劳动教育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管课内课外都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使儿童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总之,小学劳动技术课堂教育要以学生实际为基础,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2010.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