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建设方案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目录
1.
项目概述 ..............................................................................................................................................1 1.1. 项目名称 .....................................................................................................................................1 1.2. 项目背景 .....................................................................................................................................1 1.3. 建设依据 .....................................................................................................................................1 2. 总体设计方案 .....................................................................................................................................3
2.1. 总体目标 .....................................................................................................................................3 2.2. 设计原则 .....................................................................................................................................3 2.3. 总体架构 .....................................................................................................................................6 2.4. 应用架构 .....................................................................................................................................7 2.5. 数据库设计 ................................................................................................................................9
2.5.1. 历史数据库设计 .....................................................................................................9 2.5.2. 历史数据 ................................................................................................................ 10 2.5.3. 统计数据 ................................................................................................................ 11 2.5.4. 临时表 .................................................................................................................... 12 2.5.5. 数据冗余处理 ...................................................................................................... 13 2.5.6. 数据库安全 ........................................................................................................... 13 2.6. 标准化体系设计 .................................................................................................................... 14 3. 系统设计方案 .................................................................................................................................. 17
3.1. 设备管理 .................................................................................................................................. 17
3.1.1. 设备扩展 ................................................................................................................ 17 3.1.2. 设备故障处理 ...................................................................................................... 17 3.1.3. 门禁管理 ................................................................................................................ 17 3.2. 告警管理 .................................................................................................................................. 18
3.2.1. 告警方式 ................................................................................................................ 18 3.2.2. 告警阈值上下限过滤......................................................................................... 18 3.2.3. 主从事件过滤 ...................................................................................................... 18 3.2.4. 告警升级 ................................................................................................................ 18 3.2.5. 防误报机制 ........................................................................................................... 19 3.2.6. 告警确认 ................................................................................................................ 19 3.2.7. 告警分组 ................................................................................................................ 19 3.2.8. 解除延迟过滤 ...................................................................................................... 19 3.2.9. 波动触发告警 ...................................................................................................... 19 3.2.10. 无波动数据告警 .................................................................................................. 20 3.2.11. 组合条件告警 ...................................................................................................... 20 3.3. 报表管理 .................................................................................................................................. 20 3.4. 数据处理 .................................................................................................................................. 20
3.4.1. 数据记录 ................................................................................................................ 20 3.4.2. 数据存储 ................................................................................................................ 21 3.4.3. 专家知识库 ........................................................................................................... 21 3.5. 可视化大屏 ............................................................................................................................. 21
3.5.1. 2D界面管理 .......................................................................................................... 21 3.5.2. 导航节点树管理 .................................................................................................. 21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5.3. 界面轮询 ................................................................................................................ 22 3.6. 权限管理 .................................................................................................................................. 22 3.7. 数据共享交换 ......................................................................................................................... 22 3.8. 数据对接服务 ......................................................................................................................... 24 4. 硬件清单 .................................................................................................................................................... 24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1.2. 项目背景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自动化设备为基础,软件系统为核心,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和安全利用;以楼层平面图为管理载体,以物联网技术为纽带,整合相关的自动化设备功能,为馆藏实体档案资源提供全面的保护和安全的管理。
智能馆库包括了安全、可控、有针对性的实时利用、在线监控、定位查找、报警联动、预案管理、安全防范、远程控制、远程维保、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档案高效、安全、环保的监、管、用一体化。
1.3. 建设依据
软件系统设计和建设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标准规范,以及工信部相关的规范与标准,具体如下:
网络标准:IEEE 802.3,IEEE 802.3u,IEEE 802.3ab,ANSI/IEEE 802.3N,IEEE 802.3x,IEEE 802.3af,IEEE 802.3az, IEEE 802.11b/g
1)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2003年1月3日签发)
1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2)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 21062-2007) 3)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GB/T 210-2007) 4) 《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2002年5月) 5)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6)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 8567-88) 7) 《软件工程术语》(GB/T 11457—)
8)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 12260-90) 9)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2504-90) 10)《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9385-88) 11)《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9386-88) 12)《软件维护指南》(GB/T 14079-93)
1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4394-93) 14)《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ZBBZH/GJ 9 15)《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17 16)《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 1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19)《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15209-2006 2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18
21)《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11211-2014 2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2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2. 总体设计方案
2.1. 总体目标
采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3G/4G无线网络技术建设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温湿度检测系统 2.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 3.漏水检测系统
4. 红外监控检测与控制系统 5. 烟雾报警检测与控制 6. 门禁监控检测与控制系统 7. 空调监控检测与控制系统 8. 除湿加湿检测与控制系统 9. 电源控制系统
10. 档案库房环境监控管理平台 11. 其他设备
2.2. 设计原则
根据系统特点和要求,在“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开放性、整体性、共享性、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十二个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如下:
(1)先进性
3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先进的技术标准,保证系统的生命力。系统的建设应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在系统设计上,首先应当具有前瞻性。
(2)实用性
系统结合实际的业务处理流程以及业务管理工作流程,设计结构合理、功能实用、符合实际业务需要的系统。系统的设计在运行环境、使用操作等方面以实用为主,以方便使用和维护为出发点。
(3)标准化
系统建设采用的软件平台、数据标准、开发技术应符合公认的标准,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标准与规范。采用标准的数据描述语言以及标准的通信协议,适应以后的数据交换标准以及系统间互连的标准协议等。
(4)开放性
软件体系结构上,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开放性。以模块化设计和基于组件的多层结构体系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5)整体性
系统建设需进行整体的规划完善,通过科学的分布实施,建立全面覆盖业务,符合要求的系统。系统建设具有整体性,即内容上全包括、数据上全部共享、流程上相互衔接、管理上协调统一。
(6)共享性
系统通过搭建共享平台接口进行数据共享,同时,系统提取和分析的信息库也能以标准的数据接口开放给其他部门使用,打破部门壁
4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垒、信息孤岛,为业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手段。
(7)安全性
从身份验证到资源授权访问再到数据的安全性。系统应能提供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安全手段,防止系统外部成员的非法侵入以及操作人员的越级操作,从多个角度、环节考虑,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8)保密性
系统在权限功能规划上要考虑全责明晰,建立合理的可分配权限,使内容、功能管理有效、有序,减少人为的操作风险。系统的访问和操作具备可回溯性,操作人员进行了哪些操作都有记录可查。
(9)可靠性
本系统为多部门使用的系统,系统需健壮、无故障运行周期长,应具有较高的性能可靠性。
(10)经济性
系统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现状,着眼于未来,遵循“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整合资源”的原则,避免系统的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
(11)可扩展性
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配置和组合,能方便地进行功能的调整以及系统的升级、扩展,以适应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更新。
(12)可维护性
将应用与技术分离,建设方维护人员可自行维护本系统,如人员岗位的调整、工作流程的变化等,不需要对软件本身进行任何重新编
5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码,通过维护模块的调整即可实现。
2.3. 总体架构
系统主要由“1个规范、1个数据库、1个系统”构成。 “一个规范”即数据标准规范,根据监控管理要求,基于国家、省、市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编制一套适应档案馆管理建设要求和实际情况的标准规范体系。;
“一个数据库”即“监控基础信息资源库”,作为整个项目的基础数据支撑;
“一个系统”面向档案馆监控管理工作,实现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告警管理、报表管理、数据处理、可视化大屏等功能。
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服务层、平台层、应用层、法规、安全标准等层面。
项目建设基于信息标准,实现信息数据的集中部署,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的统一:
统一数据标准(数据系统架构、数据库结构、数据表); 统一基础信息(文字、图片、音视频、虚拟素材等); 统一地理信息(位置信息、GPS数据、电子地图); 统一交换接口(内部数据交换接口规范、开放数据接口规范); 统一技术平台(硬件、软件、网络、安全)。
感知层:通过各类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如:RFID、条形码、传
6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感器、摄像头等,实现数据采集和存储,为整个系统治理应用体系提供基础数据的支撑;
网络层:构建应用级物联、感知、互联、通信、卫星网络,为数据信息的传输流通起到支撑作用;
数据层:建立以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服务为一体的空间数据服务体系,为平台建设奠定空间信息基础与数据支持;
统一服务平台:系统业务处理的逻辑平台,它通过对数据核心层的调用访问业务数据,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所有业务功能在此统一平台上得到良好的封装和定义,以Web、手机终端服务的形式,运作在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应用层:对于应用层,提供多样化的界面逻辑,实现对业务逻辑的应用。
2.4. 应用架构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架构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应用支撑、应用系统等。
智能馆库系统由三层架构组成:
数据采集层:由各种前端传感器和多台采集服务器等组成,实现对现场基础数据的采集。
中心管理层:由1台服务器组成双机热备架构。系统通过采集服务器与前端的环境设备实现通信互联,将各设备对象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保存显示。当系统检测到有故障和告警事件信息时,给出告
7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警提示和声音报警,同时保存到数据库中,用于事故分析。
数据交互层:提供C/S、B/S客户端供监控系统页面的人机交互,实现页面查看、页面配置、告警配置、报表配置、权限配置、系统配置等管理功能,并可向智能化平台提供数据接口。
1.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采用B/S多层体系结构实现。三层结构包括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
2.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为了降低服务架构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需要采用面向服务的构架(SOA),各个功能模块分别提供不同的服务,通过服务总线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3.基于J2EE体系:为了保证系统的兼容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系统必须沿用前期项目的技术路线,要选择支持强大的企业级计算的成熟的J2EE企业标准;
4.基于Web服务 (WebService):为了让地理上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计算机和设备一起工作,以便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用户可
8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以控制要获取信息的内容、时间、方式,而不必像现在这样在无数个信息孤岛中浏览,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系统对外接口统一需要采用WebService服务的方式定义;
5.采取XML数据交换:系统的外部接口需要采用XML数据交换格式,用XML作为数据定义和交换的中介。
2.5. 数据库设计
2.5.1. 历史数据库设计
历史数据库用来存储实时数据库的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库中只有各种设备的当前值(状态),而以前的实时数据要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中,以备日后查询。
为了可以精确获取每个数据采集仪的任何时候状态,历史数据库中要保存所有节点的全部采样数据。
历史数据库系统采用大型商用关系型数据库。
历史数据库系统是整个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它为各种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库系统采用双机备用方式。
历史数据服务库系统的功能包括:采样历史数据的存储;计算各种分析所需的统计数据;记录变位、SOE等随机性数据;记录用户对应用程序的操作的日信息;存储用户权限等安全信息;提供Web发布所需的各种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源由实时数据库系统提供,在实时数据库
9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系统中,已经对数据质量、数据一致性、完整性作了处理,因此由实时数据库系统提供给历史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均为有效数据。实时数据库系统负责定时的将有效数据送给历史数据库系统的代理程序,随机数据在产生的时候送给代理程序,代理程序负责将数据写入历史库中。同时代理程序负责定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并将结果存入数据库中。
RTDB 实时数据库 历史数据库系统 代理程序 HDB 历史数据库 历史数据库应用程序 Web代理程序 历史数据系统示意图 2.5.2. 历史数据
由实时数据库提供的采样数据存储在历史数据库中。这些数据按类别、时间存储在数据库不同的历史表中。
I 数据表命名规则
历史数据表名称按照一定的命名规则:类型名称+时间。如:2001年7月10日的模拟量采样数据表应命名为SmpAna20010710,这张表将存储这一天的所有的模拟量采样数据。
以上设计主要基于对采样数据的查询方式,主要是要某一个量在某一段具体时间内的数据。数据不存放在一个数据表中,可以大减少
10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检索的次数。当检索一个数据的时候,是先从系统数据表中检索出这张表的位置,然后定位这张表,再检索需要的数据。而不必从一个大表中反复的检索、查找和定位。
这种检索方式也近似于字典查找的算法理论。对于计算、统计数据也采用近似的处理方式。
II 数据表索引(Index)
数据库的索引是一个B型树的数据结构。当写入一记录时,数据库会对记录产生一个索引值,并在系统索引表(Sysindexes)中产生一条索引记录。在检索一条记录时,从树的根节点到树叶的搜索方式进行,从而对有索引的记录加快检索速度。但同时也降低了写入的速度。
对于采样数据,主要是记录值,因此可以考虑用没索引的表来表示。
III 数据压缩存储
采样数据可能是一些不断重复的量。重复记录会加大存储的空间和记录的行数。因此可考虑数据变化时才存储,记录一个状态(值),并记录这个状态(值)重复的次数。也就是:数值—变化的压缩方式。
具体设计如下例:如有一个模拟量,前一次的值如果和本次的值相同,则在记录中的次数计数器加1,否则添加一条记录。
2.5.3. 统计数据
历史数据的存储方式同样是将数据按类分散在不同的表中,表要具有统一的命名规则。
11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数据统计是将各种采样数据计算生成所需要的一些统计数据。数据统计与采样数据记录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当从实时数据库中取得采样数据并写入到采样记录表中的时候,就会触发一系列的统计和计算工作。有一系列的中间结果产生出来,当在时间上满足要求的时候,就会将这个中间结果记录到相应的统计数据表中。
统计计算工作用ORACLE的触发器(Trigger)来完成,当采样数据更新时,会触发一系列的事件产生,事件驱动一系列的处理程序来处理是否写入数据库,更新统计数据的中间结果等。
2.5.4. 临时表
临时表具有与普通表完全一样的属性,所不同的是它存储在Tempdb中而不放在当前数据库中,当用户连接并创建使用时它存在,当用户断开后临时表也会自动删除。
全局性临时表(以##开头作为标识):会各所有连接到数据库的用户开放,每一个用户均可以访问,只有当所有的用户都断开后,全局性临时表才会自动删除。
临时表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考虑提高对报表、查询速度的要求。通过组态的报表或定制的某个查询,是对固定的一些参数进行数据检索,这些量使用的频率最高。
考虑减少在无关的数据堆中检索的次数,因此想把这些用户最关心的数据量的记录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由于数据源的记录本来已在数据库中存在,而同样的数据在数据库中不应该重复,所以考虑将这
12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样的数据放在临时表中,且为全局性临时表,为所有的数据连接用户开放。
临时表中的记录是最近一个时间段的数据和最近使用过的数据。处理临时表中记录的算法应是先进先出的原则和最久不使用原则。新数据将最老的数据并且最久没有使用过的数据覆盖。临时表中的数据始终保持最新和最新使用过的数据。这些数据也是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报表、查询的检索数据速度。
2.5.5. 数据冗余处理
数据冗余采用磁盘阵列的方式来实现。
从数据服务器 代理程序 主数据服务器 代理程序 ORACLE DB 阵列盘 其它应用程序 RTDB 数据冗余示意图
2.5.6.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系统安全的关键。数据库安全性问题应包括两个部分:
13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1)数据库数据的安全
它应能确保当数据库系统DownTime时,当数据库数据存储媒体被破坏时以及当数据库用户误操作时,数据库数据信息不至于丢失。数据安全的解决,主要有系统双机热备份、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等办法,本系统的数据安全,纳入信息中心的系统安全体系,共享一些硬件设施,实现数据的备份等。
(2)用户角色的管理:
这是保护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建立不同的用户组和用户口令验证,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的Oracle用户进入数据库系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坏;另外在Oracle数据库中,可以通过授权来对Oracle用户的操作进行,即允许一些用户可以对Oracle服务器进行访问,也就是说对整个数据库具有读写的权利,而大多数用户只能在同组内进行读写或对整个数据库只具有读的权利。在此,特别强调对SYS和SYSTEM两个特殊账户的保密管理。为了保护Oracle服务器的安全,应保证$ORACLE_HOME/bin目录下的所有内容的所有权为Oracle用户所有。为了加强数据库在网络中的安全性,对于远程用户,应使用加密方式通过密码来访问数据库,加强网络上的DBA权限控制,如拒绝远程的DBA访问等。
2.6. 标准化体系设计
标准化工作是组织、协调项目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贯彻执行各类技术标准,就能从技术上、
14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保证项目有条不紊的进行。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因此,标准体系建设在系统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系统设计和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石。
为保证标准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以下总体目标: 1. 系统标准化建设将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标准保持一致性; 2. 建立并不断完善系统标准体系;
3. 制定系统关键基础标准,为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信息安全打好基础;
4. 建立系统标准贯彻实施机制,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 为了完成标准体系建设目标,本着“统筹规划、面向应用、突出重点、分工协作”的方针,依托现有资源和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坚持自主制定与采用国际标准相结合,加强与示范应用的有机结合,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力度。
系统标准体系主要由六个体系构成: (1)应用系统体系
应用服务体系是由业务应用系统组成,是面向用户服务的,包括本期建设的基建项目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应用支撑服务体系
支撑服务体系由系统基本功能服务模块构成,为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性的基本功能服务(例如数据交换(共享)、日志服务、消息
15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服务、表单服务、短信、视频、电子地图引擎等)。根据业务需求,系统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时或定期采集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过滤处理。
(3)资源数据体系
资源数据体系为系统提供业务数据(例如项目信息数据、基础信息数据、重点监控数据、主题数据、视频数据、目录资源数据、GIS数据等)支持服务。
(4)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支持体系为系统运行提供硬件和系统软件基础环境支持,由系统基础网络、服务器主机等系统硬件组织和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础软件组织组成。
(5)安全保障体系
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为系统各层提供安全运行保障。例如包括认证、系统防火墙系统、病毒系统、数据备份系统、入侵检测系统等。
(6)运维保障服务体系
运维保障服务体系为系统建设提供运行维护,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业务连续,不断优化系统功能等。
16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 系统设计方案
3.1. 设备管理
3.1.1. 设备扩展
支持上万种设备通讯协议和协议扩充、支持按模版快速添加部署设备、在线添加设备。设备工作模式有正常、维修、调试、停用,维修模式用于设备维修时使用,能监测设备故障状态,能不报警通知;调试状态,只监测设备运行数据,不分析是否有故障;停用状态,对于暂时不需要监控的设备就设为停用状态。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增加设备、删除设备、修改设备,及对所监测的设备的监控参数和报警参数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故障状态。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3.1.2. 设备故障处理
添加设备时填入相应的设备信息和专家处理意见。当设备出现报警时,系统在报警的同时还会提示故障处理的专家意见,以便管理员及时快速准确的处理设备故障问题,保证库房的安全运行。
3.1.3. 门禁管理
系统支持门禁管理,具备发卡授权、记录查询功能。
17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2. 告警管理
3.2.1. 告警方式
系统支持通过界面弹窗、短信、电话、邮件、微信、语音进行告警。
3.2.2. 告警阈值上下限过滤
系统可对设备参数告警产生阈值与告警解除阈值分开设置,当某项参数值达到告警阈值时系统产生告警,在该项参数满足告警解除值时才会解除。避免设备参数测量值在阈值临界点来回波动产生的告警风暴。
3.2.3. 主从事件过滤
当某个事件(比如停电)产生引发多个设备连续报警形成告警风暴时,系统可设置主从事件策略,如有主、从多项告警事件产生时,系统只报主事件,不报从事件。
3.2.4. 告警升级
当告警满足一定的条件时,系统会根据配置的升级条件进行告警升级,告警通知给更高级别的管理人员。升级条件如下:
1)当已产生的告警事件持续了一段时间,告警自动升级,该时间由用户自定义。
2)当已产生的告警事件所对应的具体参数值在超过告警阈值的
18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条件下,又超过了一个新的阈值时,告警自动升级,新的阈值由用户自定义。
3.2.5. 防误报机制
当告警产生后,系统应经过多次告警确认、误码诊断,当同时满足触发报警的多个条件时才触发报警。
3.2.6. 告警确认
支持单条或批量告警确认,用户可输入告警相关的确认内容。系统对已经产生的告警按照已确认、未确认、已解除三种状态分类显示。告警确认后可以选择是否对之后的短信、电话、邮件通知进行屏蔽。
3.2.7. 告警分组
系统可自定义告警组,把多个事件分在一个告警组里,每个告警组可配置联动以及通知用户组。
3.2.8. 解除延迟过滤
当短时间内频繁产生和解除告警时,通过设置解除延迟时间可保证在自定义的时间内只产生一次告警。
3.2.9. 波动触发告警
系统可设置数据波动变化幅度上下限值,当数据波动变化幅度超限时进行告警。
19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2.10. 无波动数据告警
对于应该会有产生波动的数据,系统可设置一个时间段,当超过设置的时间段数据没有波动变化时产生告警。
3.2.11. 组合条件告警
系统可设置当某一个事件满足组合条件时产生告警,不全部满足组合条件不产生告警。
3.3. 报表管理
在窗口中可以查询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报警记录,可以查看到报警发生的时间、等级、名称、编号、及发生报警时的变量值及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等信息,系统将所保存的历史数据、操作记录、事件日志生成各种报表进行管理,可针对监控对象形成的报表,亦可对所有的监控对象生成整体的统计报表,并具有打印功能。
系统支持配置自动生成日报表、周报表以及手动导出报表功能。
3.4. 数据处理
系统支持灵活多样的数据存储方式,用户可根据应用场景灵活配置;具有完善的数据记录功能;支持专家知识库。
3.4.1. 数据记录
支持查询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数据历史记录、控制记录、报警记录、
20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报警升级记录、系统操作记录、报警电话记录、报警邮件记录、报警短信记录、报警微信记录、门禁刷卡记录。
3.4.2. 数据存储
存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按设置的时间点进行的定点存储、根据数据的波动和波动幅度配置的幅度存储、报警产生时触发的报警存储、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间隔存储。
3.4.3. 专家知识库
系统具备专家知识库,当有告警产生时刻关联知识库提示历史纪录的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3.5. 可视化大屏
3.5.1. 2D界面管理
系统可提供2D组态界面,管理者可根据实际需求快速调整修改界面。绘制库房平面结构,绑定监控设备测点。
3.5.2. 导航节点树管理
可在监控系统界面的导航节点树中搜索设备名称,快速找到需要查看的设备,并跳转至指定设备监控页面。
21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3.5.3. 界面轮询
系统可设定指定的画面按预定好的顺序、时间间隔轮询。当无人操作时,系统显示的界面按轮询设定的方式跳转画面。当手动操作时,界面轮询自动停止,直到手工再次启动。
3.6. 权限管理
无论是客户端和服务端,系统都提供了有效用户分级管理机制。系统根据不同的操作者划分了不低于5级的操作权限,最低级操作权限只能查看监控数据、无法对系统进行调整、无法对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无法退出系统。具有控制权限的操作者可以进行对监控对象发送控制指令,例如:开、关各种设备等;具有系统修改权限的操作者可以对系统所有控件进行属性、参数的修改;最高级的操作权限可以对用户授权,可以修改系统的所有参数,包括系统的运行参数,及对系统数据库进行维护。系统具有非常完善的权限分级管理功能,亦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可对操作者划分不同的操作权限等级划分操作权限,不同的用户只能在自己的操作权限内进行系统的操作。
3.7. 数据共享交换
数据共享及交换系统实现系统信息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共享数据综合查询;实现数据对外服务管理;进行共享数据目录维护,数据内容采集、更新,共享数据的访问,权限管理等。 节点管理
22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实现与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相连的信息管理、配置管理; 共享目录管理
对需要进行共享的数据目录进行配置管理,包括允许共享、配置可以访问的用户等。 公共代码管理
代码间统一的标准规范,基于公共代码规范,各业务系统可通过数据转换将不同的编码和标准规范的编码之间进行双向的转换; 数据采集
通过共享平台从各业务系统汇总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缓存、存储;
数据整理比对
从各业务系统采集数据后进行数据转换,数据比对、冲突检测处理并入库; 数据交换
各业务系统与共享平台间的数据交换业务,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交换网络; 数据共享
各业务系统将需共享的数据发布到共享平台; 数据集服务
可通过数据共享及交换系统发布数据集服务,设定数据访问的权限及共享使用范围,供特定用户访问使用; 运行管理
23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主要包括面向安全性的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日志管理、性能监控、节点管理、交换规则管理和状态监控等。
3.8. 数据对接服务
1.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
实现从电子证照系统对接排水户信息,并提供接入排水户信息查询管理,包括查询、统计、导出等功能。
4. 硬件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配置要求说明 温湿度检测 输出方式 :RS485接口 工作电压:(6V~15VDC) 温度范围: -20℃~80℃ 湿度范围 :0~100%rh 温度误差: <±0.5℃,在25℃时测试。 湿度误差: <±5%RH, 在25℃时测试。 1 温湿度变物理接口 :RS485 送器 传输距离: 1200m,屏蔽双绞线。 地址范围: 1-254, 通过按键设置。 通信协议: MODBUS-RTU协议 波特率: 2400, 4800, 9600可选择,默认设置9600bps; 数据格式 N, 8, 1; EFT(脉冲群) :差模±2KV ESD(静电) :接触放电±6KV ,空气放电±8KV 24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2 模块通信软件 可控制并管理各库房温湿度,可动态显示各库房温湿度值、可设定温湿度控制范围、可绘制各库房的温湿度历史曲线、手动/自动切换功能界面图、动态显示个设备运行状态、温湿度变化曲线、报表打印等功能 空气质量检测与控制 电源输入:DC 12~24V 电流消耗:平均值为300mA,峰值为500mA 信号输出:RS-485 TVOC检测原理和检测范围:金属氧化物传感器,0~30ppm 1 空气质量CO2检测原理和检测范围:非色散红外传感器,400~4,000ppm 检测仪 CO2检测精度:±75ppm±5%读数 PM2.5检测原理和检测范围:激光散射检测方法,0~1000µg/m3 PM2.5精度:﹤±10µg/m3+10%读数 PM10测量检测原理和检测范围:激光散射检测方法,0~1000µg/m3 PM10测量精度:﹤±10µg/m3+10%读数 臭氧产量 27000mg/H、适用面积 350M²-600M²、消毒时间 消毒60min+2 空气净化臭氧分解30min、空气净化方式 负离子净化、臭氧还原方式 自然还原、器 冷却方式 自然冷却、额定电源 220V-50HZ、额定功率 200W、操作方式 设备按钮操作和遥控器操作。 通过在库房的重要位置安装空气质量检测仪,系统通过多参数气体检测3 模块通信变送器输出的RS485接口接入到串口服务器上,再通过内部网络以软件 TCP/IP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监控服务器上,实现对库房内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 漏水检测 反应时间:≤2S 不定位式检测距离:约500米 存储温度:-40℃至60℃ 工作温度:-20℃至50℃ 湿度:5%到95%(无冷凝) 电源要求:12~24VDC 25
1 漏水检测器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继电器:1组,常态通电或常态断电 额定值:AC125V,0.5A,DC12V,1A 通信接口:RS485双线网络,标准MOD BUS通信协议 线缆直径: 约5.00mm 2 不定位漏水感应绳 检测导线内阻:5欧姆/100m 最大暴露温度:85℃ 报警泄漏量:线缆接触液体最小2cm; 1) 采集模块: 输入通道:16路 3 通用输入模块 功耗:约0.9W 输出:RS-485 2) 安装箱:约160*160*90(mm) 4 漏水监控软件 温湿度数据采集与通信 红外监控检测与控制 最高分辨率可达2M(1920×1080) @ 25fps,可输出实时图像 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技术,压缩比高,且处理非常灵活,超低码率 逐行扫描CMOS,捕捉运动图像无锯齿 相当于EXIR点阵式红外灯技术,照射距离可达20-30米 ICR红外滤片式自动切换,实现真正的日夜监控 可支持PoE供电(选配) 1 红外半球 支持3D数字降噪,120dB超宽动态 支持三码流,支持控 符合IP67级防尘防水设计,可靠性高 支持走廊模式,背光补偿,自动电子快门功能,适应不同监控环境 支持多种智能报警功能 功能齐全:心跳,镜像,水印等 支持GB28181接入,支持EHOME平台接入,支持EZVIZ平台接入等 26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可接驳符合ONVIF、PSIA、RTSP标准及众多主流厂商的网络摄像机; 支持国标28181协议、Ehome协议接入平台; 支持4K高清网络视频的预览、存储与回放; 支持H.265、H.2编码前端自适应接入; 支持IPC集中管理,包括IPC参数配置、信息的导入/导出、语音对讲和升级等功能; 支持2个HDMI和2个VGA同时输出,支持4K高清分辨率输出; 全新的UI操作界面,支持一键开启录像功能; 支持面板触摸按键; 支持越界、进入区域、离开区域、区域入侵、徘徊、人员聚焦、快速移2 硬盘录像动、非法停车、物品遗留、物品拿取、人脸、车牌、音频输入异常、声机 强突变、虚焦以及场景变更等多种智能侦测接入与联动; 支持即时回放功能,在预览画面下对指定通道的当前录像进行回放,并且不影响其他通道预览; 支持最大16路同步回放及多路同步倒放; 支持标签定义、查询、回放录像文件; 支持重要录像文件加锁保护功能; 支持硬盘配额和硬盘盘组两种存储模式,可对不同通道分配不同的录像保存容量或周期; 支持8个SATA接口,1个eSATA盘库,可用于录像和备份; 双千兆网卡以上,支持双网络IP设定等应用; 支持网络检测(网络流量监控、网络抓包、网络通畅)功能。 3 4 硬盘 半球电源 模块通信软件 监控级硬盘,4TB容量,转速5400~7200智能调节 DC12V/1A墙插电源适配器 支持实时图像监控,图像缩放功能,画面分割和视频自动循环功能,具有数字硬盘录像本地存储及其回放功能和自维护功能,应支持远程调用实时视频、历史视频查询。 烟雾报警检测与控制 1 烟感 工作电压:DC12V 5 27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静态电流:≤2mA 报警电流:≤10mA 工作温度:-10℃~+50℃ 工作湿度:≤95%RH 报警方式:联网输出 / LED指示报警 监测面积:约20平方米 灵敏度等级:1级 报警输出:继电器输出(常开、常闭可选) 额定工作电压(V/DC):12V 工作电压范围(V):9-15V 工作电流范围(mA):≤300 2 报警器 工作温度(℃):﹣20~﹢60℃ 声压(dB):≥108±3dB/30CM 连续工作时间:≥45min DC12V 闪灯次数(分钟):200±30 包装尺寸(mm):约550*220*430 当任意有火警信号时,系统给出最高级别的报警。系统立刻弹出相应的模块通信软件 报警窗口,与门禁系统联动,打开所有的门禁锁,以便逃生。监控主系统立刻弹出相应的报警界面窗口,同时监控主机自动拨打预设电话,实现电话语音报警,同时可实现短信、声光、邮件报警,通知值班人员或相应的主管人员。 门禁监控检测与控制 指纹模板容量:约1500个 误判率:小于0.0001% 记录容量:约80000条 1 门禁主机 专业门禁功能:50个时间段,5个分组,10种开门组合,支持脱机工作;支持单机和联网工作,可选配英文版,防拆报警,胁迫报警 2.0寸高清彩屏 使用温度:0~45℃ 28
3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使用湿度:20%~80% 电锁控制:3A/12VDC继电器输出 拒登率:小于0.01% 通讯方式:TCP/IP、RS485、相当于韦根; 键盘和显示:集成80个字符的LCD显示屏和数字键盘 电源:约12VDC,1.5A 尺寸:约180*82*35mm 脱机管理门数:四门; 单机可授权注册卡:约5万张、默认2万张; 2 门禁控制器 脱机存储记录数:约60000条进出、事件记录、约1500条系统记录; 通讯方式:TCP/IP; 工作电源:9~24V; 读卡器输入格式 :Wiegand 26-66bit; 工作原理:通电、磁感应上锁、断电开锁 工作电压:约12V DC或24VDC 工作电流:约12V /480mA *2或24V/240mA*2 3 双门磁力锁 门状态信号输出:有 最大拉力:约280kg(600Lbs)*2直线拉力 产品重量:约4KG 锁体尺寸:约L500× W47× H26(mm) 适用门型:木门、玻璃门、金属门、防火门 工作原理:通电、磁感应上锁、断电开锁 工作电压:约12V DC或24VDC 工作电流:约12V /480mA 或24V/240mA 4 单门磁力锁 门状态信号输出:有 最大拉力:约280kg(600Lbs)直线拉力 产品重量:约2KG 锁体尺寸:约L250× W47× H26(mm) 吸板尺寸:约L180×W38×H11(mm) 29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适用门型:木门、玻璃门、金属门、防火门 5 6 电源箱 12V门禁专用电源箱 出门开关 专用出门开关 读卡方式:EM302: 支持 EM 格式 EM 卡号解碼 MF302: 支持 Mifare 格式解碼 读卡距离:不小于100mm 操作频率:13.56MHz 读卡时间:少于 100ms 7 发卡器 传输接口:USB 电源供应:USB 充电 工作温度:0℃ ~ 55℃ 相对湿度:5% ~ 80% RH 颜色:黑 尺寸:约106 x 82 x 25 mm 重量:约120g. 8 9 门禁ID卡 ID卡 智能门禁监控器 模块通信软件 门禁监控专用,可监控RS232/RS485/RS422接口的智能精密空调,核心软件可升级。 实时监测门禁出入情况,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出现报警弹出相应视频画面,并以短信、声光等形式报警 空调监控检测与控制 输入电源:7.5V~15VDC,额定:12VDC 功耗:平均电流小于20mA 智能设备监控器 温度范围 :-10℃~50℃ 湿度范围: 10%~90%RH 遥控发射通道: 1 载波频率: 30KHz~50KHz可设定,出厂默认38KHz 遥控距离: 5~10米 30
10 1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空调运行电流 :0~20A 空调运行状态:实时检测空调工作状态 测量范围 :-20℃~70℃ 测量精度 误差:<±0.5℃,在25℃时测试 接口方式 RS485 通信协议 标准MODBUS RTU协议 通信速率: 9600、4800、2400bps可选择,默认9600bps; 地址设置: 0~255,默认1; EFT :差模±2KV ESD :接触放电±6KV ,空气放电±8KV 系统可实时监控库房空调运行的状态,设定空调运行时间,并与温湿度模块通信软件 监测子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当库房温度过高时,可联动空调开机调节温度达到降温效果,当空制命令与运行状态不符或有其他异常时,系统产生报警,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多媒体语音等多种方式通知管理人员。 除湿加湿检测与控制 电源输入: 12VDC, 范围:9~24VDC 功耗 :<1W 环境温度: -10℃~50℃ 环境湿度 :10%~90%RH,无凝露 静电防护: 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 智能设备监控器 EFT防护 ±2KV 数据格式 N,8,1 数据波特率: 1200~19200bps,缺省9600bps 通道数量: 4路继电器输出 触点规格: 1A 30VDC 输入通道 :6路 输入模式 :干接点输入 输入阻抗 :约1K(内部集成) 2 1 31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逻辑电平0 :输入DI与GND导通 逻辑电平1: 输入DI与GND断开 电源:~220V/50Hz 除湿量(30℃ RH80%):138L/D 除湿机功率:2100W 除湿机适用环境温度:5~38℃ 加湿除湿2 净化一体机 制冷剂/加注量:R22/约1500g 加湿量:1-3Kg/h 加湿机功率:130W 加湿机适用环境温度:1~40℃ 净化方式:负离子 控制方式:约7寸屏 远程控制:有 外形尺寸 ( mm ):约650*420*1620mm 系统可通过智能接口实时监测恒湿消毒净化一体机的运行参数和状态,3 智能设备可与温湿度系统联动控制调节库房湿度和空气质量,当一体机有故障或监控软件 报警时,系统产生报警,并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多媒体语音等多种方式通知运维人员。 电源控制 1 UPS电源监控器 UPS电源监控软件 电源检测与控制 2 除湿加湿机、空调、净化机和显示屏(后增)数据采集与处理。 档案库房环境监控管理平台 综合环境监控管理平台软件 1 环境监控平台软件 空调组态软件、温湿度组态软件、恒湿净化消毒控制组态软件、漏水监控组态软件、声光报警系统,系统支持在2D/3D电子地图上显示每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无缝融合集成温湿度控制、制冷控制、加湿控制、除湿控制等,集中监控数据流、视频流,非链接外部程序方式集成。采用物32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联网平台专利技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准确的设备控制和多种远程告警管理。根据库房温湿度情况实现库房节能管控,动态调整群控制冷系统,除湿系统,加湿系统,节约富余制冷量,确保库房档案处于安全工作环境内。 2 多功能报警系统 图形化管理系统 设备智能4 化管理软设备控制、联动、时间点和事件管理功能 件 5 WEB监控管理软件 邮件报警系统 通过Web方式查看网络监控主机的运行状况和参数 电话、短信、声光通知功能 3 2.5D图形化管理平台 6 7 8 E-mail功能 后备式UPS 550VA 330W 控制操作管理台 三联操作台 1.8米宽 相当于CPU Intel Celeron J1900/4Cores/2.0GHz 内存 1xSO-DIMM,DDR3 1333MHz Memory,约4G 硬盘 机械硬盘约500G 以太网口 1 个 10/100/1000M 以太网口 一体化主机 串口 2 个 RS232,6 个 RS485 串口 IO 通道 6个DI ;2 个DO USB 4 个 USB 口 电源输入 AC 220V 功耗 <80W 环境温度 -10℃~50℃ 环境湿度 10%~90%RH,无凝露 33
9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静电防护 接触放电:±6KV;空气放电:±8KV EFT 防护 ±2KV 长×宽×高约440MM × 280MM × 44MM 1U 标准机架安装 前面板或后面板机架安装 数据采集10 分析与设备管理软件 其他设备 CPU:相当于Intel 至强 铜牌 Xeon Bronze 3104 1.7GHz 制程工艺:约14nm 三级缓存:约11MB CPU核心:约八核 1 服务器 CPU线程数:约八线程 内存容量:约1*8GB DDR4 存储容量:约600GB-SAS*3 网络控制器:板载网卡:约2个10GE接口与2个GE接口 电源功率:约550W 产品类别:2U机架式 2 施工辅材 通信网线、电源线及管槽等 1.防磁柜内标准为6个抽屉,单个抽屉的承载力为约15kg;抽屉内置两个搁板,使抽屉内部分为三个部分,方便磁性介质的分类及存放;柜内的抽屉应设有各种规格的可调搁板,避免磁性载体间的碰撞、磨擦;抽屉底部两侧应设有轴承附轨及定位装置,增强稳定性,防止推拉时抽3 防磁柜 屉产生颤动、脱位。2.柜体各个零件均须经剪切、冲裁、折弯、磷化、喷塑等工序精制而成;柜体材料须选用不低于1.2mm的优质冷轧板,保证韧性、塑性和表面平整度;防磁柜门四周设橡塑密封条,有效地防止灰尘、潮气、光线、有害气体进入柜内破坏磁层衰减信号;内部采用优质石棉填充并使用橡胶密封屏蔽。3.具有防磁、防火、防撞、防尘、避34
主机数据采集分析功能 档案库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免光等多种功能。防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即当外界磁场达到约200高斯时,柜内磁场不大于5高斯;采用整体抗震结构,暗藏式门较链设计;抽屉层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节选择。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