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成因及其治疗方法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成因及其治疗方法

来源:宝玛科技网
综述 Fami IY psychoIogicaI doctor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月第6期 4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宣传教育工作 要抓好医院感染管理,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每年举办各级各类讲座、培训 班(2],向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患者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是防止医院 感染的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地给医务人员讲述有关医院感染 的专业知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医护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 守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对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 后才能上岗。对工勤人员的在职教育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这类人员流 动性大,文化成度普遍低,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取针对性培训,深入浅出地讲 解,从基本的消毒液配制、使用、消毒灭菌概念,到处理排泄物、分泌物时如何 做好个人防护,如何洗手、湿式清扫及医院废物的分类。另外更注重加强思想教 育,使他们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他们个人、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不仅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还与患者自己的行为息息相关,患者 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也要对患者加强管理和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患者入院时的健康行为宣传和住院期间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使患者了解、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主动积极地配合护理治疗,改正不良的 行为和习惯,预防感染,早日康复出院。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从而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来保持整体的平衡,为达到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实现医院感染管理的 总目标而工作。 6总结经验,深入研究 有效的管理离不开资料的积累与经验的总结,控制医院感染也是一项任重而 道远的工程,医院感染的管理随着医院改革与发展、国际国内医院感染的形势、 抗生素、耐药菌等因素而不断改变。多年的基础监测,基本体现出我院诸多部门 环境卫生学情况,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及感染高发部位、易感因 素、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特点、抗生素使用状况。但还存在着问题,主要是医院 感染发病率处于回顾性调查阶段,进一步深化这项工作,也是目前需要探索的问 题。我院可以从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转向全面综合性监测,或真正意义上的目标 性监测,重视重点部门的前瞻性监测;开展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原因的调查,对医 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总之,有效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只有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 与监控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才能减 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影秋,刘月秀,吴旭琴.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与监测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5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协调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院感科在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以及日常管理 工作中,如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与处理、科室医院感染的诊断与报告、抗菌素 的合理使用,洗手制度的执行、无菌技术的操作、消毒灭菌技术的落实、消毒剂 的正确使用、终末消毒、医疗废物的管理处置等方面,都会发现一些医务人员或 后勤人员的不正确或非规范医疗行为,对于这些医院感染隐患,我们一方面及时 予以指出和指导或共同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是涉及两 个以上科室的问题则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进行协调沟通, 而这种协调与沟通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协调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1]。医 院工作是多专业、多学科的有机整体,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步调一致、密切配合。 院感科通过与科主任、护士长沟通交流以及有关会议等形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使之不发生矛盾和冲突,通过协调工作和人际关系等, 志,2005;15(3):315. [2]毛晓清,杨超群,唐春莲.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15(2):176. [3]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管理及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15(5):550. [4】田继红.一次性医疗废弃物品回收的使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 (3):322. [5]王芳,马荣惠.专科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15(2):177. 【6】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1-23. 青少 年社交焦虑障碍成因及其治疗方法 黄凯琳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75) 摘要:社交焦虑障碍是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的第三位精神类疾病,近年来国内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研究有所关注。本文将对青少年社会焦虑障碍相关 研究进行回顾与介绍,同时,在重视治疗的同时更应关注预防,在诸多调理、干预治疗方法中建议尝试使用团体沙盘游戏治疗法对青少年社交焦虑情绪进行前期干预, 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关键词:青少年 社交焦虑 成因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48-02 碍。儿童患社交焦虑障碍几率与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对其过多的拒绝和缺乏情 感关怀相关。 社交焦虑障碍(SAD)又称为社交恐怖症,是指在社交场合或人前表演(操 作)时,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担心自己会面临窘境,且不可避免地引 起焦虑反应,从而妨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研究表明,社交焦虑障碍是 仅次于抑郁症和酒精依赖的第三位精神类疾病。青少年作为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过 渡期。是社交焦虑障碍的高发期。目前,国外早已针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 方法进行了诸多研究,近年来国内对此方面也有所关注。本文将对青少年社交焦 虑障碍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介绍,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成因 1.1生物学因素 通过对双生子和家族的共病研究证实,基因和遗传因素对社交焦虑障碍起着 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共同患病几率比异卵双生子患病几率高17%; 若父母患有焦虑症,其孩子患病几率远高于其他父母没有患病的孩子;若患有社 交焦虑障碍的父母同时患有其他精神类疾病时,其子女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性 会更大。一方面父母的精神病性特征通过遗传基因作用于孩子使其患社交焦虑障 碍的几率增加,另~方面孩子通过观察习得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父母的精神病性行 为,从而诱发社交焦虑障碍。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对因语言障碍而影响社交这一问题处理不当,家长或教 师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容易损伤其自尊,使其在社交J隋景中产生消极 反应,不利于获得社交技能,继而诱发社交焦虑。 1.2社会心理因素 社交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三方面:依恋关系、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 依恋关系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特殊的亲密关系,包括安全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躲 避型依恋三种形式。后两种为不安全型依恋。很多研究都表明,不安全型依恋会 导致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在发生了社交焦虑的青少年中,有28%早年是矛盾 型依恋的儿童,有16%早年是躲避型依恋的儿童,只有1 1%早年是安全型依恋 的儿童。将要进入青春期的高龄儿童若在学校遇到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和出错时 被同龄人讥讽有可能使其害怕社交,甚至出现逃避行为。 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与父母教养方式有一定关系。在儿童试图探索外界环境 的初期,受到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会形成外部控制概念,容易诱发社交焦虑障 ——此外,同伴关系的影响在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相关的因素中位居第一。同 伴关系不良会引起青少年的焦虑,从而导致社交回避行为,而回避行为则影响人 际关系和社交技能的发展,再次导致焦虑,进而加重社交焦虑的程度。学龄期儿童 及青少年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最多,而青春期心理特征使孩子对同伴关系更为重 视, 同伴欺骗可能导致其对人际关系的厌恶,进而产生排斥心理或担心被欺骗 而出现回避行为。但对同一事件的容忍度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并非所有的同伴欺 骗都会引起社交焦虑。 1.3个人因素 性格与气质类型对个体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反应模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 现性格内向的孩子比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患分离焦虑、回避障碍和恐惧障碍。 羞怯个体容易发展为社交焦虑个体;积极的归因方式和乐观取向能消减社交焦 虑。不同气质的父母使孩子形成不同的依恋形式,进而影响孩子的社交行为。 青少年阶段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使其开始重视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 价值的体现。当社会评价不能满足青少年自尊需要或产生矛盾时;当感知自己的 观点与同龄人观点存在矛盾并暴露在公共场合时,会导致其羞愧、妄自菲薄甚至 自暴自弃。 研究还表明消极的自我认识与不愉快的社交经验会诱发或加重社交焦虑,且 两者的相互消极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仍 未成熟,缺乏社交技能,早期创伤性记忆若没有得到适宜的心理辅导将会对他们 产生重大的影响。 2.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治疗 2.1国外研究 国外研究以认知一行为疗法为主,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了多种的治疗方法,其 中应用最多、效果最突出的心理干预方法有以下几种: 认知一行为疗法(简称cB耵最早由Kendall等人系统地发展和评估,基于社 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应用于青少年焦虑症的心理行为疗法。 认知一行为疗法包含以下治疗策略:(1)针对低生理唤醒和身体症状的放松训练; 548——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6月第6期 Fami lY psychoIogical doctor 综述 (2)针对消极自我评价的认知重组;(3)针对社会回避行为的系统分级暴露演说; (4)针对在学校和家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训练;(5)针对提高应激能 力的意外事件管理训练;(61在家和学校的巩固训练。 Ginsburg.G.S等认为将家庭焦虑管理模型(简称FAM) ̄人认知一行为治疗能 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Kendall等对这一治疗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了家庭焦虑管理模型的认知一行为治疗比单独进行认知_彳亍为治疗更有效。 Albano.A.M等对CBT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并创立了青少年团体认知一行为 疗法(简称CBGT-A)。CBGT-A是模仿成年人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案建立的, 以小组形式进行,并且需要对青少年进行社交技能'l『lI练。 Beide1.D.C等专门为青春前期儿童设计了儿童社会效果治疗(简称SET—C), 该治疗方法包括团体技能训练、同伴经验交流和个体现场暴露等内容。Beidel等 人对SET—c和其它治疗方法进行了对照性研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有研究者以CBGT为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加入FRIENDS疗法而取得很好的 关系、性格与气质类型、自我意识和创伤性社交记忆及消极的自我认识。目前研 究对应治疗的方法有认知一行为疗法、认知一行为疗法与家庭焦虑管理模型结合 治疗、儿童社会效果治疗、FRIENDS疗法、心理治疗法联合心理药物共同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药物治疗。研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成 因和治疗,忽视了对预防青少年社交障碍产生、缓解青少年社交焦虑情绪方案的 研究,在诸多调理、干预治疗方法中建议尝试使用团体沙盘游戏治疗法对青少年 社交焦虑情绪进行干预。 沙盘游戏治疗是以荣格的心理分析学、洛温菲尔德的“游戏王国技术“和中 国传统文化思想为理论基础:无意识水平的工作、象征性的分析原理和感应性的 治愈机制为基本原则;在”安全、自由和保护“的条件下进行的游戏治疗法。张 日舁将沙盘游戏疗法机制总结为母子一体性、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自我治愈力、 普遍的无意识心象、玩具的象征意义。 疗效。FRIENDS指:感受焦虑,放松并感受其好处,深入思考,制定计划,做 得好就奖励自己,记得练习,保持冷静。Shortt.A.L等人和Barrett.P.M等人分别 对FRIENDS疗法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现在FRIENDS疗法已 被用于澳洲非英语移民的焦虑预防和调适服务,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移民初期的 各种焦虑和不适应症状。 2.2国内研究 国内对青少年焦虑障碍治疗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训练与药物结合和 团体辅导方面。 金燕萍等提出单独角色扮演训练联合心理药物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进行 治疗,并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对照组。 在沙盘、沙具及治疗者的包容、接纳和关注下,来访者全身心地投入到沙盘 创作,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到沙盘作品中,通过艺术化、象征化的表达方式了 解自己,然后感悟、整合、修复、激活自我,达到自愈和发展的治疗效果。 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渴望但无法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且不愿 轻易与人倾诉,喜欢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方式进行交流,沙盘游戏治疗的弱语言 性和游戏性正好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团体沙盘游戏治疗能够为参与者提供相 互理解、支持和在他人面前真实表达自己想法的情景条件,还能够避免团体心理 辅导中可能出现的场面混乱、成员相互指责和恶意攻击等问题。 在国外,有资深沙盘游戏治疗师通过沙盘游戏治疗法有效地治疗人格障碍、 药物与酒精依赖等严重心理疾病。研究表明沙盘游戏治疗对于儿童的各种情绪、 行为和适应等问题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于焦虑性情绪障碍的儿童有良好的治疗 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先云,冯维.西方心理学关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中国特殊教 育,2007,4:85.89 [2]高佳琳,朱帅帅,单铭磊等.初中生羞怯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归因方式和乐观取 向的中介作用.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论文集.2013 【3]张日异.箱庭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20 【4]冯冬梅,甘露春,梁颂游等.沙盘游戏治疗在儿童心理问题中的应用研究.实用 医学杂志,2010,26(19):3524—3526 张国胜等提出团体心理训练联合心理药物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进行治疗, 并对这一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有助于缓解其症状。 梁丽等对有社交焦虑情绪的中专女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其统计数据比较结 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缓解女生社交焦虑水平,帮助其形成合理的认知, 建立更积极的心态。 2.3心理药物治疗 对成人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提示,MAOI类、氟西汀和SSRIs类药物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有效。由于儿童、青少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用于成年人的精神类 药物对其安全性仍然无法确定。 3.研究方向展望 目前,青少年社交障碍的成因有遗传因素、言语功能缺陷、依恋关系、同伴 卫生院药剂科的规范化管理分析 周丽珠 (官渡区官渡中心卫生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药剂科是卫生院内十分重要的临床科室,其负责全院临床药物的供应以及药品保管工作。药剂科工作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医院医疗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故强 化卫生院药剂科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对提高整个卫生院的诊疗用药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卫生院药剂科的规范化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卫生院;药剂科;规范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49—02 药品管理是卫生院医疗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管理工作内容 相对较为繁杂,而药剂科工作质量的好坏将会对医院整体医疗质量产生直接影 响,故积极寻求规范且有效的药物管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医学意义。大量l临床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基层卫生院药剂科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 决,故本文将对卫生院药剂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 的结局对策。 1卫生院药剂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卫生院药剂科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高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仅限于发药以及药品储存。 余药品的回收以及药品入库、领用等环节的工作混乱,从而为特殊药品的使用不 安全性埋下了隐患。 2相应的解决对策 2.1强化人才培训,提高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的相关规定,从事药剂技术工作人员 必须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但现如今的卫生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多数为非药学专 业技术人员。故应积极提高药剂科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强调药剂人员的职业资 格。卫生院对现有药剂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展开专业知识培训,同时也要从医学院 校招收药学专业的毕业生,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药剂科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这种社会认知导致卫生院药剂科工作人员待遇相对较低,故药剂科工作人员往往 缺乏必要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忽略了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曾有相关研究 结果显示卫生院药剂科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学历低、缺乏专业型人才以及整体业务 水平不高的情况 ’。上述情况直接造成了卫生院药剂科工作方法老旧以及工作 规范性不足等弊端,严重阻碍了卫生院药剂科药物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1.2网上采购的基药品种不全 现如今卫生院药剂科采购药物均从网上基药平台上进行采购,但网上采购的 基药品种不全,目录上有的品种不一定采购得到。从而导致医院内出现药物品种 不全的问题。如常用品牌药物或小儿适宜剂型药物的缺失,导致就诊患者的强烈 不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院的诊疗水平以及服务质量。 1.3特殊药品管理较为混乱,缺乏规范的特殊管理 ①品与,精神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的概念混乱。如多数药剂科工 作人员认为局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均为品, 故将二者均放置在品专用柜中。②未能配备相应的特殊药品专用柜,将特 殊药品和普通药品放置在一起。③缺乏相关规定,导致过期药品的处理、病人多 2.2建立并完善药剂科药品管理制度 建立并完善药剂科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采购工作要严格执行“计划采购、 择优购买”的原则。依据院内核实制定好的采购计划进行药品采购,进行采购人 员不得随机更改药品的采购计划。对于购进药品不全的问题,药剂科工作人员要 积极寻找可购进的相似疗效的替代药物,注意不同药物药性的不同以及药物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的不同。并对替代药物进行严格审核,确定其可用于治疗同种病症。 对购进的药品,药剂科人员要对药品进行详细的检查核对,对于出现劣质或 三无药品则要坚决退回。对于品以及精神类药品要依据《特殊药品管理制 度》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入库后的药品要规范管理,依据药品药理性质、 用途以及剂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存放。同时也要做好防潮、防鼠蚁、防霉处理。药 品发放时要依据领药单进行,严禁出现发错药或发错剂量的情况发生。 2.3改善药剂科的工作服务质量 积极改善药剂科的窗口工作服务质量,树立以及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 极制定便民措施,如建立缺药登记本、提供便民药品袋、常用药品价格表等等。 药剂科工作人员在进行发药是要将药物的用法用量向患者做详细介绍,对于易引 一5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