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普教育活动总结
一直以来,我校以“为每一位孩子构建科学探究的乐园”为科普工作宗旨,全方位、系统地为孩子们创造享受科学教育的平台,狠抓科普教育。目前,科普教育参与的广泛性、内容的层次性、形式的多样性、时间的持续性,都已成为我校在实践中形成的科普特色。总的来说,近几年我校的科普工作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在每一个层面的活动中又设计了不同内容和项目,以便让每一位孩子在不同层面都得到有效地发展。
第一层面普及型科学活动
该层面的活动遵循了“人人有机会、人人都平等、人人能发展”的原则,将科学教育“面向每一个孩子”。
1、打造迷人的科学课堂。在常规科学课堂中,通过对教材的.大胆创新和精心的材料准备,引领孩子们在课堂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科学探究,上好每一堂课,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喜欢科学。我校科学教师队伍中有省名师培养对象____名,市学科带头人____人,市教坛新秀____人,他们业务能力强、素质好、热心科普教育事业,在他们的带领下,我校的科学教学扎实而富有活力,孩子们置身于浓浓的科学学习环境之中,随处感受科学教育的魅力。
第二层面技能训练型活动
这是为孩子们设立的第二个层面的活动,同时也是联系第一和第三层面活动平台之间的桥梁,让一些对科学有更多兴趣和爱好的孩子
第1页共6页
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技能培养的机会,在普及的前提下发展孩子的个性。
1、建立各种社团组织。因为课时的,常规科学课堂的时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在每周的协会活动设立了电子百拼社团、探索奥秘科技小组、三小爱好者俱乐部等等,让每一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都能找到聚会的场所,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交流自己的观点。
2、落实每月科普活动。每年初,学校以“在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提高”为指导思想,制定年度科普活动行事历,分月指导学生进行以课堂科学实验为延伸的科学技能训练。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随时参加活动。
第三层面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
由于前面两个层面活动的开展,很多孩子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激发。如何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体现科学教育的持续性和发展性,我们开辟了第三层次的活动,一方面让每一个想做科学研究的孩子都能得到指导,另一方面照顾了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让对科学有特殊爱好和有才华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层次的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导师制,学校教科研处负责管理学生的科学研究,小课题得到导师的确认以后可以向学校提出立项申请,学校还会发文给予立项,充分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学生们只要向自己的导师提出申请,就会得到导师的全程指导。导师会鼓励他们
第2页共6页
在科学课堂和生活中寻找研究的线索,了解已有的概念和认识,提出各种问题,集中探究的题目。但导师不会给学生直接的指示,而会用问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研究中去。
例如:____年____月____日上午,四(7)班的吴安东同学从仙都风景区石笋前水库带了一些桃花水母:它们的体形很小,像一把把小雨伞,大的跟一角钱硬币大小差不多,最小的只比指甲盖大一点点;它的身体非常柔软,而且是透明的,但是身体的某些部位带有点白色;它的身上有许多小毛毛,每当游动时会随着身体左右摆动起来,好像在水中翩翩起舞。于是他和几个同学决定对桃花水母展开研究。在导师的帮助下,他们确定了以下几个研究主题:
(1)、上网查询桃花水母的相关资料,了解有关桃花水母的知识; (2)、到发现桃花水母的石笋前水库实地考察,对水质和周围环境进行分析;
(3)、对该水库周围的水域和好溪进行实地调查,看看有没有桃花水母;
(4)、养殖捕捞来的桃花水母,对它的生活习性进行长时间观察; (5)、研究不同的水质对桃花水母生存的影响。后来他们完成的《-县仙都风景区石笋前水库桃花水母调查研究》获得市创新大赛一等奖并送省参评。
以上三个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全校掀起一股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的热潮,使学生科学素养得到普遍提高,也落实了普
第3页共6页
及科学的目标,提升了学校科学教育的质量。以近两年为例,我校学生科学研究成果在省、市、县级科学比赛中获奖达到____多人次。
小学科普教育活动总结(二)
1.引言
小学阶段是儿童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科普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科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次活动在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教育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活动设计
本次科普教育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预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预备阶段主要是 选拔活动的志愿者,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实施阶段主要是开展各种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科学实验、科学讲座、科学展览等;总结阶段主要是对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鼓励。
3.活动内容 3.1 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活动中安排了许多有趣且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和油的分离实验、气球膨胀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
第4页共6页
3.2 科学讲座
科学讲座是本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通过请来专业的科学家或教育者为学生们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和分享。在讲座中,专家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并以生动的例子和实验展示,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到的知识。
3.3 科学展览
科学展览是将科学知识以图文形式展示给学生们的一种方式。在科学展览中,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展板、模型和实物等形式,了解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和科技发展的方向。展览中的各种科学器材和装置也使学生们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3.4 科普游戏
科普游戏是活动中的另一项亮点,通过游戏的形式将科学知识渗透到儿童的生活中。活动中设置了一些有关科学的游戏,例如拼图游戏、找茬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学生们既可以娱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科学知识。
4.活动效果
4.1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许多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参与其中,并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
4.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第5页共6页
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关注问题、提出假设、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结论的科学思维模式。
4.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科普教育活动,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逐渐了解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了对科学的认识水平和学习兴趣。
5.活动总结和评价
本次科普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活动,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对科学思维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6.活动的不足之处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科普教育活动的内容还稍显单一和水平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科普教育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7.活动的启示与展望
小学科普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科普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水平,力争的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能力的提高。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