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古诗教学

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古诗教学

来源:宝玛科技网


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诗歌体裁的特点,从朗读训练、语言复述、借助绘画、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来进行诗歌教学,提高学生诗歌学习和文学欣赏能力。

标签: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朗读训练 语言复述 借助绘画 多媒体技术

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最美好的部分之一。古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大多文字简洁、意境优美、朗朗上口、易读易诵,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在教学实际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让学生将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理解诗意,将本来意境优美、充满美感、能诱发学生无限想象力的文学诗作变得味同嚼蜡。还有的教师将枯燥、深奥的古诗知识贯穿到教学中,比如,节奏的划分、押韵的要求、韵脚等,甚至还要求学生根据诗句的具体含义画出细致的节奏,这样认为增加学习的难度,只能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对诗歌学习产生倦怠感和敬畏感。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学习需求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学习的要求出发,调整教学策,制定出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文学审美情趣的教学方针,来优化古诗教学。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重朗读训练,加深学生直观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国传统教育非常注重朗读训练,都是先熟读成诵再理解其含义。这种学习方法有其弊端,但是在某种意义上符合小学生生理特征。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非常强的阶段,对于自己不理解的文字也能快速记一下来,作为知识贮备。在适当情境的激发下,他们能快速将眼前的情境与贮备中的文字联系来,来激活理解和思维能力,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朗读训练,通过教师范读、播放录音等形式,向学生直观展示朗读的方式,给学生一个模仿的范本。然后,通过学生自由诵读、指名读、诵读比赛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重音、情感等,在反复诵读中揣摩、感悟、理解诗意。直到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能够自然背诵。

通过这种方式背诵下来的诗歌,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意境,具有文学的美感,且不易忘记,能够成为学生终生的文学积累基础。当然,学生头脑中自然形成的诗歌意境,不一定与诗歌本意相符,余秋雨先生童年对《早发白帝城》的理解,就与诗歌本意相距甚远。但是,这种理解却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加诗歌学习的趣味性,为学生留下别样的美好回忆。

二、加强语言复述,提高学生语言再现能力

小学课本所选取的古诗要么具有画面感,要么具有故事感,向学生展示了美的场面、鲜活的生活情境或者生动的故事情节。教师在教学中,要设置“以美的

语言描述诗歌内容的学习环节”,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描述中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比如,在学曹植的《七步诗》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复述诗歌中描述的历史故事。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描绘不同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甚至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人物的服饰等等。同时,将诗歌放到那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文字背后所包含的悲愤和无奈的情感。语言和情感双重因素的互相促进,能极大提升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有些古诗词颇具画面感,如白朴的《天净沙·秋》。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散文般的语言来描述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景象,加强学生借助诗词对语言的锤炼和提升。通过对诗词内容的语言再现,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会作者的所寄予的情感,为学生在作文中借助景物描写寄托情感奠定基础。

三、借助美术绘画,丰富学生对诗歌的想象力

王国维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多古代名著诗人也曾在画旁写诗,在诗后作画,由此可见,诗、画作为文学和艺术联合体由来已久。我們在那些颇具画面感的诗歌教学中,可以设置让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画画的环节,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和自己对诗歌所展现情境的想象,用画笔描绘出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比如,《古朗月行》、《鸟鸣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悯农》等。对于学生绘画的形式不要过多的,可以是一幅完整的画作,也可以是几幅内容相关的图画。在这里的美术绘画不是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而是借助绘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对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的感受。比如,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时,在绘画环节,有的学生就采用了连环画的方式,表现了词中所描绘的场景和天气变化,和学生经常看的漫画的形式颇为一致,非常具有情节感和连贯性,表现的内容也丰富多样,远远超过词本身所表现出的内容。

这种借助诗歌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的教法,对学生作文中的景物再现、细节描写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绘画也能增加语文学习的多样性,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重要意义。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实现诗歌教学的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声、光、色彩、动态一体化的特征,备受学生的喜爱,尤其受喜欢热闹的小学生的欢迎。古诗作为一种深具文化内涵的文学样式,它展现的美丽景物、优美意境、别样情态,仅靠教师的一张嘴和一支笔难以生动形象地再现,必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多媒体技术是展现诗歌内容和营造优美意境的绝佳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通过画面、色彩、动态、音乐、朗诵等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示或诠释诗歌的内容,吸引学生沉浸在诗歌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通过眼、耳、脑多个器官的共同感受、互相作用,来综合感受诗歌的美妙意境,增加学习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比如,在学习《七律·长征》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红军行军作战的视频,并配乐朗诵诗歌内容,让学生切实感受的艰苦卓绝和老一辈家的的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元素在内,能让严肃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愉悦的心境下,快乐、高效地学习。

当然,语文教学是一门总是带着缺憾的艺术,总是有值得我们去完善、去改进的地方。关于做好小学诗歌教学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结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发展,不断去改进、发展、完善。但是,只要我们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人生信念,并积极投身到教学教研的探索中,我们就能探索出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