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0 河北医药2015年10月第37卷第2O期Hebei Medie ̄Journal,2015,Vol 37 Oct No.20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20.009 论著・ 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 顾涛马春平 陆亚东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全胸腔镜(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效果。 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心胸外科2009至2011年收治的91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VATS组39例,传统组52 例。VATS组采用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并发症情 况及随访36个月的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156.4±31.2)min]显著高于传统组[(120.5± 26.4)min](P<0.05),VATS组术中出血量[(210.6±51.4)m1]、胸腔引流量[(906.3±208.4)m1]、术后住院时间 [(1O.5±2.8)d]均显著低于传统纽(P<0.05);2纽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ATs组患者术后第1、3、5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VATS组患者术后共有9例(23.08%)患者出 现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传统组的46.15%( =5.135,P<0.05)。术后3年随访中,VATs组有患者失访1例,传统 组患者失访2例;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VATS组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中位时间18.00个月、传统组16.o0个 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3.348,P>0.05);VATS组3年生存率[69.23%(27/39)]与传统组[65.38% (34/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149,P>0.05);VATS组患者3年随访中位生存时间28个月,传统组患者 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2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408,P>0.05)。结论者基本一致。 VATS肺叶/肺段切 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远期预后与开胸手术患 【关键词】 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预后 【中图分类号】 R 7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15)20—3070—03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恶性肿瘤死亡 的主要因素之一,约占全世界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1/ 3。肺癌按照生物学行为分为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癌(non.small-cell carci- 例、左上叶舌段2例,右肺上叶8例、右肺下叶9例、右 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背段2例;病理类型:鳞癌7例、 腺癌30例、腺鳞癌2例。传统组男29例,女23例;年 龄42~76岁,平均年龄(59.3±10.2)岁;病灶部位: 左上肺8例、左下肺9例、左上叶舌段3例,右肺上叶 11例、右肺下叶12例、右肺中叶6例、右肺下叶背段3 noma,NSCLC),其中NSCLC占80% l 。对于具有手 术指征的患者来说,手术是其治疗的首要方法,其临床 常规术式为传统开胸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 延缓生存期,但术中出血量较多,对机体损伤较大。随 着高精度光学技术、高清晰度摄显像系统的发展,全胸 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叶/肺段 例;病理类型:鳞癌10例、腺癌39例、腺鳞癌3例。2 组患者年龄、病灶部位、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人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所有肺癌患者术前均经过x线 片、CT、MRI及病理活检确诊的肺癌患者;②病理检查 确诊为I、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③病灶<5 cm;影 像学检查为发现转移;④采用VATS治疗的患者具有 切除术已成为胸外科常用手术之一,由于其在临床应 用时间较短,且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相关报道较少, 仍有部分学者对其疗效存在质疑_2j。本研究对我院 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传统开胸手术与 VATS术,并对比其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全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证;⑤术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术前接受过放疗或化疗的患者;术 1.1一般资料以本院心胸外科2009至2011年收 治的91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患者意愿将其分为VATS组39例,传统组52例。 VATS组男21例,女l8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 (61.87±9.62)岁;病灶部位:左上肺5例、左下肺7 前检查已经发生转移的患者;既往有胸膜炎病史的患 者;术前CT检查发现广泛性胸膜粘连增厚的患者;术 后不能够接受随访观察的患者。 1.3手术方法 1.3.1 VATS:所有患者实施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 插管健肺通气,保持侧卧位。VATS组:患者保持侧卧 作者单位:215600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位时,肩下垫枕,腰下垫软挚,增加肋间隙。于腋中线 『可北医药2015年10月第37卷第20期Hebei Medical Joum ̄,2015,Vol 37 Oct No.20 307l 第7—8肋骨间行1.0 em切口,为观察孔,置人胸腔 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2 镜,检查肿瘤位置、大小与是否转移,确定位置后,于肿 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瘤处胸外部行4~5 em皮肤切口,为主操作孔,此处切 0.05)。见表1。 口长度较长易于手术操作与取出以切除的肺叶。在肩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 i±s 胛下行1.5 cm操作切口,为副操作孔,不撑开肋骨。 组别 术专 血量胸 术后篙时间 管 置入无损伤卵圆钳与分离钳进行手术操作。.分离肺叶 VA fs组(n=39)156.4±31.2 210.6±51.4 906.3士208.4 10.5±2.8 10.5±5 2 粘连,游离病变肺叶,使用电灼处理叶裂,切除肺叶。 堡丝望 :墼 : :! !!: 塑:! 塑: 坚:! !: : !: : t值 5.936 10.356 6.704 6.011 0.615 清扫淋巴结后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胸腔。经观 P值 <0 001 <0.001 <0.00l <0 001 0.519 察孔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关闭胸腔并缝合切口。 2.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观察VATS组患者术后 1.3.2开胸手术:对照组:根据病变位置选择第5或 第1、3、5天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P< 第6肋间隙进胸,行约20 em的后外侧切口,保留前锯 0.05)。见表2。 肌,断第6后肋,撑开肋骨后实施肺叶切除与系统性淋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观察 ±s 巴结清扫。常规方法切除肺叶,清扫淋巴结后用 0.9%氯化钠溶液冲洗胸腔。 1.4术后处理术后将切除的病灶送病理检查。2 组手术均实施上叶切除留置2根引流管,下叶切除留 2.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VATS组患者出现术 置1根。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无漏气且 后并发症9例(23.08%),显著低于传统组(x = 24 h引流量小于100 ml则将其拔出。 1.5观察指标及随访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5.135,P<0.05)。见表3。 袭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 数目;术后第1、3、5天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术后36 个月随访观察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 1.5.1 PFS:PFS是指患者从首次治疗到观察到有客 观证据证实的疾病进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 间隔。 1.5.2总生存期(overan survival,OS):指患者首次治 2.4 2组患者术后3年随访观察结果比较术后3 疗到由于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在随访截止日期仍存 年随访中,VATS组患者失访1例,传统组患者失访2 活的患者将以随访截止日期作为截尾数值进行分析。 例;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VATS组3年PFS 1.5.3 VAS疼痛评分_3 J:采用一条长10 em的游动标 中位时间为18个月、传统组16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 尺,一面两端分别标记0分、10分,0分表示完全无痛, 统计学意义(x =3.348,p》0。05)。VATS组3年生 10分表示疼痛剧烈。让患者在标尺的另_面标出能 存率与传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 代表自己疼痛的位置,由同一名医师读出数据。 0.i49,P>0.05);2组患者3年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 1.5.4术后随访:主要采用电话、登门随访的方式,患 统计学意义()( 3.408,P>0.05)。见图1、2。 者每隔2个月主动到医院门诊接受随诊检查,观察患 者的疾病进展情况。 1.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 料以 ±s表示,采用两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 用x 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 艘蚺避艟生群时期f , 辅协时阿‘H) 时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 图1 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函数图 图2 2组患者3年中位生存 学意义。 ’ 函数图 2结果 3讨论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VATS组手术时间显著 肺癌是胸外科常见疾病,且绝大部分为非小细胞 高于传统组(P<0.05),VATS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 肺癌 大约占所有肺癌的80%左右,发病年龄主要集 医药2015年10月第37卷第2O期Hebei Medical Journal,2015,Vol 37 Oct No.20 中于中老年人,患者会出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等临 床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与健康 ]。肺癌的发生 是以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为基础的多步 骤、多阶段过程,与患者的遗传、吸二手烟以及环境因 素具有密切联系。肺叶切除术是胸外科常见的术式, 也是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J。传统开胸手术治 疗是临床常规术式,切开胸部各层肌肉,对肋骨造成牵 拉与断裂,术后极易出现胸痛与肌肉僵直,严重影响患 者心肺功能 J。故此,本文选择新型手术即VATS肺 叶/肺段切除术进行肺癌治疗。 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法, 属于微创外科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对机体免疫抑制与干扰较小等优点 ]。 VATS术在临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几 点 。(1)胸腔镜的放大成像系统与精密的腔镜操 作器械,扩大了手术视野,减少开胸手术的创伤,提高 了手术操作准确性,且对周围正常组织与器官的损伤 较小,减轻肺功能损伤,保护了患者的肺功能。(2) VATS术的切口较小,对肌肉离断较少,不破坏胸壁的 完整性,且不影响肋骨,手术操作细致,减少术中出血 量。(3)VATS术不断分离胸壁肌肉,对呼吸肌及其辅 助肌群的损伤较小,对呼吸功能的较小,对心肺功 能影响减轻。对肺功能损害较轻的表现为患者早期对 皮肤、肌肉损伤小,疼痛较轻,早期可下床活动与咳嗽 排痰,促进肺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4)可对纵 隔淋巴结转移进行充分清扫,有效控制患者机体内残 存的癌细胞,降低肿瘤生长与复发率,利于机体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VATS组的手术时间高于传统组,且 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均 低于传统组(P<0.05),但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 无差异性。这可能与腔镜下手术野集中且放大倍数有 关,灵活调整镜头可在术中做到无死角手术,辅助超声 刀沿淋巴外膜的钝性游离较大而减少术中出血量。同 时,胸腔镜手术不行开胸,减少了开、关胸操作时间,避 免了流血量。本研究还发现,VA 组患者术后出现 肺不张、肺炎、漏气、支气管胸膜漏、脓胸、心律失常等 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2组患者3年生存率与 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 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治 疗的根治性、安全性与传统开胸手术相似,且术后康复 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报 道 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对于非小细胞 肺患者的治疗,建议实施VATS术,有助于杀死残留的 癌细胞,对组织创伤小,利于肺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VATs肺叶/肺段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 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远期生存率方面无太大差 异,但VATS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 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机体疼 痛,促进康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胜平,胡卫建,谷电雷.两种手术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对照研 究.临床肺科杂志,2014,49:1663.1667. 2孟庆山,唐东方,李昌盛,等.I期非小细胞肺癌电视胸腔镜与开胸 肺叶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对比.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8-9. 3梁宇强,黄健,王茂生,等.电视胸腔镜在I一Ⅱ期NSCLC切除中的中 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14,49:874—1877. 4张志强,王洪江,庞作良,等.电视胸腔镜肺癌手术与开胸手术淋巴 结清扫的研究.医科大学学报,2014,37:328-331. 5范兴龙.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及预后 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13,51:173—175. 6田文鑫,佟宏峰,孙耀光,等.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术后 血清VEGF、MMP-9变化的研究.中国肺癌杂志,2014,17:24-29. 7王光宇,初向阳,李国,等.单操作孑L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癌根治术 对早期肺癌淋巴结清扫及疗效的对比研究.中国医药,2014,9:37- 40. 8臧鑫,赵辉,王俊,等.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临床I/Ⅱ期非 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对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285— 289. 9赵云鹏,丛波,赵小刚,等.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及生存的meta分析.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4,30: 467472. 1O陈志军,杨国才,王烈,等.全胸腔镜下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 细胞肺癌.浙江医学,2014,13:1462—1464. (收稿日期: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