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分析及护理
通过比较中心静脉置管与PICC置管,说明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点,并分析其堵塞的原因,就其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nd PICC catheter,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dvantages, an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blocking, give corresponding nursing on its reason.
Key words:Central venous catheter;Blockage reason; Analysis; Nursing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中深静脉置管术的应用日渐广泛。目前,深静脉的穿刺方法众多,例如外周置放套管针、锁骨中心静脉置管及PICC等。然而,锁骨下静脉多数粗壮,成人的静脉直径宽达2cm,其虽不浅,但往往处于持续充盈状态,其周围由结缔组织稳固,血管不容易塌陷,更容易穿刺。另外,CVC(central venous catheten)是经颈内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也是肿瘤患者无法置PICC时采取的重要的措施之一。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上腔静脉)的导管(CVC),用于浅静脉穿刺困难,恶液质及抗肿瘤用药或输入有刺激性的患者,且操作成功率比较高,导管费用较低等优点[1],被广泛应用于ICU、血液科等临床科室。化疗时采取给予置CVC,保证患者多程化疗及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极大方便了患者的治疗,降低了因化疗引起静脉炎的发生。深静脉置管后诸并发症中,以导管堵塞发生率最高,近期可达21.3%[2]。研究发现,PICC置管隧道长、导管细堵塞发生率高于CVC导管,导管堵塞与血液反流、导管扭曲、导管打折、药物结晶沉淀和异物颗粒堵塞有关[3-6],保证导管的通畅是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关键。导管堵塞的判断标准:①部分堵塞:能够输入液体,但不能抽出回血;②完全堵塞:既不能输入液体,也不能抽出回血。
1 导管堵塞常见原因
1.1 血凝块堵塞。
1.2 输液物质黏附于管腔内壁所致的堵塞。
1.3 封管方法不正确。
2导管堵塞常见原因分析
2.1 封管液及技术操作不当封管液一般选取等渗盐水及稀释肝素液,例如液量较少,推注的速度较快或较慢,使用时导管针内正压值未达到,引起血液回流,致导管口堵塞。
2.2 药物配伍禁忌导致产生配伍微粒的主要原因就是药物pH值得差别,其产生的微粒会堵塞导管尖端。例如,临床中常使用的pH值为2.5~4.5的万古霉
素溶液,当期与碳酸氢钠、氨茶碱等药物配伍时,常因pH值变化而产生沉淀且析出,引起了有形成分聚集在导管内。温度、光强、湿度等的改变也是药物中微粒形成的影响因素。故此,不依照配伍要求配置药物,也是导致导管堵塞的重大因素。另外,脂溶性及高浓度的液体,较易附着于导管壁上,深静脉置管的时间越长,其管腔内部更容易出现部分堵塞或完全堵塞的情况[7]。
2.3 多数患者的稠度较高,因未及时得到冲洗,导致管腔内产生的血栓一起堵管。
3护理
3.1 预防措施
3.1.1 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换药,若有污染或潮湿及时更换贴膜或纱布。为防止导管受压、打折,导管外露的部分应盘成S型或U行固定,并对肢体进行相对固定。
3.1.2 使用可来福接头所有行置管术患者尽量都选择可来福接头,其可保证管内的正压值,减低血液回流的发生率。
3.1.3 正确通封管方法①封管方法选择正压封管法,即推封管液的同时退针,让液体充满管腔内,选择>10ml射器,30ml安全性更高。②封管后重启用时,若液体滴人不畅,切勿用力捏挤导管,以免将小的凝血块挤入患者血循环系统内而引发栓塞。正确通管,用内抽有5ml生理盐水的30ml注射器回抽,若有血丝或不溶的血块抽出,再用20ml的生理盐水正压将血推进血管,接上液体输注。
3.1.4 遵循药物配伍原则 ①两种及以上药物推注/输注时刻采用以下步骤进行:生理盐水、药物、生理盐水、药物、生理盐水;②对配药环境及配药装置进行改善,减少微粒的发生;③在一些脂溶性或高浓度液体如脂肪乳、5%的葡萄糖等进行滴注的前后,先使用生理盐水进行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使液体在导管内部形成小漩涡,加强冲洗效果。对于血液黏稠度较高的患者,用20~30ml生理盐水做冲管液,冲净血管内的药液和血液,另要增加冲管次数。
3.2堵管处理
3.2.1 应用尿激酶疏通导管堵塞 尿激酶具有抗栓、溶栓作用,它可以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不仅能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亦能降解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V和凝血因子Ⅷ等,从而发挥溶栓作用。它是一种高效的血栓溶解剂,临床上常用于脑血栓的疏通等,同时,该药品也是人体中存在的一种蛋白质,使用的不良反应较小,故使用在静脉导管栓塞的疏通中安全、有效,且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方法。疏通导管的最佳时间是堵塞后的12h内。方法: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每支含量为10 O00U的尿激酶稀释为500U/ml,后注入CVC或PICC导管内,使用负压回抽,促使血栓与
药液断面充分接触,逐段溶解,直至导管最终被疏通。
3.2.2 注意事项 ①稀释尿激酶应选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不得使用酸性溶液,避免降低药效。②在尿激酶溶解血栓后,将全部稀释液抽出,以防止血栓再进入体内。③尿激酶稀释液在注入导管时充满导管即可,量不应过多,避免特殊患者引起出血等不良反应。④ 已配制的尿激酶稀释液在室温下(25℃)8h内使用,冰箱内(2℃~5℃)可保存48h。
参考文献:
[1] 常丽英,于青,刘玉美.CVC导管输液二种封管方法的临床比较[J].中國现代药物应用,2012,21(108).
[2] 王秀荣,蒋朱明,马恩陵.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回顾[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2):133—134
[3] 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3,83(1):31-33.
[4] Alonso-Echanove J, Edwards JR,,Richards MJ,et al.Effect of nurse staffing and antimicrobial- impregna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on the risk for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3, 24(12): 916-925.
[5] 张莉,闫廷容,周家梅,等.PICC与CVC置管在胸心血管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65-1766
[6] 闫廷容,张莉,周家梅,等.PICC与CVC置管在胸心外科高龄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23(4):411-413
[7]郭斌,满国彤.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