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临床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手术病理分期以及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预后回顾性分析。结果 例患者存活5年以上者49例,死亡15例,总生存率为76.6%。肌层浸润程度、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对预后有明显影。结论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估,以提高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正确地选择术式及术后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肿瘤分期;疗效
子宫内膜癌是临床上女性生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1]。在妇女癌排名中已居第4位。子宫内膜癌由于对化疗不敏感,手术仍然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治疗方式,手术以及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治愈率为70% 左右[2]。术式的选择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回顾性分析例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不同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以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例患者,患者年龄34~60岁,平均44.6岁。患者肥胖者9例,合并糖尿病者5例,高血压者6例,不孕者3例。FIGO临床分期中原位癌8例,I A期2例,I B期5例,I C期7例,ⅡA期9例,ⅡB期11例,llIA期8例,llIB其6例,llIC期6例,Ⅳ期4例。其中膜样腺癌43例;浆液性腺癌8例例;透明细胞癌7例,腺癌伴鳞状上皮化生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一般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逐步出现阴道流血及排液、疼痛等。13例患者出现下腹疼痛;32患者出现阴道排液,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多,多是血性或浆液性,合并感染者出现恶臭、脓血样分泌物;49例患者出现中阴道流血,量不大的绝经后出血;未绝经者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部分晚期患者表现出消瘦、贫血、恶病质等症状。体检:早期无明显异常;晚期可出现子宫增大,癌组织自宫口脱出,质脆且易出血。肿瘤浸润时,可扪及不规则结节状块物。出现官腔积脓、触痛。
1.2 治疗方法 例患者中手术治疗为60例,4例患者为单纯行放射治疗。其中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9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部分大网膜+阑尾切除术,30例行次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LN清扫,16例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LN清扫。
2 结果
例患者存活5年以上者49例,死亡l5例,总生存率为76.6%。肿瘤分级越差,分期越晚以及病变范围越广,患者预后越差,生存率明显下降。
3 讨论
我们知道,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之中,术前分段诊刮是子宫内膜癌最有效诊断方法。临床上由于阴道B超的广泛使用,可以准确地测量内膜回声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因此作者对于临床上有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者绝经后阴道出血,特别是B超提示患者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厚(未绝经者>10 mm,绝经后子宫内膜<5 mm)者,则需要应尽快行诊刮术,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根据临床资料统计:局部复发、淋巴血管扩散以及生存率都与癌浸润深度都有密切关系[3,4]。其中深肌层浸润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的预后因素,浸润深度对淋巴结清扫形式和范围有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肿瘤浸润深肌层则更容易向淋巴途径转移;因此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判断癌浸润深度的方法目前主要有B超和MRI。而MRI判断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的效果高于盆腔B超, MRI判断子宫肌层深度同时可以提示盆腔淋巴结情况,因此对术前评估肌层浸润及指导手术范围有重要意义。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的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具体情况,可以采取针对性的不同治疗手段。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临床分期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对于I期患者多采用子宫全切加双附件切除术,另外再加上选择性的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Ⅱ期患者则需要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双附件切,再加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llI期、Ⅳ期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应该常规行盆腔、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也存在广泛的分歧。一般认为,由于临床上I~Ⅱ期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 ~3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为6% ~14%。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应该常规行盆腔、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也存在广泛的分歧。
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和化疗,我们知道子宫内膜癌对放射极为敏感,放疗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根据资料统计,对患者单纯采用放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50% ~60%。同时对患者联合使用手术治疗和放疗,治疗效果更好,辅助放疗能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率。llI期、Ⅳ期患者行手术切除大块肿瘤后, 可有效减少肿瘤负荷,化疗也是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中的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氟尿嘧啶和长春新碱,其中较为常用的是顺铂和阿霉素。存在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相对来说容易发生盆腔外复发,全身化疗有助于预防肿瘤组织的远端转移。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精装本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844.
[2] 吴鸣,沈铿,郎景和.子宫内膜癌206例临床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620621.
[3] 郭华伦,李诚信,刘明圭,等.子宫内膜癌149例临床与随访资料回顾分
析.江西医药,2000,35(3):3.
[4] Gretz HF,Economos K,Husain A,et al.111e practice of suisin staging and its impact on adjuvant treatment redmmend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age lendometrial Carcinoma.Gyhecol Oncd,1996,.61(6):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