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农业科研单位国家基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

农业科研单位国家基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

来源:宝玛科技网
第37卷第l期 2018年 2月 农业科技管理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1.37.No.1 Feb, 2018 文章编号:1001—8611(2018)01—0037—04 农业科研单位国家基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 马 帅 周 晶 徐兵强 蒲金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体现一个科研单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文章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 所为例,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管理和资助情况等方面着手,深入剖析农业科研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大引导、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精细组织策划、完善文本质量 等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和提高资助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Considerations on Management of the National Foundation Items of China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a Case Study of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Ma Shuai Zhou Jing Xu Binqiang Pu Jinji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Hmkou,571 101 China) Abstract:Competition for funding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 ̄ion of China(NSFC)has been an important aspect to measur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a scientiic research instfitution.Taking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an example,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NSFC management in agriculturl a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analyzed in the paper from its application management and funding situation.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were put orward to improve tfhe fund management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for funding by the NSFC,such as strengthening guidance of policy, raising the recognition,intensifying training of talents,boosting innovation ability,refined organization and plan,improving quali ̄of application documents,etc. Key Words:Academy and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NSFC;Management;Existing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49/J.CNKI.ISSN1001—8611.2018.01.011 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依托于科技创新的支撑,科 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新时期,为推进现代农业 象,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围绕种质与基因资源、作物 遗传改良、微生物工程、天然产物化学、热带生物质 能源、甘蔗产业技术、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转基 因生物安全等8个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 研究工作。笔者通过对热科院生物所国家基金项目 管理的综合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 的快速发展,各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以强化基础 研究为抓手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家基金”)是我国支持基 础研究最为主要的渠道之一,在推动我国农业科研 单位的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和提升科技创新能 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n 。因此,国家基金常被 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加强农业科研单 位国家基金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作为衡量一个科研单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指 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以 下简称“热科院生物所”)是国家级非营利性科研机 构,其主要从事以重要热带作物、生物资源为研究对 1 热科院生物所历年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和资 助情况 热科院生物所自2003年建所以来共获批129项 收稿日期:2017—10—16 作者简介:马帅(1985一),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科研管理。 ·38· 农业科技管理 第37卷 国家基金项目,获批总经费约4 947万元。2003~ 2009年,热科院生物所可以申报国家基金项目中的 约4 095万元(见表1)。从申报数量来看,每年的申 报数量相对稳定保持在50~70项;从批准率来看, 最高为23.53%,最低为10.45%,仅2010年和2011年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自2010年开始不可以申报。文 章重点分析2010年以后的申报资助情况,2010~ 2017年,共获批85项国家基金项目,其中,面上项目 38项,青年基金项目42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项 目3项,国际合作与交流一般项目2项;获批总经费 高于国家平均批准率,2012年之后均低于国家平均 批准率(见表2);从获批经费来看,2014年获批经费 最高,达876万元,2016年最低,仅为316万元。 表1 2003—2017年热科院生物所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项 据统计,热科院生物所共有84位科技人员获得 过国家基金项目资助,占全所科技人员的55.62%。 2003年至今,共有6位科技人员每人获得4项国家 基金项目资助,5位科技人员每人获得3项国家基金 金项目获批指标按照研究室、研究组进行分配,并与 研究室、研究组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指标。将 各研究室、研究组的国家基金项目任务指标完成情 况直接纳入团队年底绩效考核,与团队评优以及下 一项目资助。在80后科技人员中,有45位申报过国 家基金项目,其中,有23位获得过资助,获批比例为 51.1l%,5位获得面上项目资助,青年人员获得连续 年度配套经费直接挂钩。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 在全所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人人有责、人人重视 的氛围。 2.2细化申报组织程序。提升国家基金项目文本写 作水平 国家基金项目的评审,主要是由评审专家 对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文本优劣的直观判断。因而文 本的质量直接影响评审结果,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 资助的比例相对较低。按研究对象进行统计,木薯 29项,占22.48%;橡胶28项,占21.71%;微生物l9 项,占14.73%;香蕉15项,占11.63%;番木瓜9项, 占6.98%;黎药8项,占6.20%;甘蔗6项,占4.65%; 微藻4项,占3.10%;拟南芥4项,占3.10%;其他7 项,占5.42%。 提升文本质量尤为关键。2014年和2017年,热科院 生物所通过提前谋划,细化申报组织程序,将国家基金 项目的申报工作分申报人、研究组、研究室、所科技 处四级进行管理,设定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要求研 究组对项目选题进行把关,研究室对室内申报人员文 本撰写、创新点凝练进行指导,所科技处邀请所内外专 家对申报文本进行集中评审,面对面交流,现场反馈 2热科院生物所国家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经 验做法 2.1 层层签订责任书。提高思想认识。确保工作落到 实处为强化国家基金项目管理,确保获批数量,热 科院生物所与院机关签订重点工作责任书。例如, 2017年将“国家基金项目获批数量不低于l0项”作 为一条重点T作的任务指标列入责任书中,并将任 务指标的完成情况与单位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同 时,热科院生物所为确保任务指标的完成,将国家基 修改意见,同时聘请专家对创新性强的文本进行跟踪 修改。2017年,有25项申报项目按照所要求参加前 期评审管理,其中,8项获资助,批准率为32.00%;45 项未参加的仅4项获资助,批准率为8.89%。2014 年,有55项申报项目按照所要求参加前期评审管 第1期 马帅等:农业科研单位国家基金项目管理中的问题与思考 ·39· 理,其中,l4项获资助,批准率为25.45%;9项未参加 的仅1项获资助,批准率为11.11%。从批准率来看, 得对待基础研究的态度模糊和摇摆不定,甚至轻视 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工作得不到认可,在创收压力巨 大的情况下,很多基础研究人才不得不转行做应用 以此提升科技人员整体国家基金项目文本写作水 平,效果较为明显。 2.3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整合优势资源热科院生 物所曾承担过关于木薯的国家973项目,在木薯的 基础研究方面具有自身特色和较强实力。近年来, 研究。二是青年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一方面, 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待遇以及科研氛围的影响,很 多优秀人才先选择大学,再是科研单位,先选择大城 市,再是边远地区,导致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弱势; 另一方面,缺乏用于青年人才培养和国家基金培育 的自主经费,加之研究团队之间实力参差不齐,导致 木薯研究团队在前期973项目团队的基础上,整合 所内优势人才资源,扩大人才队伍;结合研究室、研 究组的设置,重新细化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分工协作; 强化理论基础研究,注重延续与积累。目前,木薯领 域共获批29项国家基金项目,热科院生物所获得的 3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均是木薯研究领域。 3 国家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 问题 热科院生物所致力于热带农业的基础性研究,在 多年的研究积累下,2010年和2011年,虽然没有了 国家基金项目中的地区基金类项目的申报资格,但 仍能获批l2项和14项的资助,资助率高于国家平 均水平,获批数量远高于热科院其他兄弟单位,这在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热科院生物所当时在基础研究方 面的实力和优势。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热科院生 物所在木薯、橡胶、香蕉等特色热带经济作物的基础 研究方面具备较强实力。然而,党的以来,习 **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全国各个农业科研单位为提升 原始科技创新能力,都加大了对基础性研究的投人 力度,其他单位基础研究实力的快速提升使得热科 院生物所的优势逐渐退去。虽然热科院生物所在 2012年、2014年、2015年获得过3项200万元以上 的国家基金国际合作项目,2014年获得历年数量最 多的l5项,但资助率还是很难超过国家的平均资助 水平。在资助类型方面,未获得过重点项目、优青、 杰青等类型项目资助。从人员获资助比例来看,科 技人员中仅半数人员获得过国家基金项目的资助, 在84位获得国家基金项目资助的人员中,仅27位 获得了后续的资助,比例仅占三成。在8O后青年科 技人员中,获得连续项目资助的仅3人,占申报总人 数的6.67%,科技人员获后续资助的整体比例较低。 综合分析,影响热科院生物所国家基金项目资助 数量难有突破、资助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方面:一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度不够。近些年,市场 经济快速发展,院所成果转化和创收的压力巨大,使 青年人才难以快速发展,脱颖而出。三是研究对象 导致的自身弱势。以热带作物为研究对象在没有地 区基金类项目的支持下,与全国其他大作物相比本 身就存在研究基础的薄弱、研究队伍力量不足等问 题;在合作交流方面,也存在因研究对象小众的问题 导致一定的局限性;加之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数量的 稀少,缺乏管理经验,管理水平不高,跟不上发展的 步伐,使得国家基金项目的资助率难以提高,一些热 带特色学科也难以发挥优势。 4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家基金项目管理工作 的建议 4.1 加强引导,提高思想认识现代农业的快 速发展,离不开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科技创新首 先要营造重视基础研究的氛围,每个团队都必须把 一定的精力和人力投入到基础研究,持续积累,久而 久之方能有所突破。另外,提升国家基金项目管理 水平必须先从转变思想认识出发,通过加大绩效考 核、奖励、职称评定等中对国家基金项目的重视 度和倾斜力度,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从事基础研究的 积极性。通过的引导营造良好的基础研究氛围, 通过的持续推进保障基础研究的稳步积累 。 4.2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创新能力科技是关键,人 才是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是任何一个单位做好科学 研究的核心。紧密围绕单位发展方向和传统优势研 究领域,引育并重,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和团队建设。 一方面,着力引进单位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学科 带头人和顶尖创新团队;另一方面,重点对现有的人 力资源进行细化梳理,结合学科布局,整合优势资 源,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并通过稳定持续的 支持,重点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领军人才、基 础研究人才和团队 】。 4.3精细组织策划,完善文本质量在国家基金项 目的申报管理中,严格落实管理中的精细化:做到复 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流程化、流程化事情细致 ·40· 农业科技管理 第37卷 化 。一是帮助科技人员熟悉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 程序,掌握国家基金项目指南资助热点和动态;二是 邀请有多次成功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的经验丰富的专 家对相关领域的申报项目进行专业指导和经验传 授;j是重视上一年度专家评审反馈意见,对照专家 意见修改文本,并对有较好基础的项目进行重点跟 踪修改完善;四是加强单位内部科技人员之间的交 流,充分发挥本单位有经验专家的龙头作用,营造科 技人员之间相互借鉴学习、协助文本修改的良好氛 围。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文本质 量,进而提升获批率。 4.4扎实过程管理。保障科研积累 国家基金项目 注重科学研究的延续性,通常在面上、重点等类型项 目评审时,会重点关注前一个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 究情况,前期项目的完成情况与新申请项目是否资 助密切相关。而在国家基金项目的管理过程中,科 技人员常常只重视申报环节,却忽略了在研项目的 过程和结题管理。定期对在研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 督检查,是确保项目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有效手 段 1。要扎实过程管理,注重科研的点滴积累,持续奠 定基础,逐步提高下一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的获批率。 4.5重视学科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是 带动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建设的平台和基础,是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国家基金资助强调项 目研究的创新,加强学科建设,提升科技人员整体创 新能力,可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的 竞争力。优化学科整体布局,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 求的学科体系,整合资源,调整学术梯队、完善管理 制度u 。以优势带动、交叉互补、新兴推进来深化学 科建设,提升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打 造优势学科品牌,引进或培养高端学术带头人,充分 发挥优势学科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挖掘新兴学科, 建立新兴学科孵化平台,鼓励支持新兴学科的探索 发展;提倡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如天然产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相融合,可加深对活性成分合成机理的研 究。鼓励多学科联合攻关,通过种质资源学、遗传育 种学、植物保护、栽培学等多学科的大兵团作战,促 进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协同提升。 5参考文献 [1】陈晓芳,田真,刘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中几个 问题的再思考IJI.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1):39—41 『21蒋晓梅,武坚,秦荣艳,等.提高国家基金管理水平 促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以畜牧科学院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为例【J1.农业科技管理,2016,35(6): 12-15 f3]郝志鹏,黄丹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的若干思 考【J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1):16-18 【41解沛,刘振虎,王琳,等.“十三五”农业科研单位加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策略研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 为例f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6):16-18 [5】黎伟,王铁良,马云启,等.农业高校如何做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的依托单位『J1.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 45—47 f6】于迎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精细化管理探讨 『J1.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27—29 [7]孙琳玲,吴凡,仇群仁,等.南通大学加强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IJ1.中国科学基金,2015 (5):397—400 [8】刘梅.我校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体会【J1.中医 药管理杂志,2006,14(3):23—24 『91王晓萍,张燕,侯竞斌.解析基础研究对高校学科建设 的影响fJ1.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55—59 [10]李顺国,现民,董文琦,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承担省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效分析『J1.农业科技管理,2007,26 (2):11—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