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
设备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GWF-8JA型微粒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部门:质管部 题目:GWF-8JA型微粒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起草人: 序页/总页 1/5 新订:I版(20 ) 编号:SOP- 部门审阅: 年 月 日 批准人: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公司审阅: 年 月 日 执行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变更原因及变更记录: 颁发部门:GMP办 分发份数: 份 分发部门:质管部、设备部 1、目 的:建立GWF-8JA型微粒分析仪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
2、引用标准:《GWF-8JA型微粒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3、适用范围:适用于GWF-8JA型微粒分析仪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
4、责 任:质量管理部检验中心人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本规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5、 内容: 4.1主要技术参数 测试范围 通道设置 2~150um ≥2um、4~6um、≥5um、≥8um、≥10um、≥12um、≥25um、≥100um 最小进样体积 计数范围 检测微粒浓度 相对标准偏差 准确度 通道分辨率 搅拌速度 工作温度 电源 4.2开机清洗 4.2.1清洁取样窗口,并用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洗净取样杯、搅拌器、进样吸管。
4.2.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完成自检过程,显示开机界面,然后进入主菜单界面,按键分别在对应的标识下方。
请选择按键 默认 测试 设置 数据 清洗
4.2.3取一杯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台,捏住取样台下面的夹板,将取样台轻推至取样口处,对仪器进行开机清洗,按清洗键进入清洗界
≥0.2ml以上任意体积 0~9999999粒 0~5000个/ml RSD≤2%(标准粒子≥1000粒/ml) 规定值±10% ≥90%(≥10um通道) 0~2000转/分,分段可调 10~40℃ AC220V±10%;50Hz;≤100W
面,按自动键反复清洗进样玻璃狭缝(仪器默认为5次),清洗完毕,按返回键回到主界面。 4.3操作
4.3.1打开检品,倒出少许冲洗取样杯,冲洗后倒入不少于取样杯容积2/3的检品放入检品台上,左右移动搅拌棒,使之处于合适位置,关闭取样窗口门,静置待气泡消失后,按设置键进入设置界面,按转速键进入搅拌速度查看界面,按动数字键中的“←”和“→”按键对搅拌速度进行调节(300~500转左右),按返回键返回主界面。 设置界面
设置 ·系统设置 ·体积校准 ·搅拌速度 系统 校准 转速 返回
4.3.2在主界面下按测试键进入测试界面
测试项目 ·药典标准(输液) ·药典标准(针剂) ·单次测试 ·任意体积测试 输液 针剂 单次 任意 返回
4.3.2.1药液测试
4.3.2.1.1按动输液键进入药典标准测试的界面,按动数字键盘选择输液测试次数(3-9),首次设置保存后,以后即可无需设置,按动测试键后,
仪器按照设定的次数进行测试,每次取样量为体积设置中设置量(仪器默认5ml),仪器自动求得除第一次外的平均值,测试完成后按动打印键进入打印设置界面,按动资料键进入基本资料设置界面,对需要的样品检验信息进行设置,设置完成后按动打印键进行打印。打印完成后再按动返回键,返回主界面,继续进行下一次测试。 4.3.2.2特殊样品测试(如包材等)
4.3.2.2.1设置:主界面中按动设置→系统→通道进行通道设置,仪器默认为全通道,按上移/下移→选定取消不需要的通道,按确定通道设置完毕,按返回键返回设置界面,按体积键设置预进样体积,按键盘中“←”和“→”选定预进样体积,按设置键后,按数字键盘中数字设置预进样体积5.0ml,按确定键返回。
系统设置 ·通道设定 ·打印设置 ·时间设定 ·体积设置 通道 打印 时间 体积 返回
通道设定 √≥2um √≥10um √4-6um √≥12um √≥5um √≥25um √≥8um √≥100um 上移 下移 选定 确定 返回
4.3.2.2.2数据打印:主界面中按动测试→单次→打印测试完成。 4.3.2.2.3恢复设置:特殊样品测试完成后,恢复修改前的通道设置和预进样体积设置。 4.4关机清洗
4.4.1全部测试结束后将样品杯盛满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按动清洗键进入清洗界面,根据设定的清洗次数,按动自动键进入自动清洗界面对仪器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在清洗界面下,将进样针头脱离液面,按动排空键进入排空管路界面,仪器自动将残留在仪器内部的液体排出。 4.4.2关闭电源,套上防尘罩。 4.5注意事项
4.5.1测试过程中,仪器应远离电磁干扰源(例如移动电话等)防止磁场以及震动源干扰仪器工作。
4.5.2本仪器需厂家校准,使用过程中,严禁按动校准键,自行校准。 4.5.3严禁测试自来水等未经滤膜过滤的检品,以免引起进样玻璃狭缝堵塞。
4.5.4在测试过程中,搅拌速度不应过快,进样针头应尽量接近样品容器底部,与液面距离不少于1cm,以免产生气泡影响测试数据。 4.5.5每月进行一次全通道手动清洗或反冲,全面清理通道样品残液。 4.6及时填写分析仪器使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