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于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及卫生管
授课人: 授课对象:
理方面
县高中化学教研组:米吉提·阿布都热什提 各乡镇中学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辅人员
题目: 关于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及卫生管
理方面
授课人: 县高中化学教研组:米吉提·阿布都热什提 授课对象:各乡镇中学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辅人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进一步提高各中学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辅人员对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及卫生管理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提高各中学化学实验员和实验教辅人员对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及卫生管理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系统陈述发,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
【导入】 坐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那么研究化学规律就离不开化学实验,尤其是对初中生来说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学习的态度,有利于新课改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一、化学实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从事某项活动的原动力,学习也不例外,兴趣是激发学生热爱学习情感的催化剂,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于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初三学生来说,化学学科是一门全新
的课程和未知的领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从零开始,没有基础的好坏之分,因此学习兴趣是学好化学课程的关键。
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验动手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需要。化学课程有区别于学生从小学习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典型特征,它更接近现实、更科学、更具体。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物质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真实、客观地观察自然界中化学物质的魔力,更能够通过实验激发学生探索化学原理、追求化学奥秘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在教师做完实验演示后,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都渴望了解化学实验背后的原理,在他们眼里,化学反应如同魔术师手中的魔棒一样拥有无穷的奥秘。在教学中及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使学生对化学学习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之一。
三、利用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他们需要解决问题时开始的,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实验的设疑作用,使化学的实验内容和所学的知识具体化、条理化、问题化,具有引导、启发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通过设疑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四、利用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要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定要上好化学实验课,尤其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教师不能只图教学方便,用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组探究,更不能以实验室器材少为理由,而不做实验。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再进行探求实验,得出正确结论。这样既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又培养了自己动手的能力,甚至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能有意识地发现一些有探求性的问题。
【总结】 总之,化学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利用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思考】 那么做化学实验靠什么?? 靠的是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图片1:
图片2: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整洁的实验教学、科研环境,保障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保养与维护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和药品。 实验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关系到实验成功率。因此,作为实验教师应懂得教学仪器保养与维护的一般知识,掌握保养与维护的基本技能。 那我们在这里学习一下保养与维护实验室的实验仪器一些简单的方法: (一)除尘
灰尘多为带有微量静电的微小尘粒,常飘浮于空气中,随气流而动,遇物便附着其上,几乎无孔不入。灰尘附着在模型标本上会影响其色泽,运动部件上有灰尘会增大磨损,电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造成短路、漏电,贵重精密仪器上有灰尘,严重者会使仪器报废。 清除灰尘的方法很多,主要应依灰尘附着表面的状况及其灰尘附着的程度而定。在干燥的空气中,若灰尘较少或灰尘尚未受潮结成块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掸刷,软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仪器上的灰尘;对仪器内部的灰尘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气筒吹气除尘,也可用吸尘器吸尘; 对角、缝中的灰尘可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除尘。不过对贵重精密仪器,如光学仪器、仪表表头等,用上述方法除尘也会损坏仪器,此时应采用特殊除尘工具除尘,如用镜头纸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气潮湿,灰尘已结成垢块时,除尘应采用湿布拭擦,对角、缝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软大条剔除,再用湿布试擦,但是对掉色表面、电器不宜用湿布拭擦。
若灰垢不易拭擦干净,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进行拭擦,或进行清洗。
(二)清洗
仪器在使用中会沾上油腻、胶液、汗渍等污垢,在贮藏保管不慎时会产生锈蚀、霉斑,这些污垢对仪器的寿命、性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清洗的目的就在于除去仪器上的污垢。通常仪器的清洗有两类方法,一是机械清洗方法,即用铲、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学清洗方法,即用各种化学去污溶剂清洗。具体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着表面的状况以及污垢的性质决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仪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着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净的,另一类则是必须使用清洗剂或特殊洗涤剂才能清洗干净的。在实验中,无论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属哪一类,用过的器皿都应立即清洗。
盛过糖、盐、淀粉、泥砂、酒精等物质的玻璃器皿,用水冲洗即可达到清洗目的。应注意,若附着污物已干硬,可将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毛刷边冲边刷,直至洗净。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过动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洁精等与配制成的洗涤剂进行清洗。清洗时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涤剂也可清洗附有机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涤剂清洗后,还应用清水冲净。 对附有焦油、沥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机物的玻璃器皿,应采用有机溶剂,如汽油、苯等进行清洗。若还难以洗净,可将玻璃器皿放入碱性洗涤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浓度为5%以上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磷酸钠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热清洗。
在化学反应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属、氧化物、酸、碱等污物。清洗时,应根据污垢的特点,用强酸、强碱清洗或动用中和化学反应的方法除垢,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使用酸碱清洗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者应带橡胶手套防护镜;操作时要使用镊子,夹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净的玻璃器皿,最后应用毛巾将其上沾附的水擦干。 2. 光学玻璃的清洗
光学玻璃用于仪器的镜头、镜片、棱镜、玻片等,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影响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学玻璃,应根据污垢的特点、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的镜头,可用20%左右的酒精配制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从镜头中心向外作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划伤增透膜,损坏镜头。
清洗棱镜、平面镜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镜头的方法进行。 光学玻璃表面发霉,是一种常见现象。当光学玻璃生霉后,光线在其表面发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严重者将使仪器报废。光学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温度、湿度适宜,又有所需″营养物″时,便会快速生长,形成霉斑。对光学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为重要,一旦产生霉斑应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霉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氢二氯硅烷与无水酒精配制的清洗剂清洗,或用环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剂也能清洗光学玻璃上的油脂性雾、水湿性雾和油水混合性雾,其清洗方法与清洗镜头的方法相仿。 3. 橡胶件的清洗
实验仪器中用橡胶制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物,在沾有油腻或有机溶剂后会老化,使零部件产生形变,发软变粘;用橡胶制成的传动带,若沾有油污会使摩擦系数减小,产生打滑现象。
清洗橡胶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为清洗剂,而不能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清洗时,先用棉球或丝布蘸清洗剂拭擦,待清洗剂自然挥发干净后即可。应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清洗时应在较好通风条件下进行,注意安全。 4. 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种类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龙、有机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对有机溶剂很敏感,清洗污垢时,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清洁剂。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制的洗涤剂洗擦为宜。 5. 钢铁零部件除锈
钢铁零部件极易锈蚀,为防止锈蚀,教学仪器产品中的钢铁件常涂有油层、油漆等防护层,但即使如此,锈蚀仍常发生。清除钢铁零部件的锈蚀,应根据锈蚀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尺寸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机械方法除锈不易除净钢铁零部件,可采
用化学方法除锈,如用浓度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锈的部件,浸泡时加温至40~80℃为宜,待锈蚀除净后,其表层会形成一层防护膜,再将部件取出浸泡在浓度为0.5~2%的磷酸溶液中约一小时,最后取出烘干即可。 在实验室使用这类化学方法除锈中若操作稍有不当,反会损坏零部件,特别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实验室,除锈不宜多用化学方法,而应采用机械除锈方法,即先用铲、剔、刮等方式将零部件上的锈蚀层块除去,再用砂纸砂磨、打光,最后涂上保护层。
对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构成的零部件,其除锈方法可参照钢铁零部件的除锈方法进行。但应注意两点,其一,采用化学方法除锈时,应根据零部件材料的化学特性配制和使用不同的化学除锈剂;其二,除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构成的零部件的锈蚀,一般采用机械除锈方法为宜。
【思考】 上述的都是怎么保养或维护实验室里面的那些仪器的简单的方法,那我们在下面学习一下实验室的卫生怎么管理。 图片1:
图片2: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的地方,不但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而且还要务必使实验室保持清洁,为科学实验创造良好的环境,实验室卫生重在保持而不再打扫,各实验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后必须遵守以下细则,否则禁止其在本实验室进行实验:
1.实验室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整洁、文明、肃静。 2.进入实验室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实验室为无烟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不得吃口香糖,不得随地吐痰和乱扔纸张 。
3.参加实验的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室内卫生及良好的实验秩序。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做好清洁整理工作实验人员必须将工作台、仪器设备、器皿等清洁干净,并将仪器设备和器皿按规定归类放好,不能任意搬动和堆放。所有实验所产生的废物放入废物箱内,并及时处理,清理好现场。
4.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清扫。
5.实验室主任负责安排日常的卫生清扫、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实验室成员有参加本室清扫及维护保养仪器设备的义务。
6.实验室内各种设备、物品摆放要合理、整齐,与实验无关的物品禁止存放在实验室。
7.实验室为保持室内地面、实验台、设备和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必须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卫生制度,每年彻底清扫1--2次。
8.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各人实验台架、凳和各种设施摆放整齐,并经常擦拭,保持无污渍、无灰尘。 9.卫生责任人应对实验室桌面、地面及时打扫。注意保持室内场地和仪器设备的整洁卫生。
10.实验室内杂物要清理干净,有机溶剂、腐蚀性液体的废液必须盛于废液桶内,贴上标签,统一回收处理。 11.保持室内地面无灰尘、无积水、无纸屑等垃圾。 12.实验室整体布局须合理有序,地面、门窗等管道线路和开关板上无积灰与蛛网。
13.下班前必须搞好清洁卫生,关好门窗、水龙头,断开电源,清理场地。
14.不得将任何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15.对于乱摆放的实验药品、仪器等,实验室负责人有权没收或当做废品处理,实验工作人员不得有任何异议。 16.实验人员必须穿着实验服,在进行腐蚀性、有毒性的实验时,必须带防护眼镜、手套。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液,应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乱倒。
17.浓酸、浓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在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HNO3、HCl、H2SO4、HClO4、氨水时,均应在通风橱中
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和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18.有机溶剂及易挥发的有毒试剂及化学反应,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使用CCl4、乙醚、苯、丙酮、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一定要远离火焰和热源。使用完后将试剂瓶塞严,放在阴凉处保存。
19.汞盐、砷化物、氧化物等剧毒物品,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氰化物不能接触酸,氰化物废液应倒入碱性亚铁盐溶液中,使其转化为亚铁氰化铁盐类,然后作废液处理。严禁直接到入下水道或废液缸中。剩余剧毒易燃药品,应及时上交实验中心库房保存。
20.实验水盆、洗手盆应经常擦拭,保持本色。要防止因未随时冲洗而染色变污。试剂瓶、玻璃仪器及其他实验用品都要摆放整齐有序,做到既整洁又安全。
21.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关掉着火实验室的电源;迅速组织人员安全疏散;视火情大小采取湿布盖灭、防火砂压灭、灭火器灭火、开启消防栓灭火等适当的灭火措施;火情难以控制时要及时、提早拨打119报警;并在确保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相关人员搬移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及其它危险品;电话通知学院保卫处、学院办公室、系领导;组织人员到相关路口引导消防车赶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