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保定一模

保定一模

来源:宝玛科技网
保定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试题

12.假设某国 2012 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 5000万亿元,且价格与价值相符,2013年该国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货币发行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不考虑其它情况,2013年该国可能发生的经济现象有

①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②出现卖方市场 ③商品销售困难和商品流通不畅 ④物价基本德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3年2月5日,发布了《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促使企业成为科技人才高地,让企业引领科技创新。发布此《意见》的原因是

①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 ②是宏观的主体,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因素 ④市场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需耍加以弥补和调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农转非”,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模。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这说明推进城镇化

① 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差距

② 能够改善城镇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③ 将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削弱农业的墓础地位 ④ 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5.养老金“双轨制”是指对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最近,社科院发布调查显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养老金“并轨”呼声日高。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养老金“并轨”,这是因为

①“双轨制”会影响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激发生产效能 ③实现社会公平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物质保障 ④居民预期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16.2013年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完成交割。此案历时7个月,涉及金板高达151亿美元,是迄今为止国内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案。这说明

①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②海外并购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③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④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提高全球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

17.第十八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将讨论通过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稿和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建议人选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向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荐了全国政协倾导人员建议人选。这说明

①全国、、全国政协都要接受中国党的领导 ②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是的领导核心

③提出的方针、通过全国上升为国家意志,贯彻执行 ④中国党领导国家政权,全国、、全国政协行使国家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2013年新会风:全国期间,北京不封路,最大限度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交通,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这一会风新变化

①是国家尊重和保障的具体体现 ②说明我国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③体现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和进步 ④展示我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9.图6漫画表明

① 封建思想残余和旧的习惯根深蒂固 ② 封建文化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③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滋生唯利是图现象 ④ 落后文化会采用现代传播手段肆意扩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民之所盼,政之所为。2013年“”召开前夕,经过综合分析线上和线下调查结果,“收入分配”、“养老保险”、“房价”、“机构改革”等公众最关注的12个热点话题走进,一顶项百姓关切化为国家、行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调查研究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②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③重点问题的解决决定事物发展进程 ④公众的期盼是制定的出发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总**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荣誉连战及随访的各界人士时强调:“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两岸间胞共同来圆“”。这是因为

①两岸的统一中包含着利益纷争 ②团结统一会进发出强大力量

③两岸统一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④两岸人民是共圆“”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正式揭晓。航空英模罗阳、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最美教师张丽莉等获奖。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震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只有放弃找们的个人利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人生价值就越大

③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贵任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3.我国文化改革从改革之初就确立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十六字方针。下列古语中与十六字方针蕴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2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产重污染。

雾霾模糊了人们的视线,但对于当下中国污染现状的反思却格外清晰起来。此次我国中东部多省遭遇十面“霾”伏,虽然与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过程和气象条件有关,但根本上,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所累积的恶果,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l)结合材料,运用宏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12分)

3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舌尖上的浪费 舌尖上的节约 舌尖上的中国 200O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今天开始,做个“光盘族”吧!“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创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度、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12分) (2)结合材料,简述针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人们开展“光盘”行动,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0分)

(3)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建议。(4分)

4

保定市2013年4月8日政治模拟试题参

12——16 CABAB 17——21 DAABD 22——23 BC 38.(26分)

(1)(14分)依据: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市场调节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自发性、言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加强宏观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2分)。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及目标要求国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发挥宏观职能。(2分)。

建议:①运用经济手段,制定鼓励节能环保的经济和计划,发挥财政、税收的作用,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3

分)。②运用法律手段,通过有关环境保护的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规范生产经营者活动和市场秩序,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3分)。③运用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3分)。④国家宏观,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体系,充分发挥宏观手段的总体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分)

(2)(12分)①积极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多种途径,为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献计献策(3分)。②依法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推进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工作的深入开展(3分)。③自觉履行义务。树立公民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公民依法享有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权利,又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分)。④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政治责任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管理(3分)。

39.(26分)

(1)(12分)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3分)。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舌尖上的中国》满足了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3分)。③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分)。④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舌尖上的中国》吸收和借鉴了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了民族文化与世界风格的有机融合(3分)。

(2)(10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白觉选择性。倡导“光盘”消费目的在于反对浪费,厉行节约((4分)。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倡导“光盘”,表明人们认识到奢侈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2分)。③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人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倡导“光盘”消费,有利于人们绿色生活,绿色生产(4分)。

(3)(4分)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立足实践(2分)。②发挥正确意识(正确认识或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2分)。③重视量的积累,从今天开始,从我做起(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满分(4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