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o5期 第29卷 (总329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ALINSTITUTEOFJIIANPROVINCE No.05,2013 Vo1.29 T0tal No.329 如何加强高校考核管理,完善学业评价体系 贺超凯 (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针对高校学业评价不完善之处,如考核方式单调、考核内容片面、试卷内容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提出完善考核管理 制度、基于“四方形评定”的学业评定方法、合理的考核安排、克服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 关键词:考核管理;正方形评定;学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67l一158O(2O13)05—0o86—02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对学生进行 考核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考核可以检 查教学质量、评价并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促 进学校的发展。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 考核被管理人员广泛采用,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是否 能获得学分、奖励、毕业、学位的依据。如何采取切 实有效的措施,严肃考风考纪,规范考试管理,科学 范围和指定的重点、难点,考试内容被教材化、固有 化,层次性和区分度明显不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实践操作的情况由于不好操作,经常被忽略。对学 生的评价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三)题型安排不合理 试卷内容主要分为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论 述题等题型。试卷内容客观题型占比例较大,主观 性试题内容较少,有的试卷甚至没有综合性论述、辩 命题保证考试成绩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是高校 教育管理工作一个重要问题。 一、传统学业评价的局限性 教师是传统学业评价模式中的主体,学生作为 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考核过程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教师授课时间少,学生自学环节多,大部分科目的教 学活动在单个学期内完成,教师无法对学生有详细 全面的了解,导致学业评价受到教师主观影响较大, 评价结果片面。 (一)考核方式单调 传统学业评价模式的以闭卷考试为主,主要包 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水平评价也主要 由这两部分的成绩决定。平时考核环节应包括对平 时书面作业、实验操作等,现实中大部分高校的平时 考核以学生出勤率为主。这种单调的考试方式无法 准确反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无法客观反映学 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考核内容不全面 原理化、结构化的识记性知识在考试内容中比 例偏多,知识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师划定的 收稿13期:2Ol3—O3—06 析性分析等主观性试题。一部分课程考试回避实践 操作、实验等内容。 (四)考核安排不合理 受学期的时间,考试主要集中安排在期末。 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判定学生成绩优劣的主要标准。 期末考试一张试卷要涵盖一个学期的知识量,无法 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在短短 的两个小时内对学生己获取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 知识的能力进行判定,给出卷教师和应考学生以巨 大的压力。 (五)考风不正 闭卷考试的方式决定了无论学生有没有理解掌 握基本知识,只要能在卷面上写下正确答案,就可以 得分。部分学生有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的侥幸 心理,由于就业、升学、出国的压力,有的学生甚至冒 着被处分的危险作弊。 二、四方形评定”方法的学业评价 “正方形评定”模型是美国学者理查德・晒尔 森(Richard J.Shavelson)和玛利亚・爱瑞斯丽(Ma- 作者简介:贺超凯(1978一),男,河南永城人,南京邮电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86 ria Araceli)构建出的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业评价 模型。【 】 “正方形评定”是由构建、评定、观察和解释4 个要素组成,形成一个类似于“正方形”的封闭循环 系统,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概念分析、逻辑分析、认知 分析及定量和定性分析。各要素与分析方法紧密关 联,从而使整个评价过程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传统的智力=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霍华 德・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多元 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类型分成8种,分别是:语言 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 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对学生的学 业评价要从一元化上升到多元化。将“正方形评 定”的思想,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在《智能的结构》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学业评 价系统中,完善学校的学业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 核要贯穿教学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考核方式多样化 减少期末考试在学生成绩评定中所占的比例。 注重学习的过程考核,平时试验操作等所占比例要 增加。学生的8种智能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评 价,并将结果引入到最终学业评价中。 (二)考核内容科学 根据“正方形评定”思想的构建、评定、观察、解 释四个方面需要出发,完成要考核的内容。 1.构建是指对所要考核的内容进行操作性定 义。主要是:(1)理解问题或将问题等价转换;(2) 在相关问题解决方法中选择解决此类问题的方式; (3)搜索与问题有关的信息;(4)评价解决问题的方 式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考核时,要考核学 生知识掌握理解、对技能的操作运用、对知识发展规 律的认识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构成及发展。 2.评定是指在考核过程中,在完成了“构建”步 骤后,教师就要设计具体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其 中展现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完成具体任务 时,记录学生解决问题时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 表现,检测学生的行为是否与构建行为描述相吻合, 所以,评定是考核管理的关键环节。 3.观察就是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收 集整理学生解决问题时相关的行为表现。教师可以 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解 决方案时的抉择,解决问题的效率等信息,对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有更直观的认识。. 4.解释是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表现进行推论 的过程。教师要理解实际得到的信息,经过逻辑分 析、认知分析、定性定量分析、结合证据,对学生的学 习行为进行判断,得到结论。结论的全面性和客观 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推进教考分离 期末考试试卷内容不能以教师上课讲的重点、 难点或者课堂笔记为主。要客观反映学科的体系结 构,有较好的区分度。由非授课教师根据“正方形 评定”科学的决定试卷的内容、题型、所占分值,加 大主观题目的比例。教考分离制度可以很好的达到 这一目的。 (四)严肃考风考纪 严肃考风考纪。学校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要让 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克服投机取巧的念头。教师严 格执行考试规则,对违纪、作弊的学生,严肃处理。 让想钻空子的学生,无机可乘。 (五)完善教师测评-4】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学生对教师进行测 评,加强了学生教师的制约,杜绝一些不公平的评 价,保证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也促 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结论 考核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衡量教学 效果的重要尺度,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地重要基 础。要从各个环节上杜绝考核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健全和完善考核制度、提高组织工作水平、加快电子 试题库建设、严格实行教考分离,完善补考制度、重 修制度,具体、细化考核过程,促进考核管理工作的 规范化,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评价。 促进高校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对推进高等教 育改革、提高教学水平,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昌.关于高校考试模式改革的几点思考[J].江苏科技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于志,蔡敏.“正方形评定”:美国一种新型的学生学业评价 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8。(35). [3]梁小玲,谢东海,朱川曲.论高校课程考试与考试管理创新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4]吴秋风.制约高校考试公正的制度因素分析[J].武汉工程 大学学报.2009,(31). [5]孙佩瑜.高校管理中学生的参与权研究[J].高教探索, 2007,(3).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