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产动物疾病学 鱼病学 试题+答案

水产动物疾病学 鱼病学 试题+答案

来源:宝玛科技网
831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 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 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 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 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 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____________的物质。作为抗原必须具备的五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7. 常用的杀真菌药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消毒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杀寄生虫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常用的环境改良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二、 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非特异性免疫、增生、抗体、炎症、中间寄主

三、 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10分)

1. 由原生动物、蠕虫类和甲壳类等动物性病原引起的疾病称为侵袭性疾病。( )

- 1 -

2. 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来说,水体中的氧气越多越好。( ) 3. 水体的pH值越高,水中的NH3-N的毒性也越强。( )

4. 人工被动免疫是机体在接种疫苗等抗原后所获得的抵御相关疾病的能力。 ( ) 5. 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 ( )

6. 血清学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 7. 已发生原发性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同种病原的侵袭称为继发性感染。( ) 8. 斑节对虾的白斑病是由MBV感染所引起的。( )

9. 对虾养殖池发生原生动物疾病后,可用0.5ppm的晶体敌百虫进行治疗。( ) 10. 硫酸铜在软水中的毒性比在硬水中小。( )

四、 简答题(共32分)

1. 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防治过程中有哪些给药方法,分别简述它们在使用上的优缺点。(10分) 2. 简述一种复殖吸虫的生活史,并根据其生活史提出合适的防治方法。(8分) 3. 简述赤潮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方法。(7分)

4. 画图表示粘孢子虫的基本结构(壳面观),并分别标明各主要结构的名称。(7分)

五、 应用题(18分)

针对目前海南乃至全球病毒性虾病大量暴发并造成巨大损失的现状,请结合你的观点,详细谈谈在对虾养殖中病毒性虾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 2 -

试卷一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答案:

1. 病毒、细菌、真菌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线虫、绦虫、棘头

虫 蛭类。

2. 病原、宿主 环境; 潜伏期、前驱期 充分发展期; 完全恢复、不完全恢复 死亡 3. 毒力大小、存在状态和数量多少;机械损伤、夺取营养、分泌有害物质、压迫和阻塞以

及其他疾病的媒介。

4. 高,低;低,高;缺氧严重,轻度缺氧

5. 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注射法、浸泡法、口服法和喷雾法。

6. 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特异性、异物性、大分子胶体性、结构复杂性和完整

7. 染料类和制霉菌素;醛类、酸类、卤素类、和氧化剂(或表面活性剂)等;硫酸铜、硫

酸亚铁、敌百虫(小苏打或硫双二氯酚)等;生石灰、熟石灰和沸石粉(白云石粉、活菌)等。

评分标准:每答对1个空给0.5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答案

1. 非特异性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1),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

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1)。

2. 增生:指因细胞数量增多(1)而引起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1)。

3. 抗体: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1),在体液中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

异性反应的球蛋白(1)。

4. 炎症:指动物对各种致病刺激物引起损害作用(1)而表现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 5. 中间寄主:幼虫时期寄生的寄主(2)。

评分标准:每个名词解释2分,要点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每点内有小错误则酌情给

分。

三、是非题答案

√、×、√、×、√、√、×、×、×、× 评分标准:每题1分,答对给分,答错不给分,共10分

- 3 -

四、简答题答案 1. 第1题答案如下:

(1)药物悬挂法:又称挂袋(篓)法,将药物装于袋或篓内,挂于饵料台,以预防疾病的方

法。

优点:操作简单、用药省、对水影响小; 缺点:只能局部消毒灭菌。 (2)浸洗法:放入药液中浸一段时间、苗种消毒、转池、网箱等常用

优点:用药省、对水质危害少; 缺点:对水体病原无作用、操作稍繁 (3)全池泼洒法:将药物兑成一定浓度后全池泼洒。

优点:对病原杀灭彻底; 缺点:用药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 (4)口服法:将药物拌饵投喂.

优点:操作方便、可杀体内病原。 缺点:重病者无效、水体病原无效 (5)注射法:包括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

优点:药效好; 缺点:操作难、易伤鱼、幼苗无法使用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每答对1种方法给1分,每答对1种优点或缺点给0.5分。 2. 第2题答案如下:

答:以异形吸虫为例,其生活史和防治方法如下:

(1)生活史:成虫(鸟或哺乳类消化道) → 卵(小塔螺吞食) → 毛蚴 → 胞蚴 → 两代雷

蚴 →(出螺入水,侵入鲻科鱼类肌肉)尾蚴 → (鸟或哺乳类食病鱼)囊蚴 → 成虫

(2)防治方法:1) 驱鸟,以鱼投喂哺乳类时要煮熟; 2) 以0.7ppm硫酸铜杀灭椎实螺;

3) 以水草扎成把子诱捕椎实螺并将其杀灭。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答对生活史给5分;答对防治方法给3分(每小点1分)。生活史回

答不全或防治方法回答不准确酌情扣分。

3. 第3题答案如下:

(1)赤朝发生的原因有:1)海水中营养盐类增加;2)海水中有机质、维生素、铁、锰等

微量元素增加;3)水温升高;4)适宜的盐度和 pH值。

(2)赤潮防治方法:1)加强赤潮检测预报和重视海域环境保护;2)改善养殖技术和病害

防治技术;3)以硫酸铜或粘土等杀灭赤潮藻类。

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每答对1点赤朝发生原因或赤朝防治方法各给1分。

- 4 -

4. 第4题答案如下:

1. 孢壳;2. 囊间突起;3. 极囊;4. 极丝;5. 极囊核; 6. 胚核;7. 嗜碘泡;8.胞质;9.

褶皱

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正确绘出粘孢子虫的完整结构给3分;每正确标示出1个结构的名称

给0.5分(该部分最高给4分)。

四、应用题答案 答:

(一)治疗方法:对于病毒性虾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3分) (二)预防措施:对于病毒性虾病,目前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综合预防

1. 切断纵向传播:

1) 选择健康无病亲虾繁殖虾苗( 观察形态、检测活力和抗逆水力;用核酸探针等试

剂盒或PCR检测);(1.5分) 2) 培育SPR和SPF种苗;(1.5分) 2. 防止横向传播,避免病原的交叉感染

1)养殖水体彻底消毒,消灭水体残留病毒性病原;(1.5分) 2)有效杀灭和隔离蟹类等对虾病毒性病原的横向传播媒介;(1.5分) 3)有效控制养殖过程中换水的水质: a. 实行原水养殖;(1分)

b. 增设沉淀池和贮水池(约占养殖水面的1/3-1/5)(1分) 3. 加强养殖管理,控制养殖水体水质(水环境和病原):

1) 清池:冲洗→ 暴晒→翻晒3次以上→池底消毒(生石灰)→进水、消毒→培藻(1.5分)

- 5 -

2)加强水质管理,控制各种水质指标(pH值、盐度、DO、透明度、硫化氢、氨氮等)位于安全范围;(1.5分)

3)加强池塘管理: a. 增设贮水池和沉淀池;b. 充气系统(数量、方式、位置); c. 进排水系统(1.5分)

4)饵料管理:a. 保证饵料质量(质优,添加和中草药等);b. 准确计算用量,勿过量。(1.5分)

5)定期水体消毒和添加有益微生物等水体生态改良剂。(1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18分,要点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每个小点回答不完善的则酌情扣分。

- 6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 影响海产动植物病害的主要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 病原体的来源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病原体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3. 水产动物免疫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水产动物

的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______________;其中,特异性免疫又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4. 对患病鱼虾进行病原体检查时,材料应该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检查顺序是:

先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先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

5.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抗菌药物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水产药物的选择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 赤潮对海水养殖动物的影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8. 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原生动物病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三类,引起海水养殖鱼类疾病的吸虫类病原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类。

9. 对虾养殖中,养殖水体的最适pH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最最适DO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毫克/升、最适透明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厘米。 10.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已经发现的对虾的病毒性病原有20余种,请列出其中你熟

悉的六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中文或英文缩写填写)。

- 7 -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6分)

特异性免疫;血栓形成;萎缩;终末寄主;免疫反应;混合感染;泛池;赤潮

三、简答题(共32分)

1. 引起养殖鱼类的病原生物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别列举1-2种有代表性的种类。(10分) 2. 简述预防病毒性疾病的组织疫苗的制备过程(8分) 3. 什么是血清学反应,它有哪些特点?(7分)

4. 抗原的主要特性有哪些?作为抗体应具备哪些条件?(7分)

四、应用题(22分)

1. 有一个鱼苗暂养池发生了严重的鳃隐鞭虫病,现需用0.7ppm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2)进行治疗。该暂养鱼池长180米,宽120米,平均水深1.5米。请计算硫酸铜和硫酸亚铁的使用量;并简单介绍该药物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方法。(8分)

2. 某养殖场的养殖鱼类发生了严重疾病,欲请你去诊断,你将如何开展工作?(请写出工作步骤及具体操作细节和注意事项)(14分)

- 8 -

试卷二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填空题答案(每空0.5分,共30分)

1. 病原的侵害、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 和 机械损伤。 2. 原发性来源 和 次发性来源;经口传播 和 经皮传播; 机械损伤、争夺营养、分泌有害物

质、压迫和阻塞 和 其他疾病的媒介 等。

3.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和免疫监督等。非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 和 人工免疫。 4. 活的 或 刚死不久的;先 外 后 内、先 腔 后 实、先 肉眼 后 镜检。

5. 抗菌素、磺胺类、呋喃类、中草药 和疫苗 等,疗效高、毒性低、价格便宜 、使用方便。 6. 灭活疫苗 和 活疫苗(减毒疫苗);注射法、浸泡法、口服法和喷雾法。 7. 窒息、中毒 和 引起水质恶化。

8. 鞭毛虫、纤毛虫和 孢子虫 等三类;单殖吸虫 和 复殖吸虫 两类。 9. 7.5-8.5、5-6 毫克/升、30-40 厘米。

10. 对虾杆状病毒(BP)、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中肠腺坏死病毒(BMNV、BMN)、传染性皮

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肝胰腺细小病毒(HPV)、呼肠孤病毒(REO)、黄头杆状病毒(YHV)、白斑杆状病毒(WSSV)、桃拉病毒(TSV)等。(以上9种中答对6种即可)

评分标准:每答对1个空给0.5分,共30分 二、 名词解释答案

1. 特异性免疫:指机体对某一种或一类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所产生的特异性抵抗力(1分),它

是后天形成的,是生物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预防接种后产生的(1分)。

2. 血栓形成:指在心脏或血管内产生的血液凝固现象。(2分)

3. 萎缩:指正常发育的组织或器官,因各种原因而发生体积缩小(1分)和功能减退的现象(1

分)。

4. 终末寄主:成虫寄生的寄主。(2分)

5. 免疫反应:指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的(1分)特异性结合反应(1分)。 6. 混合感染:疾病是由二种或二种以上病原侵袭引起的感染方式(2分)。 7. 泛池:水产养殖动物因缺氧(1分)而引起的大量死亡现象(1分)。

8. 赤潮:由于海域环境条件改变,尤其是有机质污染导致海域富营养(1分),促进浮游生物,

特别是微小的藻类细胞大量繁殖和高密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异常现象(1分)。

评分标准:每个名词解释2分,要点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每点内有小错误则酌情给分。

- 9 -

三、 简答题答案 1. 第1题答案如下:

答:引起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原生物及其代表种类如下:

A.传染性鱼病的主要病原生物有(0.5分):

1)病毒(0.5分):如呼肠孤病毒、牙鲆弹状病毒等(0.5分) 2)细菌(0.5分):如鳗弧菌、溶藻弧菌等(0.5分) 3)真菌(0.5分):如霍氏鱼醉菌、水霉等(0.5分) B.侵袭性鱼病的主要病原生物有(0.5分): 1)原生动物(0.5分):锥体虫、隐鞭虫等(0.5分) 2)甲壳类(0.5分):鱼虱、鱼怪等(0.5分)

3)吸虫(0.5分):三代虫、双阴道虫、异形吸虫等(0.5分) 4)绦虫(0.5分):日本四吻绦虫(0.5分) 5)线虫(0.5分):拟嗜子宫线虫(0.5分) 6)棘头虫(0.5分):鲷长颈棘头虫(0.5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答对各要点后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 2. 第2题答案如下:

答:预防病毒性疾病的组织疫苗的制备过程如下:

病鱼组织(肝、脾等感染病毒粒子的组织)+ 0.85% NaCl→(3000rpm匀浆30min)→ 取上清液 + 800单位/ml 青霉素+ 800mg/ml 链霉素 → 加0.1%,32℃下灭活72h →得到组织苗→安全检测→效力检测→冷冻保存。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每答对1个步骤给1分。 3. 第3题答案如下:

答;血清学反应为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2分)。其主要特点有:

1) 抗原与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和交叉性(1分) 2) 抗原与抗体分子结合具有表面性和可逆性(1分) 3) 抗原与抗体为按一定分子比例结合(1分) 4) 抗原与抗体结合的二阶段性(1分) 5) 抗原与抗体反应的高度敏感性。(1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答对各要点后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 4. 第4题答案如下:

- 10 -

答:抗原的主要特性有:特异性(1分)、异物性(0.5分)、大分子胶体性(0.5分)、

结构复杂性(0.5分)和完整性(0.5分)。

抗体应具备的条件:1) 只有脊椎动物的浆细胞才能产生;(1分)

2) 必须有抗原刺激; (1分)

3) 能与相应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1分)

4) 其化学本质是一种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7分,答对各要点后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 四、 应用题(22分) 1. 第1题答案如下:

答:鱼池体积:180×120×1.5=32400(m) (1分)

-6

33

药物总量:32400×0.7×10吨/ m=22680×10吨=22.6(公斤)(2分) 硫酸铜用量:22.68×5/7=16.2(公斤) (1.5分) 硫酸亚铁用量:22.68×2/7=6.48(公斤) (1.5分)

配制方法和使用方法:用木桶或塑料桶混匀(勿用铁器),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2分)

-6

评分标准:本题共8分,答对各要点后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 2. 第2题答案如下:(14分)

答:1. 诊断:通过诊断确定疾病的发病原因,具体的诊断措施如下:(0.5分)

1) 宏观观察:调查饲养、水质环境、发病史及处理情况等(1分)

2) 微观诊断:以“先外后内,先腔后实,先肉眼后镜检”的原则进行病原的微观诊断(1

分)

3) 免疫学诊断:利用各种血清学反应等诊断(1分) 4) 组织病理诊断:通过切片、染色等观察病理过程(1分) 5) 其他:饵料中毒以及营养不足等方面的病因诊断(0.5分)

2. 病原鉴定:若确定疾病是病原生物引起,则根据病原种类的不同进行鉴定(1分) 1)细菌性病原;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1分) 2)病毒病原:电镜检查,了解其形态结构等(1分)

3)寄生虫病原:根据对病原的形态观察及其生活史的调查,确定其种类(1分) 3. 流行病学:全面疾病的发生季节及其他流行病学特点,调查了解该病的暴发与危害情况

等(2分)

4. 药物筛选与防治等:针对不同病因,筛选合适的病害防治药物,确定安全有效的病害防

- 11 -

治方案(包括使用药物的种类、频率、时间、数量等)。(3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14分,答对各要点后按答案括号内的分数给分。

- 12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三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疾病学 2细菌 3寄生虫 4超寄生 5拥挤影响 6药理学 7渔药 8安全范围 9打印病 10竖鳞病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对水产动物病害已有记载,著名的著作有范蠡著的_______________;苏轼著的_________________;徐光启著的__________________。

2疾病控制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水产动物疾病的正确诊断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4硫酸铜药浴时用量为________________;全池遍洒时用量为________________。

5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细菌的感染途径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真菌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型。

8寄生虫按寄生部位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9水产动物给药途径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萎缩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1体内各种细胞按其再生能力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 13 -

________________。

12草鱼出血病病症可分为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3病毒的显性感染有_____________和持续性感染,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2细菌的致病机理? 3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4引起炎症的原因是什么? 5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2结合渔业生产实际,谈谈今后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方向?

- 14 -

1水产动物疾病学特点?

1如果你是一渔场场长,如何进行

试卷三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

2细菌: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的原核微生物,以二方式繁殖并能在人工

培养基上生长。

3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称为寄生虫。

4超寄生:寄生虫本身又成为其它寄生虫的寄主,在寄生虫中这种特异的现象称为超寄生。 5拥挤影响:在一定寄生部位,寄生虫个体的大小常与寄生虫的密度成反比,此种情况称为拥挤

效应。

6药理学:是与药物学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包括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

学和毒理学等。

7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

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8安全范围:药物安全指标是ED95/TD50之间的距离,也称安全范围,其值越大越安全。 9打印病:又名腐皮病,病原为点状气单胞菌亚种。鱼种和成鱼患病部位通常在肛门附近的两侧

或尾鳍基部,病灶呈圆形或椭圆形,周缘充血发红,似打上红色印记,因此称为打印病。 10竖鳞病:病原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疾病早期鱼体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鳞片竖起,向

外张开像松球,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的渗出液。严重时全身鳞片竖起,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

评分标准:名词的主要含义表达清楚者均可得满分。叙述不全者可酌情扣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养鱼经》;《物类相感志》;《农政全书》 2诊断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3 宿主 病原(因) 环境条件 4 8 mg/L 0.7 mg/L

5 充足的营养物质、合适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气体环境 6 接触感染 创伤感染 消化道感染 7 单细胞真菌 多细胞真菌 8 体外寄生 体内寄生

9遍洒 药浴 口服 注射 涂抹 挂篓挂袋(浸沤) 10 生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

11 不稳定细胞 稳定细胞 永久性细胞

- 15 -

12 红肌肉型 红鳍红鳃盖型 肠炎型

13 急性感染 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水产动物疾病学特点?

答: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2分)。 (1)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2分)。(2)它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科学(2分)。 2细菌的致病机理?

答:侵入生物机体并引起疾病的细菌称为病原菌。其致病能力的强弱称为毒力,分为侵袭力和毒

素。(1)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3分)。细菌通过具有黏附能力的结构如菌毛黏附于宿主的消化道等黏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肌体内部。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的能力,有助于病原菌在体内存活。细菌产生的侵袭性酶亦有助于病原菌的感染过程。(2)细菌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3分)。外毒素通常为蛋白质,可选择作用于各自特定的组织器官,毒性作用强;内毒素即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 3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答:(1)副反应;(2)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4)继发反应;(5)后遗反应;(6)停药反应 评分标准:每一要点1分 4引起炎症的原因是什么?

答: 凡能引起组织损伤的致病因素都可以成为炎症的原因:(1)生物性因素(2分):最常见的

致炎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2)物理性因素(2分):高温、低温、机械力、紫外线、放射性物质等;(3)化学性因子(1分):外源性化学因子如强酸、强碱等在其作用部位腐蚀组织而导致炎症;内源性化学物质如组织坏死崩解产物、某些病理条件下体内堆积的代谢产物在其蓄积和吸收部位也常引起炎症。(4)异常免疫反应(1分)。 5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又称原虫,其一般特征为:(1)个体微小(1分);(2)单细胞真核动物(2分);(3)

具有各种特化的胞器,如鞭毛、纤毛、伪足、吸管、胞口、胞肛、伸缩泡、射出体等来完成诸如运动、摄食、营养、代谢、生殖和应激等各项生理活动(3分)。 四、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如果你是一渔场场长,如何进行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答:(1)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3分)。合理放养;保证充足的溶解氧;不滥用药物;适时适量使

用环境保护剂。(2)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4分)。培育和放养健壮苗种;免疫接种;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降低应激反应。(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4分)。使用无病原污染的

- 16 -

水源;池塘彻底清淤消毒;强化疾病检疫;建立隔离制度;实施消毒措施(苗种消毒,工具消毒,饲料消毒,食场消毒)。(4)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4分)。科学用水和管水;加强日常管理,谨慎操作;投喂优质适口饲料;建立信息预报体系。 评分标准:答对要点并适当说明得满分,没有适当说明可酌情扣分。 2结合渔业生产实际,谈谈今后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方向?

答: 水产动物的病害影响着人类健康,水产的无公害防治既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是人

类对环境和健康发展的要求。

(一)控制水域污染,改善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3分):(1)控制养殖规模。(2)对养殖水域规

定禁养期。(3)加强水产养殖用水的排放管理。 (二)加强苗种生产管理,采用健康优质苗种(3分)

(三)规范渔药使用,综合防治病害(3分):(1)科学用药,加大绿色水产药物的开发力度。(2)

提倡生态渔业和对病害的生态防治。①多品种综合养殖。②水质调节。③免疫预防。④利用微生态制剂防治病害。(3)提倡中草药防治病害。 (四)开发使用健康饲料(3分)

(五)完善法规,健全管理,促进无公害水产养殖的顺利发展(3分):(1)建立和完善

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法规体系。(2)加强无公害水产养殖管理队伍建设。

总之,水产动物疾病发生是由病原体、环境和动物机体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原体与动物

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养殖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改善和控制养殖水体的环境条件,大力倡导健康养殖对预防水产动物疾病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评分标准:答对要点得2分,补充说明得1分。

- 17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水产动物疾病学 2寄生 3中间寄主 4药学效应动力学 5无公害渔药 6梗死 7变性 8白皮病 9疖疮病 10寄生虫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渔业水质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3细菌形态基本上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真菌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进行繁殖。 5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6渔药原料按化学组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渔药常见的半固体剂型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药物选用原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化生根据发生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病理性萎缩常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古代对水产动物病害已有记载,著名的著作有范蠡著的_______________;苏轼著的_________________;徐光启著的__________________。

- 18 -

12疾病控制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3寄生虫按寄生部位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种。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力?

2真菌的生长繁殖? 3简述渔药残留的原因? 4引起梗死的原因? 5泛池的原因是什么?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2论述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病症,流行及其防治?

1苗种生产期如何提高其抗病

1如果你是一渔场场长,如何进行

- 19 -

试卷四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病害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

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

2寄生:有的有机体在某一部分或全部生活过程中,必须生活于另一生物之体表或体内,夺取该

生物之营养而生存,或以该生物之体液及组织为食物来维持其本身的生存并对该生物发生危害作用,此种生活方式称为寄生生活或谓之寄生。

3中间寄主:寄生虫的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若幼虫期或无性生殖时期需要两个

寄主,则最先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一中间寄主,其次寄生的寄主称为第二中间寄主。 4药学效应动力学:药物进入机体后作用于机体,影响某些器官的组织功能,研究药物对机体的

作用机制、作用规律和作用方式以及所引起的生物效应的科学就是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动力学或药效学。

5无公害渔药:是不会对养殖对象、养殖环境及人类本身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渔药,是我国实行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对渔药提出的一种更高的要求。 6梗死:由于动脉血流断绝,局部缺血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7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各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8白皮病:又叫白尾病,其病原菌是白皮极毛杆菌。患该病的鱼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病情发

展迅速扩展蔓延,以至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

9疖疮病:病原为疥疮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发病部位通常在背鳍基部附近两侧。在皮下肌肉内形

成感染病灶,随病灶内细菌繁殖增多,皮肤肌肉发炎化脓形成脓疮。 10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称为寄生虫。

评分标准:名词的主要含义表达清楚者均可得满分。叙述不全者可酌情扣分。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病原 宿主 环境

2 营养盐污染 油污染 有机污染 重金属污染 3 球状 杆状 螺旋状 4 断裂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5 对抗 协助

6无机药品 有机药品 生药 其它生物性药品 7 软膏剂 糊剂

8 有效性 安全性 方便性 廉价性 9 直接化生 间接化生

10 营养不良性萎缩 废用性萎缩 压迫性萎缩 缺血性萎缩 神经性萎缩

- 20 -

11 《养鱼经》;《物类相感志》;《农政全书》 12诊断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13 体外寄生 体内寄生 三、简答(每题6分,共30分) 1苗种生产期如何提高其抗病力?

答:放养健壮和不带病原的苗种是养殖生产成功的基础。苗种生产期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

选用经检疫不带传染性病原的亲本(2分)。(2)受精卵移入孵化培育池前药浴消毒(1分)。(3)育苗用水使用沉淀,过滤或经消毒后解毒的水(1分)。(4)切忌高温育苗和滥用抗生素培苗保苗,未经正确诊断不投药物(1分)。(5)饵料应先检测和消毒,不投喂变质的饵料(1分)。 2真菌的生长繁殖?

答:丝状真菌的生长繁殖能力很强,可通过断裂繁殖、无性孢子繁殖和有性孢子生长繁殖(1分)。

(1)菌丝断裂成断片,这些断片又可长成新的菌丝,称为断裂繁殖;(1分)(2)一般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先产生无性孢子,进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只是营养细胞的或营养菌丝的分化而形成两个新个体的过程(2分);(3)在同一菌丝体上产生有性繁殖结构,形成有性孢子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繁殖是指经过两个不同性细胞结合而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丝状真菌的有性繁殖一般经过质配、核配、减数三个阶段(2分)。

3简述渔药残留的原因?

答:我国水产品药物残留的主要原因:(1)不遵守休药期有关规定;(2)不正确使用药物; (3)饲料加工、运送或使用过程中受到药物的污染;(4)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5)按错误的

用药方法用药或未做用药记录;(6)上市前使用渔药;(7)养殖用水中含有药物。 评分标准:答对6点即可得满分,每一要点1分。 4引起梗死的原因?

答:任何可引起血管腔的闭塞并导致缺血的原因都可引起梗死(2分)。(1)动脉阻塞(2分);(2)

动脉痉挛(1分);(3)动脉受压(1分)。 5泛池的原因是什么?

答:当水中含氧量低于最低限度时会引起水产动物窒息死亡,即泛池。其原因有:(1)夏季黎明

前也常发生泛池,尤其在水中腐殖质过多和藻类繁殖过多的情况下,一方面腐殖质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另一方面藻类晚上行呼吸作用也要消耗大量氧气(2分)。(2)在夏季,久打雷而不下雨,下雷雨前气压很低,水中溶氧减少,引起窒息(2分);(3)在北方的越冬池内,水表面又结有一层后冰,池水与空气隔绝(2分)。 四、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

1如果你是一渔场场长,如何进行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

- 21 -

答:(1)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3分)。合理放养;保证充足的溶解氧;不滥用药物;适时适量使

用环境保护剂。(2)增强养殖群体抗病力(4分)。培育和放养健壮苗种;免疫接种;选育抗病力强的养殖种类;降低应激反应。(3)控制和消灭病原体(4分)。使用无病原污染的水源;池塘彻底清淤消毒;强化疾病检疫;建立隔离制度;实施消毒措施(苗种消毒,工具消毒,饲料消毒,食场消毒)。(4)加强饲养管理,保证优质饲料(4分)。科学用水和管水;加强日常管理,谨慎操作;投喂优质适口饲料;建立信息预报体系。 评分标准:答对要点并适当说明得满分,没有适当说明可酌情扣分。 2论述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病症,流行及其防治?

答:病原:黏球菌属的鱼害黏球菌,菌体细长、柔软易弯曲,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一般稍

弯,革兰氏染色阴性。以横繁殖。常见两种运动方式:滑行运动,摇晃运动。(2分) 病症: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病鱼鳃盖骨

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鳃丝腐烂,鰓丝末端黏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鳃瓣上可见血斑点。从鳃的腐烂部分取下一小块鳃丝,镜检,一般可见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附着许多黏液和污泥,并附有很多细长的黏细菌。(4分)

流行:在春季本病流行季节以前,带菌鱼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其次是被污染的水和塘泥。在本病

流行季节,病鱼在水中不断传播病原菌,传染源更多。感染是鱼体与病原直接接触引起的,鳃受损后特别容易感染。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到成鱼均可受害。本病水温15C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oC内,水温趋高易爆发流行。一般流行于4-10月,夏季为多。(4分) 防治:

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充分发酵后的粪肥。(2)鱼种下塘前用10mg/L

的漂白粉或15-20mg/LKMnO4,药浴15-30min,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min。(3)发病季节,每月全池遍洒生石灰1-2次,使池水的pH保持在8。(4)发病季节,每周在食场周围泼洒漂白粉1-2次,,消毒食场。(5)乌桕叶;五倍子;大黄.(2分;答对2条以上即可得2分)

治疗方法:遍洒外用药的同时选用一种内服药投喂则疗效更好。(1)每千克鱼每天用10-30mg

卡那霉素拌饲投喂,连喂3-5d。(2)每千克鱼每天用氟哌酸10-30mg拌饲投喂,连喂3-5d。(3)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2,6-二甲嘧啶100-200mg拌饲投喂,连喂5-7d。(4)每千克鱼每天用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mg拌饲投喂,连喂5-7d。(3分;答对2条以上即可得2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15分,答对各要点后按括号内的分数给分。

o

- 22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五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疾病的结局包括 、 和 三种。

2、 按寄生虫寄生的性质划分,寄生方式可分为 和 ,后者从时间的因素来看,又可分为 和 。

3、 免疫功能不是越强越好,如 、 发生时,都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甚至危及动物的生命。

4、 鱼类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 和 ,其中B细胞的发源地是 ,T细胞的发源地是 。 5、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器官是 ,主要排泄器官是 。

6、 血液循环障碍包括 、 、 、 、 、 和 七种表现。 7、 炎症主要表现为 、 和 三个方面的变化。 8、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主要因素是 、 和 。

9、患细菌性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面充血、出血,中间腐蚀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透明小窗,俗称“ ”。

10、血液锥体虫主要靠 进行传播。

11、引起淡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 ,引起海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 。 12、水霉病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 ”,被寄生的鱼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有“ ”之称。

13、食物中毒能够引起鱼患有 、 、 。

14、 是对中华绒鳌蟹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 15、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 WSSV PCR 。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养殖水体应保持的最佳水色是( )。 A、淡绿色 B、蓝绿色 C、黄绿色 D、暗绿色

2、 下列渔药中哪种未被我国列为禁药( )。 A、呋喃西林 B、磺胺噻唑 C、恩诺沙星 D、环丙沙星

- 23 -

3、下列细胞变性中不是由于细胞内水分增多导致的是( )。 A、细胞肿胀 B、颗粒变性 C、气球样变 D、透明变性

4、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要病变的炎症的是( )。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出血性炎 D、肉芽肿性炎 5、 下列寄生虫属于蠕虫的是( )。 A、指环虫 B、小瓜虫 C、粘孢子虫 D、车轮虫 6、 引起淡水鱼白内瘴病的是( )。 A、血居吸虫 B、双穴吸虫 C、嗜子宫线虫 D、淀粉卵涡鞭虫 7、 草鱼三病不包括( )。 A、肠炎病 B、烂鳃病 C、赤皮病 D、出血病

8、 “针虫病”又称“蓑衣虫病”,其病原是( )。 A、锚头鳋 B、中华鳋 C、人形鱼虱 D、棘头虫

9、 下列疾病中危害的对象是对虾的是( )。 A、传染性胰腺坏死病 B、中肠腺坏死病毒病 C、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D、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10、对虾养成期间最严重的疾病是( )。 A、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 B、对虾杆状病毒病 C、红腿病 D、拟阿脑虫病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包涵体: 2、 顿挫感染: 3、 败血症: 4、 佐剂: 5、 B淋巴细胞: 6、 初次应答: 7、 休药期: 8、 机化: 9、 代偿失调:

- 24 -

10、 浮头和泛池: 四、简答题(共29分)

1、简述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8分)

2、什么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试验中常用哪几种酶和底物?(5分) 3、鱼类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5分) 4、简述鲤春病毒血症的病原、症状及流行情况。(5分) 5、简述对虾软壳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6分) 五、问答题(共11分)

论述传染性胰腺坏死病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异同。(11分)

- 25 -

试卷五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1、完全恢复 不完全恢复 死亡

2、兼性寄生 真/专性寄生 暂时性寄生 经常性寄生 3、自身免疫病 变态反应 4、骨髓 胸腺 骨髓 胸腺。 5、肝脏 肾脏

6、充血 出血 贫血 血栓形成 栓塞 梗死 水肿 7、组织损伤(变质) 血管反应(渗出) 细胞增生(增生) 8、电解质 温度 pH 9、“开天窗” 10、鱼蛭

11、小瓜虫 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 12、 “卵丝病” “太阳籽” 13、绿肝病 中毒性鳃病 黄脂病 14、河蟹颤抖病

15、(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 多聚酶链式反应。 二、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6、B 7、D 8、A 9、B 10、A 三、名词解释

1、 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内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团块。

2、顿挫感染:亦称流产型感染,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由于该类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酶或能量等必要条件,致使病毒不能合成自身成分,或虽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但不能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3、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造成宿主严重损伤和全身性中毒症状者,称为败血症。

4、佐剂: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5、B淋巴细胞:在骨髓(骨髓样组织)中分化成熟,称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抗体,执行体液免疫。

6、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Ag 免疫后,需经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Ab,该种

- 26 -

Ab含量低,持续时间短,这种现象称为初次应答。

7、休药期:水产养殖生物停止用药到允许上市(食用)的间隔时间。

8、机化:坏死组织、炎症渗出物、血凝块和血栓等病理性产物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 9、代偿失调:机体的代偿能力是有限的,当某器官的功能障碍继续加重,代偿已不能克服功能障碍引起的后果时,新建立的平衡关系又被打破,出现各种障碍,称为代偿失调。 10、浮头和泛池:

浮头:水产动物因缺氧而在水面呼吸的现象。 泛池:水产动物因缺氧而出现的大批窒息死亡。 四、简答题(共29分)

1、简述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流程。(8分) 宏观观察诊断:(0.5分)

1. 观察症状和寻找病原:(0.5分)

体液、体表(鳃、鳍、皮肤)、肌肉、内脏等部位有无颜色变化、有无炎症、充血、出血、溃疡等症状;(1分)

肉眼检查有无异物(寄生虫)。 (0.5分) 2. 调查饲养管理情况(0.5分) 3. 调查水体环境因子(0.5分)

4. 调查发病史及以往采取的措施(0.5分)

微观观察诊断: 通过镜检(放大镜、显微镜和电镜)查找病原及宿主的病理变化(0.5分) 1.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0.5分)

病原分离 → 纯化培养 → 人工感染 → 细菌鉴定、药敏实验(1分) 2.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0.5分)

a. 组织学检测:只适于具有包涵体的病毒种类(0.5分) b. 电镜检查:(0.5分)

c. 试剂盒等快速诊断:PCR、DNA探针、酶标抗体等(0.5分) 2、什么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该试验中常用哪几种酶和底物?(5分)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利用Ag或Ab能非特异性吸附于聚苯乙烯等固相载体表面的特性,使Ag-Ab反应在固相载体表面进行的一种免疫酶技术。(2.5分) 常用酶及底物:

(1)辣根过氧化物酶(HRP)(0.5分)

底物:邻苯二胺(OPD)-------------------黄色。(0.5分) 四甲基联苯胺(TMB)-------------金黄色。(0.5分) (2) 碱性磷酸酶(AP)(0.5分)

底物: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黄色。(0.5分)

- 27 -

3、鱼类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5分) 病毒病的主要特点:

1) 潜伏期长,不易发现;(0.5分) 2) 发病快,不易控制;(0.5分) 3) 防治困难,无特效药。(0.5分) 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特点:

1)常出现明显的表面出血、溃疡,并伴随腹水、肠炎、烂鳃等症状;(1分) 2)发病与水体变化有较强的相关性,经常出现在高温、水质恶化时;(1分) 3)抗生素及其它消毒剂有明显的控制作用;(1分) 4)镜检可在体内发现大量的细菌(0.5分)

4、简述鲤春病毒血症的病原、症状及流行情况。(5分) (1)病原:鲤弹状病毒,亦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0.5分) (2)症状

l 鱼群聚集于出水口处(0.5分) l 体色发黑,呼吸缓慢(0.5分) l 病鱼往往失去平衡而侧游(0.5分)

l 有瘀斑性出血,皮肤及鳃上最多见(0.5分) l 鳃的颜色变浅,呈淡红色或灰白色(0.5分) l 腹部膨大(0.5分) l 鳔壁有出血斑(0.5分)

(3)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鲤鱼;流行于春季,水温在13~20℃时流行(1分) 5、简述对虾软壳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6分) (1)病因:

a.饵料不足或营养不全(Ca和P含量过少或含量不均衡)(1分) b.饲料储存不当,变质(0.5分) c.水体水质变差,有毒物质积累(0.5分)

d.水体pH过高,导致P以CaPO4沉淀,使水体可溶性P减少(1分) e.水体中含有有机锡或有机磷等消毒剂 (1分) (2)症状:甲壳薄而软,壳与肌肉分离(1分) (3)防治:

a. 改善水质,加大换水量;(0.5分) b. 多投放鲜饵,如投放贝肉等;(0.5分) 五、问答题

论述传染性胰腺坏死病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异同。(11分)

- 28 -

相同点:(1)两者都是病毒病(0.5分)

(2)患病个体均表现为狂游后突然死亡,且常伴有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水等症状,肛门处常拖有一条粘液便(2分)

(3)主要危害对象均为鲑鳟鱼类的鱼苗(1分) (4)两种病的死亡率都比较高(0.5分) (5)流行季节均为春季,水温10-15℃(1分)

不同点:(1)病原不同:前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病毒为20面体;(1分)为后者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1分)

(2)症状不同:前者以胰腺坏死为典型特征,而后者主要表现为造血器官(肾脏和脾脏)坏死;(1分)且前者拖的粘液便较细长,而后者的比较粗、结构粗糙(1分)

(3)流行情况不同:前者主要危害对象是鲑鳟鱼苗至3月龄的幼鱼,后者以摄食4周龄的鱼种为主;(1分)前者的宿主范围更广,如鲆、鲽、鳎、鳕等;后者是出入境检疫的三类传染病(1分)

- 29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六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疾病的控制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 、 和 。 2、 免疫功能不是越强越好,如 、 发生时,都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甚至危及动物的生命。

3、 渔药的使用方法有 、 、 、 、 和

六种。

4、 血液循环障碍包括 、 、 、 、 、 和 七种表现。

5、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包括 、 和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又分为 和 。

6、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需要有适当的比例,若抗原或抗体过多、比例不适、不能出现肉眼可见反应,称为 ;其中抗体过剩时称为 ;抗原过剩时称为 。

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常用底物是 和 。

8、 引起淡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 ,引起海水鱼白点病的病原是 。

9、 复殖吸虫典型的生活史有7个阶段:卵 毛蚴 蚴 蚴 蚴 蚴 成虫。

10、 鱼类原虫病的病原是 、 和 三类。

11、 饥饿能够导致鱼患有的疾病是 、 。

12、 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 WSSV 、PCR 。

- 30 -

得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鱼类能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G B、IgA C、IgM D、IgE

2、 下列渔药中哪种已经被我国列为禁药( )。 A、青霉素 B、氯霉素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3、 下列细胞变性中不是由于细胞内水分增多导致的是( )。 A、透明变性 B、颗粒变性 C、气球样变 D、细胞肿胀 4、 不属于急性炎症的是( )。 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 C、出血性炎 D、肉芽肿性炎

5、 下列寄生甲壳动物病中不属于由桡足类引起的疾病的是( )。 A、中华鳋病 B、锚头鳋病 C、鱼虱病 D、鱼鲺病

6、 不会引起鱼类体表或鳃出现白点症状的寄生虫是( )。 A、三代虫 B、刺激隐核虫 C、多子小瓜虫 D、淀粉卵涡鞭虫 7、 草鱼出血病的病原属于( )。 A、弹状病毒科 B、虹彩病毒科 C、疱疹病毒科 D、呼肠孤病毒科

8、 患“翘尾巴病”的鲢鱼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该病的病原是( )。

A、锚头鳋 B、中华鳋 C、人形鱼虱 D、棘头虫

9、 下列疾病不属于病毒性虾病的是( )。 A、桃拉综合症病毒病 B、中肠腺坏死病毒病 C、红腿病 D、黄头病

- 31 -

10、 对虾养成期间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是( )。 A、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 B、对虾杆状病毒病 C、红腿病 D、拟阿脑虫病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应激源和应激反应 2、 继发性感染和再感染: 3、 毒血症:、 4、 兼性寄生: 5、 抗原决定簇: 6、 T淋巴细胞: 7、 再次应答: 8、 治疗指数: 9、 炎症: 10、跑马病: 四、简答题(共29分)

1、抗体的定义、条件及生物学活性。(6分)

2、按照使用目的,渔药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5分) 3、什么是肉芽组织?并简述肉芽组织的演变过程。(7分)

4、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5分) 5、有一池虾发生了严重的黑鳃症状,请分析引起该症状的可能原因和诊断方法。(6分)

五、问答题(共11分)

草鱼三病指什么?分别说明其病原、症状及流行情况。(11分)

- 32 -

试卷六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1、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2、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

3、药物悬挂法(挂袋法)、浸洗法、全池泼洒法、口服法、涂抹法和注射法六种。 4、充血、出血、贫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和水肿 5、坏死和调亡

6、带现象 前带 后带

7、邻苯二胺(OPD)和四甲基联苯胺(TMB)。 8、多子小瓜虫,刺激隐核虫(海水小瓜虫)。

9、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 成虫。 10、鞭毛虫、孢子虫和纤毛虫 11、跑马病、萎瘪病

12、WSSV(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PCR多聚酶链式反应。 二、选择题

1、C 2、B 3、A 4、D 5、D 6、A 7、D 8、B 9、C 10、C 三、名词解释

1、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称~。如高温等。 应激反应:养殖动物对偏离其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所产生的反应,称~。 2、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再感染:同一种病原第二次侵袭后又使机体患病。

3、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病灶,只有其所产的毒素进入全身血流而引起的全身性症状,称为毒血症。

4、兼性寄生:亦称假寄生。营兼性寄生的寄生虫,在通常条件下过着自由生活,只有在特殊条件下(遇有机会)才能转变为寄生生活。

5、抗原决定簇: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它是决定抗原反应性呈现高度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表位。

6、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称为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主要功能为产生细胞因子,执行细胞免疫。

7、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Ab下降恢复正常时,再用相同Ag进行免疫,则Ab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Ab含量大幅度上升,且维持时间长久,这种现象称为再次应答。 8、治疗指数:LD50和ED50的比值,其数值越大安全性越高。

- 33 -

半数有效剂量(ED50):对50%个体有效的药剂量。 半致死量(LD50) :使50%个体死亡的药物剂量。

9、炎症:是机体对各种致炎因素及其引起的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组织损伤、血管反应、细胞增生三个方面的变化。

10、跑马病:水体中饵料数量不足,导致鱼类成群结队围绕池边狂游,像跑马一样,由于过分消耗体力,使鱼体消瘦。 四、简答题

1、抗体的定义、条件及生物学活性。(6分)

抗体(Ab):机体免疫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末B细胞(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分) 作为抗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1、 只有脊椎动物的浆细胞才能产生;(0.5分) 2、 必须有抗原刺激;(0.5分)

3、 能与相应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0.5分) 4、 其化学本质是一种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0.5分)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1、与抗原特异性结合(0.5分) 2、激活补体 3、调理作用(0.5分) 4、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0.5分) 5、具有免疫原性 (0.5分)

2、按照使用目的,渔药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5分) (1)环境改良剂:如生石灰、光合细菌等。(0.5分)

(2)消毒剂:如酚类、酸类、醇类(乙醇)、卤素类(漂白粉)、氧化剂(高锰酸钾)等。(0.5分)

(3)抗微生物药 :包括抗病毒药(PVP-I)、抗细菌药(土霉素)、抗真菌药(克霉唑)等。(1分)

(4)杀虫驱虫药:如硫酸酮、敌百虫等。(0.5分) (5)代谢改善和强壮药:如维C、蛋氨酸等。(0.5分) (6)中草药:如大蒜、穿心莲等。(0.5分)

(7)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激素、生物水质净化剂等。(0.5分)

(8)其它:包括抗氧化剂(维E )、麻醉剂(丁香酚)、增效剂等 (1分) 3、什么是肉芽组织?并简述肉芽组织的演变过程。(7分)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2分) 肉芽组织的演变过程:

- 34 -

(1)新生肉芽组织

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生长,新生肉芽组织形成。此时毛细血管壁薄,内皮细胞连接不完全,组织水肿,容易出血。(2分) (2)成熟化

肉芽组织中液体成分逐渐吸收减少,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部分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有的形成小动脉和小静脉。(2分) (3)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迁移和增殖,并转变为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合成增多,使组织纤维化 而转化成疤痕。(1分)

4、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5分) (1)种类: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1分) (2)共同症状是体表皮肤溃疡(1分) (3)诊断方法

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免疫学检测、PCR检测(1.5分) (4)防治方法

灭活疫苗,漂白粉消毒,磺胺类药物、土霉素(1.5分)

5、有一池虾发生了严重的黑鳃症状,请分析引起该症状的可能原因和诊断方法。(6分) (1)病因:

a.细菌(弧菌、丝状细菌)、真菌(镰刀菌病)感染,固着类纤毛虫附生;(1分) b.水质底质恶化,pH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盐含量过高;(1分)

c. 防治虾病时使用的药物不恰当,如硫酸铜、高锰酸钾(铜离子可直接损伤鳃丝,高锰酸钾的锰形成二氧化锰黏附在鳃丝表面,都可引起黑鳃)(1分) d.长期缺乏维生素C(白黑斑病、黑斑病、黑鳃病)。(1分) (2)诊断:剪取部分鳃丝做水浸片镜检:

a. 鳃丝表面有污物附生,鳃组织并不变黑——丝状细菌、固着类纤毛虫、海藻引起的黑鳃(1分)

b. 鳃丝组织坏死变黑——弧菌、镰刀菌等;非生物病因(1分) 五、问答题

草鱼三病指什么?分别说明其病原、症状及流行情况。(11分) 细菌性烂鳃病:(0.5分)

1、病原:鱼害黏球菌(柱状屈桡杆菌)(0.5分) 2、症状

l 头部暗黑——乌头瘟(0.5分)

l鳃盖内表皮被病菌感染腐蚀成近圆形透明小区——开天窗(1分)

- 35 -

l鳃丝炎症、腐烂(0.5分) 3、流行情况

l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0.5分)

l 流行于4~10月份,夏季为发病高峰期(0.5分) 赤皮病(0.5分)

1、病原:荧光假单胞菌(0.5分) 2、症状

l 体表出血、鱼鳞脱落(0.5分) l 鳍条充血腐烂,形成“蛀鳍”(0.5分) 3、流行情况

l 别名:出血性病、赤皮瘟、擦皮瘟(0.5分) l 发病鱼类:2~3龄草鱼、青鱼(0.5分) l 流行季节:全年(0.5分) 细菌性肠炎(0.5分)

1、病原:肠型点状气单胞菌(0.5分)

2、主要症状:肠道发炎,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血性腹水流出。(1分) 3、流行情况(0.5分)

l 发病鱼类:草鱼、青鱼、鲤鱼。(0.5分) l 流行季节:4-10月(0.5分)

- 36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七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病原对宿主的危害包括 、 和 三个方面。 2、水产疾病的防治原则: 、 、 。 3、水产动物病原细菌绝大多数革兰氏染色呈 。

4、水产动物真菌病主要有 、 和 三种类型。 5、寄生虫感染的方式主要有 和 ,其中后者又可分为 和 。

6、鱼类B细胞的发源地是 ,T细胞的发源地是 。

7、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 、变态反应、 、后遗反应和 。 8、血栓主要有 、 和 三种类型。

9、肉芽组织的演变可分为 、 和 三个过程。 10、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成为 ,抗体成为 。 11、草鱼出血病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情况: 、 和 。

12、复殖吸虫典型的生活史有7个阶段:

卵 蚴 蚴 蚴 蚴 蚴 成虫。

13、对虾疾病中已被我国规定为出入境检疫的二类传染病的是 ,引起该病的病毒能够形成 形的包涵体。

14、写出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全称:WSSV 、ELISA 。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常见致病真菌中,所引起的疾病已被列为我国出入境检疫的传染病的是( )。 A、水霉属、绵霉属 B、鳃霉属 C、镰刀菌属 D、霍氏鱼醉菌 2、执行细胞免疫的免疫细胞是( )。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自然杀伤细胞 D、单核细胞吞噬细胞 3、鱼类能够产生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G B、IgA

- 37 -

C、IgM D、IgE

4、下列渔药中哪种已经被我国列为禁药( )。 A、红霉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5、不属于机体的修复形式的是( )。 A、机化 B、化生 C、再生 D、创伤愈合 6、不属于急性炎症的是( )。 A、浆液性炎 B、化脓性炎 C、卡他性炎 D、肉芽肿性炎 7、亲虾养成期间危害最严重的疾病是( )。 A、对虾白斑症病毒病 B、拟阿脑虫病 C、红腿病 D、对虾杆状病毒病 8、下列寄生虫属于原虫的是( )。 A、三代虫 B、血居吸虫 C、粘孢子虫 D、指环虫

9、“针虫病”又称“蓑衣虫病”,其病原是( )。 A、棘头虫 B、中华鳋 C、人形鱼虱 D、锚头鳋 10、养殖水体应保持的最佳水色是( )。 A、淡绿色 B、黄绿色 C、蓝绿色 D、暗绿色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1、包涵体: 2、应激源: 3、溶细胞感染: 4、真寄生: 5、渔药: 6、细胞因子: 7、抗原决定簇: 8、代偿失调: 9、PCR: 10、浮头和泛池: 四、简答题(共30分)

- 38 -

1、佐剂的定义及作用。(6分)

2、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环境改良剂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7分) 3、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6分) 4、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5、传染性胰腺坏死病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区别有哪些?(6分) 五、问答题(共10分)

有一池虾发生了严重的黑鳃症状,请分析引起该症状的可能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共10分)

试卷七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

1、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和分泌有害物质 2、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 3、阴性(红色)

4、肤霉病、内脏真菌病和真菌性中毒

5、经口感染和经皮感染,主动经皮感染和被动经皮感染 6、骨髓 胸腺

7、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反应和停药反应 8、白色血栓、混合血栓和红色血栓 9、新生肉芽组织、成熟化和纤维化 10、凝集原,凝集素

11、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

12、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囊蚴 成虫。 13、对虾杆状病毒病,

14、WSSV(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二、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D 7、A 8、C 9、D 10、B

三、名词解释

1、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内由病毒颗粒和未装配的病毒成分组成的光镜下可见的大小、形态和数量不等的团块。

2、应激源:凡是偏离养殖动物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素,称应激源。

- 39 -

如高温等。

3、溶细胞感染:溶细胞感染指病毒感染容纳细胞后,细胞提供病毒生物合成的酶、能量等必要条件,支持病毒复制,从而以下列方式损伤细胞功能:①阻止细胞大分子合成;②改变细胞膜的结构;③形成包涵体;④产生降解性酶或毒性蛋白。

4、真寄生:亦称专性寄生。寄生虫部分或全部生活过程从寄主取得营养,或更以寄主为自己的生活环境。

5、渔药:是为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病、虫、害,促进养殖对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以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6、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如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等) 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质。

7、抗原决定簇: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它是决定抗原反应性呈现高度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表位。

8、代偿失调:机体的代偿能力是有限的,当某器官的功能障碍继续加重,代偿已不能克服功能障碍引起的后果时,新建立的平衡关系又被打破,出现各种障碍,称为代偿失调。

9、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是指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反应。

10、浮头和泛池:浮头:水产动物因缺氧而在水面呼吸的现象。 泛池:水产动物因缺氧而出现的大批窒息死亡。 四、简答题

1、佐剂的定义及作用。(6分)

定义: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2分) 作用:

a. 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加抗原的表面积);(1分) b. 增强抗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抗体的滴度;(1分) c. 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1分) d. 引起或增强IV型超敏反应。(1分)

2、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环境改良剂有哪些?其主要作用是什么?(7分) 1. 种类:

1) 石灰类:包括生石灰、熟石灰、沸石粉、白云石粉等;(1分)

2) 生物制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放线菌、枯草杆菌等。(1分) 2. 作用:

1) 净化水质,防止底质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1分)

- 40 -

2) 降低硫化氢和氨氮的毒性;(1分) 3) 补充氧气,增加鱼虾摄食力;(1分)

4) 补充钙元素,促进鱼虾生长和增加对疾病抵抗力;(1分) 5) 抑制有害菌数量,减少疾病发生。(1分)

3、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和防治方法。(6分) 1、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1分) 2、症状

体表充血,鳃、肝、肾贫血,肛门红肿,腹水,烂鳃、竖鳞,肠胀(1分) 3、流行情况

在我国危害鱼的种类最多、地区最广、季节最长、损失最重(1分) 主要危害鲫、鲤、青、草、鲢、鳙、鲮等(1分)

流行季节3~11月份,水温9~36℃。5~9月份,水温28℃为发病高峰期。(1分) 4、防治方法

预防:除淤、消毒(0.5分)

治疗:氟哌酸、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0.5分)

4、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其所致鱼病的共同症状、诊断和防治方法。 (5分)

1、种类: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1分) 2、共同症状是体表皮肤溃疡(1分) 3、诊断方法

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免疫学检测、PCR检测(1.5分) 4、防治方法

灭活疫苗,漂白粉消毒,磺胺类药物、土霉素(1.5分)

5、传染性胰腺坏死病和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的区别有哪些?(6分)

(1)病原不同:前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病毒为20面体;(1分)为后者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1分)

(2)症状不同:前者以胰腺坏死为典型特征,而后者主要表现为造血器官(肾脏和脾脏)坏死;(1分)且前者拖的粘液便较细长,而后者的比较粗、结构粗糙(1分)

(3)流行情况不同:前者主要危害对象是鲑鳟鱼苗至3月龄的幼鱼,后者以摄食4周龄的鱼种为主;(1分)前者的宿主范围更广,如鲆、鲽、鳎、鳕等;后者是出入境检疫的三类传染病(1

- 41 -

分)

五、问答题

有一池虾发生了严重的黑鳃症状,请分析引起该症状的可能原因、诊断及防治方法。(共10分) 1、病因:

a.细菌(弧菌、丝状细菌)、真菌(镰刀菌病)感染,固着类纤毛虫附生;(1分) b.水质底质恶化,pH值长期偏低,水体氨氮和亚盐含量过高; (1分)

c. 防治虾病时使用的药物不恰当,如硫酸铜、高锰酸钾(铜离子可直接损伤鳃丝,高锰酸钾的锰形成二氧化锰黏附在鳃丝表面,都可引起黑鳃) (1分) d.长期缺乏维生素C(白黑斑病、黑斑病、黑鳃病)。(1分) 2、诊断:剪取部分鳃丝做水浸片镜检:

a. 鳃丝表面有污物附生,鳃组织并不变黑——丝状细菌、固着类纤毛虫、海藻引起的黑鳃(1分)

b. 鳃丝组织坏死变黑——弧菌、镰刀菌等;非生物病因(1分) 3、防治:

a. 细菌性黑鳃可口服氟哌酸、土霉素等抗生素进行防治;(1分)

b. 镰刀菌、固着类纤毛虫引起的黑鳃:、含氯消毒剂消毒水体;(1分)

c. 对于因水质恶化引起的黑鳃,可采用换水、添加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以及泼洒沸石粉或白云石粉等措施防治; (1分)

d. 因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黑鳃可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1分)

- 42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八

一、名词解释:(10分)回答正确每题1分。 1、疾病: 2、药物: 3、副作用: 4、淤血: 5、变性: 6、麻醉作用: 7、不良反应: 8、免疫激活剂: 9、萎缩: 10、增生:

二、填空:(10分)回答正确每空1分。

1、生石灰清塘方法有干池法和( )两种。 2、在疾病防治时,最高效的用药方法是( )。 3、生产中进行药饵投喂的时间通常持续( )天。 4、水肿是( )渚留过多的液体。

5、生产上最为常用的一种微生物活菌剂是( )。 6、寄生甲壳类可分为( )、( )和( )三类。 7、鱼苗放养的温度变化最好不超过( )否则易引起疾病。 8、在碱性水体中小三毛金藻可产生( )为害鱼类。 三、选择(10分)选择正确每题1分

1、生物由于小动脉扩胀使局部血流量增多导致( )。 A代谢旺盛 B体积减少 C体温降低 D血量减少 2、下列哪种疾病属于病毒性疾病( )。 A鲤痘疮病 B白皮病 C竖鳞病 D肠炎病

3、( )虫尾蚴阶段寄生鱼眼使水晶体浑浊呈现“白内障”症状。 A侧殖吸虫 B华枝睾吸虫 C双穴吸虫 D血居吸虫 4、下列( )一种疾病不属于细菌性疾病。

- 43 -

A烂鳃病 B痘疮病 C肠炎病 D打印病 5、饼形碘泡虫主要寄生于哪种鱼类( )

A 乌鳢—脏器 B 鲫鱼—鳃 C 草鱼—肠 D 鲤鱼—肠 6、下列疾病是属于营养性疾病的是( )。 A白皮病 B萎瘪病 C弯体病 D白头白嘴病 7、土霉素拌饵投喂使用量为每千克鱼每天( )。 A 50mg B 100 mg C 150 mg D 200 mg 8、亲鱼打印病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是( )

A敌百虫全池泼洒成0.5ppm B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成0.7ppm C漂白粉全池泼洒成0.1ppm D高锰酸钾1%浓度涂抹 9、以下( )不属于发生赤潮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 A赤潮毒素 B赤潮生物黏附于呼吸器官 C赤潮生物大量死亡缺氧 D赤潮生物光合作用气泡病 10、四极虫寄生鱼体( )

A鳃部 B肠道 C 胆囊 D 血液 四、判断题:(10分)错× 对√判断正确每题1分。 1、大中华蚤最适寄主是草鱼。( )

2、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 )

3、药物使机体机能从高于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降至低于正常水平称为镇静作用。( 4、坏死的实质是局部组织细胞代谢完全停止,是一种可逆的变化。( ) 5、肠炎性出血病发病时组织损伤而细菌性肠炎病在发病时组织不损伤。( ) 6、通常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不低于25%呈酸性,在空气中易潮解。( ) 7、棘头虫寄生于肠道中,多为雌雄同体。( ) 8、充血作用部位是动脉,淤血作用部位是静脉。( ) 9、驱赶水鸟是侧殖吸虫防治的一种方法。( ) 10、纤毛虫类疾病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

五、简答:(20分)回答正确每题5分,回答不全面酌情扣分。 1、疾病发生的普遍规律? 2、水霉病防治方法怎样? 3、如何防治草鱼出血病? 4、指环虫与三代虫有哪些区别?

六、论述题(10分)论述正确10分,论述不全面酌情扣分。 试论述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怎样?

七、绘图:(5分)绘图正确5分,绘图不完全正确酌情扣分。

- 44 -

) 鲤斜管虫

八、综合题:(25分)论点、论据、论证正确25分,论点、论据、论证不完全正确酌情 扣分。 怎样做好药物预防、如何确定浸洗时间?

- 45 -

试卷八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

1、当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新陈代谢紊乱,扰乱了正常的生命活动现象。 2、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协助机体恢复正常动能的物质统称为药物。 3、药物进入机体产生与疾病无关的其他作用。

4、由于血液回流受阻血液瘀集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使局部组织含血量增多。 5、机体在代谢障碍情况下使细胞内或组织间发生理化性和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6、药物使机体部分或大部分机能停止,经一定时间后机能可完全恢复正常的作用。 7、对防治疾病无益且有害,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机体死亡的反应。

8、是调动动物物体自身防御能力防止病原体入侵,繁殖和扩散传播以维持自身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动物体健康的过程。

9、正常器官或组织其体积发生缩小的过程。 10、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二、填空

1、带水清池法。2、注射法。3、3~7。4、组织间隙。5、光合细菌。6、挠足类、鳃尾类、等足类。7、2℃。8、毒素。 三、选择

1、A。2、A。3、C。4、B、5、C。6、B。7、B。8、D。9、D。10、C。 四、判断题:(10分)错×

1、对√。2对√。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错×。10错×。 五、简答:(20分)

1、(1)疾病过程中有损伤与抗损伤的对应 (2)疾病过程中有因果转化 (3)疾病的表现有局部与全身的影响 (4)疾病过程有分期

2、(1)避免伤害鱼体,加强饲养修理; (2)提高鱼卵受精率,加强亲鱼培养; (3)用3%的食盐侵洗病鱼5min;

(4)全泼食盐和Na2CO3合剂(1︰1)浓度为80ppm (5)甲基蓝全泼 0.1~0.2ppm连泼2~3天 (6)硫醚沙星:全泼0.15~0.2\\ppm (7)淋水孵化

3、(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疫区引进鱼种

- 46 -

(2)清除池底过多底泥,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漂白精消毒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 (3)注射疫苗进行人工免疫

(4)养殖期内,半个月泼洒优氯净或强氯净0.3mg/kg或泼洒漂白粉精0.1~0.2mg/kg (5)口服大黄粉。按每100kg鱼体重用0.5~1.0kg计算。拌入饲料内或制成颗粒饲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6)每万尾鱼种用水花生4kg,捣烂后拌入250g大蒜,少量食盐和豆粉,制成药饵,每天投喂2次,连用3天

(7)用50%大黄,30%黄粕,20%黄芩,制成三黄粉,每50kg鱼用三黄粉250g,麸皮4.5kg,菜饼1.5kg,和食盐250g制成药饵投喂,连用7天为一个疗程

(8)口服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每千克鱼日用量4mg,隔天喂1次,连用2次,或用浓度5~6mg/kg的(PHA)溶液浸洗鱼种30分钟,另还可用注射法每千克注射PHA4~8mg (9)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生态防病 4、 头叶 指环虫 三代虫 二片 无 葫芦形 分支盲状 六、论述题 生石灰遇水产生热和[O],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短时间提高水温Ca(OH)2呈弱碱性可以调节水中pH值同时为水中提供了钙肥Ca(OH)与CO2可形成CaCO3,CaCO3具有缓冲作用稳定水中pH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降低其毒性还可以澄清水质,CaCO3沉积水底使池底疏松改善底泥可以起肥水作用同时生石灰的还有利于甲壳动物甲壳的生成。 七、绘图: 鲤斜管虫 八、综合题:

1、药物剂量应按水体体积和泼洒浓度准确计算,绝不能随意增减用量,以免药量偏高或过低,发生用药事故和影响防治效果。 2、先喂鱼,后泼洒药液,并且泼洒药物时应充分让药溶解后使用,防止药液中有沉淀颗粒,被鱼类误当饵料食用而中毒。 3、最佳洒药时间是晴天上午9时或下午4时左右。早晨水中含氧量少、水温低,中午阳光直射,洒药后因

8对 胎生 体表 四片 眼点 有 球状 环形 烟 肠 小钩 7对 繁殖 卵生 鳃 主要寄生 - 47 -

缺氧易造成死鱼或防治效果不佳;阴雨天水中溶氧低,光照不好,洒药容易引起鱼浮头。 4、鱼浮头或浮头刚消失,体质差,不能泼洒药物,否则会引起鱼大批死亡。 5、药液泼洒必须均匀,应从鱼池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处泼洒,四周和角落都要泼到。洒药时用喷雾器喷射效果更好。 6、酸碱性药物不能混合泼洒,药物溶解最好用木质或塑料容器,以免造成事故或药效降低。并且注意失效的药物不能泼洒。 7、泼洒药液12小时内,应勤观察鱼类活动情况,发现中毒现象立即采取加注新水等措施。

浸洗时间可根据:机体情况、药物浓度、浸洗密度和环境条件与温度等情况来确定。

- 48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九

一、名词解释:(10分)回答正确每题1分。 1、梗死: 2、继发性感染 3、敌害: 4、血栓的形成: 5、炎症: 6、间接作用: 7、水产药物: 8、健康养殖: 9、副作用: 10、肥大:

二、填空:(10分)回答正确每空1分。

1、药物作用于机体,其基本作用表现为( )和( )。 2、CuSO4与FeSO4合用,其比例为( )。 3、漂白精的有效氯含量是( )。

4、日本虱是生产中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其为害的对象为( )。 5、四大家鱼适宜的pH范围( )。

6、采用挂袋法对鱼体消毒时一般挂位是( )。 7、原生虫常见的传播方式是以( )传播。 8、烂尾病、鳖红脖病、牛蛙红退病的病原为( )。 9、磺胺类药物是通过抑制( )的合成,从而阻碍细胞繁殖。 三、选择(10分)选择正确每题1分。

1、发炎部位血液成份经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称为( )。 A变质 B增生 C渗出 D坏死 2、九江头槽绦虫的终末寄主是( ) A鱼类 B鸟类 C哺乳类 D蚤类 3、下列属鞭毛虫类的是( )

A半眉虫 B斜管虫 C库道虫 D椎体虫

- 49 -

4、水霉病属( )。

A病毒性疾病 B细菌性疾病 C真菌病 D原虫病 5、草鱼出血病发病的最适宜温度范围( )。 A 18-20℃ B 22-25℃ C 26-28℃ D 30℃以上 6、使用硫酸铜全池泼洒浓度( )。

A 7.0mg/kg B 8.0 mg/kg C0.7 mg/kg D 0.8 mg/kg 7、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有效安全浓度( )。

A 0.1 mg/kg B 0.8 mg/kg C 0.7 mg/kg D 0.5 mg/kg

8、在自然条件下,温度降低到( )一般温水性鱼类即进入麻痹状态。 A 1℃ B 5℃ C 10℃ D 15℃ 9、急性型疾病机能调节从生理转入病理性天数( )。 A 1-5周 B 2-6周 C 3-7周 D 4-8周 10、鱼虱病病原体中狮鱼虱寄生石斑鱼( )部。 A体表 B肌肉 C肠 D鳃 四、判断题:(10分)错× 对√判断正确每题1分。

1、放养密度过大,必然要增加投饵量,易造成水体缺氧。( )

2、磺胺是一类对氨苯黄酰胺的衍生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状粉末。( ) 3、绵霉属与水霉属的菌丝基本相同,其动孢子的发育与水霉属也相同。( ) 4、漂白粉全池泼洒浓度为0.1mg/kg,浸洗浓度为1.0mg/kg。( ) 5、五倍子大蒜穿心莲都可防治肠炎病。( ) 6、毛细血管是单细胞组成的管壁为单向渗透。( ) 7、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时浓度为0.5mg/kg。( ) 8、白头白嘴病是鱼苗和夏花阶段发生的疾病。( ) 9、鲫嗜子宫线虫俗称“红线虫”,雌虫寄生在鱼鳞下。( ) 10、吸虫类都在鱼的体内寄生,治疗较难,应提倡以防为主。( ) 五、简答:(20分)回答正确每题5分,回答不全面酌情扣分。 1、治疗疾病选择用药原则是什么? 2、锚头蚤病防治方法怎样? 3、生石灰的优点有哪些? 4、引起弯体病的原因有哪些?

六、论述题(10分)论述正确10分,论述不全面酌情扣分。 引起疾病的原因 条件及疾病的普遍规律有哪些?

七、绘图:(5分)绘图正确5分,绘图不完全正确酌情扣分。 碘泡子虫(壳面观)

- 50 -

八、综合题:(25分)论点、论据、论证正确25分,论点、论据、论证不完全正确酌情扣分。 如何进行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怎样确定浸洗时间?

- 51 -

试卷九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

1由于血管阻塞,使局部组织出现坏死的现象。 2病原作用于已有病的机体而引起的感染。

3该生物本身并不引起疾病,也不参与疾病的过程,但对鱼有直接致死的危害。 4在心脏或血管内由于血液成分的析出形成固体的物质的过程。

5机体在代谢障碍情况下使细胞内或组织间发生理化性和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6药物进入机体内并被吸收到血液循环后再发生的作用。

7指为提高养殖渔业产量用以预防控制和治疗水产动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疾病能力已及改善养殖水体质量所使用的一切物质。

8根据养殖对象的要求选择科学的养殖模式,将养殖动物通过系统地规范化管理技术、使其在人为控制生态环境下健康快速生长。 9药物进入机体产生与疾病无关的其他作用。 10细胞体积增大的现象。 二、填空

1兴奋、抑制。2 5:2。3 25%。4各种养殖鱼类。5 7~8.5。6食物四周。7胞菌。8嗜水气单胞菌。9叶酸。 三、选择(10分)

1 C。2 A。3 D。4C。5C。6 C。7 D。8A。9 A。10 D。 四、判断题:(10分)

1对√。2对√。3错×。4错×。5对√。6错×。7错×。8对√。9错×。10错×。 五、简答:

1、(1)有效性。(2)安全性。(3)简便性。(4)廉价性 2、(1)用10~20 ppm的KMnO4侵洗10~30min

(2)晶体敌百虫(90%)全泼浓度为0.3~0.5ppm。每周一次,连用2~3次。 (3)每500M2,水深1m的水面用松树叶8~12kg,捣烂侵出汁全泼,3天后虫体脱落 (4)用酒糟:1500~2500kg/公顷全泼 (5)猪血拌豆渣75kg/公顷 (6)免疫法 (7)轮养法 (8)彻底清塘

3、生石灰遇水产生热和[O],可提高水温生石灰主要有CaO组成,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释放出[O]和大量热,可以短时间提高水温Ca(OH)2呈弱碱性可以调节水中pH值同时为水中提

- 52 -

供了钙肥。Ca(OH)与CO2可形成CaCO3,CaCO3具有缓冲作用稳定水中pH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降低其毒性还可以澄清水质,CaCO3沉积水底使池底疏松改善底泥可以起肥水作用同时生石灰的使用还有利于甲壳动物甲壳的生成。

4、(1)重金属离子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导致鱼的脊椎弯曲 (2)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 (3)在胚胎发育时受环境影响 (4)鱼苗阶段发生机械性损伤

(5)鱼体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受寄生虫的侵袭造成脊椎弯曲 六、论述题

1、引起疾病的原因有三方面:

(1)致病性刺激(2)缺少机体所需营养物质(3)机体本身的改变 2、引起疾病的条件有:

(1)外因:主观(人为) 客观: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非生物:物理:温度机械电水压。 化学:氧气pH值有毒物油

(2)内因:年龄、、种类、习性、性别、食性。 3、疾病的普遍规律:

(1)损伤与抗损伤:损伤—破裂—出血—血小板—凝止血—恢复。

(2)因果转化:损伤—出血—功能下降—缺血—变性—坏死—功能障碍—无法工作—危及生命。

(3)局部与全身:贫血—鳃苍白粉红、鳍受伤—影响活动、摄食。 (4)病程分期: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结局期。 七、绘图

碘泡子虫(壳面观) 八、综合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

(一)积极开展健康养殖。健康养殖具体做法: 1、养殖措施:养殖措施是开展健康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2、健康苗种的培育:进行抗病,抗逆养殖新品种的选育是开展健康养殖的关键 3、健康的管理(1)合理放养(2)合理投喂(3)水质调节(4)日常管理 (二)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具体做法:1水源的选择:要选择水源充足没有污染的水作为养殖用水且水的理化指标应适宜于养殖品种。2彻底清池消毒。3强化检疫及隔离。4药物预防。5控制或消灭其他有害

- 53 -

生物。

(三)免疫预防

具体做法:1人工免疫。2免疫激活剂的应用 (四)生物预防

具体做法:1拮抗与免疫激活作用。2微生态的平衡作用。3促进生长作用。4水质调节作用

- 54 -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十

一、名词解释:(10分)回答正确每题1分。 1、泛池: 2、麻痹作用: 3、颉抗作用: 4、坏死: 5、吸收作用: 6、水产动物的疾病学: 7、生物改良剂 8、充血: 9、增生: 10 修复:

二、填空:(10分)回答正确每空1分。

1、有效氯含量为30%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时的安全有效浓度为(2、肉足虫的主要特征是( )。 3、侧殖吸虫寄生的部位为( )。 4、肠炎病的病原为( )。

5、跑马病的发生是因为鱼苗长期顶水游泳和池中缺乏( 6、植物血球凝桨素主要用于( )的防治。

7、通常说蠕虫主要有( )、( )、( )、( 三、选择(10分)选择正确每题1分

1、下列哪种药物不是抗微生物药( )。 A磺胺类 B抗生素类 C喹诺酮 D硫酸二氢酚 2、鳃片指环虫的后固着器上附着有小钩( )。 A 8对 B 4对 C 7对 D 9对 3、下列属于纤毛虫是( )

A隐鞭虫 B毛管虫 C小瓜虫 D口丝虫 4、雷蚴是( )生长的必须阶段。

A双穴吸虫 B血居吸虫 C侧殖吸虫 D指环虫

)。 。 )等。 - 55 -

)5、鱼苗所能耐受的安全变温范围为( )。 A 2-3℃ B 3-4℃ C 4-5℃ D 1-2℃

6、使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的混合全池泼洒浓度( )。

A 2︰5、0.7mg/kg 。B 5︰2、7.0 mg/kg。C 5︰2、0.7 mg/kg。D 2︰5、7.0mg/kg。 7、亲鱼打印病有效治疗药物和方法是( )

A高锰酸钾1%浓度涂抹 B漂白粉全池泼洒成0.1ppm C敌百虫全池泼洒成0.5ppm D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全池泼洒成0.7ppm 8、缺乏( )时,骨骼钙含量增加游动异常。 A 钙 B 磷 C 镁 D 铁 9、多态锚头蚤主要寄主( ) A鲤 B草鱼 C鲫 D鲢

10、下列不是由孢子虫引起的疾病是( )。 A艾美虫 B碘泡虫 C半眉虫 D单极虫 四、判断题:(10分)错× 对√判断正确每题1分。 1、活机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之为坏死。( ) 2、纤毛虫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治疗。( )

3、药物使机体机能从低于正常水平或正常水平增至超过正常水平称为强壮作用。( ) 4、吸虫类都在鱼类体内寄生,治疗较难,应提倡以防为主。( ) 5、小车轮虫没有齿棘并且只在鳃部寄生。( ) 6、漂白粉是细菌性疾病常用药物,浸洗浓度是1 ppm。腮 7、龙虱是水蜈蚣的成虫阶段。腮

8、贫血初期的特征是体积下降血量下降代谢下降温度下降。腮

9、对主养鳜、加州鲈、淡水白鲳及虾蟹类池塘使用敌百虫时应慎用。 腮 五、简答:(20分)回答正确每题5分,回答不全面酌情扣分。 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防治烂鳃病? 3、白斑综合症如何防治? 4、怎样防治水霉病?

六、论述题(10分)论述正确10分,论述不全面酌情扣分。 论述炎症的机理 病理变化 局部表现及结局怎样?

七、绘图:(5分)绘图正确5分,绘图不完全正确酌情扣分。 鳃隐鞭虫

八、综合题:(25分)论点、论据、论证正确25分,论点、论据、论证不完全正确酌情扣分。 从“水、种、饵”的角度说明疾病的预防有哪些?如何确定浸洗时间?

- 56 -

试卷十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

1水产动物长时间的缺氧而严重浮头引起大批窒息死亡的现象。 2药物使机体机能停止,并不可恢复的作用。

3当两种以上药物合并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而减弱。 4活机体内局部组织和细胞的病理性死亡。

5药物进入机体内并被吸收到血液循环后再发生的作用。

6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消亡规律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科学。

7能把水体或底泥中的氨态氮硫化氢油污等有害物质分解(或吸收)变成有益物质的某些微生物。

8由于小动脉扩张,使局部组织血液流量增多超过正常值的现象。 9细胞数目增多的现象。

10受伤组织通过临近健康细胞增生来修补的过程。 二、填空

1 25%。2具有伪足。3肠道。4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5适口饵料。6草鱼出血病。7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 三、选择

1 D。2 C。3 A。4 C。5 D。6 C。7 A。8 C。9 D。10 C。 四、判断题:(10分)

1对√。2错×。3错×。4错×。5对√。6错×。8对√。9对√。10对√。 五、简答:

1、(1)药物的理化性质与化学结构药物的分子越小越易吸收;脂溶性越大越易被吸收 (2)药物的剂量应掌握药物的安全剂量范围

(3)药物的剂型与综合途径因吸收速率不同导致体内浓度差别而引起的

(4)药物的蓄积当药物进入机体的速度大于药物自体消除的速度时易产生蓄积作用长期会产生中毒

(5)机体的机能状态集体的大小性别营养状况和耐药性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6)环境因素温度PH有机物含量等不同对药物的作用也有影响 (7)病原体的抗药性,抗药性是生物与化学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2、(1)鱼种放养前用浓度10mg/kg的漂白粉药液或浓度为15—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min或用2%~3%食盐水浸洗10~15min

(2)在发病季节,每半个月泼洒一次生石灰,浓度为15~20mg/kg,使池水的pH保持在8左右或者每半个月泼洒一次漂白粉,浓度为1mg/kg可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

- 57 -

(3)发病池可全池泼洒漂白粉1mg/kg泼洒漂粉精0.3~0.5mg/kg或强氯精0.3~0.5mg/kg或优氯精0.3~0.5mg/kg或优氯精0.5mg/kg

(4)全池泼洒二氯浓度为0.1~0.2mg/kg或泼洒二氯海因浓度为0.4mg/kg或泼洒富溴浓度为0.1~0.2mg/kg

(5)发病时也可用五倍子2~4mg/kg磨碎后浸泡过夜全池泼洒;或用大黄氨水液全池泼洒用0.3%的20倍大黄重量的氨水浸泡大黄12~24H带渣全池泼洒其大黄浓度为.5~3.7mg/kg (6)在外用药的同时口服药物效果更好每千克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10~20mg/kg或者氟哌酸20~50mg/kg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

3、(1)虾池放养前且底清汤消毒清楚过多淤泥和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池消毒杀死池水肿及淤泥中的病原

(2)放养无特定病因感染的健康虾苗并控制放养密度

(3)使用无污染和不带病毒水源,传染性流行病发生时养殖池不应大量交换水

(4)如果发现虾苗带病毒未发病应采取增氧措施保证荣养不低于5mg/l在饲料中添加0.1~0.2%稳定性好的维生素C及免疫增强药物

(5)保持虾苗环境因素稳定池内藻类稳定减少惊扰 (6)使用药饵防止出现细菌寄生虫等并发疾病

4、(1)避免伤害鱼体,加强饲养修理; (2)提高鱼卵受精率,加强亲鱼培养; (3)用3%的食盐侵洗病鱼5min;

(4)全泼食盐和Na2CO3合剂(1︰1)浓度为80ppm (5)甲基蓝全泼 0.1~0.2ppm连泼2~3天 (6)硫醚沙星:全泼0.15~0.2ppm (7)淋水孵化 六、论述题

1、炎症是机体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发生里一种以防御为主的病因过程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反映

2、具体病理变化包括:

(1)变质:发炎部位细胞和组织发生坏死同时带有代谢和功能变化 (2)渗出:发炎部位血液成分经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 (3)增生:细胞数量增多

3、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4、结局表现为:

(1)发炎组织被吸收(2)机化钙化(3)迁延(坏现象)是一种慢性病(4)扩散 七、绘图:

- 58 -

鳃隐鞭虫 八、综合题:

水种饵是鱼业生产的基础,疾病应该以防为主,只有从基础抓起进行疾病的防治,才能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减少生产损失。

水:是鱼生长的环境条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生长等生理过程,为了保证鱼类的良好环境,我们应该做到:池水的过滤、消毒、改良、保养。

种:鱼体的体质状况是能获得生产成功的关键,为了良好的鱼种条件应作到:健康养鱼;防遗传;营养丰富;环境良好,人工操作得法。

饵:饵料是生产得以进行的保障,为防止鱼病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饵料必须有保障。应作到:原料安全、加工方法得当、供给充足、无霉变、品质优、营养全。从以上这些方面基本可以生产的安全进行。

- 59 -

鱼病资料和治疗

白 点 病

初期鱼体出现数粒小白点,末期则全身布满白点,二次感染合并水霉病及细菌感染,至严重时,则药石罔效。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每10加仑水 4~8cc,无底砂配合过滤系统之容器,药量宜减为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亦可治愈。(成虫杀除难,但仔虫杀除容易,故维持水中有效药剂约7~20天左右,即可完全扑灭) 黑 点 病

病鱼头部可见长形的浅黄色孢囊,其孢囊成熟时,呈黑色,即摇尾幼虫与后囊幼虫,它们亦侵袭鱼体眼睛、肌肉、血管、鳃、内脏器官,若于眼睛的水晶体部位发现不透明的斑块,则有可能受到感染 此病不具传染性,但是会伤害肌肉组织及使眼睛受到或失明,严重时可致死,目前并无药可愈,仅可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将虫挑除 水 霉 菌 病

受伤的表皮产生毛状、丝状菌丝,肉眼所见丝状物即为已死的霉菌尸体,活的霉菌则寄生在皮肤及肌肉上。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或将患病的鱼放在百分之一的食盐水、盘尼西林水溶液中,亦具效果。(受伤、搬运捞捕鱼儿宜做预防措施) 烂 嘴 病

鱼儿的嘴及颊部覆盖白色附着物,鳍、鳃、口部最易感染。此病传染力甚强,发病后数天,鱼箱中的鱼儿可能全灭。 可采用跟水霉菌病相同的治疗法,或早一点涂抹多聚氰就有效。(若短时间内无法痊愈,每易造成抗药性细菌,故使用药剂时宜核对水量及用药量,以正确治疗) 烂 尾 烂 鳍 病

水质受到污染,或被其它的鱼儿咬伤,伤口受到感染,鱼鳍一开始变白,恶化则会腐烂死亡。 投入适量甲基蓝药水、盘尼西林、绿F金或使用薄的食盐水饲养。 鳃吸虫寄生症

呼吸较急促,鳃盖大开,鳃丝有肿胀与白化现象,不喜欢游动,有时具有使水箱鱼儿全灭的传染力。 利用溶剂,进行长期或短期药浴,因成虫扑灭容易,但虫卵杀灭困难,会在三天后陆续孵出,可在水中保持万用水、甲基蓝药水有效成份3~5天,杀灭幼虫。 松 果 状 鳞 肿

鱼体发肿,鱼鳞竖起,状似松果,致病原因不明。 可在罹病初期,每10公升的水加入0.1gr的氯霉素,或每10公升的水加入3万单位的盘尼西林溶液。 口丝虫感染症

皮肤出现整片云状物灰色黏液的感染现象,大量口丝虫寄生时,体表会出现一块一块破皮的血斑,鱼鳍不张开,并且磨擦植物或底部,不进食而体重下降,常使病鱼慵懒斜躺昏睡。 可采用跟白点病相同的治疗法或每2公升的水加入1毫升的,浸浴15分钟,亦可每100公升的水

- 60 -

中加入1公克的叮啶黄素作约2天的浸浴,将水温提高至30度c可帮助去除口丝虫。 气 泡 病

鱼体表面或各鱼鳍长出粒状的气泡会逐渐变大,如同水泡一般,得此病会使鱼窒息或气泡栓塞致死。 发病原因是水中氧气或氮气过剩,初期仅需换水,则于短期内即可痊愈,严重时,可使用绿F金、糖棕等水溶液药浴。 额 头 穿 孔 症

在额头及眼眶附近有一个或数个凹穴,伴有霉菌感染时,则会有白色丝状物出现。 水质老旧的鱼缸易罹患此病,故勤换水及清理鱼缸可预防,臭头药粉、贺利沙民,同时进行药浴口服及可生效。(早期治疗容易,末期易引发死亡率) 鞭 毛 虫 病

食欲不佳,鳃部不动,鳞上出现泌血斑点,浮到水面。 每公升水加入15毫克的氯霉素及实施水质管理。 血 行 障 碍 症

血液不足,造成背鳍与臀鳍供血不良,导致细胞坏死,呈锯齿状残缺但不会持续蚀烂,用烂尾病治疗法也不见疗效者。 应注意水质情况及寄生虫的问题,于水中加入抗菌剂,同时强化营养,短期内可以复原。 条 虫 寄 生 症

腹部明显肿大,压之结实,有别于腹水或腹肿胀,内脏易受压迫而失去功能,成鱼易误诊为抱卵。 口服肠内寄生虫清除剂,早期发现,治疗容易,虫体过大时有暴腹之可能,若已侵入内脏器官则回生乏术。 不 孕 症

卵巢的退行性变化、脂肪变性、卵巢囊肿、卵巢石化、腹水、泳鳔病变、体内寄生虫感染、雄鱼在维他命缺乏一段时间后,生殖力即永远受损 鱼类长期摄取脂肪过多的饵料,会发生脂肪变性,因此当鱼进入繁殖期时应减少喂食投饵量,并于产卵之前绝食3~5天,另外,使用煌绿、奎宁剂、叮啶黄、孔雀绿等,也会导致一时性的不孕。 传染性腹水病

此病有两种症状,即典型腹水病及溃疡性腹水病,其疾病症状眼球突出、眼睛衰退、肛门突出及发炎,鳃呈白色,严重烂鳍,并可看见表皮红斑,腹腔可能积存脓液,使腹部肿胀,溃疡性病症于溃疡患处为红色,被白色环围着,存于发黑表皮下,鳞片脱落处,可见到脓肿 将氯霉素、链霉素、北里霉素等抗生素,以加入饲料方式治疗,使肝脏增加负荷的饲料会助长此病,对于罹患此病的鱼,应该立即捞除 锚 虫

甲壳类寄生虫,其头部有一根锚状物,会刺入鱼体,体长约1.2公分,鱼体外观看来,如同长毛一般。 用镊子将锚虫逐一夹出,或置病鱼于比重1.025的海水、食盐水溶液之中,亦可在10

- 61 -

公升的水里加50mg的过锰酸钾,也可使用底特松 (药性剧烈的农药)加以驱除。 鱼 虱

甲壳类寄生虫,呈圆盘形,直径约5mm,会在水中游动,寄生鱼体,吸取鱼血,同时放出毒液,致使鱼儿表皮发炎,变红,鱼变的好动,无法休息,鱼鳍缩折,磨擦缸中砂石、装饰物,肉眼可见粉红色中心的小红点。 用镊子将鱼虱逐一夹出,或将病鱼放入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经过一、二天便可消除鱼虱,亦可将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高锰酸钠,浸浴1小时。 线 虫

此顽疾由白色到棕色的线虫所致,病鱼变得呆滞、消瘦、停止进食,有时可看到线虫悬挂于肛门外 对付线虫是很困难的,可采用驱虫剂,但对鱼亦有毒害,最好是移开隔离或消灭病鱼 水 蛭

细小的腔肠动物,约1公分,呈圆筒状,口腔周围有六、七根触手,会吞食仔鱼。 将鱼移出鱼箱,加高水温至摄氏四十度以上,即可杀除水蛭。 蛭

对成鱼不具威胁,但会吃鱼卵和仔鱼。 以高浓度食盐水,浸渍鱼箱,并搅拌刷洗底砂和岩石十分钟,即可驱除蛭。 钩 头 虫

少数的钩头虫可能对鱼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较重的感染使病鱼消瘦、肛门发炎、虫卵附在消化管道内,阻塞消化管道 此病是无法受到控制,因尚未有药物能影响在肠道内的寄生虫或其幼虫,其预防感染的措失,是停止喂食淡水虾、水虱、昆虫幼虫,并将罹患此病的鱼除去 双 身 虫

肉眼可见灰棕色的虫状生物,常见于鳃的边缘,引发鳃部发炎、缩折及流血,鱼会头朝上不停冲出水面 每1公升的水溶入15公克食盐,做短时间浸浴,亦可每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叮啶黄素或阿涤平,做长期药浴、浸浴数天 变 体 病

到目前为止,仍未得到结论,根据病情猜测可能原因:一为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收缩所致;另一为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钙和维生素等)而产生畸形 可换水数次,改良水质并加强饲料管理,多投喂含钙质多,营养丰富的饵料,可减少此病发生 冻 伤

温度很低时,鱼就会被冻伤,造成各鱼鳍产生红色血丝,影响鱼类生活机能,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放入保温器材,并多投富脂肪饵料,以增加鱼的抗寒能力 感 冒

由于水温的急遽变更,刺激神经末稍,引起概能混乱,行动失常,器官机能失调,甚至漂浮水面失去游动能力,严重时可使鱼死亡 换水时,要注意两个水体温度的差异情况不可相差太大(鱼苗不可超过2度C,鱼种不可超过5度C)

- 62 -

肿 瘤

恶性肿瘤可分为五大类:软骨、骨骼、肌肉、神经、心脏癌瘤,其皮肤肿瘤或上皮癌可发现生长于表皮及鳞片 良性肿瘤可因受外界刺激而形成,只需移走刺激物,通常会消失,恶性肿瘤则极少可治愈 萎 瘪 症

病鱼身体干瘪、头大身小、体色发黑、背肌薄如刀刃、鳃丝苍白,呈严重贫血现象,往往于边缘迟钝地游动 主要由于放养过密,食料不足,可掌握鱼种适当放养密度和加强饲料管理,使鱼有充足的饵料 结 核 病

鱼缺乏食欲、逐渐消瘦、背脊弯曲或呈拱形、胃部凹陷、体色苍白、眼球突出及脱落、鳞片缺损、鳃部畸形、表皮发炎,鳍部受传染,内脏停止运作并长出小结疖,病鱼动作迟缓,游泳不正常 只有少数的抗生素具有疗效,如四环素 球 虫 病

眼球深陷及显著消瘦,病鱼挺起头部,可看见黄色液体自肛门排出,当压下患鱼胃部,此情况更为明显 水塘收集的红虫及玻璃虫,常导致鱼患此病,发生肠发炎,此病颇具传染性,不能用药疗治愈,可从保护鱼着手,避免使用红虫及玻璃虫饵料,捞除病鱼,消毒鱼缸 鱼 鲤 发 炎 症

发病初期,鱼停止进食,病情持续下去,则充满气泡或浓液的胞囊在腹腔后端形成,使鱼体膨胀,头部竖立,包囊变大时,泳鳔有发炎、增厚的征状,当病情再恶化,鳔壁崩坏,感染内脏器官 此病具高度传染性,由病毒引起,施用抗生素仅可减缓病情恶化,最好还是杀除病鱼 霓 虹 灯 鱼 病

鱼体褪色消瘦、腹部干瘪、体侧荧光带断落、肌肉变红发亮,带有乳白透明膜、行动呆滞及失去平衡、游泳不正常 尚未有已知的治疗法,故当确定有鱼罹患此病时,应迅速将其捞除,并消毒清理水族箱

- 6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