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浙教版试卷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五 六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七十七点零七七写作( )
A.7107.077 B.77.007 C.77.077 D.7.1077 2.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3.一个数由2个十万、5个千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 A.250008 B.2050008 C.205008 4.从3:00到3:15分,分针转动了( )度. A、15 B、60 C、90
5.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已知其中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6.估一估,下面算式中的商最接近9的是( )。 A、434÷51 B、632÷71 C、520÷60
7.下面的算式中,除数能整除被除数的是( )。 4. A、 32÷9 B、 32÷8 C、32÷7
8.25×(8+4)=( )
A.25×8+4 B.25×8+25×4 C.25×8×25×4 9.两位数乘整十数,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 A.1 B.2 C.3
10.74365和79365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是( ) 都是7万 B.都是8万 C.是7万和8万 评卷人 得 分 二、判断题
11.因为0表示没有,所以(0,2)这个位置不存在。 ( ) 12.810÷5=(810×2)÷(5×2). .(判断对错) 13.125×8的积末尾有2个0.
14.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一定打( ) 15.两个数相除,把被除数乘以10,除数除以10,商不变。 ………………( )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16.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17.比较大小 5844200 5842400 52×32 50×34 150×20 15×200 180° 360°.
18.42与5的积是210,那么一个因数42扩大100倍后积为( ) 19.用综合算式表示
20.在横线里填上“>”“<”或“=”。 15×17○17×15 42×16○51×12 130×4○120×5 17×4○14×7 12×13○12×23 14×22○15×21 评卷人 得 分 四、作图题
21.画一画:使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黄色区域的2倍,是绿色区域的一半。
22.在下面的方格图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评卷人 得 分 五、计算题
23.用竖式计算. 938÷67 408÷20 618÷83 708÷34 580÷86 372÷34 24.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82074+5638= 762400-29667= 186000+985000= 6130082-300059= 3261×58= 18367×24= 85140÷36= 95202÷369= 评卷人 得 分 六、解答题
25.商店运来桔子和苹果各56箱,已知每筐桔子重28千克,每筐苹果重22千克,这两种水果共重多少千克?
26.林庄有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20米,宽50米,还有一个正方形苗圃,边长70米,花圃与苗圃比,哪一个面积大?大多少平方米?
参
1 . C 【解析】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七十七点零七七写作为C。A为七千一百零七点零七七,B为七十七点零零七,D为七点一零七七。 2 . B 【解析】
角的度量: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度量,注意正确使用量角器: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0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所以正确的测量方法是B。 3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2个十万、5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一个六位数,最高位十万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个位上是8,其余位上都是0,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解:由2个十万、5个千和8个一组成的数写作:205008;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整数的写法,用数位表写数能较好的避免漏写0的情况,是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4 .C
【解析】解:15×6=90(度), 故选:C.
【分析】分针60分钟转一圈,每分钟转动的角度为:360°÷60=6°.钟面上从3:00到3:15,共经过15分钟,计算即可解答.求出分针1分钟转动多少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意义,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等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由分析可知:平角=锐角+钝角,
答: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已知其中一个角是锐角,那么另一个角是钝角.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的意义. 6 .B 【解析】略 7 .B
【解析】除数能整除被除数,商必须是整数,而没有余数,这三道题中,只有答案B正确。 8 .B 【解析】
试题分析: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或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得数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c+b×c.所以25×(8+4)=25×8+25×4,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解答:解:25×(8+4) =25×8+25×4 =200+100 =30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a+b)×c=a×c+b×c的掌握情况. 9 .A 【解析】略 10 .C 【解析】
“四舍五入”得到74365约为7万,79365约为8万。 11 .× 【解析】略 12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0外)相同的数,商不变;因为810÷5=162,所以(810×2)÷(5×2)=162. 解:因为810÷5=162, 所以(810×2)÷(5×2)=162.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商不变的性质的基本应用.注意: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0除外”的数. 13 . 错误
【解析】解:125×8=1000,积末尾有3个0. 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求出125×8的积,进一步即可求解. 14 .× 【解析】略 15 .× 【解析】略
16 .500.05,五百点零五 【解析】
试题分析:(1)小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有几个单位,就在那个数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解答; (2)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的读法按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 解: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500.05,读作五百点零五;
故答案为:500.05,五百点零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和读法,注意写法一定要补足0的个数. 17 .>,<,=,<. 【解析】
试题分析:先算出题目左右两边的值,然后按照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①5844200>5842400 ②52×32=16 50×34=1700 所以52×32<50×34 ③150×20=3000 15×200=3000
所以,150×20=\"15×200\" 180°<360°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如果位数相同,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下一位,依此类推. 18 .21000
【解析】根据规律可知积也扩大100倍,可解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积的变化规律掌握情况. 19 .(159+43-72)÷26 =(202-72)÷26 =130÷26 =5 【解析】略
20 .=,>,<,<,<,< 【解析】
解:据整数乘法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各个题干中算式的积,再根据整数大小比较方法即可解答。
21 .
【解析】略
22 .
【解析】
试题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两边相等,并且相等两边夹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根据平行四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进行作图即可. 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点评】掌握平行四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含义是解题此题的关键. 23 .14 20…8 7…37 20…28 6… 10…32 【解析】 (1)938÷67=14;
(2)408÷20=20…8;
(3)618÷83=7…37;
(4)708÷34=20…28;
(5)580÷86=6…;
(6)372÷34=10…32.
24 .187712;732733;1171000;5830023;1138;440808;2365;258。 【解析】根据笔算的书写顺序利用计算器输入计算即可。 25 .2800千克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分别求出苹果、桔子的总重量,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这两种水果的总重量.
解:22×56+28×56, =(22+28)×56, =2800(千克);
答:这两种水果共重2800千克.
【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的整数复合应用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6 .解:120×50=6000(平方米) 70×70=4900(平方米) 6000﹣4900=1100(平方米) 答:花圃的面积大,大1100平方米.
【解析】【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 , 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再比较大小,求出它们的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