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宝玛科技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岛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五课 捺》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书法上册《第五课 捺》教学设计

来源:宝玛科技网


《 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平捺、斜捺的不同写法,以及在字中的正确运用。

2、正确书写带有斜捺和平捺的汉字。

3、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和运笔方法。

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平捺、斜捺的不同写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带有斜捺和平捺的汉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汉字笔画,今天我们学习捺。

二、认识笔画捺。

1、 老师出示笔画捺的书写作品,告诉学生这个笔画就叫捺。

2、 学生观察:这两种捺有什么不同。

3、老师总结:两种捺——斜捺、平捺

4、读出笔画名称: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比较斜捺和平捺的异同。

1、生仔细观察,发现

2、师:它们在行笔的轻重上有什么相似之处?点拨:一波三折,由轻到重。

3、师:在行笔的方向上有什么不同?(首先倾斜度不同,斜捺就像山坡,平捺要平,斜捺要陡一些。从行笔的方向上看,我们可以将平捺分成三个部分:平——斜——平;斜捺分成两个部分:斜向下行行笔再平着拉尾巴。)课件展示

四、指导书写斜捺。

1、出示课件,学生观察,汇报观察的结果。像一把大刀。

2、师点拨变儿歌:下笔轻——渐加重——停笔——拉尾巴

3、学生读记儿歌。

4、老师示范书写斜捺。

5、学生练习,边写边重复儿歌“下笔轻——渐加重——停笔——拉尾巴”。

6、教师巡视,对写得差的学生个别指导,写得好的表扬。

五、指导书写平捺。

1、学生观察,问:你们觉得平捺像什么?

2、学生发挥想象。

3、你认为写好平捺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

4、把同学们提示的地方总结起来,老师编了一句顺口溜:一轻二长三平短——由细到粗脚向右。学生读记。

5、示范写,边写边重复顺口溜。

6、师巡视,生练习,再评议。

六、写汉字。

1、出示汉字:人、之

2、老师示范,学生观察,书空。提示每个笔画的位置和轻重变化。

3、小组评比。要求:圈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汉字在小组内进行评比,然后推荐代表展

示。

七、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的亮点在为了解决重点而编写的儿歌这个环节。那是个很难写的笔画,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书写的传统方法来完成这个环节。但是低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是直观思维能力强于理性思维,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来讲解书写方法,则会顺应小孩的特点和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这个难写的笔画,授课结果证明,这个创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书写基本达到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朋友通过几种形式的评价和参与,完全融入到课堂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

不足在于难点的突破不是很充分。捺的构字规律课堂上体现得不够。学生并不完全了解捺的构字规律。这与教案的设计疏漏有关。应该出示相关例字,让学生观察、比较,了解通常斜捺都是和撇一起出现的,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他俩就愿意当老大走到哪里都要最伸展;同时捺也喜欢高高抬起,当它与竖或竖向笔画同时出现时,一般都要收笔高一些,抬起来,高于旁边的竖或竖向笔画。这个环节需要老师用画虚线的方法直观演示,让学生一目了然,知晓谁高谁低。便于掌握规律,解决难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omayou.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6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