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发布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文 l 王琼杰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的公告。这是目前全球发布的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标志着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将对我国矿业行业的绿色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自然资源部此次发布的9项行业标准包括《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2-2018)、《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3-2018)、《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4-2018)、《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5-2018)、《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6-2018)、《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7-2018)、《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8-2018)、《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9-2018)、《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20-2018),将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开展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2011~2014年,原国土资源部按照“规划统筹、引导、企业主体、协会促进、配套、试点先行、整体
推进”的思路,积极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工作,分四批遴选出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共661家,树立了一批绿色矿山建设的典范,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绿色开发利用、绿色和谐发展成为矿业行业的共识。先期开展试点的矿山企业积累的成功经验,不仅对其他矿山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也为制度的供给和标准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做出了探索。
但是,从总体上看,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占比仍偏低,且标准不一。为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实现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明确的“到2020年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目标,2016年,在原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指导下,按照统筹规划、架构合理、目标科学、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原则,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和公司开展了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研究,在广泛征求各行业矿山企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后,于2017年12月提交了煤炭、油气、黄金、冶金、有色、非金属、化工、砂石和水泥等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送审稿,并于2017年12月17日通过了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审查,
2018年1月完成了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报批稿)。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主要从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六方面,根据各个行业的特点做出相应要求。标准的制定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其科学性与先进性,同时考虑到现阶段我国各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保证标准的可操作性。
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编制原则是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最终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为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撑。同时,通过标准的制定,充分调动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加强行业自律,使矿山企业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矿地和谐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觉承担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环境重建、土地复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责任。(来源:《中国矿业报》)
国内外经济调整将加速推动我国矿业高质量发展
文 l 陆芬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定位不会改变,但国内与国际经济调整必然推动我国资源利用方式向高效创新型转变,并将强化全球资源治理与国际合作的愿景。”6月25日,在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工作小组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联合召开的矿产资源形势分析座谈会上,来自相关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10位专家分别就油气、煤炭、有色金属等矿业经济及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专题研讨。
专家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延续回暖态势,世界各国矿产资源需求还将增大。上半年我国能源、主要金属矿产品消费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暖,价格总体趋于稳定,矿山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改善,但是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动荡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将继续对我国矿业产生冲击。当前,我国矿业仍处于发展的低谷期。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的战略推进,我国矿业将不断迈向高质
量发展的新台阶。
专家建议,面对全球矿业深刻调整,我国作为矿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必须抓住机遇,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同时,应加强对矿业企业“走出去”的指导,鼓励企业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打造联合舰队,组团出海,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