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置零法获得任意进制计数器置零法适用于有置零输入端的计数器。对于有异步置零输入端的计数器,是在N进制计数器计数到M时,通过与非门产生低电平信号加到异步置零端R′,将N进制计数器置“0”,即获得MD进制计数器。而对于有同步置零输入端的计数器,必须等下一个时钟信号到达后,才能将计数器置零,所以在连接电路时有所区别。 b.利用置数法获得任意进制计数器
利用74LS160的同步预置功能,从计数循环中的任何一个状态置入适当的数值而跳跃N-M个状态,即得到M进制计数器。此方法仅适用于有预置功能的计数器。
图7-3是分别利用置零法和置数法接成的六进制计数器。
CLKR′DD0D1D2Q0Q1Q2Q3EPETC1Q0Q1Q2Q3EPETC174LS160(LD)′74LS1601(LD)′CLKR′D1D3D0D1D2D3
(a)置零法 (b)置数法
图7―3 六进制计数器 当M>N时,可采用多片N进制计数器级联的方法。
a.串行进位方式:即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时钟输入信号。如图7-4为由两片74LS160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
第(1)片计到9(1001)时C端输出变为高电平,经反相器后使第(2)片的CLK端为低电平。
- 23 -
下个计数脉冲到达后,第(1)片计为0(0000)状态,C端跳回低电平,经反相后使第(2)片的CLK端产生一个正跳变,于是第(2)片计入1。
第(2)片用置零法接成六进制计数器。计数脉冲由第(1)片CLK端加入,整个计数器从全0状态开始计数,当计入60个脉冲时,经与非门产生的低电平信号立刻将两片计数器同时置零,完成六十进制计数器。
11Q0Q1Q2Q3EPET(LD)′Q0Q1Q2Q3EPET(LD)′74LS160(2)CLKC74LS160(1)CLKR′DD0D1D2D3R′DD0D1D2D3 图7-4 串行进位方式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
b.并行进位方式:即以低位片的进位输出信号作为高位片的工作状态控制信号(计数器的使能端),两片的CLK输入端同时接时钟脉冲信号。图7-5是采用并行进位方式整体置数法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
图7-5 整体置数法构成的六十进制计数器
(LD)′11Q0Q1Q2Q3R′DETEPCCLKQ0Q1Q2Q3EPETR′D74LS160(2)74LS160(1)D0D1D2D3(LD)′CLKD0D1D2D3CLK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 2.计数脉冲源 3.单次脉冲源 4.逻辑电平开关
5.逻辑电平显示器 6.六位十六进制LED译码显示器
7.双踪示波器 8.74LS74、74LS160×2、74LS00、74LS04 四、实验内容
1.用74LS74 D触发器构成4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
(1) 按图7-1接线,R′接至逻辑电平输出插孔,将低位CLK端接单次脉冲源,输出端Q3、Q2、DQ1、Q0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孔, S′接高电平“1”。 D - 24 -
(2) 清零后,逐个送入单次脉冲,观察并列表记录 Q3~Q0的状态。 (3) 将单次脉冲改为1HZ的连续脉冲,观察Q3~Q0的状态。
(4)将图7-1电路中的低位触发器的Q端与高一位的CLK端相连接,构成减法计数器,按实验内容(2)、(3)、(4)进行实验,观察并列表记录Q3~Q0的状态。 2.测试74LS160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按图7-2,将清零端R′、置数端(LD)′、数据输入端D3 、D2、D1、D0 分别接逻辑电平输出插D孔,输出端Q3、Q2、Q1、Q0接实验装置中的六位十六进制LED译码显示器输入相应的插孔Di 、Ci、Bi、Ai;进位端C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孔,计数脉冲由单次脉冲源提供。按表7-1逐项测试并判断该集成块的功能是否正常。结果记入自拟表格中。
3.按图7-3所示连线,并测试用置零法和置数法两种方法接成的六进制计数器。结果记入自拟表格中。
4.保留上述用置零法和置数法接成的六进制计数器电路,按图7-4和图7-5完成六十进制计数器。结果记入自拟表格中。
5.用74LS160自行设计一个77进制计数器。画出电路图,列出表格,填入测试结果。 五、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计数器内容。
2.拟出各实验内容所需的测试记录表格。 3.熟悉实验所用各集成块的引脚排列图。 六、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1.画出实验线路图,记录、整理实验现象及实验所得的有关波形。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总结使用集成计数器的体会。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