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市七年级(下)期中数
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4的平方根是( )
A. B. C. 2
D.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 )
A. B. C. D. 3. 如图,是对顶角量角器,则图中∠1等于( )
A.
B. C. D.
4. 下列实数中,属于有理数的是( )
A. B. C.
D.
5. 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
那么∠2的度数是( )
A. B. C. D. 6. 估计 +1的值( )
A. 在1和2之间 B. 在2和3之间 C. 在3和4之间 D. 在4和5之间 7. 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
A. B. C.
D. 2x-ay=3的一个解,那么a的值是( ) 8. 已知 是方程
A. 1
B. 3
C. D.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的平方根是 C. 是25的一个平方根
B. 的算术平方根是 D.
10. 如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0,1),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则
a+b的值为( )
第1页,共13页
A. 5 B. 4 C. 3 D.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
b,c为平面内三条不同直线,c⊥b,11. 已知a,若a⊥b,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2. 如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标注了射阳县城四个大
型超市的大致位置(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若用(0,-2)表示苏果超市的位置,用(4,1)表示文峰超市的位置,则大润发超市的位置可表示为______ .
25
13. 若实数m,n满足(m-1)+ =0,则(m+n)=______. 14. 方程x+3y=9的正整数解是______ .
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
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60的坐标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6. 计算: + +| -2|-2.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8.0分) 17. 如图,已知直线AB和CD相交于O点,∠COE=90°,
OF平分∠AOE,∠COF=28°,求∠BOD的度数.
第2页,共13页
18. 若5a+1和a-19是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求m的值.
19. 如图,某居民小区有一长方形地,居民想在长方形地内修筑同样宽的两条小路,余
下部分绿化,道路的宽为2米,则绿化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20. 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E点位DF上的点,B为AC
上的点,∠1=∠2,∠C=∠D,求证:DF∥AC.
证明:∵∠1=∠2(已知),∠1=∠3,∠2=∠4(______ ) ∴∠3= ______ (等量代换) ∴DB∥ ______ (______ ) ∴∠C=∠ABD(______ ) ∵∠C=∠D(______ ) ∴∠D=∠ABD(______ ) ∴AC∥DF(______ )
第3页,共13页
21. 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解答下列问题:
(1)已知A(2,0),B(-1,-4),C(3,-3)三点,分别在坐标下中找出它们,并连接得到三角形ABC;
(2)将三角形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 (3)求三角形A1B1C1的面积.
y1)y2)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与P2(x2,的“友好距离”,
给出如下定义:
若|x1-x2|≥|y1-y2|,则点P1(x1,y1)与点P2(x2,y2)的“友好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P1(x1,y1)与点P2(x2,y2)的“友好距离”为|y1-y2|;
(1)已知点A(- ,0),B为y轴上的动点,
①若点A与B的“友好距离为”3,写出满足条件的B点的坐标:______. 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友好距离”的最小值______.
(2)已知C点坐标为C(m, m+3)(m<0),D(0,1),求点C与D的“友好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C点坐标.
第4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解:4的平方根是:±故选:A.
=±2.
直接利用平方根的定义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正确把握平方根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2.【答案】A
【解析】
解:点P的坐标为(3,-2). 故选:A.
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点的坐标的 定义写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有关知识,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邻补角的定义即可回答. 【解答】
解:根据对顶角相等,得零件的锥角等于30°, -30°=150°, ∴∠1=180°故选C.
4.【答案】D
【解析】
解:,,π是无理数,
是有理数. 故选:D.
根据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实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5页,共13页
5.【答案】C
【解析】
解:∵AB⊥BC,
, ∴∠ABC=90°-90°-∠1=35°, ∴∠3=180°
∵a∥b,
. ∴∠2=∠3=35°故选:C.
由垂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求出∠3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2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求出∠3的度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
解:∵2<<3,
∴3<+1<4, ∴
+1在3和4之间.
故选:C.
直接利用已知无理数得出
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
此题主要考查了估算无理数大小,正确得出7.【答案】C
【解析】
解:A、∵∠1与∠2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位角,∴∠1=∠2,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
B、∵∠2与∠3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内错角,∴∠2=∠3,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
C、∵∠3与∠5既不是直线a,b被任何一条直线所截的一组同位角,内错角,∴∠3=∠5,不能得到a∥b,∴符合题意,
D、∵∠3与∠4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旁内角,∴∠3+∠4=180°,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6页,共13页
直接用平行线的判定直接判断.
此题是平行线的判定,解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8.【答案】A
【解析】
解:∵∴
是方程2x-ay=3的一个解, 满足方程2x-ay=3,
1-(-1)a=3,即2+a=3, ∴2×
解得a=1. 故选:A.
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把关于x和y的方程转化为关于a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使原方程转化为以系数a为未知数的方程.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及它们的性质.平方根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任何数都有立方根. A、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 B、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即可判定; C、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 D、根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判定. 【解答】
2
解:A、(-)的平方根是±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B、0.09的算术平方根是0.3,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C、-5是25的一个平方根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D、故选B.
=-3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第7页,共13页
10.【答案】D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将线段A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A1B1, 所以a=1,b=1, 所以a+b=2. 故选D.
利用点A与点A1的横坐标得到线段AB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由点B与点B1的纵坐标得到线段AB向上平移1个单位,然后利用此平移规律确定a和b的值,再计算它们的和即可.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或减去)一个整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 11.【答案】平行
【解析】
解:∵a⊥b,c⊥b, ∴a∥c,
故答案为:平行.
根据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可得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答案】(-1,4)
【解析】
解:由题意可得,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大润发超市的位置可表示为(-1,4), 故答案为:(-1,4).
第8页,共13页
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而可以得到大润发超市位置所在的坐标.
本题考查坐标位置的确定,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画出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3.【答案】-1
【解析】
解:由题意知, m,n满足(m-1)2+∴m=1,n=-2,
55
∴(m+n)=(1-2)=-1.
=0,
故答案为:-1.
5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求出m、n的值,进而可求出(m+n)的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初中阶段有三种类型的非负数:(1)绝对值;(2)偶次方;(3)二次根式(算术平方根).当它们相加和为0时,必须满足其中的每一项都等于0.根据这个结论可以求解这类题目.
14.【答案】 , 【解析】
解:方程x+3y=9,
解得:x=-3y+9,
当y=1时,x=6;当y=2时,x=3; 则方程x+3y=9的正整数解是故答案为:
,
.
,
.
将y看做已知数表示出x,即可确定出正整数解.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 15.【答案】(20,0)
【解析】
解:∵P3(1,0),P6(2,0),P9(3,0),…, ∴P3n(n,0)
第9页,共13页
当n=20时,P60(20,0), 故答案为:(20,0).
根据图形分别求出n=3、6、9时对应的点的坐标,可知点P3n(n,0),将n=20代入可得.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仔细观察图形,分别求出n=3、6、9时对应的点的对应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 +| -2|-2 16.【答案】解:
=-+2- -2
=- 【解析】
首先计算开方,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28°=62°. 17.【答案】解:由角的和差,得∠EOF=∠COE-COF=90°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OF=∠EOF=62°.
-28°=34°由角的和差,得∠AOC=∠AOF-∠COF=62°.
由对顶角相等,得 ∠BOD=∠AOC=34°. 【解析】
根据角的和差,可得∠EOF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OC的度数,根据补角的性质,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了对顶角、邻补角,利用了角的和差,角平分线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
18.【答案】解:依题意有(5a+1)+(a-19)=0,
解得:a=3,
22
则m=(5a+1)=16=256. 故m的值为256. 【解析】
第10页,共13页
根据5a+1和a-19是正数m的两个平方根,则5a+1和a-19互为相反数讨论,据此即可列方程求得a的值,然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得m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19.【答案】解:平移后得绿化部分宽为(20-2)米,长为(32-2)米,
30=540(平方米). 面积为(20-2)×(32-2)=18×
答:则绿化的面积为540平方米. 【解析】
平移后可得道路的长和宽,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关键是表示出平移后的长方形的边长. 20.【答案】对顶角相等;∠4;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
等;已知;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证明:∵∠1=∠2(已知),∠1=∠3,∠2=∠4(对顶角相等) ∴∠3=∠4(等量代换)
∴DB∥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A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D(已知) ∴∠D=∠ABD(等量代换)
∴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4;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首先根据对顶角知识得到∠3=∠4,即可判断出DB∥CE,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D=∠ABD,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
第11页,共13页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反之亦然,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21.【答案】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三角形A1B1C1的面积:16-×4×1- 1×3 ×3×4=6.5.
【解析】
(1)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A、B、C三点,再连接即可;
(2)首先确定A、B、C三点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的对应点位置,再连接即可; (3)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多与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关键是确定组成图形的关键点平移后的位置.
22.【答案】(0,3)或(0,-3); 【解析】
解:(1)①∵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 ∴设点B的坐标为(0,y). ∵|--0|=≠3, ∴|0-y|=3,
解得,y=3或y=-3;
∴点B的坐标是(0,3)或(0,-3); 故填写:(0,3)或(0,-3). ②根据题意,得:|--0|≥|0-y|, 即|y|≤,
∴点A与点B的“友好距离”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第12页,共13页
(2)∵C(m,m+3),D(0,1), ∴|m|=|m+2|, ∵m<0,
当m≤-3时,m=m+2,解得m=6,(舍去); 当-3<m<0时,-m=m+2,解得m=-, ∴点C与点D的“友好距离”的最小值为:|m|=, 此时C(-,
).
(1)①根据点B位于y轴上,可以设点B的坐标为(0,y).由“友好距离”的定义可以确定|0-y|=3,据此可以求得y的值;
②设点B的坐标为(0,y).因为|--0|≥|0-y|,所以点A与点B的“友好距离”最小值为;
(2)求点C与点D的“友好距离”的最小值时,需要根据运算定义“若|x1-x2|≥|y1-y2|,则P1与P2的“友好距离”为|x1-x2|”,此时|x1-x2|=|y1-y2|,即|m|=|m+2|,解方程得m的值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图形与坐标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及本题中的“友好距离”的定义.
第13页,共13页